查文庫>魚我所欲也> 孟子魚我所欲也文言文閱讀答案

孟子魚我所欲也文言文閱讀答案

孟子魚我所欲也文言文閱讀答案

  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一般有兩個途徑,一是透過課堂閱讀教學,二是透過廣泛的課外閱讀活動。小編為你整理了孟子魚我所欲也文言文閱讀答案,但願對你有參考作用哈。

  魚我所欲也

  《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官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而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解釋下列加線詞的意思。

  ①蹴爾而與之( )

  ②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

  ③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

  2.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B.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謂/失其本心

  D.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3.下列各組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屋舍儼然

  B.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 同舍生皆被綺繡

  C.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D.萬鍾於我何加焉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4.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中的“是心”指什麼?(用原文中的語句來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觀點廣為後人贊同,請找出本文觀點並寫出與本文觀點一致的兩句詩。

  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的深層含義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白話譯文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假設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麼我寧願捨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假設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麼我寧願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生命是我所想要的.,然而我所想要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然而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假設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麼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麼手段不可用呢?假設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壞事,哪一樁不可以幹呢?採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採用;採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採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只不過是賢人能夠不丟掉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可是呵叱著給別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見了優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是為了住所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願)死也不願接受(別人的施捨),如今(有人)卻為了住宅的華美而接受了;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願)死也不願接受(別人的施捨),如今(有人)卻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願)死也不願接受(別人的施捨),如今(有人)卻為了讓所認識窮困貧乏的人感激他們的恩德而接受了它。這種(行為)難道不可以停止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惡廉恥之心)。

  1.①用腳踢。②高官厚祿。③侍奉。④停止,放棄。

  2.D

  3.C

  4.(1)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不喪失罷了。

  (2)用腳踢著(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

  5.所欲者有甚於生者,所惡者有甚於死者

  6.捨生而取義 第二問答案提示:①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②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

  7.假設一個人,所喜愛的沒超過生命的,所厭惡的沒超過死亡的,然而這樣的人就會無所不為,就成為卑鄙無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