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安石> 《范仲淹傳》《王安石傳》的讀後感

《范仲淹傳》《王安石傳》的讀後感

《范仲淹傳》《王安石傳》的讀後感

  北宋的范仲淹、王安石,兩個人都是當時著名的社會改革家,文學大家。范仲淹以他凜然的大義,在十一世紀的官場上樹立了一座風範之碑。而王安石則因為變法的失敗,成為一個官場上的失意者。原因何在?

  據《宋史?范仲淹傳》介紹;范仲淹把治理天下作為自己的責任,日夜思慮和策劃著怎樣實現一個太平的政治局面。每到一處做官,他裁抑僥倖,削減冗濫,調查並審理各路官吏。他待人十分親熱敦厚,並樂於替人家辦好事,使民眾得到最大的實惠。在當時,即使是鄉野和街巷的平民百姓,也都能叫出他的名字。

  由此可見,范仲淹屬於對人生有著清醒的認識,他處處考慮周全,又有很強的自我約束能力。他是性格雖然剛正不阿,但並不執拗。為了自己認為的正義與理想,他可以不要前途,甚至是生命。特別是主持政務期間,他廉節簡約,克己奉公,直言盡職,利則生民。在致力於改革社會的同時,不斷地提高自身品格的修養。當時的賢士,很多在他的指導和提拔下成長起來的。他死時,各地的人聽到噩耗,都深為嘆息;羌族首領數百人聚眾舉哀,像死去父親一樣痛哭,齋戒三天才散去。

  范仲淹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是個開風氣的人物。他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砥礪了一代士風。雖說有點廟堂之詞之嫌,但是弘揚了華夏古典文明的優秀傳統,被後世廣為流傳。范仲淹晚年時,給兄仲溫寫過一封信:“千古聖賢,不能免生死,不能管後事,一生從無中來,卻歸無中去。誰是親疏?誰是主宰?既然無奈何,即放心逍遙,任委來往。”正因為他在當時和後世,都被奉為天下第一流的楷模,他的品格和思想,固然不可能不帶著時代的烙印,但這並不妨礙他在民間享有極高的聲譽。

  據《宋史?王安石傳》介紹;王安石性格剛愎自用,遇到事情不管對錯,都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在議論變法時,他附會儒家經義,提出自己的主張,辯論起來動不動就是好幾百字。司馬光與王安石一向很有交情,依據朋友之間相互督促行善的道理,司馬光三次給他寫信,反覆進行規勸,王安石很不高興。

  在用人上,王安石多用自己門下輕薄而有點小聰明的年輕人,幾乎把朝廷內外老成持重的人罷黜殆盡。像呂公著、韓維這些王安石曾憑藉而樹立自己聲譽的人;像歐陽修、文彥博這些推薦他的人;像富弼、韓琦這些重用他擔任皇帝侍從的人;像司馬光、範鎮這些好朋友,王安石對他們不遺餘力地加以排斥,以達到順利實現變法的目的。

  對於王安石來說,他始終相信自己的改革是利國利民的好政策,是能造福子孫後代的。他在基層時曾親自實施過,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當他把這些政策推廣到全國時,問題出現了,他不再是一個具體的操作者,而是一個指揮者,他指揮不了大佬,只能選那些熱情的有衝勁的年輕人。但遺憾的是,正直的人無法理解他的思路,理解他思路的人不正直。當他的手下告訴他政策多麼的好,推行得多麼順利,國庫多麼充盈時,他卻不知道這些錢是怎樣從老百姓的嘴巴里摳出來的。

  變法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從一開始,就遭到主流社會的反對,王安石的理論是,只要方法對頭,想要發財,沒有不可能。但按司馬光的觀點,天下錢就那麼多,國庫充盈了,老百姓的錢就少了,不過取之於民罷了。那些政治大佬們的擔心終於出現了:為了逃避保甲法,許多人進行自殘;國庫充盈的同時,大批中小商販紛紛破產,市場前所未有的蕭條;青苗法讓貧苦的農民徹底走上賣房賣地賣兒賣女的境地;災荒、民變、枯骨……這些都讓有良知的官員無法坐視不理。

  儘管王安石的變法出發點是為了實現富國強兵,但新頒佈的法令一實行就開始走樣,廣大的百姓成了新法的直接受害者。試想,這樣的法令能行嗎?以至於新法推行不久,受到全國各地的普遍抵制,半途而廢。

  范仲淹、王安石兩人知識淵博,通曉古今。范仲淹的外和內剛,他代表著當時士大夫階層推崇的主流性格,既有堅定不移的理想追求,不謂權貴的正義凜然,又豪邁慷慨,不拘小節,有廣泛的社交圈與人際關係網,以一種領袖的姿態引領改革潮流。王安石特立獨行,他從不妥協,從不關注與考慮別人的意見,果敢自信、生機勃勃。他們最後的政治結局不一樣,其中最為關鍵的恐怕就是能不能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范仲淹在自己的任期內做到了這一點,因此受到了大家的尊重;而王安石沒做到這一點,甚至還給處於財政危機的仁宗政權帶來更大的危機,因此變法不可能得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