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家中那棟老房子散文(精選7篇)

家中那棟老房子散文

家中那棟老房子散文(精選7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短小精悍,表現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問題。你所見過的散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中那棟老房子散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中那棟老房子散文 篇1

  想起老家中的那棟老房子,就感到那棟老房子越來越變得生動感人、可親可敬。

  在我家的老房子中,彷彿奶奶仍然坐在那神聖的炕頭上,菸袋鍋還在吱啦吱啦地冒著煙,如同傍晚的炊煙升起來,支撐著家的天空。父親的微笑,還如同年畫一般,嶄新地貼在南北的土牆上。母親的幸福,還留在鍋臺旁,被噴香的飯菜,燻蒸得跌跌撞撞……

  在土炕上,一家人圍在一張飯桌邊,大餅子就著鹹菜條,高粱米飯就著大蔥蘸大醬,土豆拌茄子,大鍋燉豆角,咀嚼著團圓,咀嚼著幸福,咀嚼著脈脈的親情。

  兄弟姐妹們兒時的嬉戲,蕩起陣陣無憂無慮的歡笑,還在老房子裡千轉百回地縈繞。我們夜晚讀書用的那盞煤油燈,至今,還吊在房樑上,照亮了眼前求學的路,盈盈地亮在我們的心裡……

  幾扇木質的窗戶,鑲嵌著精美的攀長,爬滿的攀長,曲裡拐彎地書寫著祝福。一層單單薄薄的窗戶紙,就能把大風擋在窗外,也能把大雨擋在窗外,把生活中的苦難歲月擋在窗外。

  傍晚時刻,吃過晚飯,那飄蕩著泥土馨香的土炕上,放著一個紅堂堂的火盆,奶奶就坐在火盆旁,一家人就團團圍坐在一起,那火盆便火紅了一家人的溫暖。羨慕得天上的月亮也悄悄地走下來,擠在一家人中間,在火盆旁羞澀地取暖,靜靜地聽著奶奶講故事。

  家中那棟老房子,緊緊地籠罩了一家人的甜蜜、一家人的溫暖,把一家人的親情、幸福,都溫馨地留在屋中。

  家中那棟老房子,雖然已經很老了,但是,昨天長出了新芽,抬起頭,嘿嘿地笑出了聲來……

  家中那棟老房子散文 篇2

  提起故鄉,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被輕輕叩開;想起故鄉,一切最美好的回憶總能瞬間衝出腦海;說起故鄉,回憶散發著清香的味道緩緩而來。

  在我眼中,我最懷念的就是四年前那個破舊的家,那個家雖然破舊,但是非常的溫馨,那也是我的第一個家。

  早上,媽媽早早地叫我起床,將一件件衣服穿在我的身上。到了廚房,那香甜可口的米飯,在厚厚的柴火下燻熟的紅薯,無疑是人間最美味可口的食物。直吃到我肚皮圓鼓鼓的,渾身直冒熱氣。走出門,在白茫茫的雪地裡和妹妹玩耍。堆雪人,非常好玩。把一個小雪球滾啊滾啊,滾成了一個比我身高還高的雪球,一個大,一個小,怎樣把它們接在一起呢?當然是叫大人幫忙嘍!接上雪人的頭和身,我們再去找點石頭,來作雪人的眼睛和嘴巴。妹妹找了一根又細又長的大紅蘿蔔,一個“會笑”的雪人就做好了。我們把雪人當成一個小孩,圍著它轉,和它一起打雪仗,真好玩!

  “吃飯啦”,“吃飯啦”,那是媽媽在叫我們,香甜的米飯,品著豐盛的菜餚,幸福的感覺真是不言而喻!

  轉眼間,我已十歲,那破舊又溫馨的房子,已經不在了,那冬日裡堆雪人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好懷念,懷念那些平淡的生活,那點點滴滴的溫暖。

  家中那棟老房子散文 篇3

  村子裡要舊城改造了,那些伴著我走過7年人生旅途的老房子,都要拆除。在故鄉的老房子裡,曾經留下我許多的影跡。看著斑駁的牆壁,看著房頂上那片片黑瓦,水池上碧綠的青苔,一切都即將消失在“西陳”這古老的村子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沖天的高樓,一棟棟豪華的別墅。

  最近幾天,家人都為了舊城改造的事情忙裡忙外,紛紛趕到老家去搬傢俱。奶奶更是忙得像個陀螺似的——暈頭向。

  原先熱鬧的村子,就在這幾天,突然安靜了下來,除了寂靜就是孤寂,找不到從前的融洽、繁榮、和諧。唯獨能夠看見的就是房門緊閉,有時偶爾看到一些人到老家搬傢俱。街上的小店關門了,餐廳關門了,一個大村子,門口都是關著的。

  桃花流水去無痕,幾年的回憶,多年的眷戀,都將消失不見,故鄉的房子在突然之間,從我的眼前轟然倒下,所有的一切都化為工程地理的廢墟。

  最近總是能聽到奶奶的嘮叨:“為什麼這麼快呢?為什麼不等到我死了之後呢?我們哪裡捨得喲!”是啊,比起奶奶,我哪裡敵得過她在村子裡的時間就呢?8月15日就是全體居民搬走的時候,整個村子都籠罩在悲傷之中。特別是那些老人,有的甚至坐在一起抱頭痛哭。

  多年不見的老房子,沒想到最後一次見到它的時候,竟然是要送它走的時候。姐姐打趣地說:“等到他們拆房子的時候,肯定能拿到很多的錢。”我好奇地問:“為什麼”“因為就在我家的樓梯縫裡,他們能拿到1塊錢,因為那時我掉到的。

  我無言以對。

  故鄉的老房子,坐落在池塘邊,坐落在田野邊;環繞著村子的流水,依舊緩緩流淌著;見證了西陳村的歷史、蛻變的老井,仍然安安靜靜地睡著。沉睡吧,等你睡醒時,或許會看到令你驚羨的場面。

  故鄉的老房子,懷念依舊,影響依舊……

  家中那棟老房子散文 篇4

  老家的這幢房子不知道建多少年了。

  白牆黑瓦,這是鄉下房子最顯明的特點,我們家的也不例外。由於常年無人居住,房子內飾簡陋不堪,但這裡曾是我的樂園。

  小時候,我常在房子裡竄來竄去,尋找各種有趣的玩意兒。三樓的閣樓上放著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那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一本小人書、一雙舊筷子、一塊雕花的小木板或者一個鏽跡斑斑胡的小鐵盒,每發現一樣新玩意兒我都興奮不已。這幢老房子就像魔術師,總能給我帶來驚喜。

  記得有一次,我找到一個破舊的玻璃瓶,瓶身上到處是裂紋,隱隱約約能看到“漂流”兩個字。我下樓把瓶子遞給了媽媽,她露出了驚訝的表情,隨後陷入了回憶中,“這是我上初中時在河邊撿到的漂流瓶,你可以把願望寫在小紙片上裝進瓶子裡,這樣就會靈驗。”當時我深信不疑,把藏在心底的夢認真地寫在小紙條上,塞進瓶子裡,把瓶子放回了樓上。夢的種子就在那個時悄然發芽,而老房子是唯一的見證者。

  有時候玩累了,我便坐在門口的臺階上,望著屋前流淌著的小溪,聽著雞犬互鳴,燕子銜枝壘巢,手上還會無心的撫弄著從牆縫裡迸發出的小生命,夕陽撒遍全身,一種說不出來的愜意油然而生。

  節日的晚上,親戚們齊聚在老房子裡,大擺宴席。大人們互相敬酒,在院子裡點燃篝火,小夥伴們玩起小鞭炮。有些人訴說著一年來的收穫,有些人說著來年的夢想,有些人對著篝火沉思,而我們嬉嬉鬧鬧聽著看著,心思又飛向屋子後面的竹林子,似乎只有老房子記住我們的話。現在我也常會想起親人們紅通通的.臉龐。

  隨著年齡的增大,科技的發展,我似乎不太再眷戀老房子了。直到去年過年聽到拆遷的訊息,我才恍然若失,這幢曾經帶給我多少歡樂,見證我多少次成長的老房子要離我而去了。我找到了一張與它的合影,望著當時愉快的臉龐不禁露出一絲笑意,圈圈漣漪在我心頭盪漾。

  故鄉的房子啊,希望下次在夢中再與你遇見。

  家中那棟老房子散文 篇5

  門前五米之長的臺階都是用石板堆砌出來的,經過歲月的洗禮石頭變得斑駁、殘敗、破舊不已,尤其是角落裡潛伏的苔蘚像時光的剪影一樣演繹著歷史的故事,讓我莫名就覺得悵然和彷徨。而當光著腳踩在臺階上時,頓時就有一種麻麻的、酥酥的、癢癢的、刺刺的、硌硌的、涼涼且又灼熱的感覺,這久違的感覺讓我覺得熟悉又陌生。

  顫顫巍巍的木頭大門上滿是倒刺,手輕輕滑過之後頃刻間就會被尖銳的刺給劃傷,但是這種淺薄、微小的傷口並不會給人刺痛感,相反那種滄桑感、歷史感、麻木感、刺激感讓我頭皮發麻、血液沸騰,這種來自靈魂的震顫讓我的心靈頓時有了歸屬感和安全感。

  推開殘敗的、咯吱咯吱直響的陳舊大門,映入眼簾的便是滿是落葉的大院,風兒一陣陣吹過之後便會聞到一種渾濁的泥土氣息和發黴的灰塵氣味,這種獨屬於時間的複雜味道讓我深深著迷。而在院子角落裡屹立著一個沉默、沉重、笨拙、久遠的石磨,這讓我立馬就想到了以前那個大頭驢圍著石磨轉悠的場景,我甚至也看到了爺爺彎著腰甩著笤帚磨黃豆的畫面,這讓我情不自禁紅了眼眶、亂了心緒。

  屋頂青色的瓦片遠遠看去還算完整,在走近一看就會發現滿是斷裂、缺角、風化的碎瓦片,而屋頂中央那碎片之間不僅滋生起來一株株強壯的花草,而且還孕育出來一顆顆強大的小樹苗,這讓我在感嘆生命力頑強的同時也不禁慨嘆無情時光的匆忙和變幻。而屋頂左邊的煙囪也早已在風雨的沖刷和摧殘中彎下了頭顱、斬斷了腰脊、放棄了生命,這讓我覺得悲涼又無奈。

  門鎖已經變得腐朽不堪,輕輕一拽就可以擊潰它的武裝和倔強,而當我輕輕推開掛滿蜘蛛網的門扉之後,那種憋悶感、壓抑感、荒涼感和孤寂感就會撲面而來,這讓我猛然覺得窒息和憂鬱。房子早已經被搬空,零落在四面八方的一些小碎雜物也早已經變得汙濁、骯髒和醜陋不已,屋頂用紙糊出來的天花邊更是因為漏雨變成了暗黃的顏色,這讓我更是覺得難過、無力和無奈不已。

  曾經可愛、溫馨、溫暖的老房子已然失去了那種獨特的氣質,相反那種物是人非、滄海桑田的挫敗感和落寞感緊緊縈繞著我,這讓我忽然發覺自己是多麼思念故鄉,又是多麼懷念故鄉的一切,所以我真心祈禱這座充滿回憶、快樂、年代和歲月的老房子可以永恆存在。

  家中那棟老房子散文 篇6

  落日的餘暉灑落,老房子浸在夕陽下,似乎一切都是那麼寧靜祥和。

  還記得,我的童年是在故鄉的老房子裡度過的。那時候的日子過得很是自在,外婆也從不會約束我什麼,我高興了便是好的。

  那幢老房子,似乎只能用白牆黑瓦來形容,牆上有許多灰黑的汙漬,不知是我玩樂時不小心蹭上去的,還是歲月塗抹上去的。家裡的裝修也極為簡潔,似乎是除了像床、灶臺這種必需品就沒有什麼別的東西了。我那時還小,倒也不在意這些。

  老房子後是個庭院,稱不上大,但也夠我和外婆休閒用的了。到了晚上,我們便搬上一把竹凳一把躺椅到院裡乘涼。我樂此不疲地數著星星,外婆便給我講關於星座故事——-那時候是能看見星星的,天空並不像現在一樣總蒙著一層紗。正是木槿盛開的時節,不遠處飄來淡淡的清香,似乎是這入夜時分最好的安眠曲。午夜的蟬聲總是最響亮的,雖時常被驚醒,但也不生氣,倒還挺喜歡聽蟬唱歌,本想抓幾隻,奈何爬不上樹,便只好作罷。

  老房子前有條小河,夥伴們經常到那裡釣龍蝦摸螺獅。那時到底還是小孩子,哪裡靜得下心來,剛坐下沒一會就撲騰著,一會兒追著蝴蝶,一會兒在地上來回翻滾著,玩累了,一行人便圍成一個圈躺在草地上小憩,伸展的“大”字型躺姿,似乎昭示了我們的快樂時光。大家指尖對著指尖,心連著心,眼中的天空是那麼藍,藍得透徹,偶爾幾朵浮雲像極了棉花糖,軟軟的,甜甜的……

  長大以後再一次見到老房子是在五年後了,曾近的白牆黑瓦如今已是雜草叢生,地面上只有廢棄的建築材料,小河也被填埋了。望著眼前那片蕭瑟的土地,總感覺心裡好像缺了點什麼,光禿禿的……

  睡夢中,似乎總是朦朧地憶起老房子,憶起故鄉……

  家中那棟老房子散文 篇7

  故鄉的老房子雖然舊了,但依然很美麗。

  在它的大院門口有一條長廊,長廊兩邊都有柱子。柱子之間的距離不僅相等,而且一邊總與另一邊的柱子相對齊。柱子上雕著各種各樣的圖案,有的刻著一些小故事,以圖讓人明白幾個道理;有的刻著花鳥蟲魚,和各種飛禽走獸,十分有意趣;還有的刻著人們向小販買東西的同時,打聽奇聞異事的場面,生活的氣息十足。柱子上面覆著鐵絲網,春天,葡萄樹開始發芽了,它們先沿著柱子爬,後來再沿著鐵絲網爬。到了夏天,葡萄藤真就把這裡變成一條綠色的長廊了。我們可以躺在長廊中的躺椅上,捧一杯清茶,拿一本好書,摘幾粒葡萄,悠閒自在地享受著這甜美的一切。

  在老房子裡,東屋是最讓我喜歡的一間。每到週末,我就會邀請同學前來做客,我們會分散在一個巨大的桌子四周,吃水果,嗑瓜子,剝花生,打牌,不勝歡樂。到了晚上,我們就說說笑笑,談笑風生地喝著汽水,吃起晚飯。飯後,又接著唱歌。老屋有一套音響,音質不太好,聲音卻很大,由於我們唱的水平實在不高明,有幾個甚至可謂鬼哭狼嚎,所以鄰居把我們的這種行為評為擾民,這種評價讓我們幾個唱歌的哭笑不得。

  必須一提的是老房子的大院。大院是一片很寬闊的水泥地,平時總是掃得乾乾淨淨。莊稼成熟時節,我們會在水泥地上曬玉米,大豆等。而暑假,我們也會在院裡睡覺,不需要搬床出來,找個麻袋和被單往地上隨便一鋪就行了。我們拿把扇子扇著風,談論些好玩的事,渴了喝一杯飲料,想吃東西就抓片地瓜幹吃,好不樂乎。

  前不久,聽說故鄉的老房子要拆遷。唉,希望這訊息不是真的,心裡捨不得啊,這裡畢竟安放了我的那麼多歡樂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