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蜀道難》導學案
引言:《蜀道難》,全詩二百九十四字,以山川之險言蜀道之難,給人以迴腸蕩氣之感,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和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蜀道難》導學案,歡迎大家閱讀!
蜀道難導學案
學習目標:
1.梳理詩歌文言基礎知識。
2.理清課文思路,理解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3.體會想象誇張的藝術特色。
一.知識連結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先世隋時因罪徙西域。他生於安西都護府之碎葉城,約五歲時隨其父遷居綿州彰明縣之青蓮鄉。李白自青年時,即漫遊全國各地。天寶初,因道士吳均及賀知章推薦,曾至長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讒去職。安史之亂髮生,因參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牽累,長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最後病歿當塗。李白性格豪邁,嚮往於建立功業,對唐玄宗後期權貴當國,政治腐化,深為不滿。其詩多強烈抨擊當時的黑暗政治,深切關懷時局安危,熱愛祖國山川,同情下層人民,鄙夷世俗,蔑視權貴;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飲酒求仙、放縱享樂的消極思想。他善於從民間文學吸取營養,想象豐富奇特,風格雄健奔放,色調瑰瑋絢麗,語言清新自然,為繼屈原之後,出現在我國詩壇的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和杜甫齊名,人稱“李杜”。杜甫曾說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他的詩歌,現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二.預習部分
1.注音
魚鳧( ) 瓏( )玲 巉( )巖 飛湍( ) 喧豗( ) 砯( )崖
吮( )吸 噫( )籲( )嚱( ) 石棧( )撫膺( ) 號( )古木
崔嵬( ) 崢( )嶸 捫參( ) 萬壑( )猿猱( ) 秦塞( )
諮嗟( ) 趑( )趄( )
2.解釋句中重要詞語
開國何茫然 何: 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爾:
回日之高標。 回: 捫參歷井。捫:
以手撫膺。膺: 凋朱顏。凋:
連峰去天不盈尺。去: 盈: 所守或匪親。或: 。匪:
長諮嗟。諮嗟: 危乎高哉。危:
橫絕峨嵋巔。橫絕: 錦城雖雲樂。雲: 樂:
天梯石棧相鉤連。鉤連: 連峰去天不盈尺。去: 。盈:
倚絕壁。倚: 難於上青天。於:
開國何茫然。何: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尚: 尚且
但見悲鳥號古木。但: 胡為乎來哉。胡為:
西當太白有鳥道。當:
3.通假字
所守或匪親:“匪”通
4.詞類活用
猿猱欲度愁攀援。愁:
使人聽此凋朱顏。凋:
砯崖轉石萬壑雷。轉:
側身西望長諮嗟。西: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朝,夕:
5.特殊句式
①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②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③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④但見悲鳥號古木
⑤雄飛雌從繞林間 ⑥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6.一詞多義
道
(1)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 (2)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
(3)道芷陽間行( ) (4)何可勝道也哉( )
度
(1)猿猱欲度愁攀援( ) (2)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
(3)崔九堂前幾度聞( ) (4)高祖為人有大度( )
爾
(1)爾來四萬八千歲( ) (2)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
(3)無他,但手熟爾( ) (4)非死則徙爾( )
坐
(1)以手撫膺坐長嘆( ) (2)項王項伯東向坐( )
(3)停車坐愛楓林晚( ) (4)因擊沛公於坐( )
去
(1)連峰去天不盈尺( ) (2)沛公已去( )
(3)去死肌,殺三蟲( ) (4)汝可去應之( )
何
(1)問君西遊何時還( ) (2)青泥何盤盤( )
(3)大王來何操( ) (4)徐公何能及君也( )
乎
(1)危乎高哉( ) (2)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
(3)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 )(4)相與枕藉乎舟中( )
7.名句填空。
(1)黃鶴之飛尚不得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見悲鳥號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空山。
(3)飛湍瀑流爭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劍閣崢嶸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萬夫莫開。
三.文字解讀
(一)整體感知
1.這首詩歌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話呢?
明確:
2.這句主旨句在詩中反覆出現了三次,是不是簡單的重複?每一句的側重點是什麼?
明確:
(二)課文內容具體分析
(1)閱讀第一節
1、在第一小節中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中的難主要是說山勢之高,而李白又是透過哪兩個層面去體現山勢之高這一特點呢?
明確:首先:
其次:
2、第一小節的十個句子中,你覺得最精彩的句子是哪一句?這句話裡,詩人使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呢?有什麼作用呢?
明確:①
②
③
④
小結:透過鑑賞《蜀道難》的第一小節,我們知道了詩仙李白用想象、誇張、以虛襯實和細節描寫,以及引用大量的神話傳說等藝術手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高,令我們有如身臨其境一般。
(2)閱讀第二小節
1.第二小節中,詩人李白從哪兩個層面表現蜀道之險的?
明確:①
②
2.詩人李白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來描寫蜀道之險呢?寫出語句,運用手法及效果。
明確:①
②連
(3)閱讀第三節
蜀道的高和蜀道的險,只要有勇氣,就能克服呀。李白在第三節還要勸入蜀的朋友“不如早還家”。而蜀道之難不僅僅難在蜀道之高和蜀道之難這兩個自然條件,並且蜀地當時的生活環境不安定。那李白是如何來體現蜀道之難安呢?
明確:首先:
其次:
(三)藝術手法
本詩歌最主要的兩個藝術手法是什麼?
①
②
三.課堂練習
(一)基礎知識鞏固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魚鳧(fú) 石棧(zhàn) 邊塞(sài) 長吁短嘆(xū)
B.猿猱(náo) 捫參(shēn) 喧豗(huī) 嗟來之食(jiē)
C.巉巖(chán) 吮吸(yǔn) 砯崖(pīnɡ) 崢嶸歲月(zhēnɡ)
D.凋零(diāo) 湍急(tuān) 崔嵬(wéi) 多難興邦(nàn)
2.下列詞語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地崩山摧 天梯石棧 捫參歷井 萬壑雷
B.崢嶸崔嵬 衝波遞折 橫絕峨眉 倚缺壁
C.飛湍瀑流 猿猱攀援 匪親弗居 縈巖巒
D.磨牙吮血 以手撫膺 蠶叢魚鳧 仰脅息
3、選出下列句子中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 )
A而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顛
B地崩山催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勾連。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C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雕朱顏!聯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依絕壁。
D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4..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危乎高哉。 危:高 B.開國何茫然。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樣子
C.以手撫膺坐長嘆。坐:坐著 D.可以橫絕峨眉巔。絕:越過、渡過
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1)問君西遊何時還 (2)但見悲鳥號古木
青泥何盤盤 但悲不見九州同
A.兩個“何”字相同,兩個“但”字也相同。 B.兩個“何”字相同,兩個“但”字不同。
C.兩個“何”字不同,兩個“但”字相同。 D.兩個“何”字不同,兩個“但”字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