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為什麼我們活不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散文隨筆

為什麼我們活不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散文隨筆

為什麼我們活不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散文隨筆

  都說喜歡文字的人,是孤獨的,也正因為孤獨,才有空間去思考,看見自己的心,用文字刻畫它的樣子。

  當一個人的世界,只有抬頭的天空,只能閒看悠悠白雲。那麼她會是多麼渴望出去闖蕩一下,去體驗一下外面世界的海闊天空,卻又害怕人們常說的江湖險惡。正如馬雲所說:"為什麼你很平不庸?因為我在做,你在看;我還在做,你還在看!有事總愛問百度。習慣聽朋友。想的比教授多。做的比文盲少。請你告訴我,你還能做什麼?總結一下,心動不如行動,想到不如做到!多少人都敗給一個字:等!"

  一個"等"字,也許就真的蹉跎了一生。

  有時,一個人的失敗,不是這個人不努力,也不是這個人沒有才,敗就敗在沒有勇氣放棄,不能大膽決擇;毀就毀在心太軟,不能適時取捨。有時候,做人做事,需要對別人對自己狠一些,優柔寡斷,只是在錯失良機中懊悔而已。

  如果,可以安於平凡,不惱平庸,可以沒心沒肺的活著,如果活得快樂,也是一種不需後悔,沒有遺憾的生活。

  卻偏偏不是。

  當思索人生,赫然回首,對於過去是後悔,對於現在,是無奈,看看生命的樣子,才發現這不是你想要活成的樣子。於是不斷追朔以前,不斷尋找原因,只陷入了迷茫。也許,一切早已來不及改變,這就是所謂的命運嗎?而另一個聲音卻在說,今天不改變,明天豈不是更晚?

  活不出我們想要的樣子,其實,只是太多糾結,不夠果敢,生命在於運動,而人生,我相信在於折騰。每一個有所追求的人,每一個不安於現狀的人,必然都是敢於折騰的人,這讓我想起了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 出身於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魯迅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辛亥革命後,開始了他的文學之路,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後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魯迅先生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

  不得不說魯迅先生是能折騰的,敢於折騰的。魯迅先生家境敗落後,在國內局勢動亂中,在文化運動,與戰亂中,以筆代伐,毅然決然的`棄醫從文,否則今天的我們只能知道有個周樹人大夫了。

  一個選擇,一種折騰,往往改變一個人整個一生。

  活不出我們想要的樣子,真的是不敢折騰,因為害怕失敗,害怕失去,在人生的得失中猶豫不決,才錯失良機,錯失一輩子。有多少人,在生命彌留之際流下悔恨的淚,留下一聲哀婉的嘆息,奈何人生不可能重新來過,也不會有來生來世,所以今生,我們才倍加珍惜。

  此時此刻的改變,總比下一秒早一秒,改變,是一種刻不容緩的決心,若要人生無悔無憾,就要依著心,去看看自己靈魂的樣子,聽聽心的聲音。怎樣活,是一種努力,更是一種選擇。選擇的方向不對,再努力,再執著都只是錯。

  也許,現在既使改變、決擇,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會活成什麼樣子,最起碼努力過,改變過,有人說:"人生可以有後悔,但不要有遺憾。"所以,對於僅有一次的生命,我們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