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望嶽> 《望嶽》閱讀練習及答案

《望嶽》閱讀練習及答案

《望嶽》閱讀練習及答案

  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除了必要地大量閱讀,還應該適當地進行練習題的訓練。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望嶽》閱讀練習及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

  《望嶽》閱讀練習及答案 篇1

  望嶽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1.對這首唐詩的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本詩文中無“望”,卻句句向嶽而望,自近而遠,由朝至暮,從泰山整體到泰山周圍。

  B.開篇一問一答,寫泰山橫跨齊魯,鬱鬱蔥蔥,表現出泰山雄偉闊大的氣勢。

  C.詩中三、四句寫大自然把種種神奇秀麗的景緻都集聚於泰山,泰山的白天晚上明暗不同。

  D.詩中五、六句由動景到靜景,寫詩人仰見層雲湧動、飛鳥還林,內心激盪不已。

  12.本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常常被後人稱道,句中“會當”如何理解?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分)

  答案:

  11B

  12、“會當”的意思是終當,終要。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望嶽》閱讀練習及答案 篇2

  四、選擇題(共1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2分)

  8.選出對杜甫《望嶽》賞析有誤的一項()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A.本詩開篇以設問提起,寫出了詩人遠望泰山雄奇壯闊生髮的感慨。“青未了”突出了泰山蒼翠、連綿不斷的特點。

  B.“鍾”字用擬人的手法寫出大自然賦予了泰山神奇秀麗的景色,使大自然似乎有了感情;“陰陽割昏曉”運用誇張的手法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

  C.五、六句寫出山中層出不窮的雲氣使詩人心胸盪漾,歸鳥進入視野,時已薄暮,詩人頓覺眼界大開。

  D.“凌”字表達了詩人登臨泰山極頂,遠望“眾山小”時的豪邁之情,體現了他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和成就偉業的遠大抱負。

  答案:

  8、 【解答】ABC.正確;D.有誤,“詩人登臨泰山極頂”賞析有誤。“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思是,一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這裡的“會當”是“一定要”的意思,說明詩人並未登臨泰山極頂。故選:D。

  《望嶽》閱讀練習及答案 篇3

  【原文】:

  望嶽①

  杜甫

  岱宗②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③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④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註釋】

  ①杜甫“望嶽”詩共三首,這一首是寫望東嶽泰山的。詩以“望”入題,讚歎東嶽,謳歌大自然。②岱宗:泰山別名岱,居五嶽之首,故又名岱宗。③鍾:賦予、集中。④決:裂開。

  【閱讀訓練】

  1.此詩沒有一個“望”字,卻句句寫望,且層次清晰,試作簡要分析。

  2.明人莫如忠評價首尾下句說:“齊魯到今詩未了,題詩誰能繼杜陵”,認為這句詩無人能繼,你怎麼看?

  3.後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意義把此詩譽為“絕唱”,請就此作簡要分析。

  4.請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一句所展現的畫面。(3分)

  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已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6.這首詩頷聯是描寫近望泰山所見景物,其中“鍾”“割”兩字用得好,歷來被人稱道。請簡要分析“割”字好在何處?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這一名言。在這裡寫出了詩人怎樣的一種精神和氣概。

  8.“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兩句詩為什麼千百年來都能引起人們的強烈共鳴?

  9.全詩緊扣“望”字來寫,“望”的角度是()

  A.由近望到遠望B.由遠望到近望

  C.由俯視到仰視D.由仰視到俯視

  10.對“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這兩句詩對仗工整。B.表達了作者心情的激盪和眼界的空闊。

  C.作者睜大眼睛望著歸巢的鳥兒隱入山中。D.層雲圍繞在我的身旁,鳥兒從山中飛出。

  11.最能體現詩人希望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壯志的詩句是()

  A.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B.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C.當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D.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2.在我國文學史上,歌詠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嶽》詩被譽為詠泰山的絕唱。下面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詩歌有虛寫,有實寫,虛實結合,意境高遠,氣勢磅礴。

  B.寫出了泰山的渾厚與蒼涼,表達了詩人俯視萬物,桀驁不馴的性格特點。

  C.詩歌能讓人浮想聯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偉氣勢,同時又能讓人體會出詩人的情懷。可謂形神兼備。

  D.詩歌語言精煉傳神,如“鍾”“割”,充分體現出詩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追求。

  13.“陰陽割昏曉”一句寫出了泰山的特點。

  1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蘊含的人生哲理是什麼?寫出了詩人怎樣的一種精神和氣概?

  15.請從“鍾”字入手,對“造化鍾神秀”這句詩作簡要賞析。&nbs

  p;

  16.“齊魯青未了”一句表現了泰山的;“造化鍾神秀”一句描寫了泰山的;“決眥入歸鳥”一句蘊藏了詩人之情。

  17.“陰陽割昏曉”中的“割”字使用精當,請簡要賞析。

  18.本詩頷聯中用得最傳神的兩個字是(1分)

  19.在詩中,作者是怎樣表現泰山之高的?請結合具體詩句簡要同答。(4分)

  20.解釋詞語:造化:凌:覽:

  21.詩用前( )個詩句寫所望之( ),用後( )個詩句寫所望之感。

  22.詩歌最後兩句寫望嶽而產生登臨峰頂的意願,表達了詩人怎樣的雄心和政治抱負?

  23.( )一句寫出了初望泰山時興奮、驚歎仰慕之情;一個“割”字,煉得極好,突出了泰山( )的形象。

  24.由望嶽而產生的登嶽之意願,道出詩人的雄心和氣概的一個名句是( )

  25.這首詩頷聯是描寫近望泰山所見扔景物,其中“鍾”“割”兩字用得好,歷來被人稱道。請簡要分析“割”字好在何處?

  2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這一名言。在這裡寫出了詩人怎樣的一種精神和氣概。

  2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的意思。(2分)

  ①齊魯青未了②會當凌絕頂

  28.名句恆久遠,千古永流傳。請談談你對千古傳誦的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理解。

  29.《登飛來峰》中與“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30.“陰陽割昏曉”一句寫出了泰山巍峨()的特點。

  3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蘊含的人生哲理是什麼?寫出了詩人怎樣的一種精神和氣概?

  32.請從“鍾”字入手,對“造化鍾神秀”這句詩作簡要賞析。

  33.這首詩為我們描繪了一個什麼樣的泰山?

  34.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怎麼樣的感情?

  35.遠望的句子是( )

  36.近望的句子是( )

  37.細望的句子是( )

  38.表明願望的句子是( )

  39.富含生活哲理的句子( )

  40.透過《望嶽》中( )兩句我們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41.《望嶽》中( )寫出作者襟懷之浩蕩,眼界之空闊的主觀感受,反襯出泰山的雄偉壯麗及其感人力量。

  42.《望嶽》中“”兩句用虛筆寫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實筆寫出了泰山的高大。

  43.《望嶽》中“”借齊魯大地來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參天聳立的形象。

  44.表現泰山高峻、幽深的語句:

  45.既是攀登泰山極頂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表現作者志向高遠、堅定)的語句:

  【參考答案】

  1.全詩句句寫向嶽而望,

  上一頁[1]距離是自遠而近,時間是從朝至暮,並由望嶽思想將來的登嶽。首聯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驚歎仰慕之情,非常傳神。接著自我作答。頷聯兩句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註腳。頸聯兩句是寫細望,細望中蘊含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尾聯兩句寫望嶽而產生的登嶽的意願。

  2.“齊魯青未了”是經過詩人一番揣摩後得出的答案,可謂驚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說泰山高,也不是象謝靈運那樣用“崔峨刺雲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裡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襯托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寫出了地理特點,寫其它山嶽時不能移用。

  3.後人把此詩稱為杜詩的絕唱,是由於此詩最後一聯詩。從這兩句富有啟發性和象徵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位偉大的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不可缺少的。這也是為什麼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原因。

  4.大自然對泰山神奇秀麗的景緻情有獨鍾,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後彷彿被從中割斷一般,雲霞明滅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

  5.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氣概和遠大抱負。

  6.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切斷,形成兩種不同的自然景觀,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7.寫出了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的精神和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8.這兩句詩寫出了泰山的高大雄偉,表達了詩人渴望登上絕頂的願望,同時抒發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俯視一切的豪邁氣概。它既表達了詩人的遠大抱負,也激勵人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因而能引起人們的強烈共鳴。

  9.B

  10.D

  11.D

  12.B

  13.巍峨(高大)

  14.站得高,看得遠;只有登上絕頂才能俯視一切;只有努力戰勝困難,才能享受成功後的自豪與喜悅(答出一點即可,從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15.“鍾”字賦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營造得神奇秀麗,從而表現泰山的神奇秀麗景象。

  16.高大;神奇秀麗;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17.形象地表現出泰山高聳陡峭的特點,像一把利劍把世界分割成明暗兩部分,用字極富神韻。

  18.鍾、割

  19.一是“齊魯青未了”,寫遠望泰山蒼翠的山色掩映著齊魯大平原,借齊魯兩地烘托泰山參天聳立的形象;二是“陰陽割昏曉”,寫出泰山橫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陰一陽,一昏一曉,實寫泰山雄偉高矗;三是“蕩胸生層雲”,寫細望泰山腰間的團團雲氣,凸顯泰山的高俊;四是“一覽眾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絕頂,俯視群山,一個個都顯得那麼矮小,虛寫泰山之高。(答出其中兩點且言之有理得滿分)

  20.大自然躍上看

  21.六景兩

  22.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之雄心,顯示出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遠大的政治抱負;

  23.齊魯青未了遮天蔽日

  24.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

  25.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切斷,形成兩種不同的自然景觀,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寫出“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這一意思的即可)

  26.寫出了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的精神和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27.未了:不盡會當:終要,終當

  28.這裡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這裡卻有深刻的含義:它不止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的誓言,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或“這句富有哲理的話表達了作者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或“這句話抒發了詩人的壯志情懷:昂揚向上、積極進取、勇於攀登、俯視一切……”若從詩句字面含義去理解也可

  29.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30.高大

  31.站得高,看得遠;只有登上絕頂才能俯視一切;只有努力戰勝困難,才能享受成功後的自豪與喜悅(答出一點即可,從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32.“鍾”字賦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營造得神奇秀麗,從而表現泰山的神奇秀麗景象。

  33.雄偉壯麗,高大神秀

  34.勇於進取,積極向上,不怕困難

  35.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36.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37.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38.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9.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

  40.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4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42.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43.岱宗復如何,齊魯青末了

  44.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4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嶽》閱讀練習及答案 篇4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20-22題。(6分,每小題2分)

  望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

  20.描述頸聯“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呈現的畫面。(2分)

  21.通讀全詩,概括詩人表達的情感。(2分)

  22.品味頷聯中“鍾”字或“割”字的妙處。(2分)

  答案:

  20.【答案】山中的雲氣,層出不窮,在胸中盪漾;定睛凝望,鳥兒飛歸,眼眶也似乎要裂開。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詩歌的內容的理解。描述畫面時首先要明確詩歌的景物,即意象。然後分析景物(意象)的特點,然後用流暢的語言將之描述出來。望著山中冉冉升起的雲霞,盪滌著我的心靈,極目追蹤那暮歸的鳥兒隱入了山林。此題中把握“層雲”“歸鳥”“決眥”等要素,由此進行描述即可。

  21.【答案】詩人透過描寫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自己攀登頂峰,俯瞰一切的雄心壯志。

  【解析】本題考查體會詩歌情感的能力。詩的開首兩句,寫泰山的高峻偉大。 三、四句寫泰山的神奇秀麗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寫山中雲氣層出不窮,心胸為之盪滌。最後兩句寫望嶽而生登臨峰頂之意願。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之雄心,顯示出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遠大的政治抱負。

  22.【答案】“鍾”字是聚集之意,運用擬人手法,表現大自然對泰山情有獨鍾,將神奇和秀麗聚集於泰山的情感。

  “割”字,泰山分割天色之意,描繪了泰山將天色分割,山北山南昏曉分明的畫面,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解析】本題考查鑑賞詩歌作品形象的能力。品析詩歌的語言時,往往選擇動詞、形容詞、疊詞等詞語進行分析鑑賞。“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註腳。“鍾”字,“聚集”的意思,將大自然寫得有情,將神奇和秀麗聚集於泰山的情感。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後背日的一面為“陰”,由於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