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800字> 有年味的作文800字

有年味的作文800字

有年味的作文800字

  過年時,大家都有自己記憶中的年味,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有年味的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有年味的作文一

  時光在指縫間不經意流過,春節逐漸近了,年味也逐漸濃了。

  在人們的心中,過去的一年,或憂傷,或快樂,或感動都已經成為了歷史,取而代之的,是盼望與親人見面的急切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在這種心情的促使下,一股年味悄然生成,彌散在家家戶戶中,彌散在大街小巷間……

  在街上,隨處可見那些懷揣著對親人思念之情的人們,拎著大包小包,前去走親訪友。街上商店的老闆們,則是在認真地貼著春聯,只見他們小心地撫平上的折皺,像是在撫平過去一年中不愉快的過往,仔細地一遍遍地塗著漿糊,像是將自己對未來美好的祝願縫合在其中。街道中辛勤忙碌的工人們,更是犧牲了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將一串串彩燈纏繞在樹幹上,將一個個大紅燈籠高掛在街道上,既裝點了夜晚的街道上,又為春節增添了一份濃濃的喜慶。對了,還有那隨時隨地都可聽到的鞭炮聲,像是急切召喚著春節的到來。年味也就在這濃濃的人情味和淡淡的鞭炮的火藥味的醞釀下生成。

  在家中,年味就更足了。臥室中,大家紛紛拿著手機在上面運指如飛,一遍遍地轉發,回發著簡訊,一句句美好的祝願在指間滑過,友情與親情也透過這種新媒介在彼此之間傳遞。客廳中,年齡尚小的弟弟妹妹們,時而追逐嬉戲,時而伏在老人身旁聽其講述過去的故事。廚房中,翻騰的餃子不住地冒著熱氣,豐盛的菜餚中,油汁在炒得微焦的肉片上呲呲作響。孩子們笑著,叫著,熒幕中的人唱著,跳著,在一片安謐祥和的氣氛中,暖暖的親情夾雜著誘人的菜香調和成家中特有的年味。

  在我看來,年味既是鞭炮的味道,又是菜餚的味道;既是親情的味道,又是友情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在這一片濃濃的年味中,讓我們虔誠地懷著對未來的美好祝願,共同準備踏上一段新的征程。

  有年味的作文二

  20XX年2月某日晚,透過窗看著外面飄灑的紛紛白雪如同柳絮般的落下落下。草地上,樹上,車上&&鋪上了一層潔白的婚紗。看著這如此詩意的美景我不禁回憶起那逝去但又難忘的年味。

  零食和煙花  童年時過年的年味是吃不完的零食和美麗燦爛的煙花。那時小小的我常常看著牆上的日曆一天一天翻著,盼著過年的日子早早到來。終於過年了,我和附近的小盆友們都在家前的廣場集合,身上能裝東西的口袋裡都裝滿糖果、瓜子、花生。每個人的臉都跟大花貓似的,鼻涕忽上忽下的;大人們也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煙花,衝到門外,高高興興地點燃了引線。撲地一聲,煙花向一隻輕盈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最後啪的'一聲,分成了許多個火花,在天空中慢慢地,輕輕地,飄落到地上。我又拿出一個金玉滿堂,拿在手上,砰、砰,十聲炮響,響徹夜空,大街小巷早已經成了兒童的世界。

  祝福與餃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上了學,過年的年味則成為一句句吉祥的祝福和一碗熱騰騰的餃子。  過年了,早早來到爺爺奶奶家,並送上一句吉祥的話:祝您,春節快樂!祝福頓時溫暖了你我他。晚上奶奶把我和爸爸喚進屋去。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著三鮮陷餃子,欣賞著豐富多彩的春節晚會節目。爺爺,老叔還有爸爸舉杯暢飲,奶奶笑眯眯的雙眼變成了兩條縫,一家人都是滿面春風,其樂融融。

  歲月無情,光陰飛逝,爺爺奶奶也禁不住時間的考驗,隨那年寒冬大雪也與我們陰陽相隔了。正是那年也讓我知道過年的年味是對親人牽腸掛肚的思念。想著和爺爺吃年夜飯飯的情景,我的眼睛已被淚水模糊了。  那一年爸爸剛貼完春聯,就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我坐在飯桌旁,看著這些美味家餚,垂涎三尺。終於開飯了,我狼吞虎嚥,好不費力氣就把一碗飯消滅了,輪到我敬酒,我端起酒杯對爺爺說祝您福如東海長流水。接著我又祝奶奶壽比南山不老松。然後我學著大人的樣子,喝一口,咂砸嘴,好酒好酒。爺爺笑呵呵地說:我們的小乖孫子長大了,會用對聯了。奶奶臉上笑得樂開了花,說:祝我們的小孫子學習進步,天天向上。爺爺奶奶雖然走了,但他們仍留在我心中。我相信他們在那邊也是開開心心。

  在飄飄落落雪中,年雖早已過去了,但年味兒仍舊是揮之不去,仍給了我無盡的回味。高三:無言的草

  有年味的作文三

  記憶中的年味總是恰如其分如期而至的皚皚白雪;記憶中的年味總是對辭舊迎新的滿滿期待而如今,年夜飯熱鬧的不是家而是酒店,我們普遍感覺到年味兒淡了,興趣兒沒了。再不回憶就真的忘了,正在變的時代,正在變的慶賀方式,讓記憶中的年味更濃、更香、更讓人懷念讓我們重拾那些被遺忘的時光,打撈起那些記憶中的年味兒吧!

  記得兒時,那個時代物資匱乏,過年成了最幸福的一件事。從臘八這天就預示著忙碌新春的開始。媽媽會把早就泡好的8種糧食倒在家裡的一隻大鍋中,和往常一樣我用力拉著風箱,伴隨著有節奏的聲響,灶膛中伸出了長長的火舌,驅散了嚴寒的冬意!那時一有空就喜歡搶著做灶膛邊,你不知道那時一到冬天河裡的冰就從河面一直結到河底,那個雪也是白茫茫的一片!這樣的時候能坐到灶膛邊是多麼幸福的事,再來幾隻烤紅署,在那個年代,那真叫一個美味啊!接著家家戶戶都會做炒米糖,那個小小的圓嘟嘟的肚子的機器,每隔五分鐘就一鍋香噴噴的爆米花出鍋,來個七八鍋回家拌著熔化的糖塊,隨意的挫成方塊,揉成圓個,一會兒功夫幾袋子的炒米糖就在眼前了!外加街上蘋果桔子每樣來個8個,再買點糖和瓜子,這樣孩子們的年貨就算備齊了! 接下來就是我扳著手指熱切的期待新春的到來。只有過年,才有嶄新的棉襖,頭上扎著一朵大紅花,心理美滋滋的!除夕了,歲末了。大人們早早的起了床,抓出關在雞窩裡的公雞,把菜刀磨得更加的鋒利,除夕殺雞也是要講究吉利的!不能補刀,一刀見血是最吉利的。

  媽媽一整天都是忙碌的,灶旁的風箱“呼呼”的送著氣,菜餚在鐵鍋裡打著滾,院子裡到處洋溢著清香!這是盼望已久的味道,是媽媽的味道!更是那份吉祥的年味!除夕的祭品已經擺在桌上,把酒斟在杯裡,莊嚴的點燃香燭錢紙,祭奠已故的長輩,讓他們在另一個國度也過著溫暖的年!並祈求他們保佑全家的平安健康!接著放二個爆竹,迎接吉祥的新春!全家老少坐滿一桌。一年到頭最豐富的餚擺滿了桌子!團圓飯少不了魚,寄託著父輩們的希望,希望年年有餘,有頭有尾!不過,在那個年代一碗肉是要從大年三十端到正月半的,所以每天也只能聞聞肉香!吃團年飯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吃飽了不能說不吃了,筷子也不要掉在地上,如果小孩不小心打碎了碗。大人們趕忙會說“歲歲平安”!

  新春的鐘聲敲響了,爆竹聲開始響起,孩子們直奔村裡最有錢的人家,一隻黑白電視早早地就搬到場地中間!不一會兒村裡的男女老少都聚集了過來,全村人一起過起了新春!一天天過去,接著就是正月半了,那也是我們小時候最快樂的時光,拿著燒著的麥穗杆子,從田頭跑到田尾,嘴裡不停地在說:“正月半捉毛蟲,你家的菜銅錢大,我家的菜盤籃大,吃的肥頭胖耳朵!”這毛蟲總也捉不玩,總想著把自家田裡的蟲子都趕到別人家去。其實孩子們就是玩火把的藉口!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又讓我想到記憶中過年的味道了!恐怕也只有在那個年代才有那種心境了!心中不免生出一縷淡淡的惆悵!

  有年味的作文四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一曲童謠可能是孩童時期最具期望值最具誘惑力的話了,那時候哪一個孩子不期望過年?在那時候的我們的眼裡,過年就是新衣服、好吃的、好玩的還有長大的代名詞呢!一切的期盼和歡樂都融入在了過年這個節日裡了。

  那時候的寒假放的也沒有現在早,但總感覺從放假到過年那天總是有過不完的時間,盼啊盼啊盼啊。盼星星盼月亮,盼過年。其實要讓現在的我來說,還真的說不出到底在盼著什麼,但當時總是感覺那裡就是理想的願景。

  從臘八之後,各家各戶就開始忙碌過年的事務了,殺豬殺雞宰羊,為的是慶祝一年的豐收和對自己這一年辛苦的犒勞。那時候,不管作業有多麼多,都得在剛放假的頭幾天廢寢忘食的把作業寫完,為的是在新春伊始的時候能夠痛痛快快的玩幾天。因為俺媽就教育我,學就學個紮實,玩就玩個痛快。這一點其實至今還讓我受用。其實父母作為我們的啟蒙老師,我從他們那學到的還真是獲益匪淺,尤其是作為學為人表的他們。

  作業寫完了該乾點什麼呢?那自然是玩了,在我住的大院裡,有三個從小玩到大的發小,那時候啊,冬天還能下點雪,每到那幾天,雪就像和我們約好了似的如約而至,一晚上的撒鹽空中造就了

  言好事,下地保平安。那時候奶奶經常為我祈禱的就是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個好大學,那時候在我的心中,大學還是一個夢,一個充滿各種幻想的夢哩!

  大年三十那天,早上五六點就要起來接灶,辭別了灶王爺,自然要把他接回來過年哪,接灶的儀式沒有那麼複雜,放一盤鞭就行,這個活動總是我爸爸起來做,聽到鞭聲我也就醒了,那時候五六點醒來自然是特別早,總感覺到無比的興奮,小心臟砰砰的跳。這天起來後程,現在只要貼一個福字就夠了;那時候春晚的每一個節目都令人充滿期待和嚮往,現在演員卻在擔心被吐槽被謾罵;那時候一條祝福的簡訊要苦思冥想很久,現在僅僅是新春快樂;那時候拼命的趕作業為了好好玩,現在都找不到該幹什麼;那時候過年能聞到濃濃的火藥味,現在卻充斥著汽車的尾氣味;以前早上起床是被公雞叫醒,現在是被響著公雞聲音的鬧鐘叫醒;以前的元宵節能看到漫天的煙火,現在連看到星星都難;以前還能在家過元宵節,現在想在家都難那時候的年味都不知道跑到哪去了,生活越來越好了,政策越來越到位了,年過的卻越來越沒味了,不知是長大了思想高端了還是經濟騰飛了生活習慣改變了。

  不知以後的孩子還能不能過上我當時過的那種年。前幾天,有個阿姨問我他家小孩學英語買哪種學習機好?我說學英語還得用學習機嗎,有字典不就行了。修車老人都對我說現在某些學校學費越來越貴,放學卻越來越早,作業也越來越少。我們爺爺奶奶那一輩人文化水平雖然不高但卻很偉大,我們這一代人文化水平很高,卻能路不扶人,見人撞人。他們開坦克,我們開寶馬,他們軋鬼子,我們壓他們。看來是一代比一代強啊!

  社會在進步,也要跟上時代潮流了!

  有年味的作文五

  春節是人們最隆重的節日。臨近年關,遠在異鄉打工和上學的鄉里人經歷“春運“的重重考驗,回到家鄉,與家人團聚、共慶新春。

  快要過年了,人們緊鑼密鼓地籌辦年貨。大年三十晚上,各家各戶桌上都擺滿了香噴噴的年夜飯。飯桌上,家人有說有笑,嘮嘮家常,合計合計來年的打算,一起看看春晚,節日的氣氛變得更濃了。飯後,老人、大人和孩子一起守歲,祈求新春更加美好。大年初一,家家戶戶張貼春聯、放鞭炮,歡渡春節。人們見面個個面帶笑容、互說吉祥話。小孩到本家近房(同一家族的人)去拜年,想多攢些壓歲錢。整個鄉村處在熱烈的喜慶之中。

  特別在大年前後,縣城上的集會便成了名副其實的“相親會”。平時在外忙於打工的青年男女,恰好利用春節回家的這次機會解決了婚姻大事,也好滿足家裡老人的心願。媒人約好地點,邀來男女雙方見面。媒人幫著搭橋牽線,忙著撮合。雙方的家人也都幫著仔細地打量。街上熱鬧的相親場面,成了鄉村過年風味獨特的景象。

  然而,在人們的印象中,“年味”似乎淡了許多。尤其是與近幾年相比,人們更加懷念過去的春節。雖然過去的物質生活比不上現在,但是“過大年”遠不是吃吃喝喝那麼簡單。吃喝只是物質匱乏年代給人們留過的心理暗示,本身並不是過年的重要內容。主要原因應該是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缺失。大多數春聯由原先的家人手寫變為了街市上的印刷,人們已不能到裁紅紙、寫毛筆字、讀春聯的快樂了。人們過去之間的走親訪友也變為了呆在家中看電視或上網,於是人與人之間似乎多了層隔閡。

  風俗正在簡化,人情也日漸淡薄。原因就在與人們在追求更高物質生活時,卻忘記了生育我們的“傳統的文化”,令人擔憂的是,無論鄉村還是城市,這種趨勢還在上升。難道以後人們只能在記憶中追尋那種“年味“了嗎?

  有年味的作文六

  2月4日,農曆臘月廿四,南方俗稱“小年”,一大早母親便在廚房忙活起來。隨著排氣扇的聲音一停,母親端上來了一盆冒著熱氣的年糕,噴香的味道撲面而來。“嘿嘿,沒想到我也成‘糕富帥’了啊。”我開起了玩笑,夾起一塊蘸了糖的年糕就往嘴裡送。熱氣騰騰的餐桌、柔軟黏牙的感覺,頓時讓我回憶起童年那些百吃不厭的“年味”來。 我的童年是在平江縣城度過的,每到歲末,各種年貨應有盡有:糖果、炒貨、紅薯幹、炸肉、酸蘿蔔等等,而我最喜歡的就是酒心糖和炸肉。我現在已經很少見到酒心糖了,它是一種空心的巧克力糖,空心部分灌滿了果露酒。由於平時很少吃到這種高階糖,所以我們吃酒心糖時,都是小心翼翼地撕開金色的糖紙,順便將粘在糖紙內面的巧克力屑添乾淨,然後舔著巧克力,當快要舔到裡面的空心部分時,將糖塞入嘴裡,用力一咬,頓時酒味四散,甘甜的酒汁順著舌尖流入喉嚨,好不痛快! 炸肉並不是把肉放入油鍋炸,對於80年代的小縣城來說,大塊吃肉也是件比較奢侈的事。大人們把加入雞蛋的麵粉揉成團,裡面包裹一些碎肉末、蔥,再放入油鍋裡炸成金黃色出鍋。我最喜歡在大人們做炸肉時,站在一旁看著,一旦有炸肉出鍋,我便手疾眼快一把抓過來,一邊吹著燙手的炸肉,一邊咬著炸肉最外面那層脆脆的金色麵皮,吃完脆皮,裡面的麵糰又白又嫩,就像雞肉一樣,再加上碎肉末和蔥香,那感覺,比現在肯德基麥當勞的炸雞好吃多了。

  “小年來到炸饊子放炮”,拿到壓歲錢了,我們男孩子就喜歡買些

  香燭鞭炮,跑到外面燃放,運氣好的可以碰到挑著擔子賣炸饊子的老頭。炸饊子是筋麵粉放油鍋裡炸出來的,我沒見過怎麼做,但是捲起來像鐵絲一樣一大盤,咬起來嘎嘣嘎嘣的,非常脆,一吃就停不下來。還有炒米,將曬乾的米飯放入油鍋內炒,加入黃豆、芝麻、鹽巴等,香氣逼人。看春晚時,左手一把炸饊子、右手一把炒米,可以吃通宵不停嘴。

  不知覺間,我眼鏡上已是霧濛濛一片,我連忙用手擋住年糕的熱氣,擦乾淨眼鏡。而那舌尖上的年味,那過年的

  有年味的作文七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個全中國人民值得高興的日子,我在這一天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

  剛天亮,我就隨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睜開了眼睛,我迫不及待地拿出舅媽給我買的新棉襖,又對著鏡子試了試,玫瑰色的長棉襖配上黑色的緊身褲,再穿上一雙白色的長靴,扎個花苞頭,戴上鑲著水晶的小皇冠,簡直美到爆!走出睡房,我看見家中又多了幾絲紅色,家中間掛著一個大紅色的中國結;廚房門口掛著兩條紅色的魚,象徵著年年有餘,說是根據諧音來的;我的小睡房的門上也貼上大大的“福”字。

  我跑下了樓梯,來到樓下。哇!雪後的景色可真美!樹上、地上、遮雨棚上都蓋上了厚厚的一層雪,踩在雪上,鬆鬆鬆軟的真舒服!放眼望去,平地猶如有一塊銀色的毛毯鋪在地上。雪還在紛紛揚揚的飄著,站在雪中,真覺得如入仙境。

  早點吃完了,該去領紅包。我和貝貝一路小跑從家中跑到賓館裡。姥爺姥姥已經坐在沙發上等我們了。我連忙說:“祝姥爺姥姥壽比南山,福如東海!”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竟然讓二老這麼開心,他們摸著我的頭說:“嘉嘉真乖!”貝貝也嗲聲嗲氣地說:“祝姥爺姥姥健康成長!”我們聽到後立刻捧腹大笑。貝貝竟問:“為什麼嘉嘉姐姐好乖?我不乖嗎?”姥爺姥姥笑著說:“好好好,貝貝最乖啦!”兩位老人樂得合不攏嘴,忙不迭的把紅包塞到我們手裡,一邊還說:“好,祝你,們學業有成,以後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

  這一天又緩緩的過去了,這濃濃的年味卻在我心裡我心裡回味著!

  有年味的作文八

  綿長的水泥路已被冷豔的紅光所淹沒——那是鞭炮的殘渣,像是一夜之間來了一場翻天覆地的暴風雪,淹沒了來往的車輛、行人,也吞沒了笑語歡聲,天灰濛濛的,一些樓房前的燈籠射出清冷的光,偶爾從遠處傳來幾聲貓叫或賭博的人們的吆喝聲,我靜靜地站在路旁,竟然有些懷疑現在是不是大年三十,一般莫名的感傷油然而上。

  我依稀可以清楚地記得,過去的過年絕不是這般模樣。 那時,我在姥姥家,大年三十那天全村每戶人家都敞開著大門,門口貼著紅對聯,門前的石階也都洗得油光發亮。

  孩子們個個都穿著花衣裳,臉和手都被凍得通紅,個子小的拼命也跟著人隊伍,一路上到處塞“二踢腳”(一種小型鞭炮),搗的人家雞飛狗跳,但是在過年,這樣的大日子裡大人不會跟我們這些小鬼計較,這些“伎倆”成了我們囂張的資本。

  最開心的事莫過於發紅包了,當父母把鼓鼓的紅包遞給我們的那一刻,我們都歡呼雀躍,立刻揣著紅包溜出去,在夥伴面前炫耀一番。

  過年時,一家人總要一起出門,去串親戚,爸爸也可以放開喉嚨喝個夠,餐桌下的小狗狡猾地鑽來鑽去,爭搶著骨頭。 偶爾,一朵綻放的煙花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也把新春的天

  空點綴得更加絢爛多姿……

  可現在,家家戶戶都立起冰冷的鐵門,即使是家鄉,也完全品不出當年的那種“年味”來,孩子們只能把窄窄的電視螢幕當成過年的唯一詮釋,這對他們而言是多大的遺憾與不幸啊!難道這就是我們對綿延了幾千年,也輝煌了幾千年的民族節日的傳承?難道這注定將成不可挽回的悲哀?

  我立在死寂的路旁,擦燃一個“二踢腳”放在地上,願它的吶喊能在我腦裡蕩起些許熟悉的波瀾,可它卻沉默了,似乎在思索著什麼……

  家鄉的大年是有味的,它有著一種傳承於冥冥的心靈深處,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