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痴的閱讀題及答案
四、本大題為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每組試題3小題,共15分。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分別為“文學類文字閱讀”試題組和“實用類文字閱讀”試題組,考生任選一組作答,並將答題卡內相應位置的方框塗黑。
(一)文學類文字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
棋痴葉仲健通州城人好下棋,閒時,泡上一壺茶,燃上一口煙,聊著天南地北,殺上一盤,是很愜意的事。下棋總有個輸贏,和棋者畢竟少數。大凡贏棋者多沾沾自喜,輸棋者則反之,若能看破輸贏無掛礙的,那是得道高僧的事情——倘若下棋者都看破了輸贏,下棋也就失卻了味兒了。
通州城的丁常青,當然也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丁常青好棋成痴,懷裡總揣著一盤棋,有事沒事總找人殺一盤,以打敗棋藝高手為榮,被當地人稱為“棋痴”。
日積月累,棋痴棋藝大有長進,一般人贏不了他,大有打敗通州無敵手之勢,也漸漸地在通州城有了名氣。
一日,他聽聞通州城外有一處山寺,寺中有一老方丈,棋藝精湛,神乎其神,便迫不及待地前往討教。
山寺地處通州城外,隱沒在一簇深山老林之深處,石階蜿蜓,曲徑通幽。
寺不大,方丈連同弟子不過十人。棋痴說明來意,一位十二三歲的小和尚便說要進去通傳一下。
俄頃,小和尚從左側一廂房裡出來,說,施主請回,師父今日身體不適,無法見客。
棋痴一聽,心想這老頭兒架子倒蠻大,連個面都不照一下。棋痴心裡雖不爽,嘴上卻說,我聽說大師棋藝高超,就想討教討教,如果大師今日不適,我明日再來。
小和尚說,施主別再枉跑一趟,師父他老人家不喜與人下棋。
棋痴說,這是為何?
小和尚說,這是師父定下的規矩,沒有原因。
棋痴說,那我就不走了,賴在這廟裡。
小和尚面露難色,只好又去通傳。
俄頃又出來了,說,施主如若執意要跟師父下棋,也未嘗不可,但師父有個怪癖,他不喜與對手面對面。如果對弈,可由施主先下一棋,記住棋盤上棋局;貧僧將棋盤端於屋內,由師父下;然後貧僧再將棋盤端出來……如此這般。
棋痴想,這還不是一樣,只需記住棋盤上每一局棋就行了。
棋子布盤。
可是剛過四分之一炷香的功夫,棋痴便駭然。端詳棋盤上的棋局,不出三招,棋痴必輸無疑。棋痴朝那扇門拱手作揖,說,大師果然名不虛傳,在下佩服,明年今日,在下再來討教。說罷,下了山。
從那以後,棋痴更加痴迷鑽研棋藝。
第二年春天,棋痴如約而至,方法如是。
過三分之一炷香的工夫,棋痴已然呈輸棋之勢。
棋痴還是拱手作揖,說,明年今日再來討教。
年年如此,如是八年了。
此時的棋痴已是一個龍鍾老頭子,背佝僂,步蹣跚,還身患痼疾。
這年開春,又是上山寺的日子。往年,棋痴總是等這一天的.到來,可是今年,棋痴突然覺得疲憊。這八年來,為了鑽研棋藝,他失去了很多東西。八年啊,人生又有幾個八年呢。
但棋痴還是上了山,算是踐行他的承諾。
當年的小和尚已經是一個粗壯的年輕人了。年輕和尚一見棋痴,作揖道,又是一年開春,施主又來了,可是今年怕是要施主白跑一趟。
棋痴說,為何?
年輕和尚說,因為師父已在去年冬天圓寂了。
棋痴嘆了一口氣,歲月不饒人啊,師父去了,也該輪到在下了。今年,在下本想跟師父說一聲,我不想再跟師父對弈了。人生七十古來稀,活到這個份上,爭個輸贏又能如何呢?
年輕和尚說,賀喜施主,倘若師父在世,定然答應跟施主下一盤棋了。
棋痴聽出年輕和尚話語裡的異樣,說,難道大師從沒跟我下過棋?
年輕和尚頷首道,正是。
棋痴說,那前幾年跟在下下棋的是誰?
年輕和尚答,是貧僧。
棋痴愣怔了半晌,仰天大笑,哈哈哈,這麼多年來,我自以為棋藝高超,沒想到竟一直輸給一個後生,真是慚愧。
棋痴說罷,轉身下山。
身後傳來年輕和尚的聲音,施主不想跟貧僧殺一盤麼?
棋痴未轉身,一邊擺手一邊走,消失在林子裡。
棋痴依然是棋痴,閒時,總是泡上一壺茶,燃上一口煙,聊著天南地北,邀著別人殺上一盤。只是棋痴總是下到一半,就起身走人,說不想下了,不想爭什麼輸贏。有不知情的人不樂意了,說為何不下?下棋不爭個輸贏,下棋有何意思?
一旁圍觀的人便說,別說了,這棋,你輸了。
(選自《小小說月刊》)
16.小說劃線句子中棋痴覺得很“疲憊”的原因是什麼?(4分)
17.有人認為小說的結局――棋痴八年來一直是與小和尚下棋,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你認為這個結局合乎情理嗎?說說你的理由。(5分)
18.小說的主人公因痴迷於下棋,被人稱為“棋痴”,請結合全文分析,說說“棋痴”的“痴”在文中有哪兩層深刻的含意?(6分)
試題答案:
16、參考答案:
1、棋痴心裡一直想著要打敗老方丈,為此痴迷鑽研棋藝,總是等著博弈的這一天,堅持了多年卻仍然沒贏,信心受挫,所以感到疲憊。
2、八年來,棋痴為了鑽研棋藝,不僅體弱多病,而且人生中也失去了很多東西,所以他感到疲憊。
3、八年的博弈,棋痴屢戰屢敗,飽經滄桑,對人生的輸贏似乎看破,所以感到疲憊。
(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答到一點給2分,答對兩點給滿分。)
17、參考答案:
這個結局合乎情理。(1分)小說在前文中已經埋下伏筆(技巧1分)。最初,棋痴上山討教,小和尚說“他老人家不喜與人下棋”,(1分)但後來經不住棋痴的苦纏,又說“師父有個怪僻,他不喜與對手面對面”,(1分)到最後小和尚說“倘若師父在世,定然答應跟施主下一盤棋”(1分)至此,情節的發展就水到渠成了。
18、參考答案:
第一層含意:棋痴的“痴”指他痴迷於贏棋後的沾沾自喜。(1分)通城人都好下棋,贏者多沾沾自喜,棋痴好棋成痴,有事沒事總是找人殺一盤,以打敗棋藝高手為榮。(2分)
第二層含意:棋痴的“痴”轉變為痴迷於享受下棋本身的樂趣。(1分)為了打敗棋藝高超的方丈,堅持八年鑽研棋藝,並上山討教,至自己古稀之年,在得知八年裡與之下棋的是小和尚時,終於頓悟,參透了人生的真諦不在乎輸贏。從而轉變為痴迷於下棋本身的樂趣,不再與人爭高下。(2分)
(每層含意各3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2分。意思與答案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