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維> 王維的送別詩還有哪些

王維的送別詩還有哪些

王維的送別詩還有哪些

  導語:霧裡看花,究竟是誰蒼老了等待。樓臺望月,到底望不到地老天荒。王維的送別詩還有哪些呢?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一)送元二使安西⑴

  渭城朝雨浥輕塵⑵,客舍青青柳色新⑶。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⑷。

  詞句註釋

  ⑴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使:出使。安西:指唐代安西都護府,在今新疆庫車附近。

  ⑵渭城:秦時咸陽城,漢改渭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朝雨:早晨下的雨。浥(yì):溼。

  ⑶客舍:旅店。

  ⑷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白話譯文

  清晨剛下陣雨,渭城達到塵土溼潤,空氣清新,旅舍更加青翠。

  朋友啊,再乾一杯送別的酒吧,要知道西出陽關之後,就再也難見老朋友了。

  創作背景

  本詩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詩題又名“贈別”,後來有樂人譜曲,名為“陽關三疊”,又名“渭城曲”。它大概作於安史之亂前。安西,是唐中央政府為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治所在龜茲城(今新疆庫車)。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從長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別。渭城就是秦都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

  (二)送熊九赴任安陽

  唐代:王維

  魏國應劉後,寂寥文雅空。漳河如舊日,之子繼清風。

  阡陌銅臺下,閭閻金虎中。送車盈灞上,輕騎出關東。

  相去千餘裡,西園明月同。

  (三)送李員外賢郎

  唐代:王維

  少年何處去,負米上銅梁。借問阿戎父,知為童子郎。

  魚箋請詩賦,橦布作衣裳。薏苡扶衰病,歸來幸可將。

  (四)雙黃鵠歌送別(時為節度判官,在涼州作)

  唐代:王維

  天路來兮雙黃鵠,雲上飛兮水上宿,撫翼和鳴整羽族。

  不得已,忽分飛,家在玉京朝紫微,主人臨水送將歸。

  悲笳嘹唳垂舞衣,賓欲散兮復相依。幾往返兮極浦,

  尚裴回兮落暉。岸上火兮相迎,將夜入兮邊城。

  鞍馬歸兮佳人散,悵離憂兮獨含情。

  (五)送楊少府貶郴州

  唐代:王維

  明到衡山與洞庭,若為秋月聽猿聲。愁看北渚三湘遠,

  惡說南風五兩輕。青草瘴時過夏口,白頭浪裡出湓城。

  長沙不久留才子,賈誼何須吊屈平。

  (六)送別

  唐代: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七)送張五歸山

  唐代:王維

  送君盡惆悵,復送何人歸。

  幾日同攜手,一朝先拂衣。

  東山有茅屋,幸為掃荊扉。

  當亦謝官去,豈令心事違。

  (八)齊州送祖二(一作送別)

  唐代:王維

  送君南浦淚如絲,君向東州使我悲。

  為報故人憔悴盡,如今不似洛陽時。

  簡介:

  作者以一字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變化開闔,出奇無窮,殆不可以跡捕。例如“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遠近數千裡,上下數百年,只在“有”與“自”兩字間,而吞納山川之氣,俯仰古今之懷,皆見於言外。藤王亭子“粉牆猶竹色,虛閣自松聲”,若不用“猶”與“自”兩字,則餘八言,凡亭子皆可用,不必藤王也。此皆工妙至到,人力不可及,而此老獨雍容閒肆,出於自然,略不見其用力處。今人多取其已用字,模仿用之,偃蹇狹隘,盡成死法,不知意與境會,言中其節,凡字皆可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