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望嶽> 《望嶽》古詩原文及賞析

《望嶽》古詩原文及賞析

《望嶽》古詩原文及賞析

  【詩句】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出處】唐·杜甫《望嶽》。

  【意思】山上雲氣層出疊起,令人心 胸激盪,我極目遠望,目送飛鳥歸林。 決眥(zī):極力張大眼眶,形容極目遠眺 或凝望。決,裂開。眥,眼眶。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山上雲霧層 出疊起,遊人心襟開闊,極目遠望的情 景。[例]正午的陽光特別絢麗,給俊秀 的青峰,蓊鬱的綠樹披上了金色的輕 紗,又把山谷裡初升的薄霧染成紫黛, 漸遠漸淡,終於同山色融成一片。此 時,心中默誦杜甫的“蕩胸生層雲,決眥 入歸鳥”的詩句,不由發出會心的讚歎。 (韋翰《苗嶺登高》)

  【全詩】

  《望嶽》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註釋】①嶽:這裡指東嶽泰山。②岱宗:舊說泰山乃四嶽所宗,泰山別稱岱,故名。 《尚書·舜典》:“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③齊魯:《史記·貨殖列傳》:“泰山之陽則 魯,其陰則齊。”都在今山東境內。④造化:指大自然的創造化育。《莊子·大宗師》:“今 一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冶。”鍾:聚集。⑤陰陽:山之北水之南為陰,山之南水之 北為陽。割:分。⑥“蕩胸”句:應為“層雲生而蕩胸”。⑦“決眥”句:應為“歸鳥入而決 眥”。決眥,裂開眼眶。漢司馬相如《上林賦》:“弓不虛發,中必決眥。”也指張眼瞪視, 多用於表示憤怒。⑧會當:一定要。凌:升高、攀登。

  【賞析】

  如果有誰要用“沉鬱頓挫”來概括杜甫所有詩作的特點,那麼 我就要說,你錯了! 其實,每個人都曾經年輕過,都有過青年人的朝氣與 活力,而不是一開始就老成似老杜。老杜呢,他也曾經和李白一樣,二十 幾歲時曾度過一段“裘馬輕狂”的漫遊生活,在那樣瀟灑的日子裡,我們的 詩聖杜甫,也向我們展示了一種無邊的青春活力與朝氣。這不,誰人不知 這首《望嶽》,誰人不能脫口而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呢!

  如果您沒有去過五嶽之首“泰山”,請不要覺得遺憾,請輕輕閉上您的 雙眼,隨著我們詩人的緩緩低吟,揮動您想象的翅膀,去神遊一回吧! 那 絕對會是令您終生難忘的經歷。

  當巍峨的、神奇秀麗的泰山驀地映入您的`眼簾時,如果有人問您,泰 山究竟有多高呢?“齊魯青未了”,我們的詩人這樣描述。說到您的心坎 裡了吧?可不?在古齊、魯兩大國的境外,我們還能清晰地望見橫亙在那 裡的泰山呢!

  這是遠望,還是近觀呢?“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大自然似乎特 別鍾愛巍峨的泰山。看,陽光就讓它有了十足的動感! 天色的一昏一曉 分割于山的陽面和陰面。一個“割”字,不僅恰切,而且極有韻味,寫足了 造化之功、山勢之高。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請睜大您的雙眼吧,細細望去,山中雲氣 層出不窮,是不是讓您的心神也隨之盪漾了呢! 那投林還巢的鳥兒,可給 您的雙目帶來了不適?

  還是且閉了眼,深呼吸一口純淨的泰山空氣吧! 最妙的莫過於詩人 情感的抒寫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說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處,因 為在那裡,萬千山峰將盡在腳下,盡收眼中! 那是一份怎樣的豪情呢! 您 是否也感覺到了胸中豪情的湧動呢!

  登山如此,做事如此,為人更應如此! 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