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秦觀> 阮郎歸秦觀詞鑑賞

阮郎歸秦觀詞鑑賞

阮郎歸秦觀詞鑑賞

  阮郎歸

  秦觀

  湘天風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虛。

  麗譙吹罷《小單于》,迢迢清夜徂。

  鄉夢斷,旅魂孤。

  崢嶸歲又除。

  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

  【詞作鑑賞】

  此詞當作於紹聖三年(1096)除夕,作者由謫徙郴州時,為淮海詞中情調最為悽婉的之一。全詞於淺語、淡語中蘊有深遠意味,抒寫了無比哀傷的情感,寄託了沉重的身世感慨。

  起首二句,詞人以簡練的筆觸勾勒了一個寂靜幽深的環境。滿天風雨衝破了南方的嚴寒,似乎呼喚著春天的到來。然而詞人枯寂的心房,卻毫無復甦的希望。環顧所居的庭院,深沉而又空虛,人世間除舊歲、迎新年的節日氣象一點也看不到。自湘天至庭院虛,寥寥十二個字,不僅點明瞭時間,地點,而且描寫了一個巨大的空間:從寥廓的湖南南部的天空,到蝸居一室的狹小的貶所盡包其中。而淒涼孤寂的氛圍中,隱然寓有他人的歡娛,因為除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圍爐守歲,箇中意味,耐人琢磨。

  麗譙二句是寫詞人數盡更籌,等待著天明。麗譙,指城門樓,語出《莊子。徐無鬼》君亦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間。《小單于》是唐代大角曲名,詩人李益有《聽曉角》詩云:無數塞鴻飛不度,秋風捲入《小單于》。除夕之夜,人們是闔家守歲,而此時此地的詞人卻獨居與世隔絕的深沉庭院之中,耳中聽到的只是風聲、雨聲,以及悽楚的從城門樓上傳過來的畫角聲。這種種聲音,彷彿是利箭,是亂石,不斷地刺激著、敲打著詞人的心靈。這種情況下,詞人是怎樣熬過一夜長如歲的除夕,可以想見。

  迢迢二字,極言夜之長;加一清字,則突出了夜之靜謐,心之淒涼。而一個徂字,則把時間的流逝寫得很慢,很慢。然而到了過片,詞人卻以快速的節奏發出鄉夢斷,旅魂孤的詠歎。自從貶謫以來,離開家鄉已經四年了,這個鄉字當是廣義,包括京都和家鄉。詞人日日夜夜盼望著回鄉,可是如今卻象遊魂一樣,孑然一身,遠謫南州。當此風雨之夕,即使他想夢中回到家鄉,也因角聲盈耳,進不了夢境。鄉夢斷,旅魂孤,這六個字凝聚著無比深沉的感情。至崢嶸歲又除一句,詞人始正面點除夕。崢嶸,喻不尋常,此言歲月之艱難。然而著一又字,卻表明了其中蘊有多少次點燃了復又熄滅的希望之火。言外之意是:一個又一個除夕到來了,接著又消逝了,詞人依舊流徙外。

  詞的結尾意思是說,衡陽還可以有鴻雁傳書,而自己貶衡陽以南幾百裡的郴陽,連雁也看不到了,何能帶來書信呢?寫離鄉日遠,音訊久疏,連用二事,貼切而又自然。鴻雁傳書的典故出於《漢書。蘇武傳》,本來是漢朝使臣詐騙匈奴單于的話,後人卻把它當事實引用。據說南地極燠,雁望衡山而止(見陸佃《埤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