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田埂上的精神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

田埂上的精神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

田埂上的精神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

  田埂上的精神

  張佐香

  ①麥子把田野的紐扣一粒一粒扣齊。但是,有一粒麥子被人們遺忘了,落在了田埂上,像一隻澆了水後丟在堤上的桶。

  ②秋天繼續深入。在清寒的晨氣中,秋天的陽光抹在田野上,也抹在這一粒麥子上。它穿透土壤的黑暗,長出如針的小苗。來地裡除草施肥的人們,自遠方踏步而來,這一株麥苗興奮地在微風中晃動著綠色的身子,似蝴蝶抖動金色的翅膀。然而,沒有人在走近它時停下來,甚至沒有閒暇望它一眼。因為田野裡有大片的麥子,在等待著他們。

  ③本來它也應該生長在平整如磚的麥地呀!那兒有著它許許多多的兄妹,它們被調理得豐腴而肥碩。遠遠望去,它們宏大而又壯觀。它們手挽手一起生長,一起成熟,一起走進農家的糧倉,與那些農民一起體驗豐收的喜悅。田埂上只有一株孤零零的麥子,一株長錯了地方的麥子。它很無奈。

  ④儘管這株麥子非常纖弱,但它長得非常賣力。它比田地裡任何一株麥子都活得用力;它不想放棄自己生長的權利;它甚至還想用它那一片特別的綠,來引起人們的關注,從而獲取生長所必需的元素。它大聲地對每一位從它身邊經過的人吶喊:“你們睜大眼睛瞧瞧!我不是一棵小草,我是麥子,我是一株麥子啊!”但是,沒有人理會它。例外的一天,有個人偶然歇息時坐在它身邊的田埂上,抽了一根菸,扔下菸蒂時瞅了它一眼,這時才突然記起來似的說:“噢,這兒還有一株麥子!”這時,麥子為有人記起它而高興,它顯得異常興奮,甚至還有意地直了下它的身子,以便能讓人看到它健康向上的樣子。它不願意讓人笑話它,或者可憐它。那人只留下了些菸灰,拍了拍沾在褲子上的泥土,走了,就不再有蹤影。

  ⑤這一株麥子已徹底為人們所遺忘,偶爾有小鳥落在它的身邊,望著這深秋的大地一動不動。風吹,雨淋,日曬,它在孤獨寂寞和無望中艱難地生長。它必須要生長,因為它是一粒落進泥土獲得生命的麥子。它的存在屬於大地,還有白雲和高空飛翔的鳥兒,以及美好的黎明和黃昏。太陽格外地偏愛它,總是用暖暖的光芒映照著它的身子。

  ⑥儘管它是一株長在田埂上的麥子,被人們忽略,但它依然摯愛著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它能體會到他們泥一腳水一腳跋涉於齊膝的泥淖中的滋味;它能感受到他們擔著百餘斤的擔子壓在肩上走上三四里地的分量。搶收搶種的季節,他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頂著最毒的太陽,幹著最繁重的活。他們受苦受累似乎是註定的,誰也沒覺得不應該。想到此,它的身子一沉,似乎想把自己的根系伸進更深的土壤中,汲取更多的營養,使自己長得更健壯一些。

  ⑦冬去春來,它終於開始抽穗,並且呈現出金黃的顏色。當一位農人收割了無數麥子後,發現了它,歡喜得了不得,小心翼翼地割下這株麥子,把它捧在手心,喃喃地自言自語:“麥子,田埂上也能長出這麼好的麥子,它承的是天惠呀!”

  ⑧一顆明亮而智慧的種子,只要根植於泥土,它就能結出果實,正如這田埂上的一株麥子。它生長的是田埂上的精神。

  (1)第一段在寫法上有什麼特色?從全文結構來看,這一段放在開頭有什麼作用?(4分)

  (2)“麥子,田埂上也能長出這麼好的麥子,它承的是天惠呀”,結合原文回答:田埂上為什麼能長出這麼好的麥子?(4分)

  (3)本文多處運用對比,請列舉兩例並探究其作用。(6分)

  (4)用自己的`話表述“田埂上的麥子”給了我們哪些人生啟示。(4分)

  參考答案:

  (1)

  ①第一段運用了擬人、比喻、對比等手法,生動形象地突出了在田埂上的“一粒麥子”被人們遺忘的特點。(手法1分,效果1分)

  ②從全文結構來看,本段點題,引出本文重點描寫的物件——田埂上的麥子,總領下文。(2分,只要答出“引出本文重點描寫的物件,引起下文”就可給2分) 。

  (2)田埂上能長出這麼好的麥子的原因是:

  ①麥子的種子本就明亮而智慧;

  ②種子落到泥土裡就要生長(或“只要根植於泥土,它就能結出果實”);它不想放棄自己生長的權利;

  ③它長得非常賣力,總想引起人們的關注,從而獲取生長所必需的元素;

  ④即使得不到幫助,它也盡力把根系伸進更深的土壤中,汲取更多的營養以長得健壯些;⑤太陽格外地偏愛它;它不願意讓人笑話它,或者可憐它。

  (3)文中有五處對比:

  ①第一自然段將田野裡的麥子和田埂上的麥子對比,突出其被人遺忘的特點。

  ②第二自然段人們對田野裡的麥子和田埂上的麥子形成對比,突出其沒人理會的尷尬處境。

  ③第三自然段將田野裡的兄妹和自己對比突出田埂上的麥子的孤獨和無奈。

  ④從全文看,將田野上麥子的生長條件和其生長態度形成對比,突出其不拋棄不放棄、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的“田埂上的精神”。

  ⑤另外,將其生長過程和生長結果形成對比,突出了主旨。

  (4)“田埂上的精神”包含了以下精神:

  ①身處逆境仍能自立自強、堅忍不拔的精神;

  ②不甘卑微、昂揚向上、奮力進取的精神;

  ③為體現生命價值(或“珍惜生命”)而執著追求的精神;

  ④理解寬容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