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三字經> 讀三字經有感15篇

讀三字經有感

讀三字經有感15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三字經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三字經有感1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教育的主要記載。所以我為了瞭解歷史,也要勤奮起來讀三字經了。

  《三字經》裡的內容很多,但是我喜歡的有這幾個。如:孔融讓梨、孟母三遷和黃香的故事。孔融讓梨和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一定知道。但是,同學們知道黃香的故事嗎?不知道就趕緊聽我講吧!黃香九歲時母親就去世了,從小他就和父親相依為命。為了不讓父親太辛苦,黃香把家務事全包了,別的孩子在開心的玩耍時,他就在家劈柴做飯。夏天,父親睡覺的時候黃香就我父親扇扇子。到了冬天,他總是先把被窩捂熱之後,才讓父親上床睡覺。後來黃香當了官,但他仍然很孝順父親。正應了一句名言: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燒。

  這黃香的故事就講完了,你有什麼感受嗎?如果沒有,就來聽聽我對孔融和黃香的故事的感受吧!孔融他從小懂得謙讓,而黃香從小懂得孝敬父親。同學們,他們兩個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使三字經裡還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人,我們一起去探索吧!

讀三字經有感2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啟蒙教育讀本,大家對它也十分熟悉,“人之初,性本善”,耳邊彷彿迴盪著幾百年前,私塾裡的學童正咿咿呀呀的誦讀聲,我情不自禁地拿起書,有滋有味地看起來。

  讀到“玉不琢,不成器”這句話時,我彷彿看到了一塊剛掘出的碧玉,經過工匠長年累月地精雕細琢,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玉器。人也是這樣,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磨鍊、學習,持之以恆,才能成功。可我有時候也不能堅持到底,有些計劃實行兩個星期就以失敗告終。有一次,我計劃每次寫完作業就要檢查,提高正確率。開始時我還認認真真從頭到結尾看一遍,檢查出些小問題。三四天後,

  就沒有耐心了,草草地瞟一眼,看兩下,就做別的事去了。湊巧“屋漏又逢連夜雨”,有幾天作業特別多,我一寫完連看也不想看了,熱情從沸點降到冰點,後來幾天又偷懶,隔兩天檢查一次,最後還是沒能持之以恆。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人的一生能有幾個明天呢?懶惰是我們學習中最大的敵人,我們一定要戰勝它,並要持之以恆,不斷地超越自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三字經》裡面還有許多精彩詞句值得我們深思。每天讀一讀,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不斷地鞭策自己,讓我們離成功更時一步!

  《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為世人所公認,被歷代中國人奉為經典並不斷流傳。

讀三字經有感3

  從這學期開始,老師在早自習時間,要我們朗讀“三字經”和朱子治家格言,我們先讀三字經,不久許多人就已經可以背到第四段了,但是我連一段也背不起來。

  老師說只要每天念一次,自然就會背起來了,沒想到我真的可以把三字經背起來,而且我還超過別人得進度,而且,老師為了鼓勵同學,會背的同學都可以吃冰淇淋,所以我也得到一客香甜美味的香草冰淇淋。讀經真好玩,也拿到老師的獎勵,我覺得很有成就感。

  老師每天在班級聯絡簿抄會抄每日一句三字經,先讓我們分組搶答字義或故事理解,只要回答,意思有點接近,就分組加分。所以,每次抄連絡簿時,我們就趕快查字典,準備搶答。之後,老師再講解經文的字意或故事,結合我們的生活故事,大大提高同學讀經的興趣。

  全班一起讀經時,我們先把排好桌椅,清理桌面,桌上只擺三字經,身體自然端正,一手壓書,一手指著經文跟著念。我們只要和老師、同學一起朗讀就好了,只要同學的聲調、速度一致就好了。

  我喜歡讀三字經,因為越背越有趣,我已經背完朱子“治家格言”之後,我要挑戰“孝經”。

讀三字經有感4

  我讀了《三字經》,讓我收益不淺的有很多,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句是,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講的是;如果不嚴格教育孩子,即使再好的品質也會逐漸改變。教導子女的關鍵,在於要求他們專心致志,持之以恆。

  我還從書本中唐伯虎拜師學藝的故事中知道了父母為什麼嚴格要求我,只有嚴格的要求,不斷的學習,不斷努力,學而不厭。才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因為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所以我要向唐伯虎學習,在以後的學習中,上課認真聽講,仔細完成作業,多看課外書,爭取更上一層樓。

讀三字經有感5

  "人之初,性本善······"相信所有人都耳熟能詳吧。這就是《三字經》。這本書讓我對中華民族上千年的燦爛文化有了嶄新的認識,為作者如此精湛的才藝而佩服;也信服於古代教師獨特得道的教育方法。

  中華民族自古就被稱作"禮儀之邦".古代人民一直就有知書達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每個人都應具有這樣的美德,這是最基本的。這些美德在孔融、黃香的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詮釋,我們都應該去學習。雖然這些都是小事,但是能反映出一個的人品德是否高尚,修養是否得體。時代在發展,社會也在隨之發展著,但是腳步卻變得越來越快,絲毫不會停下來休息一會或者放慢腳步,在這快節奏的生活中,便會忽略很多,例如友情甚至親情。尋找那丟失已久的親情是任何一個遺失親情的人所應該做的,這起因便是源於人們內心對親情的渴望。一個完整的大家庭,我們做子女就應該孝敬長輩,不僅僅是孝敬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們都應該孝敬。這樣一來,這個大家庭便充滿孝敬與感恩,為這個家庭增添了許多樂趣與溫暖。但是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有麼?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是又能有多少呢?!估計扳著手都能點的清。現在許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子女,父母大都數是很寵愛子女的,是的子女都養成了"唯我獨尊"的心理,讓他們懂得孝敬是十分重要的。

  《三字經》中也講到讀書。讀書使人明智,有一句話說得好"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許多人多讀書後不都成功了嗎?像歐陽修枕上讀書,馬上讀書,甚至是廁上讀書,使得他成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是僅僅喜歡讀書也是不夠的,還要讀好書。作者在書中就提到了許多好書。好書能引領你走向光明;反之,壞書則會讓你陷入黑暗。讀好書還是壞書最終取決於自己。

  中華民子是個強大而繁榮的民族,我們身為炎黃子孫,就應該對中國的歷史有一定的瞭解!《三字經》僅用簡短的語言講述了各個朝代的.興衰。以史為鑑,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錯誤,因為有時一個小錯誤可能會帶來一生的遺憾。

  這本書交給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我們要擁有良書,擁有一顆純潔的心靈。用自己最真實的內心去了解與理解別人,更加親近這個世界。

讀三字經有感6

  人剛生下來的時候原本都是善良的、好的。如果性格品質、行為習慣好的話大家都會接近你和你玩兒;如果行為習慣是壞的話,那麼大家就不會接近你和你玩兒。

  這就是我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感悟。

  讀《三字經》有感

  今天我看了一個動畫片的名字名字叫三字經裡的故事,故事講得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叫周楚,他原來沒有媽媽,而且他還一直欺負別的小朋友。十年以後,別人稱她三惡之一,於是周楚把其他兩惡都除掉了,皇上把他升為將軍,於是周楚好好的為人們幹事。

  人之初,性本善,告訴我們人本來都是善良的。

讀三字經有感7

  這段時間我讀了《三字經》這本書,前半部分基本背下來了,我覺得背《三字經》挺有趣的。因為每一段都講述一個經典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每個故事都很有趣,我最喜歡的是《孟母三遷》和《扇枕溫席》這兩個故事。

  《孟母三遷》講述了孟子的媽媽為了孟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搬了三次家,最後到一所私學旁才住下來。而《扇枕溫席》講的是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夏天熱每天晚上為爸爸扇枕蓆使枕蓆清涼,冬天用自己的體溫幫爸爸溫暖枕蓆。

  我看了很感動!接下來我還要往後背,讀後面的故事。每天我做完功課讀《三字經》的時候都會覺得很快樂!

讀三字經有感8

  書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是我們的啟蒙老師,教會我很多知識和做人的道理,也讓我明白書與我們是好朋友。

  記得小時候,媽媽就給我買了很多啟蒙書:《格林童話》、《弟子規》、《三字經》、《伊索寓言》。剛開始的時候,我一點也不喜歡看這些書,覺得好枯燥無味,但又對《格林童話》和《伊索寓言》十分有興趣,那書中一波三劫的情節很吸引我。雖然看不懂,但還是興趣十足。

  對於國學《三字經》和《弟子規》我是提不起興趣的,連封面那幾個大字都懶得瞄一眼,早已被我棄忘在一旁了。媽媽見狀就拿起《三字經》逐字逐句的解釋給我聽,剛開始我十分不樂意她講的這些。慢慢的,我發現它其實也是有故事可聽的。我漸漸喜歡看了,從她的講解中我知道了《三字經》裡雖然故事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很耐人尋味…

  漸漸的我愛上了《三字經》。他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精華,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國學經典。書中以三個字為一句話,四個字為一段話。他主要講述人的善、惡、學、孝、禮、儀,是很好的一本教育書,它教育我們愛國愛校,親師親友,勤奮好學等做人道理。

  “香九齡,能溫席”。小黃香九歲時,便懂得孝順父親,夏天為父親搖扇子,冬天為父親暖被子。他不僅孝順,還勤奮刻苦,還博學多才呢!而如今,我們生活中許多同學家境優越,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卻還是對這對那不滿意,亂七八糟的學了一大堆,不懂知恩圖報,孝敬雙親,整天大吵大鬧,不把心思放學習上,而去追求時流,趕時髦,攀比吃穿…

  父母為養與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此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種很偉大的恩情。我們應學會愛自己的父母,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

  “融四歲,能讓梨”孔融四歲時,父親的朋友送來了一盤梨子,父親於是讓孔融七兄弟自己挑著梨子吃,並讓最小的弟弟先挑。小弟弟拿了一個最大的,孔融卻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小,應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給哥哥們吧。”父親聽後十分欣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因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這種懂得謙讓的好孩子,從小就知道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長,我們應學習孔融這樣精神。

  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車的時候,看見一位老爺爺在我身旁站著,隨著車子的顛簸,搖晃危險,我馬上站起來扶著他,讓他坐在我位子上。他笑著問:“小姑娘,你為什麼把座位讓給我呀?”我說:“長者坐,命乃坐。”爺爺會心的笑了,我也笑了。

  讀了《三字經》,我學會了尊老愛幼、尊敬師長、互相幫助、愛護公共財物,我們應把這些一代代相傳下去,讓文明之花開遍我們的祖國。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與《三字經》為友,其樂無窮!

讀三字經有感9

  今天,我捧起《三字經》這本書,仔細閱讀,其中有一句話是:”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誼先知。“意思是:東漢時,有一個小孩叫孔融,他四歲時,就懂得把大梨讓給哥哥吃。當弟弟的,就該尊重哥哥。這個道理應該是我們從小便知道的。

  讀了這句話,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記得我在姥姥家時,姥姥給我們洗了許多桃子讓我們吃,這時,我看見一個”巨無霸“——一個很大的桃子,媽媽說:”誰想吃那個就拿那個。“我就拿了一個大的桃子,媽媽說:”你小,就應該拿個小的,大的你吃不完。“可我偏不聽媽媽的,我就吃大的。

  今天讀了這句話,我進一步明白了,在做到尊老愛幼的同時,也要做到互相謙讓,這一點我們應該從小就知道,因為尊老愛幼,互相謙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讀三字經有感10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書房中傳出我朗朗的讀書聲。我正在讀一本中華經典書籍——《三字經》呢。

  這個學期,學校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教師向我們推薦了好多古今經典詩文,而我最喜歡讀的就是《三字經》。它是我國明清時期的兒童啟蒙課本,作者是宋代的王應麟。這本書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句句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很有節奏感,令我百讀不厭。

  我的這本《三字經》不僅僅有它的原文,並且還有註釋和相關的故事,圖文並茂,使我讀起來興趣盎然。

  讀《三字經》,讓我懂得謙讓、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是講孔融四歲就明白把大梨讓給哥哥;“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是講黃香九歲就明白用身體把被窩焐暖讓父親休息;“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是說人應當首先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其次才是增長見識,學習知識。

  讀著這些資料,我不禁感到一陣陣臉紅。我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只要我開口,要什麼就有什麼,真可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一向以為父母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當的,從來沒有想到為他們做些什麼。每當學習不順心的時候,甚至還會向父母亂髮脾氣呢。和孔融、黃香相比,我真是無地自容呀。今後,我要改變自我,多體諒爸爸媽媽,多為他們著想,儘量讓他們少為我操心。

  讀《三字經》,我還懂得了許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幼不學,老何為”警示我小時候要用功讀書;“玉不琢,不成器”告誡我人不經過鍛鍊是不會成才的;“勤有功,戲無益”告訴我凡是勤奮上進的人,都會有好的收穫,只顧貪玩,浪費了大好時光的人是必須會後悔的;“頭懸樑,錐刺股”提醒我學習時必須要全神貫注;“昔仲尼,師項橐”告訴我學習應當不恥下問……

  《三字經》的資料包羅永珍,為我們講道德,論古今,有名人英雄,有歷史戰爭,有學習方法,有自然規律……它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

  徜徉在這樣的經典詩文中,我的心靈受到一次次洗滌。在這些精練短小的語句中,蘊含著人生的哲理,讓我明辨是非,學會感恩,懂得做人的道理……閱讀者,收穫著,我樂此不疲。

讀三字經有感11

  昨天中午,我加班把《青銅葵花》這本書看完了。書的內容很感人,看到好幾個部分時,我都被感動地哭了。

  書中講了一個叫葵花的小女孩兒從小就失去了媽媽,她的爸爸帶領著她來到了大麥地村。可是,爸爸在畫完葵花(大麥地種的葵花)獨自駕船過河時,一陣突如其來的龍捲風把爸爸捲到了河裡淹死了,幼小的葵花就這樣成了一個孤兒。最後,她來到了青銅的家。青銅的家很窮,雖然日子艱苦,但她卻很幸福。最後,兩個阿姨和青銅葵花市的市長把葵花接回了城市。青銅和葵花分開的那一瞬間,青銅會說話了,他大聲的喊著:“葵花!葵花!”

  合上這本書,我從葵花聯想到了我自己。我自己可以說,比葵花幸福10000倍。葵花上學的錢是家裡人省吃儉用,賣蘆花鞋攢出來的。葵花知道,家裡人很辛苦,所以她不亂花錢,她還揹著家人自己乘坐一艘輪船到南方撿銀杏果按現在的說法就是打工。而我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大手大腳地花錢。誇張一點兒可以說是揮金如土。上街買這買那,我要吃什麼,媽媽買,我要玩什麼,媽媽也買。葵花卻什麼東西也不敢買,反而自己還掙錢。

  我真敬佩葵花,敬佩葵花不亂花錢的好品質。葵花不但不亂花錢,而且還很懂事呢!

  葵花到了青銅家裡,從來不撒嬌,很體貼家人。家裡很窮,要做作業的時候,為了節省燈油,到夥伴家借燈光寫作業。夥伴們不讓借了,青銅就給葵花捉了很多很多的螢火蟲,放在一個瓶子裡,葵花接著螢火蟲的光寫作業。爸爸媽媽有時候批評她了,她也虛心接受,不犟嘴。最令人感動的就是奶奶得病了,葵花的心裡就出現了念頭,第一就是掙錢,第二就是在期末考試那天成績不考好,這樣就不用交學費,爸爸媽媽就可以把省下來的學費給奶奶當醫藥費。 我想一想,心裡實在有些羞愧。

  葵花那麼懂事,那麼節約,我真需要向她學習學習。從今天開始,我要讓爸爸媽媽監督著我,我只買我需要的東西,不需要的東西一律不買!我一定要做一個像葵花一樣懂事的好孩子,珍惜我現在的幸福生活!

讀三字經有感12

  最近,我讀了一本很有名的書——《三字經》。《三字經》大家並不陌生,都會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等名句。

  為什麼我要給大家介紹這一本書呢?其實是有原因的。

  這本書裡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有講解,而且還會舉一個典型的例子。每個例子都是一個富有教育意義的生動的故事。我認為對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是很有幫助的,能讓我們明白不少做人處事的道理。這本書淺顯易懂,裡面有很多插圖,就算你看不懂故事,你看了題目和插圖,也能知道里面講的是什麼。

  讀了這本書,我的感觸很深,它以古人的事例,教育下一代,而且還非常具有說服力,比如說:孟母為了讓兒子受到良好的教育,竟然三次搬家。可想而知,母親為了孟子付出了多少,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孟母的付出最終得到了回報——孟子成了一名著名的思想家。

  再想想我們,生活條件優越,學習條件和生活環境一流,受到良好的教育,可是有的人就是不珍惜,非要把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打水漂”,他才高興,就讓我們自己好好反省一下吧,大好的光陰不能虛度啊!要以古人為例,時刻勉勵自己。

  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三字經》吧!

讀三字經有感13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一起讀了《三字經》。開始我一直讀不懂,只覺得讀起來有節奏,很有趣。後來經過媽媽一句一句的分析,我漸漸弄懂了其中的意思,越讀越有滋味,還熟練地背了下來。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經》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做人要孝敬老人,尊敬長輩,努力學習,禮貌待人……

  “濤濤,幫奶奶把臉盆拿過來。”“你自己去拿吧,我要玩遊戲呢!”啊!不行,《三字經》不是教育我們要孝敬老人嗎?“奶奶,等一等,我馬上把臉盆拿過來。”奶奶笑得眯起了雙眼。

  “我最喜歡吃蘋果了,大的那個給我吃,小的那個給你吃。”正當我跟弟弟分蘋果時,媽媽向我眨了眨眼睛。哦,“融四歲,能讓梨。”孔融四歲就懂得禮讓,而我已經八歲了,怎麼會做不到呢?我馬上把大的那個蘋果讓給了弟弟。

  自從讀了《三字經》,奶奶誇我長大了,媽媽誇我懂事了。讀書讓我成為一個懂事的好孩子,讀書真快樂,以後我一定會讀更多有益的書。

讀三字經有感14

  我這幾天正在背《三字經》,為了方便我背誦,媽媽每一段都給我講解意思,讓我在理解的基礎上再來背誦,果然快許多。我不但背了《三字經》,還懂得了許多道理。

  《三字經》一開始寫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這段話告訴我們:每個人出生之初,天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後來因各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所形成的生活習慣不同,才使人們的性格產生了巨大的差異。如果從小不進行教育,其天生的善性就會因外界的不良影響而改變。《三字經》每一句裡短短的三個字卻蘊含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感觸最深的是這一句: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這一段話告訴我們,要珍惜年少的黃金時期好好學習。讀到這,我很慚愧,因為有時候我沒有好好寫作業,經常邊寫邊玩,還容易被別人的一舉一動給吸引去,這些毛病讓作業的正確率很低,浪費了很多時間。讀了《三字經》,我明白了:如果不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將來就會碌碌無為。

  《三字經》不僅講了做人的道理,還講了許多歷史故事,值得我們好好去品味。

讀三字經有感15

  《三字經》是中國古代兒童的啟蒙讀物,古代只要有受過啟蒙教育的人都熟知此書。但是,對於現代的絕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它既熟悉又陌生,說它熟悉是因為大家都知道《三字經》這部經典,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說它陌生是因為人們對“人之初,性本善”之後的內容“性相近,習相遠”已不多,“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更是少數,何況是全書通讀,全面瞭解呢。有幸的是,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播出瞭解《錢文忠解讀三字經》及同名圖書。藉此得以全面瞭解《三字經》這部經典著作。以下是我讀此書的一些摘錄。

  三字經的篇幅少,只有三千多字,但以最簡單的語句,最凝練的方式,把中國漫長的傳統社會所集聚下的最重要的哲學智慧、倫理道德、知識,匯聚在一起。例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就這十二個字,反映的是儒家學派關於人性本質的哲學問題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