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蜀道難> 《蜀道難·其二》詩文鑑賞

《蜀道難·其二》詩文鑑賞

《蜀道難·其二》詩文鑑賞

  《蜀道難》一直以為我們最為熟悉的,要數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的那首名傳千古的詩了,然而,其實除了李白之外,梁文帝蕭綱也做了同樣的詩,詩名就叫做《蜀道難·其二》。這首詩遠遠沒有李白的名作流傳知廣,但也有一杜的價值,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蜀道難·其二

  南北朝  蕭綱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聲下復高,猿啼斷還續。

  翻譯

  巫山之長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彎曲,曲折頗多。行在巴水之上,不斷有陣陣悠揚的笛聲傳來,聲調時高時低,兩岸的猿啼不斷,斷了還續。

  註釋

  ①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

  ②三回曲:水流彎曲,長江在四川一帶曲折頗多。三,不是確數,是約數,很多的意思。

  簡析

  自漢魏以來,歷代文人就在有關蜀道的作品中對其加以描寫渲染。蕭綱的《蜀道難》寫了巫山一帶的險峻地勢,詩歌短小而凝練。

  作者介紹

  蕭綱(503―551),梁代文學家。即南朝梁簡文帝。字世纘。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梁武帝第三子。由於長兄蕭統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亂,梁武帝被囚餓死,蕭綱即位,大寶二年(551年)為侯景所害。

  介紹

  梁簡文帝蕭綱,字世贊,梁武帝蕭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蕭統同母弟。初封晉安王,昭明太子卒,立為皇太子,後嗣位。諡曰簡文帝,廟號太宗。蕭綱在政治上的成 就遠沒有在文學上的成就大。蕭綱自幼愛好文學,因為特殊的身份,以他的`幕僚為主,圍繞在他的周圍,形成了一個主張鮮明的文學集團。隨著蕭綱於中大通三年被 立為皇太子,這一集團的文學影響逐步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公開宣佈並倡導文學史上著名的宮體文學,形成風尚,影響於文學史不止一個時代。

  蕭綱四歲封晉安王,七歲為雲麾將軍,領石頭戍軍事,量置佐吏。此時是蕭綱“有詩癖”之始。

  蕭綱的文學主張,在當時也具有代表意義。他既反對質直懦鈍,又反對浮疏闡緩(《與湘東王書》),正面提出“立身先須謹重,文章且須放蕩”(《誡當陽公大 心書》),和蕭繹主張的“情靈搖盪”互為呼應。《南史·梁簡文帝紀》記其有文集100卷,其他著作600餘卷。存世的作品,經明代張溥輯為《梁簡文集》, 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蕭綱的著述事業,除了文學、玄學外,還精醫道,著有《沐浴經》三卷、《如意方》十卷,均佚;還對雜藝、陰陽五行兩方面的較多興趣。

  【知識擴充套件】

  蜀道難

  唐 李白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