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之渙> 王之渙《涼州詞》的意思

王之渙《涼州詞》的意思

王之渙《涼州詞》的意思

  《涼州詞二首》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組詩作品。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王之渙《涼州詞》的意思,歡迎大家閱讀。

  《涼州詞》二首

  唐代:王之渙

  其一: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其二:

  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涼州詞》註釋

  ⑴涼州詞:又名《出塞》。為當時流行的一首曲子《涼州》配的唱詞。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詞》載有《涼州歌》,並引《樂苑》雲:“《涼州》,宮調曲,開元中西涼府都督郭知運進。”涼州,屬唐隴右道,治所在姑臧縣(今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

  ⑵遠上:遠遠向西望去。黃河遠上:遠望黃河的源頭。“河”有作“沙”,“遠”有作“直”。

  ⑶孤城:是指孤零零的戍邊的城堡。仞:古代的一套長度單位,一仞相當於七尺或八尺(約等於213釐米或264cm釐米)。

  ⑷羌笛:古羌族主要分佈在甘、青、川一帶。羌笛是羌族的一種樂器,屬橫吹式管樂。何須:何必。楊柳:《折楊柳》曲。古詩文中常以楊柳比喻送別情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

  ⑸度:吹到過。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於此關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

  ⑹單于:古代對匈奴君長的稱呼,此指突厥首領。拂雲堆:祠廟名,在今內蒙古五原。

  ⑺來:語助詞,無義。

  《涼州詞》意思

  其一

  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裡,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其二

  突厥首領來到中原求和親,北望自己的.領土,看到了邊界以北的拂雲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經多次在此殺馬登臺祭祀,然後興兵犯唐,頗有幾分躊躇滿志。但現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絕,不肯與突厥和親,此次中原之行只好無功而返。

  《涼州詞》閱讀答案

  閱讀題:

  7.詩中的“春風”除了指自然現象之外,還指的是。

  8.下列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詩歌前兩句以遠川高山襯托“孤城”,描繪出邊地的雄闊蒼涼之景。

  B.“楊柳”是雙關語,既指音樂的曲調,又指現實中的楊柳樹。

  C.詩歌用“何須”二字,由邊地圖景描繪轉入情感抒發。

  D.全詩極寫戍邊者不得還鄉的怨情,情緒消極悲切。

  答案:

  7.(1分)某種溫暖關懷或某種人間春意春象。

  8.(2分)D

  創作背景

  根據王之渙墓誌銘可知,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王之渙辭官,過了十五年的自由生活。《涼州詞二首》當作於其辭官居家的十五年期間,即開元十五年(727)至二十九年(741)間。

  作者簡介

  王之渙(688年—742年),唐代詩人。字季凌,祖籍晉陽(今山西太原),其高祖遷至絳(今山西絳縣)。講究義氣,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用詞十分樸實,造境極為深遠。傳世之作僅六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