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韋應物> 《滁州西澗》與《答李浣三首 其三》

《滁州西澗》與《答李浣 其三》

《滁州西澗》與《答李浣三首 其三》

  引導語:“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出自《滁州西澗》,是韋應物的作品,作者喜愛西澗清幽的景色,一天遊覽至滁州西澗(在滁州城西郊野),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郁的小詩。

  滁州西澗

  唐代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翻譯

  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唱的黃鸝。

  春潮不斷上漲,還夾帶著密密細雨。荒野渡口無人,只有一隻小船悠閒地橫在水面。

  註釋

  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⑵獨憐:唯獨喜歡。幽草:幽谷裡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⑶深樹:枝葉茂密的樹。深,《才調集》作“遠”。樹,《全唐詩》注“有本作‘處’”。

  ⑷春潮: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郊野的渡口。橫:指隨意飄浮。

  寫作背景

  一般認為《滁州西澗》這首詩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韋應物任滁州刺史時所作。他時常獨步郊外,滁州西澗便是他常光顧的地方。作者喜愛西澗清幽的景色,一天遊覽至滁州西澗(在滁州城西郊野),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郁的小詩。

  【知識延伸】

  答李浣三首 其三

  唐代  韋應物

  林中觀易罷,

  溪上對鷗閒。

  楚俗饒辭客,

  何人最往還。

  鑑賞

  這首詩的大意是:我平時就在林中讀讀周易,閒來無事到溪邊看看水鷗。你任職的楚地,是個出文士的'地方,我曾聽說過許多善寫文章歌賦的人就是來自楚地,他們中間哪一位是你欣賞的,你和他們之間又有什麼相互問答呢?

  白居易讚賞韋應物的五言,“才麗之外,頗近興諷”,“其五言詩,又高雅閒淡”。頗近興諷在這首對朋友的答和詩裡也似乎沒有用到。不過字句之外有對楚地才子的欣賞。高雅之處,其實他作答詩本身就是一件雅事,問到楚地文士的情況,在趣致上也是雅趣。

  這首詩運用了平淡的口氣,但是心中對朋友還是牽掛與關心的。這首詩裡告訴人們應該怎樣對待朋友的道理。詩的開頭告訴李浣自己的現狀,意思應該是不讓朋友牽礙;而後一句對朋友狀況的問候,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友誼促使下的關懷。詩裡其實也表示了希望李浣慎重交友,多多向楚地的文士學習的意思。這是善意的忠告。這裡沒有直白地講明,曲意化應該是韋應物寫詩的習慣使然。這首詩表達出的對朋友的忠誠是可貴的。

  這首詩如此寫法,也是切合答詩的用途與意義。如果只是為了寫回信,這首作品可以被作為典範來學習了。

  註釋

  觀易:詳看《易經》。易:指《易經》。古稱易象,秦始皇焚書坑儒時,被宰相李斯說是卜筮之書而倖免於毀,是一本被儒家尊為群經之首的經書,用陰陽互動的現象來說明“常”與“變”的道理。

  溪上:指溪邊。岸邊曰上。

  鷗:鳥名,是一種捕魚而食的水鳥,腳綠色有蹼,視力銳敏,行動矯捷。

  楚俗:楚地的風俗習氣。楚:湖南、湖北兩省的通稱。⑺饒:多。⑻辭客:詞人墨客,指擅長寫文章的人。

  往還:指朋友間的交往互動情形。

  翻譯

  這首詩的大意是:在林子裡看過一段窮究天人的《易經》之後,悠閒地來到溪邊與鷗鳥相對。自古以來楚地就是詞人墨客最多的地方,但是誰跟你最投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