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剪梅》優秀教學設計
導語:李清照《一剪梅》不經意地道出自己滯後的節令意識,實是寫出了她自夫君走後,神不守舍,對環境變化渾然無覺的情形,《一剪梅》以其清新的格調,女性特有的沉摯情感,絲毫“不落俗套”的表現方式,給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緻精巧的別情詞作。以下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一剪梅》的教案,希望對你們幫助。
教學目的:
1、體會李清照詞婉約 細膩的藝術風格。
2、體會情景交融、寓情於景的特點。
3、培養學生再造意境的創新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感受鑑賞座品的意象美、意境美、韻律美、音樂美。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有這樣一位女詞人,她曾有過“誤入藕花深處”、“驚起一灘鷗鷺”的天真爛漫情懷;也曾吟詠“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中因相思而憔悴的面影;以至於晚年獨處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無盡悽楚,又或是“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巾幗豪情。如今細數,皆歷歷在目,那麼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近她,走進易安那細膩清麗的情感世界。
二、預習檢測,疏通詞意
1、作者介紹
2、通讀詞意
預設
作者介紹
李清照(1084年—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此詞作於詞人與丈夫趙明誠離別之後,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
題解:
一剪梅,詞牌名,又名《臘梅香》,得名於周邦彥詞中的“一剪梅花萬樣嬌”。詞牌格式,雙調六十字,前後闋句句用平韻,一韻到底,八個四字句一般都用對仗。
預設:
通讀詞意:(學生根據課下注釋及補註口頭翻譯本首詞。) 補註
①玉簟(diàn)秋:意謂時至深秋,精美的竹蓆已嫌清冷。 ②蘭舟:《述異記》卷下謂:木質堅硬而有香味的木蘭樹是製作舟船的好材料,詩家遂以木蘭舟或蘭舟為舟之美稱。一說“蘭舟”特指睡眠的床榻。
③錦書:對書信的一種美稱。《晉書·竇滔妻蘇氏傳》雲:蘇蕙織錦為迴文旋圖詩,以贈其被徙流沙的丈夫竇滔。這種用錦織成的字稱錦字,又稱錦書。
三、誦讀品味,把握基調
誦讀節奏: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誦讀指導:
四、作品賞析、字斟句酌
1、理清脈絡,凸顯結構
預設:
紅藕香殘玉簟秋,(勾勒環境)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敘寫情事)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神馳遐思)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借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