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維> 王維田園詩人

王維田園詩人

王維田園詩人

  王維是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下文關於王維田園詩人 ,歡迎借鑑!

  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濟),遂為蒲人。他官終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王維青少年時期即富於文學才華。開元九年(721)中進士第,為大樂丞。因故謫濟州司倉參軍。後歸至長安。開元二十二年張九齡為中書令。王維被擢為右拾遺。二十四年(736)張九齡罷相。次年貶荊州長史。李林甫任中書令,這是玄宗時期政治由較為清明而日趨黑暗轉折點。王維對張九齡被貶,感到非常沮喪,在《寄荊州張丞相》中說:方將與農圃,藝植老丘園。表示了歸隱之意。但他並未就此退出官場。開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後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選,天寶中,王維官職逐漸升遷。安史亂前,官至給事中,一方面對當時官場感到厭倦和擔心,但另一方面卻又戀棧懷祿,不能決然離去。於是隨俗浮沉,長期過著半官半隱生活。他原信奉佛教,此時隨著思想日趨消極,其佛教信仰也日益發展。他青年時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後一度家於終南山,後又得宋之問藍田輞川別業,遂與好友裴迪優遊其中,賦詩相酬為樂。天寶十五載(756)安史亂軍陷長安,玄宗入蜀,王維為叛軍所獲。兩京收復後,受偽職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懷念唐室《凝碧池》詩為肅宗嘉許,且其弟王縉官位已高,請削官為兄贖罪,故僅降職為太子中允,後復累遷至給事中,終尚書右丞。

  王維詩現存不滿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創作特色是描繪山水田園等自然風景及歌詠隱居生活詩篇。王維大多數山水田園之作,在描繪自然美景同時,流露出閒居生活中閒逸蕭散情趣。詩人特別喜歡錶現靜謐恬淡境界,有作品氣象蕭索,或幽寂冷清,表現了對現實漠不關心甚至禪學寂滅思想情緒。王維從中年以後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尋求寄託,他自稱一悟寂為樂,此生閒有餘(《飯覆釜山僧》)。這種心情充分反映於他詩歌創作之中。過去時代不少人推崇王維此類詩歌,一方面固然由於它們具有頗高藝術技巧,一方面也由於對其中體現閒情逸致和消極思想產生共鳴。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王維不但有卓越文學才能,而且是出色畫家,還擅長音樂。深湛藝術養,對於自然愛好和長期山林生活經歷,使他對自然美具有敏銳獨特而細緻入微感受,因而他筆下山水景物特別富有神韻,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現出深長悠遠意境,耐人玩味。他詩取景狀物,極有畫意,色彩映襯鮮明而優美,寫景動靜結合,尤善於細緻地表現自然界光色和音響變化。王維寫景詩篇,常用五律和五絕形式,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較為舒緩,用以表現幽靜山水和詩人恬適心情,尤為相宜。王維描繪自然風景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詩壇獨樹一幟,成為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展了謝靈運開創寫作山水詩傳統,對陶淵明田園詩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園詩成就達到了一個高峰,因而在中國詩歌史上佔有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