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對母校回憶優美的散文(通用7篇)

對母校回憶優美的散文

對母校回憶優美的散文(通用7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分為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相信很多人都覺得散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對母校回憶優美的散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對母校回憶優美的散文 篇1

  母校情結

  今年的暑假,與朋友一起在家鄉的小鎮上散步。途經北山坡的時候,我的腳步停了下來,目光停留在闊別12年之久的帶嶺區第一中學。似有一種莫名的力量在召喚著我“回來看看吧!看看那久違的母校。”

  我沿著那坡路走上去,彷彿又回到了我的中學時代。校門前的牌子已經換上了新裝,比以前漂亮多了。曾經熟悉的教學樓,映入我的眼簾,容顏依舊,只是越發滄桑了許多。

  那個不知讓學生們跑過多少圈,留下多少足跡的操場,像是一位心胸寬廣的老人。他笑著對我說:“你好!我認得你,那個跑下5000米而累倒的孩子,歡迎你!”;那個不知被我翻過多少次,使我跌倒又爬起來的雙槓,依然排著整齊的隊伍站在那裡。還在向我炫耀它的堅強呢!;那條留下夥伴們歡聲笑語的林蔭小路在向我招手,還有那曾經親手繪製過的宣傳板在向我微笑。她們一起跟我打招呼:“你好,歡迎你!”我欣慰的對她們說“現在,我已經是一名人民教師,將同你們一同肩負育人的職責!”

  雖然我的母校沒有重點校那麼壯觀,但在我的心裡,它永遠是最美的抹不去的記憶……

  對母校回憶優美的散文 篇2

  母校

  母校,是沿著山路,翻過山嶺那個綠樹環繞、鳥語花香的地方。揹著母親縫製的書包,在父親的引領下來到夢想的天堂。跨進校門,一首歌在校園的上空飄蕩,好聽極了;一隻籃球在操場上彈跳著,好玩極。

  報了名,帶著一絲膽怯、緊張和猶豫走進教室,母校是教室裡一張張稚氣的臉,是拉著母親的手、哭個不停,不願媽媽離開的小女孩,是拖著兩串長鼻涕、那個高高大大的赫然坐在前排、始終和善微笑的胖子。

  每天早晨背上書包,匆匆行走在山路上,母校是脖頸上隨風飄擺的紅領巾,是夥伴們一路的歌聲、笑聲。踏著清脆的鈴聲走進教室,母校是三尺講臺、一方黑板、幾隻粉筆,是高雅潔淨的老師、穿紅戴綠的同學,是書頁間令人牽腸掛肚的作業,是教鞭的威嚴和命令。放學後,母校是深夜裡的一盞紅燭,是燭光下批改作業的身影。

  走進母校,成長的生命裡便有了希望,有了收穫的喜悅。課堂上,母校是方方正正的黑板擦和紛紛揚揚的粉筆灰,是老師抑揚頓挫的朗讀和黑板上書寫的規範清秀的字型,是課桌底下少有的竊竊私語和作業本里偶然的陰差陽錯。提問了,母校是老師殷切的期待,是同學們躍躍欲試的手臂。被難住了,母校是老師一個巧妙的暗示,是接受輔導後的豁然開朗。翻開作業,面對一串串長長的對勾,母校便是紅色的線條,是衍生百分的喜悅。進步了,母校是獲得表揚時盪漾在臉上得意的神情;調皮了,是老師嚴厲的目光和手中虛晃的教鞭。母校啊,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一道多解的習題,是英語老師垂到腰際的粗辮子,是數學老師思索時在走廊上來回踱著的方步。考試了,母校是一張張試卷,是老師精心設定的一個個“陷阱”。考好了,母校是捧在手中的獎狀和寫在臉上的笑容;失敗了,母校是試卷上的串串批語,是走廊上的諄諄告誡。

  走進母校,成長的生命裡便有了溫情的童趣,有了多彩的童年。課堂上,母校是同桌臉上一對甜甜的酒窩,是掩藏在日記本中一個龐大的秘密;是炎炎夏天從窗外吹進的陣陣涼風,是一隻突然闖進教室、同學們舉目搜尋的麻雀。下課後,同學們奔出教室,母校是晃晃悠悠的鞦韆架,是蹦蹦跳跳的乒乓球,是跳皮筋的女同學腦後擺動的馬尾辮,是高抱單腿,跳著鬥雞的男同學。晨練時,母校是師生和諧的節拍,是同場競技時友好的比拼。節日裡,母校是文藝演練的節目,是一首動聽的歌曲、一場優美的舞蹈;是一場球賽、一方吶喊助威的拉拉隊。留校了,母校是學校升騰的縷縷炊煙,是飯桌上老師夾到碗裡的可口菜餚。生病了,母校是老師撫在額頭的暖暖的手心,是同學遞上的一杯熱茶,是病好後老師補課、輔導時彎曲的身影。

  母校是父老鄉親夢中的地方,犁耙為之水響,鐮鋤為之忙碌。同伴們在山道上來來去去,肩背上的書包漸漸厚實,生命的色彩漸漸豐富。母校實現著父輩的重託。

  母校又是人生旅途的一道驛站。照畢業相時,母校是老師幫著抻平的衣領,是畢業合影裡的雄心壯志, 是分散多年後突然相聚時的喜悅和深深的依戀。嫩綠的青春從這裡開始,母校是留在校園裡的一個個踏實的腳印,是曾經的聞雞起舞和懸樑刺股。學子從這裡揚帆起航,成功了,母校是一個熟悉的電話,是一聲親切的祝賀;失敗了,母校是老師語重心長的安慰和滿懷信心的期待;困惑了,母校是一張釋懷的信箋,一道人生難解的答案。

  人生漫漫,母校相伴永遠。

  謝謝我的母校。

  對母校回憶優美的散文 篇3

  母校記憶

  無論何時、何地,在幹什麼,我都不會忘記故鄉,不會忘記那些山,那些水和那些人

  不會忘記我的母校-----天河坪小學。

  在天河坪小學雖說只度過了兩年時間,但那實在是一段幸福、愉快的時光。

  天河坪小學是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初期的產物,所謂學校也只不過有一棟水泥教學樓,剩下的兩棟瓦屋也不知是哪個朝代留下的,村裡早就轉包給附近一戶農民了。天河坪小學是村裡的單獨教學點,所以校長老師只有一個人擔任。因為是村小,所以教學時間也沒有嚴格的規定,上課與下課基本上沒什麼區別,老師的教學方法通常是採取最人性化的方式。那種課堂很可能就是中國教育中的“開放式課堂”吧!

  學校門前有兩顆松樹,風一吹便嘩嘩的作響,給學校製造了一種特別的聲音。課桌上窗外的陽光射進來,把鉛筆的影子拉的好長好長。老師板書的聲音又是那樣的親脆,那一口半土半洋的普通話,迴盪在教室裡,無批評之刺耳,唯頌揚之諧聲。那是怎樣的一種學習境界啊!在那麼優越的環境裡,我偏偏就讀不進去書,現在回想起來,那真是一種悲哀。也許童年時代的人都是這樣吧,等美好的東西過去了才知道珍惜。

  我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有人把我在天河坪小學的兩年時間也算作讀書,這樣一來,是不是把“讀書”二字的本意沖淡了呢?讀書既不是生活體驗,也不是學習文化知識。說白了就是走走過場,學多學少,那只是家長們心理上的滿足。毫不客氣的說,我兩年是一點兒知識也沒學進去,說來不怕羞死,連學寫自己的名字就學了好一陣子,我常常想到好笑,我那時候真笨的就像一頭驢一樣,只知道埋頭拉磨。不過話有說回來,我今天也不怎麼聰明,大概是在鄉村飽受泥土洗滌的緣故吧!聰明與不聰明,那只是字性的不同,我從來沒想過要去爭個明白。聰明也好,笨也罷,只要快樂就好。

  雖然讀書學習沒佔什麼主導地位,但我有好長一段時間是從肉皮風暴中走出來的。因為只有一位老師,所以課程也開得特別少,基本上只有語文和數學,而語文的上課時間又佔了一大半。數學課算得上是娛樂之中的娛樂吧!因為數學對我來說總是難題,好不容易一節數學課也是從罰站中過來的。

  記得上一年級的時候,一次數學課,任務是背加法口訣。要知道喊秧歌似得方法,什麼時候背的下來(主要原因是沒用心)。直到下課的時候也還沒背完,放學後,其他同學都回家去了,但老師卻故意把我留下來開小灶(繼續背),和我一起的還有山哥,為了使我們快些背,老師又特地將我們帶到那兩棵松樹下面站著讀。那麼涼爽的風,還有清新的花香和悅耳的鳥鳴,背書簡直是絕絕子。那時都流行一句話:有壓力才有動力。今天看來,純屬鬼話。讀者讀者音量就降低了下來,再度聲音便停止了。隨著一聲巨大的“快讀”聲音就再一次提高,這樣反反覆覆進行了幾個回合,老師似乎也有了些睏意,見我們也不曾有會背的意思,於是簡單的交代了幾句就把我們放了。放學後,我和山哥沒有急著回家,而是“潛伏”在了學校附近的草叢裡。因為我和山哥有著同一個想法:“報復”一下這位老師。在確定老師真的離開學校之後,我們便開始了我們的“報復”計劃。說是“報復”也只不過是調皮搗蛋的惡搞,我們首先將學校大門的門鎖上,然後放掉了學校蓄水池的水。後果稱不上嚴重,但性質也蠻惡劣的,回家後我沒有敢講述這冒險經歷,山哥也沒有。因為我們明白“紀檢部門”(父母)怪罪下來,那後果甚是嚴重。在那以後的日子,我們心裡害怕了好一陣子,那感覺很可能就是做逃犯的那種吧!

  大概是在一個星期之後,我和山哥一起到了老師那裡“自首”,原本會經歷一陣暴風雨,但結果卻出乎我們的意料。我們所做的這一切,老師並沒有批評我們,而是給我們說了一攤子好話,出老師的辦公室時,我們的眼睛竟有些發潮,從那以後我改變了許多,表現也令人吃驚起來。童時的快樂也並非建立在調皮搗蛋之上。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也許是命中註定吧!天河坪小學到底還是沒能夠撐下去,在素質教育迎來春天的時候。天河坪小學因為入學適齡兒童減少,所以被迫遷走,我算得上是學校的最後一批學生。從此以後天河坪結束了教育事業,天河坪小學這個名詞似乎也消失了。

  原來的天河坪小學,因為沒有了以前的.用途,村委會轉手賣給了村裡的剛師傅,剛師傅在這裡開起了一個小店鋪,生意雖談不上興隆,但餬口度日子足夠了。在那裡似乎已經找不學校的任何痕跡。

  前些日子,我再次到了那裡,見到了剛師傅。剛師傅正在整理著貨架上的貨物,商店是用原來小學教室改建的,那塊黑板還留著,那大概是學校唯一的痕跡吧!上面寫的已不再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之類的板書,而是一些進貨出貨的賬目。看到這些,我不覺得感到有些傷感。一所學校搖身一變,成為了商店,似乎將教育和經商弄得有些混淆,我真的很擔心將來有一天教育會不會和商業劃等號。話又說回來,那也不關我多大事兒,反正我已經成為了教育的犧牲品,教育辦好辦壞與我無關,因為我說了不算。原來的操場已經變成了剛師傅的菜園,那木製的籃球架怕是早進火爐了吧!只有那兩棵松樹還在,依然蔥翠、依然挺拔,看樣子已經有一兩尺粗了。看這絲絲毫毫的痕跡,我的心中涼涼的。離開的路上,風很大、很涼。我虔誠的對著天空問道:“這還是學校嗎”?

  對母校回憶優美的散文 篇4

  夢迴母校

  如果離開母校三十幾年後你重回母校,你一定會發現母校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母校的一草一木又勾起了你無盡的遐想,這時,你最想做的時什麼?相信你也一定會把你以前的記憶和現在的所見記敘下來。

  題記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以前,我還是五年級的小學生,現在我以是五十多歲了,而且,還當上了爺爺呢!今天,我突然很想回我的母校看看。

  海豐縣海城鎮第五小學、位於海城鎮向陽路樓腳彭、離第五居委會只有二三百米左右、可學校卻在六居委轄區的一座五間三殿二陽井的大詞堂裡面、校門口是一個大魚池、左邊有棵大榕樹、右邊是柴配街,平時很熱鬧路又不好走很不方便、後來經老師校長的帶動下我們全校學生一擔一土的在池間填起了一條土路、把塘一分為二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路、直通熱鬧的向陽路、方便了很多。我六歲續書從一年級到五年級都在這裡度過、印象很深刻。

  學校裡有十二間教室、校務處在中廳右手邊、最裡有一個大町是我們上體育課時的操場、不寬當我們每天都打掃的乾乾淨淨、旁邊還有一個很大的土雜肥、堆積地。那時我們也沒讀過什麼書、整天不是勞動就是下農村聽憶苦思甜、記得我們去五獅婭摘紫雲英、聽老農憶苦思甜、還在學校裡吃野菜豬母酸體驗生活、去溪埻、河口聽七屍八命慘案

  當最有印象的還是去紅勤山種甘蔗、我們從學校挑存積的土雜肥上紅勤、去大水沆挑蔗種、紅勤挖蔗溝、一個星期二天、那時雖累也快樂著、特別一到收成時、每人分一二斤白糖可是樂了半年。

  在我讀五年時、學校蓋了一棟二層土樓房共有五個班、一樓二間、二樓三間、我班就在二樓。當時的五校在海豐己是最好的了、只有我校才有樓房、那時一說在五校讀書、那可是滿臉的自豪了、母校用他愽愛的胸懷擁抱了多小頑童、包容的培養他們長大成才。歷年來在這裡母校走出了多小文壇才俊、商業奇才、社會名流。五校在我心裡面始終是最棒的、因為我也是五校一份子。

  半個月了,天空一直淅淅瀝瀝地下著雨,外面溼漉漉的,今早,同學來電約我五一回海豐開同學會,還約我陪他回母校參觀、我躊躇片刻後便答應了。幾十年沒回母校、現在是啥模樣?一直在心裡面掛牽著。

  對母校回憶優美的散文 篇5

  再見了母校

  晨露不再照耀,朝霞不再挽留,當清晨的第一屢陽光揮灑人間時,輕聲一語:“我要走了”。我要離別這個朝夕相處的老師、同學。母校我永遠愛你!

  今年,本應當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母校,但是我卻沒做到!

  畢校室那天,同學們興致勃勃的來到學校,因為再過不久我們就是一名初中生了!時間流逝當時的我才7歲眼6年過去了我們由一個個不懂事的小孩成長為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離校時同學們頓時感嘆道:“友情難忘!師恩難忘!母校亦難忘!”

  永遠忘不了,敬愛的老師!忘不了您那諄諄的教誨!忘不了,親愛的同學!忘不了我們朝夕相處的那些時光,忘不了我們之間那一段濃厚的友誼!忘不了,可愛的校園!忘不了您那充滿活力的英姿!

  對母校的回憶是溫馨而美好的,對母校的感激是真摯而無盡的。讓我再次感謝老師們的辛勤培育!再見了,親愛的同學!雖然我們像輕沙一樣飛散到四面八方,但是我們的心永遠系在一起!再見了,哺育我們成長的老師!再見了,母校,今天,我們在這裡認真學習,明日,我們一定報上各個戰線的捷報!

  願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對母校回憶優美的散文 篇6

  別了,我的“家鄉”——母校

  攜著裝滿美好回憶的行李箱,輕啟步履,迎向站臺。雙手疲倦的垂下,卻仍舊頑固的一步一個腳印擠進並不大的列車門。“嗚——,”夾雜著辛酸與嚮往的列車盡最大努力釋放著自己的情緒,眼球為沿途的柔美風景所吸引,一絲清涼感輕撫頰旁。我深知,自己放不下相伴六年的“家鄉”;放不下這種種牽動我心的美好;放不下熟悉的人、熟悉的事…即便有再多難捨難分,不還是註定分離?此刻,只能揹負著,勇往直前…

  望著“家鄉”的一草一木,不,應該是記憶之中一草一木。溼軟的液體再一次爬上雙頰,興嘆這短暫的美好。沉澱在心海深處的回憶浮出水面…

  那天早上,我正滿懷期待的走進教室,等待劉老師奉獻給我們充滿活力、興趣盎然、如同萬花筒般的語文課。拿出語文課本後,我放開聲音充滿感情大聲朗讀。這時,一個熟悉而陌生的身影映入我的眼簾,平時氣質如蘭、氣宇軒昂的劉老師,帶著幾分揮之不去的疲倦,雖然抖擻精神卻無法掩飾身體的苦痛。劉老師一手端著水杯,一手拿著課本,向講臺走去,短短的距離難以掩飾內心的焦急,因為在你的心中承載著六十八顆幼小的心靈,這是你難以割捨的責任。你站在講臺上向下眺望,你的臉色蒼白,兩腿緊緊地依靠著講臺。同學們都跟我一樣發現了這特別之處,都用擔心的目光偷偷瞄一眼老師。雖然老師生病了,可你對這些卻隻字不提,像往常一樣面帶微笑為我們講解課文。你努力將聲音放大,並將課文講的活潑生動,但是難以掩飾聲音的顫抖,六十八顆心,不,是六十九顆心,此時此刻融為一體,一起跳動,奏響了人生最美麗的樂章。你的舉動大大激發了同學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同學們對你講的知識如醉如痴,就在這在美妙的知識海洋中盡情玩耍,吸取知識海洋中的每滴精華。每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時,同學們為了使你得到一點安慰與回報,平時不踴躍發言的同學都努力將“豆腐腦”轉起來,自豪的將手高高舉起,較好同學更不用說了,早已自信滿滿將劉老師最喜歡看到的手兒樹林高高立起。被有幸提問的同學也盡全力將問題回答的既流利又準確,你蒼白無力的雙頰上終於艱難擠出了一絲疲倦的笑容。同學們的勤奮和努力給予了你極大的鼓勵,六十八顆心彙集成一股強大的精神支柱,這精神支柱促使你產生更大的動力繼續繪聲繪色、興趣盎然的為我們傳授新的知識與寫作妙招,潤物於無聲中滋潤了我們乾渴的心田。不知不覺,下課鈴奏響,可同學們似乎沒有察覺,因為同學們都陶醉在了語文海洋之中,直到劉老師說下課,同學們才知道一節活躍而又獨具特殊意義的語文課又要跟我們說再見了。同學們戀戀不捨,齊刷刷的站起來目送你的離開。一陣沉重咳嗽聲,逐漸隱約消失…我堅信,就算自己是一個冰人,也不會無絲毫融化的,更何況,我的心是炙熱的。自那以後,我對劉老師的感覺除了不可否認的崇敬外又增添了一股無可抗拒的親近感。

  清脆的鈴聲響徹耳畔,同學們打了興奮藥似的從教室門洶湧而出。我和三個死黨:櫻桃——劉雲鳳,雪蓮——劉琳,草莓——趙婷。手牽手,不顧一切的奔向大自然,呼吸著教室外的新鮮空氣。來到一處靜怡之地——德育長廊,依偎著坐下來,嘴邊的兩顆小酒窩訴說著彼此的歡樂。“櫻桃呼叫檸檬幹,看你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想什麼哪?” (注:檸檬幹為我的外號)劉雲鳳說著還俏皮的朝我挑了挑兩彎秀眉。“我啊,想著作文吶。你聽說了麼?現在有人合寫小說哎!”我繼續朝劉雲鳳擠眉弄眼道。“哎呦喂,您這個寫作大師可不是空穴來風哦,連下課都想著寫作文,我們都要向你學習啊!”“是啊,是啊,檸檬幹,你的好學精神是我們為之動容啊!”劉琳和趙婷一同調侃道。“好了,不跟你們貧了。現在切入正題。櫻桃、雪蓮你們的文采不錯哦,要不要我們三個一起合寫小說啊?”劉雲鳳和劉琳聽後一副興味盎然的樣子,表示贊同。“草莓,你畫畫不錯,不然的話,你來為我們的小說畫插圖吧?”我用試探的語氣問道。“沒問題,包在我身上,我們幾個要一起努力了哦!”趙婷做出一個奮鬥的姿勢。我們三個死黨本身就是形影不離,如今有了共同的奮鬥目標更是如同塗上了強力膠般,無時不刻的混在一起。我們一如既往的在一起續寫這部有一小說。就連可憐的週末也沒有放過,我們相約在書店浸泡在濃郁書香之中,接受著文學精華的洗禮,靈感突發之時還在小說集上來個錦上添花,抒情著來自靈魂深處的語言。擎著的筆演繹著一場默契十足的交誼舞。有時,我會孩子氣的希望一切都定格在這美好一刻。

  除此之外行李箱中還有更多五彩斑斕的記憶,我無法一一翻看,只選了幾件深愛之物拿出來秀一秀。此刻,讓我們一同在心中默唸“別了,我的母校;別了,我的若干年華…”拭去眼角的溼潤,扯出完美的弧度,昂首闊步,迎向下一站美好回憶!

  對母校回憶優美的散文 篇7

  母校

  天空沒有痕跡,但鳥兒已經飛過。——泰戈爾

  研究生畢業那年,我四處求職無果,考博又慘遭失敗,未來是那麼的黑暗、渺茫。正當我對一切感到無望之際,好友石頭告知我:“我看到地理館有招聘雜誌編輯的通知,你可以去試一試。”後來,我打通了編輯部的電話,接電話的是後來我與之相處兩年多的馮老師,她告訴我:“我們這個工作是沒編制的,你願意來嗎?”當時,我壓根就沒將“編制”二字放在心上,只是想著,如果我能獲得那個工作機會,就可以繼續留在美麗的校園裡,可以在夢想的殘片上繼續耕耘,這對我來說將是一件值得歡欣雀躍的事情。

  我最終得以在這美麗的校園裡繼續停留,並如願以償地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但我也敏感地發覺,關愛我的人都在為我的現狀感到失望,為我的前途感到擔憂。有時在校園裡,我與導師相遇,我衝他微笑,迎來的卻是一張陰雲密佈的臉。我與導師,離得那麼近,彼此的心卻越來越遠。後來,我甚至怨恨他沒有在那個時候給我一個寬容而鼓勵的微笑,反而在背地裡因為我的事情宣揚一些消極負面的東西。他不知道,他的一個微笑將會對我鼓起勇氣繼續生活起到多大作用。終究是我對他的期望太高,我明白他是愛我的。他依然是我應該感激的人,是我值得尊敬的人。

  因為這樣,畢業後留在母校兩年多的時光,我的心一直被悲傷籠罩著。明媚的春日裡,校園裡繁花盛開,我望著滿園的春色,心中卻滿是哀愁。我問自己:“這裡的春天屬於我嗎?”誰都不知道,我會在這裡繼續停留多久,或許一年,或許幾年,或許是十幾年。但誰都明白,終有一日我將離開。殘酷的現實,遲早會將夢想徹底摧毀,使之片甲不留。我的身影,也終有一日會在這美麗的校園裡完全消失。

  在文科大樓十二樓的辦公室裡,我站在窗臺前,眺望著窗外的風景,心裡想著:如果我能夠一直這樣,望著這美麗的校園,那該有多好!在穿過校園上班的途中,我心裡想著,如果我能夠一直這樣,漫步在麗娃河畔的小路上,那該有多幸福!心,儘管時常被悲傷籠罩,卻依然能夠為那點小幸福感到歡欣。那是隻屬於我一個人的幸福。

  前幾日,我再次來到了母校的校園裡,身邊陪伴著我的愛人。我對他講著:這邊是我曾經工作和學習的地方,那邊是我住了三年的學生公寓。我帶他沿著麗娃河畔的小路漫步,告訴他那是一條愛情河,曾經有多少情侶躲在河畔的花叢中卿卿我我。我不知他是否懂得我曾經的悲傷、幸福與孤獨。校園的環境並沒多大改變,一切都彷彿發生在昨日。我再次回來,是在圓我另外一個夢麼?還是要為曾經的夢想完完整整地劃上一個句號?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我多來一次,心中的牽絆將會少一分。

  我慶幸,在我畢業之後,能夠繼續留在母校度過這兩年多的時光。那個不顧一切,不計後果,曾經為夢想而努力生活的我,是我依然珍愛著的昔日的自己。我想,我還會繼續有夢,並且還會繼續努力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