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名家散文(通用7篇)

名家散文

名家散文(通用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你所見過的散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名家散文(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名家散文 篇1

  從前在過年的時候,大人會把很多寫著“春”字的紅紙貼在米甕上、水缸上,還有糖罐,灶間,甚至也貼在衣櫥上。有一次,我疑惑地問父親:“為什麼到處都貼著春字呢?”

  他說:“希望年年有春。”在臺語裡,春天的“春”和剩下的“春”是同音字,到處貼著春字,是祈望年年有剩餘的意思。父親也常說:“心裡若有春,就是富有,心裡若是無春,就是貧窮。”意思是說,心裡知足,常有剩餘空間的人就是富有的人;心常不足,不斷貪求的人就是貧窮的人。臺灣話稱那些富有的人叫“好額人”或“好業人”,可見富有的人不必要有很多錢,而是有高廣的額頭,有智慧的意思;富有的人不是擁有最多東西的人,而是不斷造善業的人。富有的標準,因此不是有多少財產,而是有沒有智慧與寬裕的心。富有的標準,不是能佔有多少東西,而是能不能佈施與關懷。富有的標準,不是有多少名利權位,而是有多少的幸福和感情。每當我想起從前貼在米缸上的“春”字,就想起父親的話,希望自己的心常常有春,有更大的空間來包容更多的智慧與愛。

  名家散文 篇2

  市場裡,看見有人賣百香果,渾圓熟透的果實泛出淡紫,我買了一些回家打汁,一斤要價四十元。

  在我們幼年時代,百香果是沒有名字的,我們都稱它“酸桔果”,因為它的味道很像酸桔。百香果算是賤果,在鄉下滿山遍野,根本是多到不用買賣的。

  我們在山野裡玩累、渴了,就隨手摘一個,剝開,把果實和果肉含在口中,一股酸香便水蛇也似的,從舌尖鑽人腹中,在全身的血管裡流動,現在一想起那滋味,口水還汩汩地湧出來。口也不渴了,精神也就健旺了。

  現在,酸桔果成為百香果,身價也不同了,可見一個好名字也是很重要的。

  回家後把百香果打汁,黃澄澄的顏色,沁人心脾的香氣,忽然喚醒了山野中奔跑的童年。

  覺得百香果可以叫作“千香果”或“萬香果”,水果的背景與水果的本身一樣的引人!

  名家散文 篇3

  朋友從美國回來,我問他:“這次最想做的是什麼?”

  “如果能吃到楊桃、蓮霧、釋迦、甘蔗、柿子、批把就心滿意足了。”

  我說:“這簡單,但現在是秋天,恐怕吃不到蓮霧和枇杷了。”

  接下來的許多天,我們開著車在臺北尋找水果,當我們買到楊桃的時候,朋友迫不及待就在街邊吃了起來,他的臉皺成一團,顯然楊桃是很酸的,可是他臉上的喜悅滿足卻令人感動。

  朋友說:“我在國外時,做夢都幾次夢見自己是在吃楊桃,醒來時才知道那就是鄉愁呀!”

  後來,我們一起吃了釋迦和甘蔗,又在夜市買到許久未見的紅蓮霧,每次看朋友陶醉的樣子,我就想到這些只是平常的水果,但卻象徵了故鄉最可貴的部分,彷彿飽含了叫作“故鄉”的汁液,可以治思鄉的疾病。

  朋友出國以後,我時常去市場買這些平常的水果,吃著吃著,就會思想起朋友那喜悅滿足的表情,那些平常的水果也就有了非常深刻美好的滋味。

  名家散文 篇4

  坐在仁愛路一家樓上咖啡屋,看著路上的菩提樹葉子,一片一片地辭別枝極,飄落下來,有時一陣風來,菩提葉竟是滿天翻飛旋舞,在凋零中,有一種自在之美。

  有幾株落得早的菩提樹已經增生新葉,菩提樹的嫩葉介於鵝黃與粉紅之間,在陽光下,美麗如水月,透明似琉璃。在晶明的落地窗前,看見菩提樹的調零與新葉,使我想起憨山大師的一首詩:

  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

  但見冰消澗底,不知春上花枝。

  這凋零與新生,原是同一個世界,澗底的冰雪融化了,與春景裡枝頭的花開,原是同樣的`美。或者,溪澗中的雪是滋潤過花的雨水與露珠;也或者,那燦爛的花顏是吸了冰雪的乳汁而輝煌的吧!

  一切因緣的雪融冰消或抽芽開花都是自然的,我們盡一切的努力也無法阻止一朵花的凋謝,因此,開花時看花開,凋謝時就欣賞花的飄零吧!我們盡一切努力,也不能使落下來的任何一片葉子回到枝頭,因此要存著敬重與深情的心,對待大地這種無言的呈現呀!

  名家散文 篇5

  近幾年,泰國芭樂在臺灣栽植成功,土生的芭樂就愈來愈少見。

  幾乎是臺灣水果的宿命,泰國芭樂很快就生產過剩,市場裡一個芭樂賣五元,黃昏的時候賣到兩個五元。對於喜歡吃芭樂的人真是好訊息,但想到農人時,吃著芭樂也會有一些心酸。

  我有一位嗜吃芭樂的朋友,但是對泰國芭樂很鄙夷,說是:“太好吃了,一點也沒有芭樂的味道。”因此,在泰國芭樂一個五元的時候,他寧可花一個二十元的價錢,去買又澀又酸、皮薄多子計程車生芭樂。

  泰國種的芭樂是很味美的,我覺得。可惜無法說服他來吃這種又脆又酣、皮厚少子的品種。

  有一天,我切了一盤泰國芭樂請朋友,請他放棄一切成見和預設的立場,假裝是一個沒有吃過芭樂的人,公平地品嚐泰國芭樂的滋味。

  吃完了一盤芭樂,他說:“人的成見真是要命的東西!”

  名家散文 篇6

  桃花不聲不響地紅了,瘋瘋癲癲咧著嘴在春風裡傻笑,天空明淨,是誰撐開了傘子多情的夢。雲兒扯了一綹紗,遮遮掩掩地變成了雨,羞答答地飄呀灑呀,把壓抑了一冬的矯情揮灑盡興,江南又活在飄逸繾綣的傘裡。無論晴天雨天傘是江南夢的全部內涵……

  傘兒就是雨的夢,傘醉在羞答答的雨裡。軟軟的風,帶著人們所有的遐想,味道讓鼻子清鮮嗅得到,眼睛清晰看得到,心裡清楚猜得到,清潔記憶忘不掉。傘兒如舞蹈著的荷兒,讓人夢裡也能生出擔心來。那份擔心,真能長出瓷兒般脆生生的嫩芽芽兒來了,讓人們多了幾分關心和擔憂。透過玻璃一樣的透明天空,雨冰冷的唇印在傘熱情的臉蛋上。一根清冷悽婉的笛子,如一簾幽夢,在傘的世界裡盪漾開來,轉了一圈,又轉了一圈。傘就是雨的情人,傘就是江南的情人。不知是雨綁架了傘的感情,還是傘綁架了江南的感情。就這樣,無論今後走到何地,是朝夕相處,還是遠隔天涯,傘都留下一個夢,一個讓人忘也忘不掉的夢。

  當燕子飛回來的時候,不管有雨無雨,為了我自己,也為了你,我把你的紅雨傘撐開了。從此也撐開了現在,也撐開了未來。一朵雲就是一把傘,傘下卻是兩個人。在傘的下面,你還是不難說出一百個陌生原因,但是也能講出一萬個熟悉的理由來。不許別人去猜,別人想些什麼我們都默認了。西湖斷橋上的那隻傘兒,千年才等了一回呢!當我撐開雨傘的那一刻,我明白了雨是為傘而來的,我是為你而來的。

  一個寂寞的男人,撐著一把寂寞的油紙傘,寂寞地走在長長的雨巷裡。那個丁香一樣芬芳結著愁怨的姑娘呢?那個會寫愁怨的詩人呢?他還在撐著那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他還能逢著那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是否還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那長長的雨巷,走過的只是一個寂寞的男人!傘和雨哪個才是男人的孤獨的伴侶呢?那油紙傘真的永遠只是個夢嗎?

  噹噹山花紅了的時候,那大晴天裡,陽光斜斜的照過來,比泉水還要清澈,照亮每一片綠,每一片紅,每一片紫。綠中就有一個你,紅裡就有兩個你,紫間就有萬個你了!傘就在和煦的陽光裡撒嬌。整個江南都在粉紅的記憶裡,傘就是記憶裡的風景。傘曾經無奈地穿過古老的長安的宮殿,躊躇滿志地踏上年輕北京的舞臺,才走進江南唱晚的小舟上,行雲的街道里,流水的小橋中,豁然的小道旁。傘在江南每飄過的一處地方,都有一個悠然多情的夢。

  在江南,等雨,不再是傘的宿命。

  名家散文 篇7

  一九〇〇年五月二十六日,王道士從一個姓楊的幫工那裡得知,一處洞窟的牆壁裡面好像是空的,裡邊可能還隱藏著一個洞穴。兩人挖開一看,嗬,果然一個滿滿實實的藏經洞!

  王道士完全不明白,此刻,他打開了一扇轟動世界的門戶。一門永久性的學問,將靠著這個洞穴建立。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將為這個洞穴耗盡終生。因此,從這一天開始,他的實際地位已經直竄而上,比世界上那些著名的遺蹟博物館館長還高。但是,他不知道,他不可能知道。

  他隨手拿了幾個經卷到知縣那裡鑑定,知縣又拿給其他官員看。官員中有些人知道一點輕重,建議運到省城,卻又心疼運費,便要求原地封存。在這個過程中,訊息已經傳開,有些經卷已經流出,引起了在新疆的一些外國人士的注意。

  當時,英國、德國、法國、俄國等列強,正在中國的西北地區進行著一場考古探險的大拼搏。這個態勢,與它們瓜分整個中國的企圖緊緊相連。因此,我們應該稍稍離開莫高窟一會兒,看一看全域性。

  就在王道士發現藏經洞的幾天之前,在北京,英、德、法、俄、美等外交使團又一次集體向清政府遞交照會,要求嚴懲義和團。恰恰在王道士發現藏經洞的當天,列強決定聯合出兵。這就是後來攻陷北京,迫使朝廷外逃,最終又迫使中國賠償四億五千萬兩白銀,也就是每個中國人都要賠償一兩白銀的“八國聯軍”。

  時間,怎麼會這麼巧呢?

  好像是,北京東交民巷的外國使館裡一作出進攻中國的決定,立即刺痛了一個龐大機體的神經系統,西北沙漠中一個洞穴的門剎時打開了。

  更巧的是,僅僅在幾個月前,甲骨文也被發現了。

  我想,藏經洞與甲骨文一樣,最能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因此必須猛然出現在這個民族幾乎完全失去自信的時刻。

  即使是巧合,也是一種偉大的巧合。

  遺憾的是,中國學者不能像解讀甲骨文一樣解讀藏經洞了,因為那裡的經卷的所有權,已經被悄悄地轉移。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