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600字>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600字(通用10篇)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600字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600字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600字(通用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600字1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們一家人去電影院觀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這也是我近40年第一次進電影院。特別是這部電影對我的心裡觸及很大。

  當年的志願軍戰士不畏強敵、浴血奮戰,創造了世界戰爭以弱勝強的奇蹟,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至今流淌在中國人民的血液中,鼓舞中國人民直面任何困難。電影可以讓犧牲的先烈被更多人記住,明白今天的日子得來不易,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是這個時代最應該追的“星”。

  電影中有這樣一句臺詞“如果這一仗我們不打,就是留給我們下一代打!”這正展示了一代先烈義無反顧的犧牲精神,我們要透過電影,展現出當年戰爭的殘酷,呈現出犧牲背後的意義。只有這樣,是現在的年輕人才會知道,新中國的勝利來之不易,使用多少先烈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戰爭肯定是殘酷的。但是抗美援朝戰爭是正義的戰爭,我們看到的是志願軍英勇奮戰、保家衛國的獻身精神。我曾經也是軍人,在部隊這些年我有一個強烈的感受,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全世界範圍內是獨一無二的一支軍隊,是被思想武裝起來的軍隊。這支軍隊知道為何而戰,而且他們有壓倒一切敵人的氣概,只要還剩下一個人,就會繼續戰鬥,信念是一脈相承的。精神滲透在每一名戰士的言行舉止裡,這是我們老百姓非常熟悉的“人民軍隊”,當國家有難的時候,他們挺身而出,捍衛自己的國家和人民,是其他如何軍隊都無法做到的。

  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我們應當加強國防教育,是現在的年輕人認識到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為了保護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如何才能是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是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600字2

  在大年初一這天,我去電影院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其實於我個人而言,我並不是很喜歡戰爭題材的電影,但是,看完這部電影,我卻被它深深的感動了。

  影片的背景是在抗美援朝的時候,美軍敵我不過,準備撤退,而撤退的必經之路,就是水門橋。為了不讓他們逃跑,中國的志願軍軍隊要炸燬水門橋,在這場戰爭中,他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一百多人最後只剩下一個人活著回到了祖國,無數的戰士用身軀完成了他們的任務,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其中有幾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

  首先,就是中國軍隊的物資、環境與美軍的對比了。在嚴寒中,美軍能喝咖啡、還能聽音樂,而中國的志願軍卻到了要吃雪的地步,且因為當時中國的落後,大部分武器都是透過搶奪美軍的得來,且在前進時一會兒就會有美軍飛機轟炸,可見二者的差距與戰爭的殘忍。

  其次在劇中有明顯體現的,便是伍萬里和伍千里的兄弟情誼了。兩人在同一個連隊中,但是伍千里並沒有因為伍萬里是自己的弟弟而手軟,更是嚴格要求。最後為了炸燬水門橋伍千里英勇犧牲了,伍萬里與哥哥的屍體一起靠在一塊石頭後面,第二天美軍發現了兩人依偎著的身軀,便用火燒了伍千里的屍體,火融化了冰雪,兩人一起滑下了雪坡,火的溫暖又讓伍萬里甦醒過來,後來志願軍軍隊發現了他,他便僥倖活了下來。這一段當時真的令我大受震撼,也被兩人的兄弟情誼深深的打動,也同時被保家衛國而犧牲的一個個戰士們打動。

  這部電影記錄了歷史,時刻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砥礪前行。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600字3

  爸爸媽媽今天帶我去看了一部以真實題材改編的歷史電影,電影名字叫《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看完後讓我感觸頗深,銘記於心。

  電影主要講述連長伍千里帶領著七連來到一片極寒的戰場,他們衣裳單薄,裝備簡陋,面對的卻是摧毀性的現代化海陸空立體攻擊。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雖然打的傷亡慘重,但也英勇的拿下了美軍機場。緊接著,他們又接到上級新的任務,就是支援九連炸燬美軍的唯一逃跑路徑“水門橋”。

  當他們趕到戰場時,九連的戰士行動失敗,沒能炸燬橋,死亡無數,連長也英勇犧牲。到了晚上,伍千里帶著七連和九連剩下的戰士再次炸橋。他們的計劃是抓到美軍頭領讓他們投降,可誤打誤撞的卻把美軍頭領給殺了,同時我軍也被美軍的炮火猛烈攻擊,戰士們一個接一個的壯烈犧牲。戰士們在悲痛殘酷的環境下堅持完成任務,再次計劃炸橋行動,這回是趁敵人不注意到管道正中炸了一個洞,從洞裡爬到機房再把橋給炸了。他們成功的把橋面炸了一個窟窿。此時,敵軍再次對我軍猛烈攻擊,在雙方戰火中,死傷無數,戰到最後就剩五六個戰士。

  正在慶幸完成任務的同時,美軍支援軍趕到了,修復好了橋面。剩下的戰士們又再次做好作戰計劃,其中一個開著俘獲得來的車,後面灑滿油點燃火,然後衝向敵軍機房。連長伍千里懷裡抱著炸彈,從雪山上滑下來直接衝到橋面上,同時一起炸燬了橋面和無數美軍,而我們可敬的戰士也犧牲在了這場炮火中。

  最終這場戰爭結束了,當每個連上報人數的時候,聽到伍萬里說了一句“第七連,應到7人,實到1人”時,我的眼淚不禁的掉了下來,內心充滿對戰爭的怨恨,同時也充滿對先輩們的敬畏之心。

  想想我們現在有漂亮保暖的衣服穿,有美味的食物吃,而當年的'老前輩志願軍戰士們卻是單衣單褲,只有土豆充飢,同時還要承受隨時威脅生命的子彈。我不禁的感慨萬千,想要對先輩們說,謝謝您們給我們美好生活,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效勞,讓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600字4

  晚飯後特意去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影片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在結束了新興裡和下碣隅裡的戰鬥之後,七連的戰士們又接到了更艱鉅的任務——炸燬水門橋,切斷美軍撤退的唯一道路。

  我想所有看完這部影片的人,心靈都會受到一種敬畏和震撼,這是何等崇敬的愛國情懷啊。志願軍戰士在面對武器裝備強大的美軍面前,一次又一次地衝向敵人陣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打開了一條條血路,戰鬥的場面震撼著觀眾的心靈。

  志願軍戰士在雪地裡遙望著祖國的方向,他們想家了,但想的是國家。他們的臉上、手上全是凍傷的痕跡,觸目驚心,那一罐從美軍那裡繳獲的罐頭大家還互相推讓。

  當看到平河在戰友第一次炸橋失敗後,他鑽到了橋面上的坦克下方,卻被坦克壓住了身體,無法點燃近在咫尺的炸藥包。他眼含淚水,要伍千里向他身邊的炸藥包開槍時,我的眼淚怎麼也無法控制,真的是淚流滿面,戴著的口罩一下全溼了。

  為了引開敵機的火力,餘從戎站在山頂朝著戰士們隱蔽的相反方向奔跑,幾架敵機追隨著他的身影,扔下了幾十發炮彈,他的身子頓時炸的如紙片在火光中飛舞,此情此景我只覺得心在戰慄,這是何等的一種情懷啊。

  還有噙著女兒照片、開著冒火的履帶車衝向敵陣的梅生,那翻滾著的車子被不斷炸響的一刻,半截照片在炮火中輕輕飄落,梅生再也看不到可愛的女兒了。

  被密集的子彈擊中但在墜橋前打中炮彈並炸橋成功的伍千里,更是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戰鬥結束時伍萬里在報到時說的那句“第七穿插連,應到一百五十七人,實到一人”,我想這個資料再一次撕裂了觀眾的心。

  整部影片每一個場景都感人至深,我們看到了戰爭的殘酷,如今的和平就是無數這樣的先烈用生命換來的,他們是最值得尊敬的人,讓我們在享受歲月靜好的同時銘記歷史。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600字5

  大年初一的早晨,爸爸媽媽帶我去電影院觀看了一部影片,片名是《長津湖之水門橋》,是延續《長津湖》的故事線。影片講述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水門橋戰役,對戰雙方是第九兵團和美軍陸戰一師。面對志願軍的強烈攻勢,美軍被打得節節敗退,落荒而逃,水門橋就是美軍撤退路線的關鍵點。第七穿插連三炸水門橋,最後英勇犧牲,只剩伍萬里一人生還。

  隨著抗戰情節的深入,我多次熱淚盈眶,第七穿插連為了炸燬水門橋,每個戰士都在拼命,都在為了完成任務而做好視死如歸的準備。伍千里說:“只要橋在,任務還在,美軍修一次,我們炸一次。”當時的長津湖,氣溫已近零下四十度,美軍外圍有先進的軍艦、鋪天蓋地的飛機、強大的陸戰師以及充沛的物資,反觀我們的戰士,武器上只有步槍、迫擊炮,他們日夜隱蔽在雪山坳裡凍得瑟瑟發抖,唯一的食物就是揣在懷裡凍得硬邦邦土豆了。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他們沒有退卻,毅然守護著我們祖國的疆土,這是一個多麼偉大而無私的壯舉哪。

  此時,我已流淚滿面。我不禁想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輩用血肉之軀鑄成的,我們要感恩生活,珍愛和平,銘記歷史,從小立志,作為一名學生,要把自己的使命與祖國的命運緊緊相連,努力學習,艱苦奮鬥,爭取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600字6

  冰天雪地苦鏖戰,烈士鐵軀鑄長城。近期,觀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使我熱血沸騰,受益良多,從中汲取了精神力量,也感動於抗美援朝志願軍鋼鐵的意志。

  在長津湖戰役中,水門橋是唯一通往長津湖地區以外的車道橋樑,是美軍的退路,只要炸斷這座橋,位於長津湖地區的敵軍都有可能被合圍、被圍殲,因此水門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那時敵我軍事力量懸殊,作戰環境惡劣,為我軍炸燬水門橋增加了巨大阻力。面對敵人兇猛的火力,面對嚴酷的條件,志願軍毫不退縮,勇猛向前,用血肉之軀抵擋敵人的猛烈進攻。

  電影中有這樣一幕讓我印象深刻併為之動容:敵我兩軍交戰過程中,一輛敵軍坦克氣勢洶洶地向我軍逼近,危急時刻,為完成任務、保護戰友,其他志願軍們不顧性命之危,一個接一個地抱著炸藥包衝向坦克,以生命與鮮血來進行著抗爭。看到他們用血肉之軀衝向坦克,那種視死如歸的氣魄、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如一簇火焰點燃了我的血液,澎湃了我的情緒,也讓我深刻感受到了志願軍戰士那保家衛國、視死如歸的雋永精神。

  朱熹有言:“萬事須是有精神方做得。”《長津湖水門橋》中七連的精神滾燙心間,更化為力量鞭策我們前行。曾經,有無數的英雄為我們今日的美好生活犧牲自己,血灑疆場;今天,我們更應繼承他們的精神,接過屬於我們的接力棒,守護抗美援朝志願軍以及所有為國犧牲的將士們鑄就的榮譽,踔厲奮發,篤行不怠,讓英雄的精神永不磨滅。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600字7

  今天,我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是電影《長津湖》的續作。

  電影的主要場景是美軍撤退的必經之路——水門橋,而七連的任務,就是將橋徹底炸燬,阻止美軍的撤退。在戰鬥時,七連一位又一位戰士所犧牲,有即使被坦克紮在底還引爆炸藥包的平河;有不顧敵人的炮火,一直衝鋒陷陣的梅生;還有即使被子彈射穿,也仍然開槍引爆炸彈的伍千里……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影片的結尾,伍萬里說:“報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我的眼淚止不住的流下。真正的戰場遠比電影中的所可怕,一個不小心就會有生命危險,但即使如此,這群中國軍人還是義不反顧地衝上了前線。面對自己親人和戰友的離去。他們能做的,只有繼續戰鬥,讓祖國的後代,不再生活在硝煙之中。

  《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鋼鐵意志的力量:戰士們面臨著被大雪凍死、被炸彈炸死、被槍炮射死的種種困難,可他們還是一往無前,毫不退縮。白天為了不被美軍飛機發現,把自己埋在雪中,晚上摸黑行動,克服了看起來完全不可能克服的困難。正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鋼鐵意志才能打敗比他們強幾十倍武力的美軍。

  這部電影讓我學到了:失敗不要灰心,我們要毫不退縮的去戰勝困難;沒有完不成的任務只有不想完成的任務。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600字8

  2月17日下午,上莊鎮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工會組織全體職工觀看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 》,觀看時我的雙眼在頃刻間不知不覺地溼潤了……這許多鮮活的生命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獻給異國的災難。電影讓我們重新學習認識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軍威,他們不愧為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不愧為祖國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堅強衛士,無愧於“最可愛的人”的光榮稱號。

  在朝鮮處於生死存亡,我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的危急關頭,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開赴朝鮮,他們穿著單薄的衣服,用意志與零下三四十度的溫度對抗;他們拿著最為普通低端的槍械,用生命與坦克、大炮一決上下;他們藏在皚皚白雪之中,甚至有些人徹底與冰融為一體,再沒醒來……經歷千難萬險,打敗了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他們圓滿完成了中國人民賜予的光榮而偉大的使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勳,以寶貴的生命維護和平安寧,以壯麗的青春譜寫了歷史的輝煌篇章。正是因為有了那些前輩的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生活。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爭的創傷隨著歲月的流逝似乎漸漸抹平了,但那場戰爭留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印跡永遠不會消失,十餘萬為國捐軀的中華好兒女的英名更是永遠銘記不忘。

  勿忘歷史,珍惜今天,我們今天的一切來之不易,我們要時刻珍惜這一切。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600字9

  過年期間,我和家人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劇情十分感人,讓我熱淚盈眶。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第七穿插連,接到一項任務---炸掉美軍陸戰一師的撤退必經之路---水門橋。第一次炸完被美軍及時修復;第二次用夜間投襲,只炸了一小段;第三次也沒能成功。雖然以失敗告終,但給敵人在精神上以催殘,功不可沒,使得抗美援朝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

  這部電影中令我最為感動的是影片中,當戰鬥結束後的伍萬里的一句臺詞:報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報告完畢。”看到這一幕,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感動萬分,淚流滿面,體會了戰爭的殘酷,戰士們的英勇無畏,氣壯山河的豪情壯志。可能現實比電影中的情節更殘酷,更震撼人心。電影中戰爭的場面十分逼真,讓你如身臨其境,那一聲聲的槍響,一顆顆的手榴彈爆炸,機槍,飛機的轟鳴聲也讓人們倍感緊張。我不禁感慨,如果不是志願軍奔赴戰爭,為我們創造了和平年代,可能我們就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都是先輩們一次又一次地戰爭,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保衛國家領土和人民的安全。我們要銘記歷史,牢記使命,他們值得我們敬佩,向英雄們致敬,謝謝你們!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600字10

  大年初一,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終於在期待中上映了,受到上一部影片的感染,我在上映的第一天就早早的買票觀看了。影片延續了上一部的故事,講述了七連戰士奉命擔任炸橋任務以阻止在長津湖戰役潰敗下來的美軍陸戰一師後撤的故事。

  總體上來講,演員的演技和特效畫面都是一如既往的好,吳京、易烊千璽等演員的出色演出確實是沒得說。其次,一部好的電影作品還需要編劇能夠站在觀眾的角度,深諳人性情感的起伏規律,能夠熟練而巧妙的帶領觀眾去進入情節,一同的喜怒哀樂。比如上一部《長津湖》在前面的敘事、鋪墊、小插曲等都安排的恰到好處。

  那麼相較於上部作品,這部電影的問題可能就在這裡,故事推進的節奏忽視了觀眾情感的起伏規律,煽情的地方過多且略顯突兀,畫面的起承轉合有些凌亂,劇情的前因後果交代不清,可能會影響觀眾對故事整體的把握。

  還有,我國戰爭題材的影視劇普遍缺乏對敵人的客觀描寫和個性刻畫,比如我們從不敢於具體而客觀地去演繹日本軍人。那麼這部電影裡已經開始嘗試更客觀的講述我們的對手美軍了,這已經是個不小的突破了,不過我們仍然把他們描寫的太傻太天真了,真心希望我們的電影人能夠在這方面更進一步,也請相信我們觀眾的接受度和包容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