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歌> 語文鑑賞詩歌語言解題指導

語文鑑賞詩歌語言解題指導

語文鑑賞詩歌語言解題指導

  高二語文詩歌:鑑賞詩歌語言解題指導

  鑑賞詩歌語言是高考考查的一個重點,學生在做題時,經常會有這麼一種情況,讀懂了一首詩,但卻不知道如何去表述,怎樣的表述比較完整,或者直接說更容易得到分數。為此,我們必須指導學生,把握規律,走出迷津。

  例1 華子崗(裴迪)

  日落松風起,還家草露唏。

  雲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請談談侵拂兩個字的妙處。

  「析」侵字寫夕陽餘輝逐漸消退的過程,寫出了詩人在夕陽落下一步步下山的生動情景。拂字運用擬人手法,增強了動感,也使人想見山色青翠可愛,柔和多姿。這兩個動詞寫雲光山翠對詩人的眷戀不捨之情,正折射出詩人對華子崗的喜愛與留戀。

  「解題指導」鑑賞詩歌譴詞的妙處,可以從以下角度來答題:①這個字或者詞是什麼意思;②有沒有構成語法現象;③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④表達出了什麼樣的意境;⑤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⑥音韻美。(由字及句,由景及情)

  例2 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和處達,歸雁洛陽邊。

  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被前人評價為形容景物,妙絕千古,你認為它妙在何處?

  「析」①日生殘夜、春入舊年,都是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麼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之情呢?②這兩句煉字煉句極見功夫。作者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徵,提到主語的位置加以強調,並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③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涵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於殘夜,將驅盡黑暗;江春在舊年將盡時闖入人間,將趕走嚴冬。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

  「解題指導」鑑賞詩歌造句的妙處,可以從以下角度來答題:①描繪怎樣的景象;②表達詩人怎樣的情感;③運用了怎樣的手法;④蘊涵著一種怎樣的理趣。

  例3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來自去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多病所需惟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

  請簡要分析這首詩突出的.語言特點。

  「析」清新、自然、質樸。描繪的清江、樑上燕、水中鷗構成了一派恬靜優雅的自然田園景象;老妻畫紙為棋局的痴情憨態,望而可愛;稚子敲針作釣鉤的天真無邪,彌足可愛。不作雕飾,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

  「解題指導」鑑賞詩歌的語言特色,①掌握語言特色有關的專用術語,如清新、自然、含蓄、絢麗、豪放等;②把握著名詩人獨特的詩風,如陶淵明的樸素自然、杜甫的沉鬱頓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邁飄逸、王昌齡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隱的朦朧隱晦、王維的詩畫一體、溫庭筠的綺麗香豔、高適的悲壯蒼涼、李清照的纏綿悱惻、陸游的悲壯愛國等;③理解詩歌的情境與詩人的感情。

  例4 雪(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談談你對羅詩豐年事若何一句含義的理解。

  「析」豐年又能給百姓帶來什麼呢?達官貴人溫暖無憂,貧苦人們飢寒交迫。

  例5 子夜吳歌(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忽虜,良人罷遠征。

  搗衣聲有什麼含義?

  「析」搗衣是為從軍的丈夫縫製寒衣的一道工序,隱含有妻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解題指導」詩句含義理解,一般考查某一語句所蘊含的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而所選語句往往是那些言簡意豐的立片言以居要的關鍵語句。因此,要立足詩句,咀嚼語句含義,深入挖掘言外之意和言外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