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余光中> 余光中先生詩歌的文化內涵

余光中先生詩歌的文化內涵

余光中先生詩歌的文化內涵

  余光中是20世紀中國詩文雙絕的傑出作家,他以璀璨的五彩筆挖掘歷史,透視時代,在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之間探索出一條成功之路。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余光中先生詩歌的文化內涵,歡迎大家閱讀!

  一、傳統文化的濡染

  在余光中的精神脈絡裡,有著一以貫之的中國傳統文化氣質。他自小就接受了中國文化的濡染。他說:“我的幸運在於中學時代是在淳樸的鄉間度過,而家庭背景和學校教育也宜於學中文。”綜觀其少年時期的中文教育,可分為三部分: 一是古典散文,如《阿房宮賦》、《滕王閣序》等; 二是舊小說,如《三國》、《水滸》等; 三是古典詩詞。余光中覺得“ 性之相近,習以為常,可謂無師自通,當然起初也不是真通,只是感性上覺得美”, “從初中起就喜歡唐詩,到了高中更兼好五代與宋之詞。”自小所受的古典文學的薰陶,使余光中在投入新詩創作之後,能用中國古典文學的標準來衡量新詩,用傳統美學觀念來鑑定新詩。

  如果說中國古典文學賦予了余光中詩歌濃郁的東方氣質和不斷創新的意識,那麼,深入詩人骨髓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儒道思想則構成了其詩作的文化核心。

  首先來說儒家的“入世”精神。中國知識分子在歷史中形成了關注社會並積極投身其中的思想傳統,這已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的一種自覺追求和理想人格,在文學中則表現為強烈的憂患意識與執著的歷史使命感。余光中作為中國當代傑出的學者型詩人,也時時流露出強烈的現實悲憫情懷。即便歷經了離桑田赴滄海的流轉,漂泊海外數十載,接受了歐風美雨的洗禮,也依然不能忘情於祖國,一直將自己的靈魂和命運熔鑄在民族之魂中。體現在藝術上則是從唯美轉向唯真,不但思考個人命運和永恆時間,更追索生命的價值,詠歎中華民族頑強的生命力。作為由大陸漂泊到臺灣的“ 流亡貴族”,余光中以及與他同時代的作家,心中都懷著濃重的尋根意識。百川歸海,落葉歸根,無論是在臺灣、香港,美國或是在世界的任一個角落,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根深深紮在故國大地裡。

  再來說道家的“逍遙”精神。余光中十分推崇中國傳統文人追求理想的人格和逍遙的人生態度,他尤其對魏晉名士與李白的空靈玄遠、清拔飄逸大為讚賞,因此他的詩中常追求一種獨立於世的人生情懷。如他的“ 李白系列”——《夢李白》、《戲李白》、《尋李白》、《念李白》和《與李白同遊高速公路》等篇,以新的視角對傳統題材進行創造性的運用,表達了對李白人格精神的嚮往。這也是余光中情不自禁的'文化孺慕與歷史歸屬感的流露。余光中有很多詩歌典型地傳達著“天人感通”的理想人生。莊子哲學中的這種理性精神和人文意識曾一度給余光中以莫大的情感慰藉。他在經歷了人生的彷徨與困惑、失落與迷茫之後,終將內心思想指向自我超越。在散文《逍遙遊》中他曾寫道:“當我死時,老人星該垂下白髯,戰火燒不掉的白髯,為我守墳。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當我物化,當我歸彼大荒,我必歸彼大荒,我必歸彼芥子歸彼須彌歸彼地下之水空中之雲。但在那前,我必須塑造歷史,塑造自己的花崗石面,當時間在我的呼吸中燃燒。”由此可見,余光中盡己性、盡人性、盡物性,參天地、贊化育,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的逍遙情懷。

  二、西方文化的滲透

  對於余光中而言,從大陸輾轉赴臺,一種近似文化移民的心路歷程和滄桑鉅變後的“ 邊緣處境”,構成了他創作心態的基礎。這種“ 邊緣處境”的內涵是多層次的。首先是空間的邊緣處境。當詩人遠離本土,甚至可以說是被放逐於孤島後,其心態也就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天涯遊子漂泊的身世,構成一個反傳統情思的意象原則,一種對命運的隱喻。其次是文化的邊緣處境。這迫使詩人重新進行文化時空的自我心理定位,正如葉維廉所言,“ 文化移民的心態意味著置身於文化環境的邊緣處境”。在由西方文化時空與東方文化時空構成的文化座標系中,余光中一直以高揚個性為超越邊緣的第一要義。但是,藝術的邊緣處境又不可能因為個人而改變,在這樣兩難狀態中,他不得不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換。西方之行,為余光中提供了一個吸收現代藝術營養,進行多方位藝術嘗試的機會;,對西洋現代藝術的大量吸收,使得余光中的作品有抽象化的趨勢。如《芝加哥》、《我的年輪》等詩,充滿了奇特的意象、歐化的句法和大幅度的跳躍。當時正值臺灣現代詩運動興起之時,余光中作為被稱為現代詩“ 三駕馬車”之一的《藍星詩社》的創辦者和活躍代表,參與了現代詩的重要論爭,成為新詩傳統的反叛者。詩人曾一度沐浴在歐洲文化的氛圍中,自然受到包括精神分析、存在主義等西方現代文化的影響,創作也吸收了超現實主義、唯美主義和結構主義等藝術流派的養分,詩歌作品充滿前衛意識和現代氣質。

  三、中西文化的融合

  西方現代藝術使他進入了一個觀念和感情互相沖突的二元藝術世界,西方藝術雖攫住了他的心神,但在本質上卻始終是一種“ 文化充軍”。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讓處於夾縫中的余光中體驗到了難以契入的痛苦。就價值觀而言,西方現代主義者強調個人潛力的發揮、個人目標的實現以及個人利益的追求。這種對個人及其價值的強調和張揚,固然使人類獲得了根本性的解放,但是這種個人意識的擴張,也帶來了現代人精神上的虛無、與社會的對立,不知何處是邊際、何處是歸宿。而要使現代人逃離這絕境,余光中認為,必須要藉助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的指引,因為傳統儒家“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使他發現個性與民族性、人性與時代性是可以相通的。如果說西方現代主義價值觀更多地派生出的是孤獨的、平面化的自我形象,那麼,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孕育出的則是“ 一個集認知主體、道德主體、政治主體、歷史文化主體於一身的完整的自我形象”。余光中在文化上“ 西奔東回”的結果就是《民歌》、《鄉愁》等一批散發著中國古典情韻的現代詩的誕生。這些詩作就是在經過古今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火葬”之後更生的鳳凰,顯示出了中國傳統文化不朽的生命力。

  因此,從文化層面看,余光中的詩歌真正做到了古今中西文化的交融,從他的詩中既可以感受到一個豐富多彩的“ 西方”——凡·高的夢幻世界“五月畫會”筆下的凝練和諧的美、艾略特的憂鬱、弗洛斯特的親和、搖滾樂的現代,也可以感受到一個歷久彌新的“ 東方”——人與自然的默契、天人合一的空靈簡潔。彷彿向你開啟一個五彩紛呈的世界。

  就像這句詩一樣:

  酒入豪腸,

  七分釀成了月光,

  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