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陶淵明> 己酉歲九月九日陶淵明詩詞賞析

己酉歲九月九日陶淵明詩詞賞析

己酉歲九月九日陶淵明詩詞賞析

  己酉歲九月九日 陶淵明 魏晉

  靡靡秋已夕,悽悽風露交(1)。

  蔓草不復榮,園木空自調(2)。

  清氣澄餘滓,沓然天界高(3)。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4)。

  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5)!

  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6)。

  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7)。

  千載非所知,聊以永今朝(8)。

  【註釋】:

  [說明]

  己酉歲是晉安帝義熙五年(409),陶淵明四十五歲。

  九月九日是重陽節,因“九”與“久”諧音雙關,所以古人喜愛這個節日,希望能得長壽。但詩人值此之際,看到的是萬物衰颯凋零,於是不禁聯想到人生的短促,故悲從中來,難以自抑,最終仍是以借酒澆愁、及時行樂來自我安慰。此詩前半寫景,後半言情,可謂景為情設,情因景起,且秋景如畫,含情獨悲,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靡靡秋已夕,悽悽風露交(1)。

  蔓草不復榮,園木空自調(2)。

  清氣澄餘滓,沓然天界高(3)。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4)。

  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5)!

  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6)。

  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7)。

  千載非所知,聊以永今朝(8)。

  [註釋]

  (1)靡靡(mǐ米):零落的樣子。陸機《嘆逝賦》:”親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已夕:

  己晚。悽悽:寒冷的樣子。交:互動,交加。

  (2)蔓草:蔓生的'草。蔓:細長不能直立的莖,木本曰藤,草木曰蔓。

  (3)餘滓(zǐ子):殘餘的渣滓,指塵埃。 沓然:深遠的樣子。

  (4)叢雁:猶群雁。叢:聚集。

  (5)萬化:萬物,指宇宙自然。尋繹:原指反覆推求,這裡是推移、更替的意思。勞:勞苦。

  (6)沒:指死亡。焦:焦慮。

  (7)稱(chèn 趁):適合。陶:喜,歡樂。

  (8)永:延長。《詩經?小雅?白駒》:“縶之維之,以永今朝。”

  [譯文]

  衰頹零落秋已晚,

  寒露悽風相繚繞。

  蔓草稀疏漸枯萎,

  園中林木空自調。

  清澄空氣無塵埃,

  天宇茫茫愈顯高。

  悲切蟬鳴已絕響,

  成行大雁啼雲霄。

  萬物更替常變化,

  人生怎能不辛勞!

  自古有生即有死,

  念此心中似煎熬。

  如何方可舒心意,

  飲酒自能樂陶陶。

  千年之事無需知,

  姑且行樂盡今朝。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