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楊玉環> 描寫楊玉環的古詩

描寫楊玉環的古詩

描寫楊玉環的古詩

  導語:唐朝是歷史畫卷上亮麗的一抹,而四大美人之一的楊玉環就是唐朝時期備受爭議的寵妃,而人們忘記了她的柔弱,卻只記得她的美麗所帶來的禍亂。

  玄宗親譜《霓裳羽衣曲》,召見楊貴妃時,令樂工奏此新樂,賜楊氏以金釵鈿合,並親自插在楊氏鬢髮上。玄宗對後宮人說:“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古今宮闈秘記》卷三)複製新曲《得寶子》,足見寵幸之隆。時宮中未立新皇后,宮人皆呼楊氏為“娘子”,實居後位。鄭處誨講了一個故事,說在楊玉環晉為貴妃之後,嶺南貢上一隻白鸚鵡,能模仿人語,玄宗和楊貴妃十分喜歡,稱它為“雪花女”,宮中左右則稱它為“雪花娘”。玄宗令詞臣教以詩篇,數遍之後,這隻白鸚鵡就能吟頌出來,逗人喜愛。玄宗每與楊貴妃下棋,如果局面對玄宗不利,侍從的`宦官怕玄宗輸了棋,就叫聲“雪花娘”,這隻鸚鵡便飛入棋盤,張翼拍翅,“以亂其行列,或啄嬪御及諸王手,使不能爭道。”(《明皇雜錄》)後來這隻可愛的“雪花娘”被老鷹啄死,玄宗與楊貴妃十分傷心,將它葬於御苑中,稱為“鸚鵡冢”。元朝詩人楊維楨《無題效商隱體詩》雲:“金埒近收青海駿,錦籠初放雪衣娘。”(《鐵崖集》)就是詠及玄宗與楊貴妃的寵物白鸚鵡的。玄宗對寵物白鸚鵡尚且如此珍惜,其對楊貴妃的厚寵更不待言了。

  由於楊貴妃得到重寵,她的兄弟均贈高官,甚至遠房兄弟楊釗,原為市井無賴,因善計籌,玄宗與楊氏諸姐妹賭博,令楊釗計算賭賬,賜名國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餘職,操縱朝政。玄宗遊幸華清池,以楊氏五家為扈從,每家一隊,穿一色衣,五家合隊,五彩繽紛。沿途掉落首飾遍地,閃閃生光,其奢侈無以復加。楊家一族,娶了兩位公主,兩位郡主,玄宗還親為楊氏御撰和徹書家廟碑。

  有一次,楊貴妃恃寵驕縱,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譴歸孃家。可是,貴妃出宮後,玄宗飲食不進,高力土只得又把她召回來。750年,貴妃偷了二十五郎邠的紫玉笛,獨吹自娛。事發,以忤旨又被送出宮外。貴妃出宮後,剪下一綹青絲,託中使張韜光帶給玄宗,玄宗大駭,又令高力士把她召回。張祜《分王小管》詩云: “金輿還幸無人見,偷把分王小管吹。”(《中晚唐詩叩彈集》卷五)就是詠此事的。楊貴妃知道玄宗沒有她,便寢食不安,更為驕縱,楊家“出入禁門不問,京師長吏為之側目”。時人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之謠。(《楊太真外傳)))李肇說:“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唐國史補》捲上)杜牧《過華清宮》詩云:

  長安回望繡城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中晚唐詩叩彈集》卷六)

  就是詠嶺南貢荔之事,後世嶺南荔枝有“妃子笑”者,據說得名於此。

  天寶中年,范陽節度使安祿山立過邊功,深得玄宗寵信,令楊氏姐妹與祿山結為兄妹,楊貴妃則認祿山為乾兒子。祿山以入宮謁見乾孃為名,竟明目張膽地調戲起楊貴妃來。

  楊貴妃在長安慶祝最後一次生日,是755年六月一日於華清宮,玄宗令梨園置樂,於長生殿奏新曲,未有曲名,適廣東南海進荔枝到,遂以《荔枝香》為曲名。同年十一月,安祿山反,玄宗倉皇入川,次年途經馬嵬驛(今陝西省興平縣西),軍隊譁變,逼玄宗誅楊國忠,賜楊貴妃自盡,時年38歲。白居易的《長恨歌》,就是敘玄宗與貴妃的悲劇故事。

  楊貴妃能詩,《全唐詩》收有其《贈張雲容舞》一首雲:

  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梟梟秋煙裡。

  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

  這是以女人寫女入的舞姿,比之秋煙芙容,若隱若現;複比之嶺上風雲,飄忽無定,更比之柳絲拂水,婀娜輕柔,襯以羅袖動香,可謂出神入化。在詩詞中反映楊貴妃的故事是很多的,杜牧《過華清宮絕句》雲: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中晚唐詩叩彈集》卷六)

  就是詠貴妃放事。至於李白《清平調詞》三首,其:“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名句(《李太白全集》卷五)更成為千古絕唱。貴妃死後,玄宗人蜀,“行至扶風道,……又至斜谷口,屬霖雨涉旬,於棧道雨中聞鈴聲,隔山相應。上既悼念貴妃,因採其聲為《雨霖鈴曲》。”(《楊太真外傳》)這就是後來宋詞《雨霖鈴》詞牌的由來。

  在戲劇中演楊貴妃的故事更多,元朝白樸撰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雜劇,明朝有屠隆隆《彩毫記》傳奇、吳世美《驚鴻記》傳奇、無名氏《磨塵鑑》傳奇,清朝有洪昇《長生殿》傳奇,京劇有《百花亭》、《貴妃醉酒》、《太真外傳》、《馬嵬坡》等,其它地方劇種也有許多演楊貴妃的故事,真是不勝列舉。尤以梅蘭芳主演的京劇《貴妃醉酒》,以其獨創性及卓越演技唱腔,飲譽海內外。小說則有《楊太真外傳》、陳鴻《長恨歌傳》、《隋唐演義》等。

  楊玉環簡介

  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貴妃醉酒

  她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而“三千寵愛在一身”,可她也曾一時失寵而借酒澆愁,醉後忘其所以,放浪形骸。

  唐玄宗先一日與楊貴妃約,命其設宴百花亭,同往賞花飲酒。至次日,楊貴妃遂先赴百花亭,備齊御筵候駕,孰意遲待移時,唐玄宗車駕竟不至。遲之久,遲之又久。乃忽報皇帝已幸江妃宮,楊貴妃聞訊,懊惱欲死。楊貴妃性本褊狹善妒,尤媚浪,且婦女於怨望之餘,本最易生反應力。遂使萬種情懷,一時竟難排遣,加以酒入愁腸,三杯亦醉,春情頓熾,忍俊不禁。於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頻頻與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監,作種種醉態,及求歡猥褻狀,乃始倦極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