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圓明園的毀滅> 圓明園毀滅教案集合15篇

圓明園毀滅教案

圓明園毀滅教案集合1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圓明園毀滅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圓明園毀滅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五年級教材第七單元中的內容,本組包括《圓明園的毀滅》、《狼牙山五壯士》、《難忘的一課》、《最後一分鐘》等四篇課文,重點在使學生感受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本文透過描寫圓明園的輝煌和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透過蒐集資料,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並在今後的語文學習中加以運用。

  二、教材處理

  本課為本單元重點課文,分三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使學生掌握生字詞,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劃分段落;第三課時展示學生所收集的資料,寫出文章的讀後感,背誦第3、4自然段。本節是第二課時。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認識生字,正確讀寫字詞;

  (2)學習透過詞句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2、能力目標:(1)提高朗讀能力,積累語言;

  (2)培養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一朝的毀滅,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德育目標: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四、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自讀、感悟、想象,體會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

  2、難點:(1)透過自讀、感悟和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觀;

  (2)體會作者安排材料的別具用心。

  五、教學手段

  1、充分利用多媒體組織教學

  圓明園曾經的輝煌透過文字較難形成完整、清晰的形象,學生很少到過圓明園,對它現在的景象也知之甚少。本節課透過運用多媒體展示,把學生帶入課文描述的情境中;更透過圓明園的今昔對比,理解它的毀滅給人類文化所造成的不可估量的損失;透過影片片斷,感受侵略者的野蠻,激發痛恨侵略者、振興中華的情感。

  2、學生課下蒐集有關圓明園的圖片、文字及音像資料,既豐富文章內容,有培養了學生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六、教法、學法

  1、合作交流:以學生自讀感悟為基礎,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交流收穫和體會;

  2、自主探究:抓住重點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解決問題;

  3、重視朗讀:只有反覆的朗讀和感悟,才能再現圓明園昔日的景象,才能引發學生與作者的共鳴。

  七、教學過程

  1、引入:學生透過上一節課的學習,已經初步瞭解了課文內容,首先設計:你還有哪些不懂得問題?學生合作學習,彙報學習結果。

  2、本文第2—4自然段是學習的重點,首先從第二段入手,考查學生對詞句的理解和內容的把握,設計:誰能描述圓明園的整體佈局?

  重點:眾星拱月

  (1)眾星拱月的“月”指什麼,“星”指什麼?(培養學生對景物的想象和對文字的理解能力)

  (2)觀看課件演示“眾星拱月”

  (對圓明園整體佈局有更深刻的認識)

  (3)讀第二自然段(學生對文章的再次閱讀,可以獲得與初讀不同的感受,可以對詞句有更深的理解)

  2、匯入第三自然段:圓明園不僅有眾星拱月的佈局,更有眾多獨特的景觀。

  (1)讀第三自然段。要求:誰能把這些著名的景觀介紹給大家!

  (學生喜歡錶現,這一要求既使學生明確了閱讀重點,更增強閱讀興趣,又能夠透過介紹培養表達能力)

  (2)介紹

  結合各自蒐集到的圖片和演示圖片,學生描述園中景觀。

  (描述中教師指導和範讀,體會不同景物的不同特點和對景色的讚美之情;透過朗讀後的語言表達,培養學生的語感、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圖片欣賞及教師解說,使課文內容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

  說明:省略號運用的含義。

  (3)自己也來讀一讀,讀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漫步園內,置身其中,你彷彿看到了。

  (新課標要求要加強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技巧上加以指導,更要使學生透過進入情境,在朗讀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進而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本段文字最為優美,學生透過有感情的朗讀,既培養朗讀能力,又激發對圓明園的熱愛之情。透過學生自己的語言敘述,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匯入第四自然段

  問題:為什麼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引導學生透過關鍵詞語“青銅禮器”、“名人書畫”、 “奇珍異寶”激發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4、延伸:作為中國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以上的學習,透過設定問題,學生自己閱讀,自己解決問題,學生對圓明園產生了熱愛之情,在此基礎上,抓住學生的激情讓學生談出各自此時的感受,引發學生的感想,使課本內容得到延伸,充分體現了自主探究學習的方式)

  5、此時學生激情高漲,話鋒一轉,引起心理上的強烈落差:多好的園林,這一切已經不復存在,被強盜一把火燒燬了!匯入第5自然段。

  快速瀏覽第5自然段。要求:用詞語簡要概括。

  (透過詞語,體會侵略者的野蠻和貪婪)

  師:面對強盜,皇帝只顧逃命,中國人也只能緊握空拳,眼睜睜的看著這樣一座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在烈火中痛苦的呻吟,轉眼間變成一片殘垣斷壁。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目睹那慘痛的一幕!

  (播放《火燒圓明園》電影片斷,使學生親眼目睹圓明園變成一片廢墟的真切畫面,激發學生對侵略者野蠻行徑和清政府軟弱無能的憎恨之情)

  6、師:這把火燒燬了什麼?

  迴歸第一段,出示字幕:“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圓明園的毀滅給祖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所帶來的損失,使學生的激情得到昇華)

  7、寫作特點:本篇課文題為《圓明園的毀滅》,與文章內容對比,你覺得寫作上有什麼獨特之處,為什麼要這樣寫?

  8、教師總結:100多年過去了,圓明園廢墟依然屹立在那裡,它不僅記載著侵略者的滔天罪行,記載著中華民族的苦難歷史,更在時刻警醒著我們:貧窮、落後就要捱打!為了悲劇不再重演,中國只有強大、強大再強大!讓我們牢記: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9、課下拓展:

  新課標要求學生要透過學習學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形成正確的思想、獨到的思想。

  思考:(1)面對圓明園廢墟,你想說些什麼?

  (2)關於圓明園是否需要重修,你的意見是什麼?

  八、板書設計

  圓明園的毀滅

  佈局:眾星拱月

  瑰寶 精華 景觀 風格各異 (愛)

  博物館 藝術館

  毀滅:掠 毀 燒 (恨)

  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

圓明園毀滅教案2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一)瞭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透過學生的自主學習,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毀滅來敘述內容的。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1課,讀課題。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識了圓明園,圓明園燒燬之前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呢?(板書:美)

  (二)學習新課,組織學生自學。

  1、上節課的學習,大家意猶未盡,今天我們將透過孩子們的自學進一步品讀課文2、3、4段,感受圓明園的美。上節課,我們透過大家的推選,邀請了三位自學小組的負責人,他們在課前已經做好了準備,今天就將由他們帶領大家進一步品讀課文。請大家看自學提示。

  2、請三位自學負責人到小黑板前,其他的同學也早就選好了自學的段落,請你們到自學小組負責人那裡,進行今天的學習。

  3、分組學習。學生藉助小黑板進行學習活動,並且彙報自己在自學中的收穫。

  4、按照學習小組的順序進行彙報。彙報時,由學習負責人選擇參加彙報的同學,其他同學面向相關學習小組,聽取其他組學習的收穫。(教師對學生的發言給予點評)

  5、這三個段學完了,孩子們口中傳出的,全是溢美之詞,正是因為我們走進課文,用心去讀了、才能真正領略到圓明園無窮的魅力。請你用你能用上的最美的詞彙來讚美圓明園。

  教師小結:孩子們說得真好。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歷經一百五十年才建成。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智慧,多少稀世珍寶匯聚園中,才凝結成這座曠世名園。每一個細節,都能讓我們感受到匠心獨運,每一處收藏都能讓我們感受到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聽了孩子們的讚美,老師想用這樣的詞語來概括圓明園的美:美的心動!孩子們同意嗎?讀一讀這句話。(美得心動。)一起讀一讀這三個段,讓我們再一次走進這座讓我們怦然心動的萬園之園吧!(學生讀234段)

  (三)師生共學,體會課文首尾兩段。

  1、上節課孩子們留了兩個段給老師講,老師也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講好這兩個段。今天我發現了,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們走入課文,用心去品讀課文,去感悟,我們只要能把自己融入課文,和作者的情感引起共鳴,就能真正讀懂課文,這樣,你們在課文學習中所能生成的東西遠比老師能給你們的要多得多。

  學生自讀最後一段,你有什麼感受?把你看到的侵略者的獸行讀給大家聽!(學生自讀最後一段中的句子。)

  我感受到了,孩子們在讀句子的時候,把關鍵詞讀得太好了,老師來讀也不過如此,我知道這是你們真正讀懂了課文,並且很好地表達出了自己情感的結果。

  2、孩子們讀得太好了,似乎讓我們每個人眼前都浮現出了這樣的畫面。(放映影片)看了影片,我看見很多孩子早已壓抑不住內心的怒火,都想說些什麼,我們把自己的感情讀入課文,這一次讀書,你一定會和前一次讀書不一樣。(學生在讀課文最後一段)圓明園隨著侵略者猙獰的大火灰飛煙滅,再也不復存在了,這一個令人歎為觀止無與倫比的藝術傑作,隨著升騰起的煙霧永遠地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成了灰燼。

  圓明園毀滅了,她曾經帶給了我們多少美好的回憶,她的美讓我們動心、動情,與美得心動相比,她的毀滅,給我們什麼樣的感受呢?(板書:毀得心痛)

  3、指導學生讀好句子:美得心動,毀得心痛!(讀兩遍)

  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最後一句話。

  三次讀書:想想圓明園宏偉的建築,孩子們讀。想想圓明園秀美的園林景觀,孩子們再讀;想想圓明園無數的奇珍異寶,孩子們再讀。

  4、課文主要寫圓明園的毀滅,卻用了整整三個段極力描繪了圓明園的美,你知道是為什麼嗎?(學生髮言。)

  教師小結:正是因為圓明園太美了,所以美到了極點,她的毀滅就讓我們痛到了極點,美到了極點,她的毀滅就讓我們恨到了極點。當侵略者的火把圓明園變成一片火海的時候,他們可曾想到,每燒一天,我們五十年的心血,上千年的珍藏就化為了灰燼,當圓明園徹底被毀滅的時候,他們可曾想到這對世界文化史,對整個人類來說,是怎可估量的損失啊!讀第一段。

  教師小結語:圓明園的美景已經消失,我們痛失了圓明園,這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到無比的痛惜,留給我們的只是對侵略者無盡的痛恨。這把火可以燒燬有著一百五十多年建造歷史的曠世名園,卻燒不毀侵略者罄竹難書的滔天罪行,這把火可以劫掠走無數的珠寶玉器、妙筆丹青,卻燒不毀中華民族的仇恨,更無法焚滅中國人民的勤勞與智慧!今天的學習就要結束了,今天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感受到了孩子們用心去讀課文帶給我的那份震撼,我想聽課的老師也會被你們深深地感動。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只要我們用心去讀,就能真正領略到語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到最深最真的情感。

圓明園毀滅教案3

  教學要求:

  1.瞭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讓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利用校園網,網際網路絡自主查尋收集資料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了解圓明園的過去和現在(輝煌和毀滅)。逐步培養學生運用現代資訊科技幫助學習的意識。

  3.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4.練習概括中心思想並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表達的。

  5.學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利用網路自主查尋,拓寬視野,瞭解圓明園的過去輝煌和現在的慘狀。

  教學難點:

  1.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2.透過網路考查製作電子作品,彙報圓明園的輝煌與毀滅。

  教學準備:

  網路環境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略)

  教學內容:

  熟讀課文,理解有關詞語;弄清段落段意,瞭解課文重點。上網收集資料並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二、三段;網路查尋資料製作一份電子作品。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導語:(略)。

  2、揭題齊讀課題。

  3、複習總結、學生質疑。(出示網上論壇中學生討論的相關內容。)

  ①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誰能說說,透過初讀你都知道了什麼呢?

  ②課文中還有哪些沒有讀懂的地方?(出示學生在BBS上的討論、留言)

  [歸納學生問題:⒈為什麼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⒉為什麼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⒊圓明園為什麼會被毀滅?又是怎樣被毀滅的?]

  二、分組考查明確目的。

  1、分組:(根據學生的問題進行分組)園林藝術

  歷史文物

  園林毀滅

  2、明確各考查小組的任務。[園林藝術:園林佈局、景色特點。歷史文物:文物種類及其價值。園林毀滅:毀滅原因、毀時慘狀、毀後慘景。]

  3、製作簡報步驟。(略)

  三、網路瀏覽查尋收集資料,製作電子作品,理解課文內容。[學生分工協作根據不同任務學習不同內容。]

  四、展示彙報協作交流,演示講解結合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重點:三、五自然段。]

  [扶、放結合體現學生自主性。]

  ㈠學習第二自然段。

  1、介紹園林概況。(電腦演示)

  2、[扶]理解課文內容。⑴學生自讀課文。⑵結合電腦理解眾星拱月的含義。

  ㈡學習第三自然段。

  1、介紹園林景觀。(電腦演示)

  2、組長主持:遊覽圓明園後你有什麼感受?(其它組學生談感受。)

  3、[放]互問互答理解課文內容。(其它組學生提問由園林藝術考察小組進行解答。)

  [預設問題:⑴圓明園中有哪些景物?⑵圓明園內的建築有什麼特點?⑶為什麼說買賣街和山鄉村野都是象徵的景物?⑷平湖秋月蓬萊瑤臺西洋景觀有什麼特點?]

  4、透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⑴學生自由朗讀,找出文中描寫園林景觀的優美語句讀一讀,說說它美在什麼地方。

  ⑵品讀:圓明園中山鄉村野。

  A、指名讀。美在什麼地方?B、這些景色各有什麼特點?具體說一說。怎樣朗讀才能讀出各自的特點?C、自由讀。D、指名讀。

  ⑶品讀:漫步園內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裡。

  A、指名讀。B、理解飽纜流連的含義。C、指導:在園內遊覽景色眾多看不夠也不想走,應該用依依不捨、緩慢的語調來朗讀。D、自由讀、指名讀。

  ⑷導讀第三自然段。(教師讀導語部分學生跟讀。)

  5、小結。(揭示: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讀、演、講結合體現主導、主體作用。]

  ㈠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為什麼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用筆勾出重點詞句理解。2、理解重點詞句。[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奇珍異寶,說明文物種類很多。上自下至說明時間長。(20xx千多年)]

  3、經過這麼漫長的歷史歲月,這些文物還能遺留下來,說明園內文物怎樣?(珍貴价值高。)4、學生彙報考察結果。(電腦演示)

  5、小結。[揭示: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㈡第五自然段。(園林毀滅)

  1、演示彙報。(電腦)

  2、組員補充。

  3、自讀課文。思考:英法聯軍採取了什麼野蠻手段來毀滅圓明園?

  4、出示句子,體會帶點的詞語。[闖進、統統、凡是、毀掉、實在。]

  5、看影片。

  6、寫作訓練。(談感受)(電腦輸入)

  7、小結。

  五、總結。

圓明園毀滅教案4

  【教學要求】

  1、瞭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並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表達的。

  3、自學重點詞語,用指定的詞語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圓明園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的強盜行經的仇恨。

  2、有感情朗讀。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師簡介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歷史。

  2、欣賞課件:

  圓明園今天有是什麼模樣?

  3、質疑:

  眼前慘景,使你想了解什麼?

  4、板書課題,讀題。

  二、初讀

  1、默讀全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什麼?

  2、指名回答。

  板書:

  輝煌、毀滅。

  3、質疑:

  聯絡課題,你發現什麼問題?

  4、指名回答,用課文裡的一句話概括。

  5、齊讀第一段。

  過渡:

  為什麼說圓明園的毀滅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三、自學輝煌(2~4段)

  1、小組學習:

  請你從2~4段中,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段話,認真閱讀,提出問題與小組同學共同學習。比一比,誰是提問專家,誰是解題高手?

  2、小組代表彙報學習情況:

  教師隨機指導:

  ⑴ 結合課件(圓明園鳥瞰圖)瞭解圓明園的結構佈局。

  ⑵ 結合課件(圓明園四十景)瞭解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⑶ 結合課件(圓明園文物)瞭解圓明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過渡:

  那麼,圓明園的建築是怎樣被毀滅?這些珍貴文物有是怎樣淪落他鄉呢?讓我們睜大雙眼,看清侵略軍的滔天罪行吧!

  四、學習毀滅(5段)

  1、演示課件(火燒圓明園)。

  2、談感受。

  3、作者又是怎樣表達這種滿腔憤怒呢?自由讀最後一段。體會哪些句子突出表達了你的憤怒?

  4、指名讀,師生評議。你認為他讀得怎樣?為什麼?

  五、總結

  1、演示課件(圓明園的殘垣斷壁)直到今天,圓明園的殘垣斷壁仍在空曠的田野上立。它不會說話,卻年復一年地仰天長嘆。它的毀滅向世人昭示什麼?當我們站在它面前,你想說些什麼?

  六、拓展

  辯論:圓明園是否有必要重建?為什麼?

圓明園毀滅教案5

  公開課教案

  1.學習讀後感的寫作方法,寫一篇讀後感.

  2.透過習作和口語交際,增強同學的民族意識,激發同學的愛國情感.

  3.進一步提高同學蒐集和運用資料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整理本組學習過程中收集的資料,閱讀一兩篇課外讀物.

  第一、二課時 習作

  談話匯入

  同學們,透過本單元的學習,俺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民族的羞恥歷史、侵略者們的殘虐暴行、人民的繁重苦難、烈士們的光輝事蹟,把一幕幕鮮活的、震動人心的中國近代史展現在俺們的面前.俺想同學們和俺一樣,很想把讀書後的感受寫下來,是這樣吧?

  明確要求

  請同學們默讀習作提示,看看有哪些要求.

  出示要求:讀懂文章內容;寫出讀後感受;引用相關資料.

  讀悟寫作方法

  轉自由讀例文《圓明園的毀滅》,用不同符號畫出哪些是課文中的內容,哪些是作者的感受,哪些是作者引用的相關課外資料?

  小組交流,總結讀後感應怎樣寫.(使同學體會到,寫讀後感要先寫所讀文章的主要內容,然後重點寫自身對文章中一兩方面內容的感受,還可以結合其他相關資料進行思想表達.)

  自由寫作

  請同學們就本單元所讀的課文或課外讀的文章寫一篇讀後感.

  評議修改

  讀一讀自身寫的習作,把自身認為寫得好的地方標出來.

  在小組內互讀,小組推出兩篇習作在全班展示.

  全班評議,提出修改意見.

  結合評議,自身修改作文.

  第三課時 交流平臺口語交際

  影象匯入

  請同學們先看一段錄影,從錄影中你知道了什麼?(激發同學的演講熱情.)

  提出要求

  俺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演講競賽,你們能說說演講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嗎?

  是的,演講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圍繞一個主題

  抓準幾個方面

  列舉有力事例

  組織通順語言

  表達有聲有色

  這節課,就讓俺們以“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為主題,展開一場演講競賽好嗎?

  自主準備

  請同學們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想一想你對近代中國所受的屈辱有了哪些瞭解?

  你認為要振興中華應從哪做起?列一個簡單提綱.自身先試著說一說.

  組內交流

  在小組內交流、試講,並提出改善意見.小組推選一個代表參與班組競賽.

  演講競賽

  全班評選演講優勝隊.

  第四課時 詞語盤點日積月累展示臺

  詞語盤點

  同學自讀.

  出示投影,看拼音寫詞語.

  同桌互查.

  自選三個成語造句,寫在練習本上.

  日積月累

  小組內互讀詞語,注意把字音讀準確.

  請同學們說一說每個詞語所表達的意思,並選幾個說句子.

  展示臺

  辦一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中隊報刊,將同學們寫的讀後感、演講稿、收集的歷史資料(文稿、圖片)展示出來.

圓明園毀滅教案6

  《圓明園的毀滅》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七組課文中的第一篇,是一篇引人入勝而又發人深思的講讀課文。課文透過講述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仇恨,是一篇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激發學生審美情趣的好教材。

  由於語言文字的侷限性、學生理解想象能力的有限性及類似生活體驗的貧乏性,使得學生僅僅藉助課文抽象的語言文字很難深切感受圓明園當年的輝煌,這又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愛國情感及振興中華責任感的激發。因而,使學生深切感受圓明園的輝煌,透過圓明園的興衰對比,使學生曉理動情,就成了教學上的難點。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常常是依靠形象、顏色、聲音的感覺來進行思維的。”在網路資源中不僅有豐富詳實的文字資料,更有大量鮮明可感的影象、聲音、影視資料。網路教學中介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互動式學習環境,有利於激發興趣、協商會話、協作學習;豐富的資源有利於學生的主動發現、主動探索,實現自主學習。基於以上認識,我決定在網路環境下實施這一課的教學,利用網路“還原”抽象的書面語言,虛擬再現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利用網路的多媒體功能,播放《火燒圓明園》中的電影片段,讓學生親眼目睹、親身感受,入情境,進角色,動真心,吐真情,進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落實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上網瀏覽,豐富知識儲備,激發學習興趣。

  圓明園歷經了百年滄桑,經歷了興衰鉅變,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歷史淵源,我們課文的介紹只能算是滄海一粟。計算機網路是一個龐大的資訊資源庫,它能幫助我們超越時空限制獲取所需資訊。根據網路的這一特性,我首先為學生提供了一些網址,指導學生在網上進行超文字和超媒體閱讀,瞭解圓明園的地理位置、佔地面積、建造時間、歷史狀況、景觀風光及毀滅的歷史背景等,讓學生在資訊的獲取、分析、處理、儲存過程中,形成對圓明園的初步認知,為學習課文作好鋪墊。學生在上網瀏覽過程中也切身感受了自主學習的樂趣,學習興致倍增,探究慾望強烈。

  2、藉助學習包,引導學生自讀自究自悟,曉理動情。

  學生的現有發展水平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學習中會表現出不同的喜好、需求、困惑及學習方式、速度等。網路的互動性,有利於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自主性學習活動。為了充當好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我根據教學目的,事先從網上下載了部分資訊,經過刪改、充實、重組,形成了一個學習包。在學生初讀課文後,我先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學生或對課文內容存在疑惑,或對某些詞語不甚理解。

  緊接著,我馬上組織學生帶著問題開啟各伺服器中的學習包,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學習的需要瀏覽學習包中的相關資訊,嘗試自主解疑。需要了解圓明園總體佈局和宏大規模的學生,可以點選學習包中的“佈局”按鈕,這樣他們從電腦螢幕上既可以讀到課文第二自然段的介紹,又可以看到圓明園的全景圖,瞭解圓明園、長春園、萬春園的具體分佈情況,感受何為眾星拱月般地環繞。需要探究圓明園何以被世人稱作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的學生,透過點選“建築”按鈕,便能欣賞到“金碧輝煌的殿堂”、“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象徵熱鬧街市的買賣街”,“象徵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依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安瀾園、獅子林,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蓬萊瑤臺、武陵春色,還可欣賞到具有異國特色的西洋景觀。這些迷人的風光圖,能讓學生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同時還能幫助他們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詞語,如“金碧輝煌”、“玲瓏剔透”、“西洋景觀”等。另外學生還能從中讀到有關“買賣街”、“山鄉村野”、“蓬萊瑤臺”的文字介紹,瞭解這些景觀的由來。

  同樣,學生透過點選學習包中的“收藏”按鈕,瀏覽其中所呈現的“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奇珍異寶”的實物影象,便可理解圓明園何以被稱作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了。這樣為學生提供圖文並茂、豐富多彩的互動式人機介面,非常利於激發學習興趣,實現探索式、發現式學習,實現學生自己獲取知識,達到主動建構知識理想目標。另外,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隨時可以利用四海網路教室中的“電子舉手”功能向教師質疑問難,而教師則可透過“螢幕監控”瞭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行及時的點撥,讓學生隨時獲得幫助資訊,促進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在學生充分自學之後,請他們交流收穫,以此來檢驗學習效果,同時也讓學生相互啟發,相互促進。對於學生理解還不到位的地方,教師就可有針對性地進行指點。語文學習是實踐和積累的過程,學生還可點選“複述”按鈕,藉助裡面按課文敘述順序呈現的豐富形象,形成鮮明的表象,記憶就格外輕鬆深刻,重點段落的背誦也能就水到渠成。

  當學生對圓明園的輝煌驚歎不已、深深自豪的時候,我話鋒一轉,以沉痛的語氣講述道:但是這樣一座足以讓每個中國人為之自豪的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最後卻在侵略者的一把罪惡之火中化為了灰燼。在講述的同時,我還將圓明園的廢墟圖一幅幅展現於學生眼前,學生的情感急轉而下,課堂裡不時傳出一陣陣嘆息。我隨即趁熱打鐵,透過“網上影院”播放了場面宏大、驚心動魄的影視片段,將140多年前那段屈辱的歷史,將英法聯軍燒殺搶掠、火燒圓明園的強盜行徑展現於課堂。那雄雄烈火刺痛了學生的眼,也震撼了他們的心,此時再讓他們讀讀課文中關於圓明園毀滅的介紹,他們便能心領其義,入情入境了。

  建構主義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的四大要素。網路就為學生進行多向交流創造了條件。在學習了全文之後,我還組織學生進行了網上的“分組討論”,引導他們將自己學習課文之後最想說的話或最深刻的感受輸入電腦,利用網路的互動性和多向性,進行線上交流。學生在網上盡情抒發著自已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自豪之情,傾訴著對列強的極度仇恨心理以及自己的報國之心、強國之志。也有學生在網上提出了自己仍存在的困惑,請全班同學幫助解答。我也作為學習的一員加入了他們的討論,同時對學生的交流進行及時的導向。學生在這樣面廣量大的交流合作中不斷吸收新資訊,不斷修正、完善、深化個體學習時所獲取的知識,完成新知的建構。

  3、拓展延伸,開展實踐活動

  課堂學習不是封閉的系統,而是開放的過程,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幫助者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要把學生引入宏大的社會生活和網路世界中去。為此,我還組織學生開展了語文學科和資訊科技相整合的實踐活動,即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工合作,利用網路查詢引擎,在網上搜索與圓明園有關的資訊,並下載其中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如影音資料、詩詞故事、文學作品等,然後製作成網頁,掛在我們的校園網上,供更多的同學瀏覽,讓更多的人更全面地瞭解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網路是一片藍天,任我們自由翱翔;網路是一方沃土,需要我們精心耕耘。實踐、探究、創新,我們將不懈求索。

圓明園毀滅教案7

  《圓明園的毀滅》是五年級上冊教學的一篇課文,本課教學要求是使學生了解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下面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圓明園的毀滅的教案,希望你會喜歡!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是我國近代屈辱歷史的見證,從而喚起學生捍衛祖國神聖尊嚴的責任感。

  2.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體會並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並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體會圓明園的建造和毀滅反映祖國的強盛與衰敗,喚起學生捍衛祖國神聖尊嚴的責任感。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語句:“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及與中心思想的關係。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圓明園園景的錄影帶(或幻燈片)、膠片、投影儀、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引發興趣

  1.有哪些同學去過北京的圓明園遺址,請舉手?誰來向大家介紹介紹圓明園呢?(學生說。)

  2.教師:同學們說得對,現在的圓明園是一片廢墟。它是怎樣成為廢墟的呢?圓明園原來是什麼樣呢?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會告訴我們一切的。(板書課題:22.圓明園的毀滅)

  二、範讀課文,學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讀後簡單說說。

  三、學生自學課文

  1.藉助字典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對照課後生字表讀準字音,利用熟字記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錯的地方。

  2.讀通課文,劃出生字、詞,並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不理解的做記號。

  3.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並思考:圓明園是被誰毀滅的?(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毀滅的。)

  四、檢查自學情況,出示生字卡片

  損失蘇州幻想唐朝博物館藝術統統奉命

  1.指名、齊讀生字卡片,糾正不正確讀音。

  2.讀詞語,說說哪個字字形易錯。區別:“幻”與“幼”、“博”與“搏”、“統”不要寫成“”。

  3.指出不理解的詞語,大家討論。透過查字典或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

  4.讀第116頁第4題“讀讀寫寫”,並對詞義加以理解。

  5.指名讀課文。(注意糾正字音)然後回答思考題。

  五、自己朗讀課文,質疑問難

  六、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看錄影(或幻燈片),引入本課時

  透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圓明園原來是非常美麗的,現在的頤和園只是圓明園的三分之一。現在我們就欣賞圓明園的美景。(放錄影或幻燈片。)

  二、課文是怎麼描寫這麼美麗的景色的呢

  請開啟書,自己朗讀全文,找到課文的這部分描寫。

  三、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從這裡你知道了圓明園的什麼特點

  討論後板書:皇家園林: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

  四、自己朗讀第三自然段

  1.讀後說說這裡向我們介紹了圓明園的什麼特點?聯絡課文前後內容用一句話概括出來。(板書:建築宏偉、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2.理解:什麼叫瑰寶?什麼叫精華?

  3.默讀課文後,談一談哪些地方體現出它是建築藝術的精華、園林藝術的瑰寶?

  4.用書上恰當的詞語概括這幾方面的內容。

  (邊討論邊板書:金碧輝煌、玲瓏剔透、熱鬧街市、田園風光、中外風景名勝。)

  5.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欣賞圓明園的美景。

  6.教師:這一段描寫太妙了,把圓明園的舉世聞名的美景展現在我們眼前,那麼你喜歡這一段中的哪些語句,請你有感情地朗讀,大家一同欣賞。

  7.練習背誦第3自然段。

  五、老師提問

  看來圓明園真不愧為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同學們,圓明園的珍貴還不止這些,還有更令人讚歎的地方,是什麼呢?

  1.請一名同學讀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分析這句話的句式、作用。(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2.朗讀第4自然段,看有哪些珍貴的歷史文物。(讀後回答並板書: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奇珍異寶。)

  3.為什麼說圓明園是當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收藏的文物歷史久遠、品種繁多。)

  4.有感情地朗讀並練習背誦這一段。

  六、讀二、三、四自然段,欣賞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的`美景

  第三課時

  一、複習提問,引入本課時

  1.透過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圓明園被稱為“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這是為什麼?(結合板書回答。)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3、4自然段,大家再欣賞一次。

  3.教師:就是這樣一座舉世聞名的寶園卻被毀滅了。誰來說說是誰在什麼時間毀滅它的?(學生答後板書:英法侵略者,1860年10月。)

  二、自己出聲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把描寫圓明園被毀滅的句子劃出來。

  2.指名朗讀這些句子,討論分析,問: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體會到了侵略者的罪大惡極;清朝統治者的無能。)

  (投影出示卡片)讀一讀,聯絡上下文說說帶點詞語的意思,再說說從帶點詞語中體會到了什麼。

  (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2)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3.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並加以體會。

  三、教師提問

  多麼好的圓明園就這樣被搶劫一空,並化為灰燼,這不可估量的損失是無法彌補的。

  ①我們應該怎麼辦?(痛恨侵略者,維護世界和平,肩負起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神聖使命。)

  ②應該帶著什麼樣的感情讀這段?(憤怒。)

  ③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朗讀全文,思考

  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讀後概括出來,並說說課文的哪些內容最能表達中心思想。(本文深刻揭露了英法侵略者大肆掠奪我國曆史文化遺產、肆意踐踏我國文化藝術的罪惡,表達了作者對侵略者罪惡行徑的憤慨。)

  五、提問

  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為什麼用很長的篇幅描寫圓明園的美景?它與中心思想有什麼關係?(起反襯作用,更加突出中心。)

  六、指名分三部分朗讀課文,體會中心思想

  七、總結深化

  圓明園的毀滅又一次證明了“落後就要捱打”,因此我們應努力用自己的雙手建設強大、繁榮的祖國,使“火燒圓明園”的歷史悲劇永遠不再重演。同學們,有沒有這樣的信心啊?(答:有!)

圓明園毀滅教案8

  近日拜讀了《該段移至末好》,該文認為把《圓明園的毀滅》的開頭一段:“園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移至文章最後更合適一些,筆者認為不妥,理由如下:

  其一,小學生對圓明園是一座什麼樣的園林,是如何被毀壞的,毀壞的程度如何等知識瞭解較少,所以在文章開頭寫圓明園是祖國文化史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教師可由此讓學生質疑,讓學生饒有興趣並帶著疑問去學習課文,其積極性就可以調動起來。隨著課文學習的深入,學生也會隨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其二,文章在講述完圓明園被毀的經過後,用“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為一片灰燼”。這一感嘆句作結,給人意猶未盡之感。精妙之處在於給了學生一個無限遐想的空間,讓學生的思維縱橫於歷史的時空轉變中,更能激起他們對侵略者的強烈憤慨及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其三,在大力提倡創新教育的今天,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而特殊的結構方式正是對傳統章結構的挑戰,是訓練學生創新思維的一個很好的範例。若迎合學生的思維習慣而採用傳統的按事情發生、發展的記敘順序把第一段移至末,則會使文章變得模式化,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文章不應拘於形式,形散而神聚,對於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和的訓練都是有好處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該段移至末並不好。

圓明園毀滅教案9

  五年級語文上冊圓明園的毀滅公開課教案和板書設計

  一、教材分析:

  《圓明園的毀滅》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述位於北京西北郊,曾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摻遭侵略者肆意踐踏的景象。字裡行間蘊涵著作者對圓明園被毀的惋惜,對圓明圓昔日輝煌景象的讚歎和對侵略者仇恨的情感。以及由這些情感交織成的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題目為“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作者這樣獨具匠心的安排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之情。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使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

  (2)、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和探究意識。

  (三)情感目標:

  透過學習這篇課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重點分析:

  讓學生了解昔日圓明園的輝煌景象以及體會圓明園遭到毀滅的慘痛。由於昔日的圓明園已不復存在,其精美、壯觀,只能透過語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只有讓學生充分感知語言,品味語言,才能激起學生對昔日圓明園的無比熱愛、無限嚮往,這樣,為學習“毀滅”部分的教學埋下伏筆,以愛激恨,從而激發學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難點分析:

  運用媒體素材,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再現圓明園的輝煌,只有愛之深,才會“恨之切”。從而激發學生不忘國恥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學策略分析:

  因為課文介紹的內容都已經消失,無法再現其精美壯觀,只能從語言文字中理解,教學時,要以理解語言文字為主,以現代教育技術為輔,選取適當的課外材料為烘托,實現圓明園輝煌景觀在學生的腦海中的再現。因此。我採用“電教輔助手段,再現昔日圓明園的宏偉建築和各種奇珍異寶”。引導學生深入課文,從而完成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六、教學物件分析:

  本課教學的物件是四年級的學生,從年齡特徵來看,該年齡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注意力比較持久,知識面較寬,已具備了豐富的想象力和較強的理解能力,他們善於探索,敢於質疑,敢於創新。但當今學生對圓明園的瞭解一般僅限於文字介紹,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訊資源,創設良好的人文環境,使其在圖、文、聲、像等資訊刺激下充分感知,從而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七、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蓄起滿腔的情感波瀾

  1、師:(深情地)人們常說: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鬥獸場,巴黎有聖母院,而東方有圓明園。

  法國大作家雨果曾經寫到:在世界的一隅,存在著人類的奇蹟,這個奇蹟就是圓明園。然而,這座被譽為萬圓之園的皇家園林已經消失了,現在,我們看見的只是矗立在雜草從中的殘垣斷壁了。(出示三副廢墟圖)

  2、師:同學們,圓明園是被誰毀滅的(生:英法聯軍)

  英法聯軍又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走進課文。

  (二)體會毀滅——奠定正確的情感基調。

  1、出示課件,學習第五自然段。

  (1)、師:英法聯軍實在太卑鄙、太野蠻了,課文是用那些詞語來描寫的呢?請快速瀏覽第五自然段,找一找。

  (2)、學生回答(老師用熒光筆畫出相關詞語),學生朗讀並體會這些詞語。

  (3)、老師:面對侵略者的野蠻行徑,你最想說什麼?(並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朗讀這段話)

  (4)、老師:就這樣,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化為了灰燼;建築藝術的精華,也化為了灰燼,付出了幾個世紀的辛勞統統化為了灰燼。(板書三個化為灰燼)

  2、出示課件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生讀第一自然段

  (2)老師:圓明園的損失有多大?(生: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不可估量”)

  (3)老師:文中一共用了幾個“不可估量”?(生:兩個)(板書兩個不可估量)

  (4)老師:看著這兩個不可估量,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生:傷心、悲痛)

  (5)老師:這樣的傷心,這樣的氣憤可以估量嗎?(生;不可估量)(老師再次板書不可估量)

  (6)老師:讓我們把這句話告訴自己,告訴在場的老師,告訴全世界的人。(學生感情朗讀)

  (三)、深情追憶——抒發曾經的自豪之情。

  1、過渡:有不可估量的損失,就說明它一定有不可估量的價值,那麼,昔日的圓明園究竟有些什麼,讓我們說它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呢?請結合第二、三、四自然段說一說。

  (1)、學生回答,老師出示第三自然段,並用熒光筆畫出“有”。

  (2)、老師:文中描寫圓明園的宏偉建築,一共用了幾個有“有”(七個)圓明園僅僅是這七個有嗎?(生:不是)那麼,需要幾個有呢?(生:許多個)你是從哪些詞語中找到了“有”?(生;飽覽……)

  (3)、圓明園有這麼多景點,想看看嗎?(生:想)

  (4)、出示配樂圖片,讓學生盡情欣賞。

  (5)、老師:美嗎?(生:美)假如我們能在這美麗迷人的園林中痛快地暢遊,你心中是什麼感覺呀。

  (6)、老師:是啊,你說得太好了,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呢?

  (7)、出示課件,學生品讀“漫步園內……”句子。

  2、學習第四段

  (1)過渡:圓明園不僅有宏偉的建築,還有最珍貴的歷史文物,請看(出示配樂圖片)

  (2)老師:老師收集到的這些令同學們驚歎不已的圖片,只是圓明園數億萬計的文物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他們不僅價值連城,更是中國文明、世界文明發展的歷史見證,所以稱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出示課件)

  3、學習第二段

  (1)、過渡:圓明園不僅建築宏偉,珍藏豐富,它的總體佈局也是很獨特的。請看(出示佈局圖)

  (2)、老師講解,並提問學生,課文是用哪個詞形容圓明園的總體佈局的呢?重點理解“眾星拱月”。

  4、教師小結:圓明園就憑著巧妙的設計,宏偉的建築,豐富的珍藏,成為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課文用這兩句話很好地概括了圓明園的價值,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出示課件)

  (1)、用“是……也是……”這個關聯詞把這兩句話連成一句話。

  (2)、大聲朗讀這句話。

  (五)、觀看錄象——宣洩噴湧而出的情感。

  1、過渡:多好的園林啊,可是這一切都已經不存在了,這一切早就被英法聯軍的一把火無情地燒燬了。

  2、播放《火燒圓明園》的錄象片段。

  3、片終,出示大火不停在畫面飛旋撲閃,並響起《江河水》這首比較傷感的二胡曲子。稍後,螢幕上打出一行字:這把火,燒燬了——(填空)

  4、老師:這把火燒燬了什麼,請你把它寫在紙上,寫在你的心裡。(學生動筆寫)

  5、老師:來,告訴大家,這把火可燒燬什麼?(讓學生自由說,老師作適當的評價)

  6、教師小結:這把大火可以燒燬舉世聞名的圓明園,卻燒不毀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燒不毀中華民族的仇恨,更燒不毀中國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就像這首詩歌寫的一樣(出示課件)

  7、學生齊讀詩歌

  (六)、拓展延伸——開啟學生的理性思考。

  1、過渡:這個痛苦的恥辱一直刻在我們的心理整整147年了,正是因為這把火,喚醒了千千萬萬渾渾惡惡的中國人;正是因為這把火,激起了我們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如今,我們的祖國變得強大起來了,有人提議,(出示課件)要重建圓明園,對於這個問題,你有什麼看法?請和四人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

  2、學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見。

  3、教師小結。:不管是不是重建,老師都感到非常欣慰,重要的是老師看到了同學們那顆真摯的愛國心啊!

  4、老師小結:同學們,忘記歷史,就是背叛,為了讓火燒圓明園的悲劇不再重演,讓我們時刻記住: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出示課件,“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圓明園毀滅教案10

  教學目標

  1.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

  2.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

  3.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圓明園昔日輝煌景觀,激發愛國之情。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讀懂過渡句

  這節課,我們將穿越時光,走進當年的圓明園,請同學們快速瀏覽三四自然段,想一想,這兩段話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課件出示句子“圓明園不但建築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

  “建築宏偉”概括了哪段話的內容?“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概括了哪段話的內容?這個句子在課文中起什麼作用?(承上啟下)

  給句子換兩個關聯詞,使句子意思不變,作用也不變。

  圓明園不僅建築宏偉,也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圓明園不但建築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

  (二)想象宏偉的建築,學習寫法

  1.理解宏偉的意思。(規模、雄壯偉大。)

  (1)默讀第三段,你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宏偉?

  (2)課件出示句子。

  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徵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徵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海寧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築,還有西洋景觀。

  ③數一數作者用了多少個“有”字?引導學生從中體會建築物種類多,數量多。

  2.想象園中的景象,引導背誦。

  3.模仿寫法,說話寫話。

  校園裡,有_________的,也有的_________。不但有_________,還有_________。

  (),有_________的_________,也有_________的_________。不但有_________,還有_________。

  .園中的風景如此美妙,大家還能想出來嗎?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裡。”

  (三)“最珍貴的文物”

  1.課件出示句子。

  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

  2.從先秦時代、到清朝,足足有三千八百多年,那時候有多少珍貴的歷史文物呀?你能用一個詞語形容?

  3.課件出示相關文物圖片。

  4.當看到這些讓我們目不暇接的文物珍寶時,同學們的心情怎樣?指導學生用自豪的語氣朗讀第四段。

  (四)品讀毀滅,領悟表達特點,激發感情

  1.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我們再也看不到它的輝煌了。

  2.課件出示第五段話,學生默讀第五段話,在句子旁邊寫下心情、感受。

  3.你讀到哪個地方產生了怎樣的感受?

  引導學生交流對“闖入”“凡是”“統統”“實在”“任意”“銷燬”等詞語的理解。

  4.看看侵略軍犯下的罪行,我們把他們叫做“英法聯軍”行嗎?現在請大家用朗讀揭露這些強盜的無恥行徑。

  5.全班有感情地朗讀第五段。

  (五)再讀第一段,總結

  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宏偉的建築還在嗎?珍貴的文物還有嗎?這座舉世聞名的園林,就這樣消失了,這個損失太大了。我們再來讀讀課文的第一句。

圓明園毀滅教案11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21課《圓明園的毀滅》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透過圖文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從理論和實際中學習知識,並且提高閱讀能力和自讀理解能力。

  2。過程和方法:透過PPT展示和多種形式的朗讀方法使學生了解文章內容,利用提問題的形式讓學生自學簡明文段,重點文段則加以細緻的講解。運用詳略得當的手法進行教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運用問題鋪墊和拓展學習的方法昇華學生的愛國情感,並且激發他們的奮鬥志氣,建立起健康良好的思想理念。

  教學重點:

  1。透過對文章中的重難點地方和圓明園的景觀描寫,想象當年圓明園的雄偉壯觀之景。

  2。對圓明園毀滅的前後描寫的認識,認清當時國情,並且使學生永記國恥。

  教學難點:

  充分發揮學生對圓明園景觀的想象;把學生、老師和作者對圓明園毀滅的緣由和教訓的見解融於一起,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教學思路:

  透過多媒體展示新舊圓明園的景觀,讓學生對其有初步的認識。然後抓住圓明園的壯麗景色和圓明園的毀滅這兩大重點進行教學。在第一個重難點主要突出圓明園的建築宏偉的特點,歷史文物就用簡練的話語和多媒體播放簡要教學。第二個重難點則是利用多媒體和上下文的鮮明對比突出圓明園的毀滅。而且透過影片和學生的自我發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這個歷史重要事件,點明文章的中心意思,從而提高學生們的歷史認識和責任感。

  教學準備:

  1。自制多媒體(包括圖片、影片、PPT等)

  2。為每個學生準備1-2張小紙條

  教學過程:

  1。圖片引入,帶出主題。全班朗讀課文

  在上課時,老師透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圓明園和現今珠海的圓明新園的圖片,讓學生進行觀察和思考,並且老師從中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今天老 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票漂亮的圖片,你們想看看嗎?

  生:想。(老師展示多媒體)

  師:有同學可以告訴老師在圖片裡你們看到了什麼嗎?

  生1:很多漂亮的建築物。

  生2:有山,有水,有房子,都非常的優美。

  生3:有的建築物是很破爛陳舊的,場面很混亂。…………

  師:那麼為什麼這些圖片會有差別呢?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麼破爛的景觀的呢?現在,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學習第22課《圓明園的毀滅》。大家齊聲朗讀一遍課文。

  2.透過片語和造句學習生字詞

  老師透過PPT的展示,讓同學們學習生字詞,並且透過文章組成詞語和造句鞏固和拓展。

  3。略讀首段,引出下文

  老師透過本段的重點詞“不可估量的損失”來引導學生閱讀下文。

  4。利用重點詞學習第二段

  (老師讓學生齊讀第二段並且讓學生劃出本段的兩個重點成語)

  “舉世聞名”、“眾星拱月”

  透過播放PPT,讓學生了解圓明園以前的佈局圖。並且利用提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回答出圓明園的佈局是“眾星拱月”,然後透過學生自己對“眾星拱月”一詞的理解和老師的形象講解,讓學生明白詞語的空間含義。從而也突出文章另一個重點詞“舉世聞名”。

  5.結合多媒體,細講第三段

  師:現在老師請第X小組的同學起立為全班朗讀一下課文,每位同學朗讀一句,而其它同學就仔細聽,然後找出圓明園有哪些建築物,而各個建築物又有哪些特點,老師等下請同學來回答。

  生:開始朗讀第三段。

  師:有哪位同學可以告訴老師,在第三段你們看到了哪些建築物?

  生:殿堂、亭臺樓閣……

  (老師也在用多媒體圖片的展示與學生想結合)

  師:透過建築物的特點,我們可以把文段總分為兩大部分,有同學可以告訴老師嗎?

  生:民族建築和西洋景觀

  師:那麼我們現在開始一起朗誦第一部分的文段,並且用筆劃出其中建築物的特點。

  (老師帶讀)

  師:圓明園的景觀這麼多,而這可以體現出什麼呢?同學們對這些美麗的景觀會產生什麼樣的情感呢?

  生:圓明園的大;景觀優美;我想去參觀圓明園……

  師:園中除了有這麼美麗的民族建築,還有什麼呢?

  生:西洋景觀。

  師:現在老師請全班的女同學齊聲為我們朗讀描寫西洋景觀的句子……

  (老師展示PPT)

  師:透過學習第三段,我們可以知道圓明園是一個結合中外文化的大寶園。那麼,我們可以用第一段的哪個成語來概括呢?

  生:舉世聞名

  師:那麼我們現在再齊聲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並且一邊根據文章的內容想象當中的美麗景觀。

  6、概括略讀第四段

  (1)請全體男學生朗讀課文第四段,讓學生們找出這段中最重要的一個句子,並且將句子齊讀出來。

  (2)結合找出的句子,透過提問學生,讓學生明白過渡句的句型特點與作用。

  (3)展示PPT,給學生們看一些有關歷史文物的圖片,讓學生利用圖文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學習,這樣有助於學生的情感認識。

  7。活躍氣氛,透過討論學習第五段

  師:透過前幾段的學習,我們知道圓明園真的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但是為什麼它會被燒燬呢?我們帶著問題一起朗讀最後一段。

  師:有同學可以回答老師的問題嗎?

  生:給英、法聯軍燒燬……給大火燒了三天……

  師:那在當時,聯軍是怎樣拿走圓明園的東西的?

  生:凡是能拿走的東西…………任意破壞、毀掉。

  師:當他們把東西拿走以後,他們做了一件什麼最不可原諒的事

  情呢?

  生:10月18日…………籠罩整個北京城。

  (老師展示PPT和播放影片)

  師:面對外國的侵略者做了如此可恨的行為,我們同學們有什麼樣的感受呢?又有什麼話想說呢?現在老師為你們每個人準備了小紙條,大家把心裡想說的都寫在紙上。等下老師請你們上講臺大聲讀給全班同學聽。

  生:……

  8、學習拓展,情感昇華

  師:同學們說的話都發自內心,從你們的小紙條上,老師可以感受到你們對圓明園遭到毀滅的惋惜,對侵略者這種無恥的行為感到痛恨。現在,老師想問問同學們,既然我們都知道他們的行為是不對的,那麼為什麼當時我們的祖先沒有阻止他們呢?

  生:當時國家落後,沒有強大力量和敵人對抗…………

  師:同學們的分析都很對,那麼,對於現在的我們,應該透過學習這篇文章,而怎樣做好,以免犯同樣的錯誤呢?

  生:好好學習,認真讀書………………

  師:我們的同學們都是好孩子。希望同學們都能夠吸取歷史的教訓,將來都能做有抱負有理想的人,不再被外國人欺負!

  9。迴歸起點,總結全文

  師:透過對整篇課文的學習,相信同學們都可以解答老師在課堂

  開始問你們的問題。藉此文章,我們不僅瞭解舊時圓明園的舉世聞名的景觀,而且學習了不少人生哲理,也為我們以後的努力奮鬥定下目標。我希望,同學們能夠吸取教訓,認真讀書,好好學習。將來為保衛祖國出一份力量。

  10。作業

  a。要求學生思考,為什麼會建造圓明新園,主要目的是什麼?

  b。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板書:

  21。 圓明園的毀滅

  → 眾星拱月

  舉世聞名 →建築宏偉 → 不可估量的損失

  →博物館、藝術館

  ↓

  勿忘國恥

圓明園毀滅教案12

  教學目標:

  1.認寫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三、四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被毀滅的經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整理資料的方法。

  教學重點:

  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圓明園毀滅”這一屈辱歷史,激發愛國之情。

  教學重點:

  1.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它昔日的輝煌景觀,感受祖國的燦爛文化。

  2.文章題目為《圓明園的毀滅》,而大量篇幅卻是描繪昔日的輝煌,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學的又一難點。

  教學準備:

  1.課前蒐集圓明園的相關資料。

  2.教學課件。

  教學設計:

  一 構建話題,匯入課文。

  1 在我們國家的廣州市,剛剛舉辦了一場亞洲最高級別的賽事,你們知道嗎?說說你的瞭解。我們的祖國國力日益強盛,相繼舉辦了奧運會亞運會,引起了世人的矚目。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一百五十年前,在中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件屈辱的事情,美麗的東方園林被西方強盜毀於一旦。

  2.板書課題。強調“毀”寫法。

  3.輪流讀課文,檢查預習,隨時正音。

  二.細讀課文,感悟“毀滅”。

  1.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圓明園是怎樣毀滅的?把最讓你氣憤的地方用“——”畫出來並作一作批註。

  生默讀,批註。交流。

  2 讀了這段文字,你是怎樣的心情?

  3.這心情從何而來?讀一讀讓你感覺到憤慨的句子,讀出你的感情。

  4.出示: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加點的詞語能不能去掉,為什麼?

  是的,侵略者的本性是殘暴而貪婪的,讓我們帶著憤恨讀一讀。

  5.圓明園的最終結局是什麼?出示: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小聲讀一讀這兩句話,你又讀出了什麼樣的心情?

  生小聲讀。交流。

  6.圓明園的灰燼裡到底有什麼?讓我們探尋一下這座園林的瑰寶和精華。

  三 品讀課文,領悟“精華”。

  1.默讀課文,感受一下這曾經是一座什麼樣的園林。哪些景觀和建築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筆劃下來。再讀一讀,邊讀邊想象畫面。

  2.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在你的腦海中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來談,感悟重點詞句)

  出示: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徵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徵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

  自由讀,邊讀邊想象。

  誰來讀一讀這優美的文字,指名讀。

  課文中沒有介紹到的景觀還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嗎?

  (展示課前蒐集到的有關資料,重點介紹最讓自己欣賞和驚歎的部分)

  3.真是巧奪天工,精美而宏偉的圓明園。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裡。

  4.圓明園佈局精妙,建築風格各異,當然稱得上的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同學們,讓我們把這些美景記在心裡,我們一起回顧圓明園的美景和宏偉建築。

  出示幻燈片,輔助背誦。

  5 欣賞了園林風光,我們再來看看園中豐富的收藏品。自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瞭解圓明園中珍貴文物的收藏情況。

  談談體會。所以說,圓明園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6 就是這樣的一座舉世聞名的圓明園,被侵略者付之一炬,所以,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中告訴了我們:(出示“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兩個“不可估量”要強調什麼?齊讀。

  7 (出示圓明園的廢墟畫面)就在這殘垣斷壁面前,想象著我們剛剛漫遊的圓明園的景象,同學們,你又什麼話想說呢?

  四.也許,圓明園的廢墟會提醒我們,不忘國恥,永遠要記住侵略者的強盜行徑。

圓明園毀滅教案1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圍繞“不忘國恥,振興中華”這一主題開展一次演講活動。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把蒐集與整理、運用資料結合起來。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並開展演講活動。

  教學難點:

  在演講的過程中做到語言流暢,儀態大方,感情真摯。

  課前準備:

  蒐集資料,加以整理,以備上課交流。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1、 朗讀課文, 體會作者強烈的愛與恨。

  2、 背誦三、四自然段。

  朗讀、背誦、體會作者的愛與恨。

  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二、探索交流

  1、 今天,我們將圍繞“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為主題開展一次演講活動,同學們在演講的時候應做到語言流暢,儀態大方,感情真摯。

  2、 以小組為單位推選一名代表和老師組成評審團。

  3、 按次序進行演講。每個人享有對自己欣賞的演講投支援票的權利。

  4、 根據評審團的評選結果及同學們的投票情況,評出優秀演講個人若干,並總結獎勵。

  推選評審團並演講。

  鍛鍊蒐集和整理資訊以及表達清提那的能力。

  三、總結髮言

  師總結:同學們的演講精彩極了,既讓我們回顧了那段恥辱的歷史,同時又讓我們明白了不忘歷史不等於銘記仇恨,而應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學習,不讓歷史悲劇重演,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學生認真聆聽。

  激發感情。

  板書設計:

  圓明園的毀滅

  “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教學反思:

  在教學時由於拘泥於課堂時間的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情感體驗沒有充分拓展開。在課上如果安排學生動筆下下自己的感受就更好了。讓他們認識到了他們這一代肩挑重擔,必須發奮學習,保衛祖國,決不讓列強再踏進國土一步,要讓莊嚴的五星紅旗永遠高高地飄揚。

圓明園毀滅教案14

  一.切點匯入

  同學們,透過上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那作者又是怎樣的感受呢?(誰能用書中的話說一說)

  師:圓明園裡究竟有些什麼?我們說它是不可估量的損失,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昔日的圓明園。

  二.剖析課文

  1.同學們自由讀2—4段,採用讀或講的方式告訴大家圓明園裡有什麼?

  2.學生彙報

  3.出示句子:所以圓明園的的確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生齊讀)

  師:讀到這裡,作為人,你感覺怎樣?誰能理直氣壯,自豪地讀一讀這句話?

  三.引讀,欣賞畫面渲染氣氛

  1.欣賞圓明園的美景

  2.師:所以我們由衷地感慨(出示句子齊讀(1)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2)圓明園也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3.師:我們也用“是······也是······”把這兩個句子合成一句,那就是(齊讀)

  4.思考:圓明園裡究竟有什麼?(師:透過你所看到的,跳出你所體會到的,濃縮成一個詞,那就是······)

  5.師:原來我們深切地體會到了,圓明園裡擁有的是祖國的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就是這個不可估量的文化,卻成了不可估量大損失。那是因為1860年······(引讀)

  6.思考:你能用舉例或用自己的理解講講英法聯軍是怎樣掠奪的?

  7.生彙報

  四.播放錄影

  1.師:不僅如此,為了銷燬罪證,他們竟放起了大火,大火籠罩整個北京城(播放錄影)

  2.引讀:看哪,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成了一片灰燼,從此圓明園沒有了(齊讀)也沒有了(齊讀)沒有了(齊讀)也沒有了(齊讀)不僅沒有了(齊讀)還沒有了(齊讀)那些仿造各地名勝建造的,還有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景物都沒有了,那些上自(齊讀)沒有了,下至(齊讀)也沒有了。

  3.師:一句話,這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化成了一片灰燼,圓明園什麼都沒有了,圓明園徹底地毀滅了。剛才我們用那麼多那麼多的時間去體會圓明園所擁有的不可估量的家產,可就這3天功夫卻被毀滅了。課文為什麼不直接寫沒有了什麼,或按課題就寫毀滅,而偏要寫有什麼,還有什麼呢?

  4.生討論探究

  5.師:親愛的同學們,我想一百年後的今天,我們記住的不僅是損失,留在心裡的,引起我們思考的還應該是什麼呢?請同學們翻開書131頁,這是和我們同齡的學生讀後的憤怒與惋惜,此時此刻,請你們拿起筆,任選一幅圖題個字,題個詞或寫一句話,一段話。

  6.傾聽學生來自心中的憤怒與惋惜

  五.

  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這140多年前的這場噩夢,永遠記住寫在殘留柱上的恥辱,記住一個教訓,那就是落後就要捱打,因此,我們今天才會有勇氣,才會有自信地走向我們的未來!

圓明園毀滅教案15

  教學目標:

  1、會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不可估量、損失、皇家園林、組成、一般、象徵、蘇州、詩情畫意、宏偉、唐代、凡是、統統、銷燬、侵略、奉命”等詞語。

  2、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體會並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4、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2、體會作者安排材料的獨具匠心。

  3、理解重點語句:“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及與中心思想的關係。

  教學準備:

  結合農村遠端教育資源和網路資源自制的多媒體課件、經過剪輯的火燒圓明園園的影片錄影。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詞,把課文讀通順。

  2、整體感知全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瞭解圓明園的輝煌和毀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匯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圓明園的毀滅》,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末年,去看看。

  多媒體課件出示:圓明園位於北京西北郊,曾經是一座皇家園林,被譽為“萬圓之圓”。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該園賜給四子胤禎(後來的雍正帝),並賜名圓明園。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經營,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無數能工巧匠,傾注了千百萬勞動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營造成一座規模宏偉、景色秀麗的離宮。

  板書課題,看到題目,你想知道寫什麼?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園明園是怎樣的一座園林?它是怎樣毀滅的?是誰?為什麼要毀滅它?)

  我們將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來一起尋求答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讀課文,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

  2、指名認讀生字詞。

  多媒體課件展示每個生字的讀音、筆順、部首、組詞等內容。

  3、指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糾正學生的讀音。

  4、同學們,大家根據剛才提出的問題,再文中找到相應的段落。想想文中主要寫了哪幾部分的內容。

  5、學生討論後得出:第二至四自然段寫了圓明園的昔日的輝煌,第五自然段寫了圓明園的殘遭毀滅的經過。

  -

  三、學習課文,小組交流:

  1、默讀課文,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並在旁邊寫下自己的感受,不懂的地方也做上記號。

  2、小組交流自己的學習感悟。

  3、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理解“不可估量”。

  第二課時

  一、匯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瞭解了課文內容,學習了第一段。哪位同學來說一說課文分幾段寫的?第一段告訴我們什麼?

  為什麼這麼說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呢?學習了第二段我們就知道了。

  二、學習第二段。

  1.讓我們走進圓明園,感受一下這“萬園之園”昔日的輝煌。

  ⑴、學習第二自然段,誰願意把這一段讀一讀?

  請其它同學們邊聽邊畫出圓明園的位置以及由哪幾部分組成?

  (課件展示圖片:圓明園主要是由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組成,因此也叫圓明三園。圓明園的面積有5200畝,規模宏大。)

  ⑵、另外還有許多小園,這些小園是怎樣分佈的呢?

  (課件動畫演示:眾星拱月、理解“眾星拱月”是什麼意思?體會圓明園佈局的巧妙。)

  2、學習第三自然段。

  (規模這麼宏大布局這麼巧妙的圓明園裡面有些什麼景觀呢?)

  ①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並思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圓明園的宏偉建築的?

  ②指導學生畫出具體的景點和建築的名稱,結合修飾語,想象當時的景觀。有……也有……、有……也有……、……

  ③這些景觀可以分為幾類呢?(現實與幻想、民族與西洋,風格各異)

  (課件展示20處圓明園景觀的名稱,大家一邊想象一邊讀。圓明園中知名的景觀共有145處,著名的有40處。)

  ④你能感受到圓明園中的景觀有什麼特點嗎?(多)如果用“有……還有……”寫出來那要用多少個“有”字?如果要你去玩一玩,那要多少天?

  ⑤你們想去看看嗎?

  (課件影片展示課文中介紹的圓明園景觀。)

  ⑥漫步在這樣的園內有怎樣的感受?(“漫步園內……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裡。”這一句話中用“有如”、“彷彿”、“流連”這些詞語進一步點明瞭遊覽圓明園的感受和作者由衷地讚歎。)

  ⑦我們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會為自己的祖國擁有這樣一個宏偉的建築而感到怎樣?(用讚歎、自豪、驕傲的語氣自由讀、指名讀、集體讀)

  ⑧組織學生討論。在課文中找出一句對圓明園景觀讚歎的句子。

  這瑰寶、精華象徵著什麼?(它象徵的是祖國燦爛的文化。)

  ⑨練習背誦這一自然段。

  3、學習第四自然段

  圓明園中除了宏偉的建築還有什麼呢?(理解過渡句、承上啟下的作用,總分總的寫法)

  找一位同學朗讀,教師指導同學們思考:為什麼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圓明園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史名人書畫,”說明年代久遠,種類繁多,可稱作“奇珍異寶”。因此,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課件出示: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奇珍異寶。

  如果按年代的順序將這些文物擺放在一起,那它們就是我國古代的一部文化史,它同樣象徵著祖國燦爛的文化。

  指導學生朗讀,練習背誦。

  4、小結第二段

  這一段從三個方面介紹了昔日圓明園的輝煌。(佈局巧妙,建築宏偉,收藏珍貴,它們都象徵著祖國燦爛的文化。)

  你認為這一段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燦爛文化的熱愛。)

  三、學習第三段。

  然而這座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這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再也看不到了。

  1.請同學們默讀這一段,在文中找出三個字來概括侵略者毀滅圓明園的強盜行徑。

  (“掠”、“毀”、“燒”這三個字概括了侵略者的強盜行徑。)

  指導學生具體分析侵略者的暴行。

  (“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這句中的“凡是”和“統統”二詞說明侵略者什麼都拿,毫不留情,一點兒也不留下。而且“拿不動的”也不放過,還用車拉,牲口搬運。

  還有“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任意”一詞突出表現了侵略者的殘暴行為,想怎樣破壞就怎樣破壞。

  “為了銷燬罪證”,他們在園內放火燒了三天三夜,使得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化為一片灰燼。)

  同學們,我們這樣一個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就這樣被這群強盜燒燬了。

  2、播放有關錄影資料片。

  我們的感受怎樣?(仇恨、憤怒。)請同學們帶著仇恨、憤怒的情感去讀吧!我們沒有了什麼?(沒有了……也沒有了……)

  請再讀第一段,進一步體會圓明園的毀滅在中外文化史上所造成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3、組織同學討論:侵略者為什麼能如此為非作歹?

  透過討論,使學生了解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落後就要捱打。

  作為新世紀的小學生,我們該怎麼辦?(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四、總結全文,概括中心思想。

  課文記敘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圓明園慘遭侵略者毀滅的經過,揭露了侵略者毀滅圓明園,瘋狂掠奪的罪行,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

  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敘述的呢?請同學完整地朗讀一遍課文,體會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作者圍繞中心著重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圓明園昔日的輝煌;二是侵略者肆意毀壞圓明園的罪行。這兩方面的內容緊密聯絡,都能激起人們熱愛祖國和仇恨侵略者的思想感情。)

  五、作業

  關於要不要重修圓明園有幾種不同的意見,你的意見呢?和同學們討論討論,說說你的理由和主張。

  板書設計:

  佈局別緻

  21.圓明園的毀滅建築宏偉化為灰燼

  收藏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