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楊玉環> 楊玉環的三姐妹

楊玉環的三姐妹

楊玉環的三姐妹

  著名的美人楊玉環的姐妹是誰呢?雖然楊貴妃一直被唐玄宗專寵多年,卻未登後位,並且最終的結局並不美好,但是人們對楊玉環的好奇卻沒有因此而減弱,而關於她的姐妹也引起人們的關注。

  楊玉環的三姐妹

  楊貴妃的三個姐妹秦國夫人、韓國夫人和虢國夫人

  虢國夫人,唐蒲州永樂(今山西芮城縣)人,生年不詳,約卒於至德元年( 756年)。她是唐玄宗貴妃楊玉環的姐姐。

  虢國夫人有才貌,父楊玄琰,曾任蜀州司戶,她隨之居住在蜀中,長成嫁裴氏為妻。裴氏早亡。楊貴妃得寵於唐玄宗以後,因懷念姐姐,請求唐玄宗將虢國夫人和楊貴妃的另兩個姐姐一起迎入京師。唐玄宗稱楊貴妃的三個姐姐為姨,並賜以住宅,天寶初年又分別封她們三人為虢國夫人、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當時,三夫人並承恩澤,出入宮掖,勢傾朝野,公主以下皆持禮相待。此外,楊貴妃堂兄楊(釒舌)、楊(釒奇)也日見隆遇,時人號為五楊。五楊宅中,四方賂遺,日夕不絕,官吏有所請求,但得五楊援引,無不如志。隨著楊貴妃的寵遇加深,尤其是魏、韓、秦三夫人也寵遇愈隆,唐玄宗每年賞賜給她們的脂粉錢就有千貫之多。而五楊又競相構築宅第,互相攀比,見所建比自己住宅宏麗的即拆撤重建,每建一堂花費都在千萬以上,土木之工,晝夜不息。這其中又屬虢國夫人最為豪侈,所建新宅園的中堂召工圬墁,約用錢 200萬貫,圬工還求再加厚賞。虢國夫人增給絳羅 5O0疋,尚嫌不滿意,且嗤鼻誇言;可取螻蟻、蜥蜴,散置堂中,一一記數,過後收取,若丟失一物,即不受工錢,由此不難想見她豪侈的情況。

  此外,虢國夫人的堂兄楊國忠也得寵於唐玄宗,五楊又添一楊,當時都城中有歌謠唱道:“生男勿喜女勿悲,生女也可妝門楣。”唐玄宗每年十月要遊幸華清宮,屆時,虢國夫人與韓、秦兩夫人,及楊國忠、楊氏兄弟一併從幸,車馬僕從,連線數坊,錦繡珠玉,鮮華奪目。不久,楊(釒舌)去世,所剩楊氏五家,各自為隊,隊自異飾,分為一色,合為五色,彷彿雲錦集霞,或百花之煥發。他們所經之處,沿途遺失丟棄的首飾珠寶玉器很多,香風飄達數十里。

  虢國夫人還放蕩不羈,平時與唐玄宗眉來眼去,又與楊國忠同車來往,或三朝慶賀,或五鼓待漏,倩妝盈巷,蠟炬如晝,從不避嫌。

  不久,秦國夫人死,沈國夫人和韓國夫人更權勢沖天。當時十宅諸王和百孫院婚嫁,也都由她們兩人介紹,而且每次介紹都要索取賄賂千貫之多,所奏請無不稱旨。

  安祿山叛亂後,唐玄宗準備讓皇太子為天下兵馬元帥,監撫軍國事。一時,虢國夫人與諸楊相聚而哭,隨之謀劃一番,讓楊貴妃出面,諫阻了唐玄宗的內禪。但安祿山的叛軍還是兇狠地向長安殺來,唐玄宗被迫逃離長安,路經馬嵬坡(在今陝西興平縣)時,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誅殺楊國忠父子,隨即禁軍又逼迫唐玄宗下令讓楊貴妃自縊而死。當時虢國夫人也逃出長安西行,當她得知楊國忠、楊貴妃相繼遇難的訊息後,與其子女及楊國忠妻一起騎馬逃奔陳倉(治所在今陝西寶雞市東渭水北岸)。縣令薛景仙聞訊後,親自率人追趕。虢國夫人倉惶中逃入竹林,在此殺死其子裴徽裴柔,然後自刎,未死,被薛景仙抓獲,關入獄中。這時,虢國夫人並無懼色,從容詢問抓她的為何人。不久,刎傷出血凝結喉中窒息而死,被葬在陳倉郊外。

  楊貴妃因得寵於唐玄宗而揚名於時,事垂千史。虢國夫人又因楊貴妃揚名於時,事垂千史,虢國夫人的這種裙帶關係正是當時政治昏暗的具體表現。她曾藉助於這種裙帶關係,一時權傾天下,奢侈揮霍,收賄賂,濁亂朝政,對天寶時期唐朝的政治起了很壞的作用。

  真實楊貴妃

  在無數壁畫及唐俑中,我們都能看到唐人以胖為美的風尚,環肥燕瘦也是千百年來對楊貴妃身材狀態的評價,不過也許其中有誤會,真實的楊貴妃並不是一位胖美人。

  王雙懷經過多年研究與梳理,發現在史料中的楊貴妃神采“纖穠中度”,胖瘦適中,豐而不滿,豔而不妖。《長恨歌傳》中載:“纖穠中度……如漢武帝李夫人。別疏湯泉,詔賜澡瑩。既出水,體弱力微,若不任羅綺,光彩煥發,轉動照人。”由此可見,楊貴妃身材修美,符合人體的黃金比例。史書還記載說,楊貴妃“微有肌”。在王雙懷看來“微有肌”的意思就是她有一點肌肉。“據此推測,我們估計她的體重,大概在60公斤左右。身高1.65米,符合人體的黃金比例”。

  由婚禮發端的三角戀情

  安史之亂讓唐朝的盛世一去不返,千年以後,還有多少人為此痛心?然而一個美麗女人的'香銷玉殞,至今還是很多人夜不能寐的痛點。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後,兩人甜美異常。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十二月初七,唐玄宗寵愛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鬱鬱寡歡。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薦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和武惠妃相似的兒媳楊玉環。華清池相會中,唐玄宗要求楊玉環入宮去做他的妃子,讓她離開壽王、入宮伴駕。楊玉環不敢抗命,在這個過程中,她發現唐玄宗比壽王瑁更有魅力,便答應了唐玄宗的要求。

  不封后為方便自由戀愛

  楊貴妃專寵多年,卻未登後位。這其中除了政治槓桿的因素,更多的是為便於戀愛進出更加自由。王雙懷錶示,首先唐高祖李淵正妻竇氏早於隋末逝世,唐王朝建立後就沒有另立皇后。玄宗即位初,以王氏為皇后。王皇后死後,“上欲以武惠妃為皇后”,遭到朝臣反對,為免貽笑大方只好作罷。正因為如此,儘管唐玄宗寵愛楊貴妃甚於惠妃,但還是不可立為皇后的。其二,皇后要“母儀天下”,要給天下婦女做榜樣,行動往往受到限制,而貴妃則相對比較自由。唐玄宗要與楊貴妃常相廝守,當“尋常夫妻”,所以才不給她皇后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