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陶淵明> 陶淵明詩歌兩首

陶淵明詩歌

陶淵明詩歌兩首

  引導語:陶淵明是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特別是在詩歌方面的成就,下面是小編收集他的兩首詩歌《飲酒》與《讀山海經》的原文只是,歡迎大家閱讀了解。

  陶淵明《飲酒》

  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的《飲酒》組詩共有20首,這組詩並不是酒後遣興之作,而是詩人借酒為題,寫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是為了在當時十分險惡的環境下借醉酒來逃避迫害。他在《飲酒》第二十首中寫道“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可見其用心的良苦。這裡選的是其中的第五首。這首詩以情為主,融情入景,寫出了詩人歸隱田園後生活悠閒自得的心境。

  這首詩的意境可分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寫詩人擺脫塵俗煩擾後的感受,表現了詩人鄙棄官場,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汙的思想感情。後六句為一層,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寫詩人雖然居住在汙濁的人世間,卻不受塵俗的煩擾。“車馬喧”,正是官場上你爭我奪、互相傾軋、奔走鑽營的各種醜態的寫照。但是,陶淵明“結廬的人境”,並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麼會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呢?詩人好像領會了讀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個設問句“問君何能爾”,然後自己回答“心遠地自偏”。只要思想上遠離了那些達官貴人們的車馬喧囂,其他方面也自然地與他們沒有糾纏了。這四句,包含著精闢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淨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改變客觀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到處都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心遠”一詞,反映了詩人超塵脫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因為有了“心遠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會悠閒地在籬下采菊,抬頭見山,是那樣地怡然自得,那樣地超凡脫俗!這兩句以客觀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閒適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說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蘇東坡對這兩句頗為稱道:“採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見”字也用得極妙,“見”是無意中的偶見,南山的美景正好與採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種忘機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麼勝景,致使詩人如此讚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也是詩人無意中看見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黃昏景色中,飛鳥結伴飛返山林,萬物自由自在,適性而動,正像詩人擺脫官場束縛,悠然自在,詩人在這裡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諦。“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詩人從這大自然的飛鳥、南山、夕陽、秋菊中悟出了什麼真意呢?是萬物運轉、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則嗎?是對遠古純樸自足的理想社會的嚮往嗎?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嗎?是直率真摯的品格嗎?詩人都沒有明確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問題,讓讀者去思考,而他則“欲辨己忘言”。如果結合前面“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來理解,“真意”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真正意義,那就是人生不應該汲汲於名利,不應該被官場的齷齪玷汙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應該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賞大自然的無限清新和生機勃勃!當然,這個“真意”的內涵很大,作者沒有全部說出來,也無須說出來,這兩句哲理性的小結給讀者以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想象餘地,令人回味無窮。

  全詩以平易樸素的語言寫景抒情敘理,形式和內容達到高度的統一,無論是寫南山傍晚美景,還是或抒歸隱的悠然自得之情,或敘田居的怡然之樂,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於情趣,又饒有理趣。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那樣景、情、理交融於一體的名句不用說,就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群已忘言”這樣的句子,雖出語平淡,樸素自然,卻也寄情深長,託意高遠,蘊理雋永,耐人咀嚼,有無窮的理趣和情趣。

  陶淵明《讀山海經》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精衛銜著微小的木塊,要用它填平滄海。刑天揮舞著盾斧,剛毅的鬥志始終存在。同樣是生靈不存餘哀,化成了異物並無悔改。如果沒有這樣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時光又怎麼會到來呢?

  精衛銜微木②,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鏚③,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④,化去不復悔⑤。徒設在昔心⑥,良辰詎可待⑦!

  ◇註釋

  ①《讀山海經》共十三首,成一組,本詩是第十首。《山海經》共十八卷,內容多是記述古代海內外山川異物和神話傳說。

  ②精衛:古代神話中鳥名。據《山海經·北山經》及《述異記》捲上記載,古代炎帝有女名女媧,因遊東海淹死,靈魂化為鳥,經常銜木石去填東海。銜:用嘴含。微木:細木。

  ③刑天:神話人物,因和天帝爭權,失敗後被砍去了頭,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兩乳為目,以肚臍當嘴,仍然揮舞著盾牌和板斧。(《山海經·海外西經》)

  ④同物:女媧既然淹死而化為鳥,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過從鳥化為另一種物,所以沒有什麼憂慮。

  ⑤化去:刑天已被殺死,化為異物,但他對以往和天帝爭神之事並不悔恨。

  ⑥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過去的壯志雄心。

  ⑦良辰:實現壯志的好日子。詎:豈。這兩句是說精衛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實現他們理想的好日子豈是能等待得到!

  ◇古詩大意

  精衛口含小小的木塊,將要填平深深的大海。刑天失敗仍揮舞盾斧,剛毅的精神始終存在。

  同樣是生靈不存餘哀,化成了異物並無悔改。徒然胸懷昔日的雄心,美好的時刻怎可期待!

  ◇賞析

  本詩原為《讀〈山海經〉》詩的第十首,詩中歌頌了精衛和刑天的堅強鬥爭精神,寄託著詩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願。詩中所寫的“精衛”和“刑天”是《山海經》中的兩個動人的故事。

  陶淵明對工業東晉的滅亡十分惋惜,對恭帝被弒痛心疾首。他不僅引用歷史故事,抨擊劉裕代晉,而且利用古代神話傳說,表示了自己的不平和反抗情緒。

  詩的前半部分,歌頌了精衛和刑天。“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精衛是炎帝少女死後化為的精靈,雖然身小力薄,卻常西山之木以填於東海。“微木”與“滄海”是一組多麼強烈懸殊的對比,以微木填海何時方可填平?一如愚公一擔一石之移山。但詩人歌頌的是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與矢志靡它的決心,只要有這種精神與決心終有成功勝利的'一天!“刑天舞干鏚”講的是刑天操斧執盾不甘失敗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斷首,仍然揮舞牌,剛毅的精神長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這個“固”字點明刑天的“猛志”本為其生來所固有而永不衰竭,無論失敗還是死亡終不能使其消減。詩人在“精衛”與刑天身上看到他們這種共有的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從而加以讚頌謳歌,就隱含著詩人自身也時時以這種精神自策自勵。

  這首詩的後半部分詩人進一步讚揚這兩個英雄頑強的鬥志。儘管良機已失,徒懷雄心,但他們也不存憂慮,毫無悔意。透過精衛和刑天的行動,寄託了自己的悲憤。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前二句寫“精衛”與“刑天”如此剛毅的緣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物化”一般指死生變化而言。生與死不過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過是生的另一種形式而已。女媧變成精衛,刑天變成乳目臍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無論銜微木填海,或舞干鏚向敵,都能無慮而不悔。詩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學觀點激勵自己無慮不悔的鬥爭意志。最後二句是詩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嘆精衛與刑天徒然存在著昔日猛志,但如願以償的時機豈能等到?實際上是詩人慨嘆理想的無法實現。前人認為此二句是詩人的自白之語。

  由於家庭出身的影響,陶淵明和已死去的晉朝,感情上有割不斷的萬縷千絲。劉裕上臺後誅殺異己,的行為更使他不滿於劉宋政權。因此,不能正確認識劉裕及他建立的新政在歷史上起的積極作用。這正是詩人的侷限。但他反對劉裕代晉和憎惡時代黑暗、政治殘酷是緊緊相聯絡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批判劉宋政權,也是批判腐朽的東晉社會的繼續。

  這首詩寫法曲折,意義較為隱晦,風格和情調與以上所選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詩人託物寄興、精練含蓄,說理議論自然妥帖的特點。

  陶淵明典故:不為五斗米折腰

  中國古代有不少因維護人格,保持氣節而不食的故事,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東晉後期的大詩人陶淵明,是名人之後,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東晉大司馬。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於蒼生”之志,可是,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年月裡,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汙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為了生存,陶淵明最初做過州里的小官,可由於看不慣官場上的那一套惡劣作風,不久便辭職回家了。後來,為了生活他還陸續做過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有一次,縣裡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人告訴陶淵明說: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淵明聽後長長嘆了一口氣:“我不願為了小小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傢伙獻殷勤。”說完,就辭掉官職,回家去了。陶淵明當彭澤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他這次棄職而去,便永遠脫離了官場。

  此後,他一面讀書為文,一面參加農業勞動。後來由於農田不斷受災,房屋又被火燒,家境越來越惡化。但他始終不願再為官受祿,甚至連江州刺使送來的米和肉也堅拒不受。朝廷曾徵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絕了。

  陶淵明是在貧病交加中離開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適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氣節為代價。陶淵明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獲得了人格的尊嚴,寫出了一代文風並流傳百世的詩文。在為後人留下寶貴文學財富的同時,也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他因“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風亮節,成為中國後代有志之士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