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優美段落> 描寫人物心理的好段

描寫人物心理的好段

描寫人物心理的好段

  引導語:人物心理描寫可以使讀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內心世界。那麼,人物心理描寫應該怎麼寫?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資料。

  描寫人物心理的好段

  1、我很小的時候,由於不慎,摔壞了右腿,那時我還不懂事,因此我和所有的人一樣有一段幸福美好、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卑感時時壓抑著我,壓得我抬不起頭來。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甚至一無是處。我怕別人捉弄我或是諷刺我、挖苦我,甚至別人的同情和憐憫,也會引起我的自卑。總之,我對周圍的一切都提防著……

  2、本以為我會大腦空白從而淡定的等著卷子傳到我手上,但是看到老師抱著卷子走到教室裡來的時候我就有種嗓子裡有異物的焦灼感,看著桌子上的小黑點腦子裡迅速的轉著這兩天臨時抱佛腳的複習內容,只不過大多和這門考試沒什麼關係。老師在點卷子,我下意識的看看周遭的同學,大家表情各異卻都有緊張的神色,我覺得渾身的肌肉都繃得緊緊的。我把鉛筆袋拉開檢查著自己的文具是否齊全,心裡卻想著,兜裡那本語文書不會讓老師誤認為我作弊吧。

  3、不知怎麼的,雖然我還在走,然而剛才的快樂卻不知到哪兒去了,只剩下滿肚的沮喪。那個老太太發抖的身子,不住地映在我的眼前,痛苦的'呻吟,迴旋在我的耳邊,我揮了揮手,想把這些不愉快的東西驅散,可是不行,老太太的身影 彷彿在我的腦海中生了根似的,不斷地出現。

  4、一張鮮紅的“三好學生”獎狀捧在手中。此時,我心裡有多少話想說呀!眼前投來了王老師祝賀的目光,耳邊響起了同學們嘩嘩的掌聲。我心裡怦怦跳個不停。環視著大家的笑臉,撫摸著手中的獎狀,心想,今天我被評上“三好學生”,全是老師、同學們幫助的結果呀!

  5、司契潘臉色蒼白,把螞蟥從胸膛上扯下來,用腳把它們踩死了。他踩死最後一隻螞蟥,扣上了襯衣的領子,又好象不知道是害怕什麼,重新把領子解開了……象石灰一樣的白嘴唇安靜不下來了,哆嗦著,顯露出一種笨拙的笑容,緊緊抿住,變成了一個發青色的圓球……陶梅林覺得,司契潘好象是在用牙齒嚼著一種很硬的、不聽話的東西,司契潘臉上漸漸地有了血色,從裡面用牙咬住的嘴唇變得象石頭一樣僵硬了。

  6、我好像看見滿試卷鮮紅的叉組成一張巨大的網向我捲來,把我網住,使我不能動彈,不能掙扎。我又彷彿看到了老師滿面的怒容,彷彿聽到了父母失望的嘆息聲和旁人的嘲笑聲。

  描寫人物心理的詞彙

  心花怒放、滿心歡喜、歸心似箭、心曠神怡、心潮起伏、心悅誠服、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心事重重、憂心忡忡、心如刀絞、心驚膽戰、心慌意亂、心急如焚、心灰意冷、心驚肉跳、心急如焚、心煩意亂、心亂如麻、心如刀割、膽戰心驚、迫不及待、百感交集、憂心如焚、憂心忡忡、坐臥不安、坐立不安、悲喜交加

  如何描寫人物心理?

  1.內心獨白法

  這種方式的特點是以第一人稱的形式來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就好像電影中人物思考時的畫外音,讓人物自己來傾吐衷腸,透露“心曲”。採用這種方法,一般常用“我思索著”“我想”“我心裡想”“我心裡嘀咕著”等詞語引出。比如一個學生寫的一篇題為《誤解》的作文,寫自己被爸爸誤解後的心理:想把實情告訴爸爸,又怕媽媽生氣,不告訴吧,又怕爸爸為難。小作者採用內心獨白的方式,既真實地寫出了自己當時內心的想法,又巧妙地反映了自己矛盾的心理。法國著名作家都德的《最後一課》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屋頂上鴿子咕咕地低聲叫著,我心裡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

  這句心理描寫十分成功,寥寥數語便嘲笑了普魯士侵略者的愚蠢,表現了對侵略者憎恨和反抗的思想情緒。

  2.動作暗示法

  人的動作、行為總是受心理活動支配的,因此,我們可以用行動來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內心世界。我們都讀過施耐庵的名著《水滸傳》中“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故事,當林沖聽說陸謙追殺他至滄州時,不覺大怒,於是作者連續用了“買”“帶”“尋”等幾個動詞,把林沖急於報仇的心理生動地表現出來了。我們再來看下面這個片段:

  那天是我的生日,我一回到家就抓緊時間寫作業,集中精力幹一件事,效率就是高,一會兒我就寫完了作業。6點了,按照慣例,爸爸媽媽早就該回來了,更何況今天是我的生日!他們可能是去超市給我買生日禮物了吧?想到這兒,我開啟電視機看了起來。6點25分了,我站起來,不停地踱步,焦急地等待著……難道他們出什麼事兒了?我心裡一驚,又想:不可能,一定是想給我一個驚喜……就在這時,電話鈴響了,我衝過去拿起了話筒。“喂,孫立,補充題第二題怎麼做?”我一聽就洩氣了,張雨這傢伙就會掃我的興。“我不知道,少打電話!”“砰”,我掛了電話。

  “站”“踱步”“衝”等動詞,多麼生動傳神,真實地寫出了作者在等待父母回家時的那種期盼、著急和不安的心情。

  3.神態刻畫法

  神態是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形式,一個人思想的波動、情感的起伏,往往透過其神態的變化反映出來。因此,我們可以透過描寫人物的神態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例如,我們常用“他瞥了一眼”或“他撇了撇嘴”等,來表現對人輕視、看不起的心理。一起來看一個小朋友寫的《考試以後》:

  試卷靜靜地反躺在桌子上。我用有點兒顫抖的手去掀試卷,一個鮮紅的“4”字映入我的眼簾,我的手一抖,試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試卷底下,用力一翻,隨著“啪”的一聲,我看到了我的分數——48。可憐的“48”,唉,我長嘆一聲癱坐在地上。

  人在緊張的狀態下的行動會與平時不同,這一連串的動作就反襯出作者當時緊張的心情。品讀這一字一句,讀者彷彿也感同身受,從而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4.幻覺描寫法

  有時我們可以藉助夢境、幻覺來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因為夢境、幻覺與人物的內心活動密切相關,能折射出人物的心願和思想感情。安徒生的童話名篇《賣火柴的小女孩》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她抽出了一根火柴。哧!燃起來了,冒出火焰來了!她把小手攏在火焰上。多麼溫暖多麼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女孩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裝著閃亮的銅腳銅把手的大火爐前面。火爐裡的火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她覺得多麼舒服啊!但是——怎麼回事呢?她剛把腳伸出去,想把腳也暖和一下,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只拿著一根燒過了的火柴,坐在那兒。

  在這裡,作者透過寫人物的幻覺,很好地刻畫出小女孩天真、單純的形象和渴求溫飽的心理,讀後讓人產生無限的同情。

  5.景物烘托法

  唐代大詩人杜甫說:“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人物的心情不同,對周圍景物的感受也不同。所以景物描寫,也能反映人物的內心。比如一位同學在日記《我不是差生》中寫道:

  今天,校園大門兩側插著的彩旗特別鮮豔,花池裡的月季花開得也格外美麗,太陽公公笑得比以往更歡了……

  這句景物描寫,生動地襯托出“我”被評為“學習標兵”時興奮不已的心情。

  其實,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方法有很多,遠不止上面所說的這幾種,同學們要在平常的閱讀中做個有心人,掌握更多的刻畫人物心理的方法,讓筆下的人物活靈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