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琵琶行> 關於《琵琶行》音樂意境賞析

《琵琶行》音樂意境賞析

關於《琵琶行》音樂意境賞析

  一、匯入課題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讓我們感受到詩人幽靜、恬淡、閒適的心情,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讓我們領略了塞外風光的雄奇壯美和滔滔長江的雄渾壯闊,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抒寫了亡國之君的滿腔幽憤和無盡哀愁。

  這一句句膾炙人口的詩篇都有一個共同點:透過生動的景物描寫營造優美的意境表達詩人豐富的思想感情。那什麼是意境,如何準確解答詩歌意境鑑賞題呢?希望透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能在詩歌意境鑑賞題的回答方面有所突破。

  二、什麼是意境?(膠片1)

  意境是指文學作品中透過意象組合所描繪出的生活圖景(或自然景色),與詩人主體審美情感(思想感情)融合為一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是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能誘導和開拓出豐富的審美想象空間的整體意象。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

  好的詩人,常常能夠使意境“景中有情,情中含景”。(膠片2)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膠片3)

  1. 在詩中作者寫哪幾種景物?這些景物營造怎樣的意境?

  答:月落、鳥啼、霜滿天、江邊的楓樹、漁火、寒山寺,意境:秋夜幽寂清冷。

  2. 透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寫出羈旅者孤孑清寥、愁緒滿懷的情感。

  教師小結:(1)這首詩有一系列單個的意象,如“月落”“鳥啼”“霜滿天”“江邊的楓樹”“漁火”“寒山寺”等,這些意象組合起來,便成了一幅藏情於景的逼真畫面,雖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顯情深意濃。詩中沒有直抒愁,而是透過一系列單個具體的意象,營造了幽寂清冷的意境,表達出羈旅者孤孑清寥、愁緒滿懷的情感。表面上這首詩句是寫景,實際上句句都在抒情。

  教師小結:(2)剛才同學們的答題時,有三點值得肯定:一是對詩中所寫之景的再現做得很好。二是對感情的把握比較準確。但有一點做得不好,哪一點?接下來我們要共同討論的問題是:如何準確的概括詩歌的意境。

  三、概括詩歌意境的方法概括詩歌意境的方法

  毛翰在他《詩美創造學》闡明瞭一個觀點:意象與意境是一實一虛,一真一幻;意象讓人從旁觀賞,意境卻讓人身入其內、神遊其中。他還用一個公式來闡明二者的關係:意境=意象+氛圍 (膠片4)

  所以我們在思考如何概括意境的特點的時候,可以按以下步驟做:(膠片5)

  首先、抓住詩中的主要意象。

  一、善解意象。

  鑑賞古詩詞中的形象,重要的是要捕捉並理解詩歌中的意象。意象是指詩歌中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是作者內在的思想情感與外在的客觀物象的統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託物言志”中的“物”。詩人對意象的選取與描繪,正是作者主觀情感的流露。意象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意旨,寄託著複雜的情感,暗示著深刻的哲理,承載著詩人強烈的主觀色彩,其客觀之“象”與主觀之“意”共同構成了富於美感的形象。我們理解詩歌形象,總是從感受意象開始,捕捉“意”、“象”的能力是詩歌鑑賞中居於核心地位的藝術感受能力。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一連疊用九個意象組成一幅瀰漫著陰冷氣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陽圖,烘托出浪跡天涯的遊子思念故土的彷徨悲苦的情懷,那枯藤、老樹、昏鴉、古道、瘦馬等意象,都傳遞著作者的羈旅愁思。“楊柳岸曉風殘月”三個意象勾畫出楊柳依依,曉風吹拂,殘月微明的情景,這些最能觸動人離愁的意象交融在一起,構成了淒涼難耐的意境,淋漓盡致地抒發了作者感傷離別的悲哀。“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幾個意象刻畫了擊退金兵的情景,在表明南宋人民保衛自己國土的偉大力量的同時也體現了作者收復中原之志。

  二、巧析意境。

  詩歌意境是指詩人的主觀感情和客觀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是一種情景交融而又虛實相生的藝術形象,是作者的創作與讀者的想象共同創造的結果。詩人常透過一系列相關意象的組合,構成具有特定意義的意境。鑑賞意境就要從作者所描繪的風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貫穿其中的思想感情。在一些寫景抒情詩中,意象是一個個物象,而意境則是這些物象綜合起來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意象是構成詩歌的一些具體的、細小的單位,而意境的範圍比較大,通常指整首詩所構成的境界,具有整合性,意境是詩歌藝術成就的重要顯現。

  馬致遠的《秋思》中那些冷落衰敗的意象,構成了蕭索悲涼的深秋的意境。王維的《鹿柴》“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表現出寧靜幽深的意境。張旭的《桃花溪》“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營造了一個清遠含蓄的意境。劉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今夜偏知春色暖,蟲聲新透綠窗紗。”營造了一個清新明麗的意境。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連用缺月、疏桐、孤鴻等意象,營造了孤獨淒涼的意境。

  反覆揣摩、體味意象,是體會作者思想感情從而順利進入詩歌意境的關鍵。準確地把握意象的內涵,學會分析意境能有效地提高詩詞鑑賞題的得分率。

  附練習題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的練習題。涼州詞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意境也稱境界,是中國獨有的一個詩學和美學術語。意境理論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先秦哲學,如老子的“大象無形”說。“境”或“境界”原指修行者領悟佛法所能達到的境地,語出佛經,為南朝詩學借用,如劉勰《文心雕龍隱秀》評詩,有“境玄思澹”之語。意境說初見端倪。託名王昌齡的《詩格》首創了“意境”一詞。其後,意境為唐人所重。皎然《詩式》、司空圖《詩品》及宋人嚴羽《滄浪詩話》等對意境理論的形成多有建樹,至近人王國維《人間詞話》集其大成。

  什麼是意境?

  什麼是意境?今人一般認為,意境是“文藝作品中所描繪的客觀圖景與所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具有虛實相生、意與境諧、深邃幽遠的審美特徵,能使讀者產生想像和聯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簡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種情景交融的詩意空間。

  意境的本質

  如果說意象入詩,其本質,可以理解為詩人按照自己的審美理想,對生活,對世界進行取樣、重組,試圖建立一種藝術秩序。那麼意境的本質是什麼呢?春天的意境,良宵的意境,“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意境,“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的意境,大約就是詩人為心靈自由而營造的精神空間。

  但意境本質的這一定義還不完整。這一定義大抵只是屬於浪漫主義詩歌的。事實上,意境這一精神空間,並不總是我們所要追求的,並不總是我們所想創設的。有時,它也會是客觀世界所強加給我們的,恰恰是我們所急於逃避的。例如“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意境,“斷腸人在天涯”的意境,”冬天的風雪,狼一樣嚎叫”的意境,警笛淒厲警犬狂吠的白色恐怖的意境。這往往就是現實主義的意境。詩中營造這種意境,並不表明詩人嚮往它,而只是慨嘆它,無奈它,怨恨它。

  追求自由的精神家園,嚮往理想的精神空間,同時,控訴精神牢籠,逃避人生噩夢,這才是詩歌意境的全部本質。下面我們來欣賞這樣一首詩。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相傳揚州有二十四座橋,一橋一景,各臻其妙,面者說二十四橋即吳家磚橋,古時有二十四位美女亭亭玉立於橋上吹簫,因而得名。詩人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離開揚州之後,仍然魂牽夢繞。這首詩以調侃的口吻,詢問在揚州為官的友人韓綽:值此秋深月明之際,你在哪座橋上與你的紅顏知己們吹簫彈曲呢?這裡,將想像中的揚州城的才子佳人歡歌冶遊的畫面,與傳說中的二十四位美人吹簫於橋上的動人情景,巧妙地疊印在一起,二十四橋的兩種解釋皆可通,“玉人”指才子或指佳人也都可解。令人彷彿想見月上中天,晚風習習,吹簫的美人冰清玉潔,依稀聽到悅耳的簫聲如泣如訴,散佈於月光如水的南國秋夜,夢裡江山……詩境極為圓融透徹、幻美空靈。

  著眼於意境,詩的三種類型

  “意境”是一個並列片語。有“境”有“意”。著眼於意境,詩可以分三類:一是主觀抒情、直言其意的詩;二是以象寓意的詩,其主觀之意,與客觀之境相互依存,可謂主客二元結構的詩;三是客觀地詠物寫景或敘事的詩即無所寄託的純粹的景物詩或敘事詩。

  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直抒胸臆,一腔懷才不遇的狂放悲憤之情的盡興傾訴,滿腹報國無門的牢騷不平之氣的痛快宣洩,通篇只有黃河之水和鏡中白髮兩個意象,加上曹植當年縱酒使氣的一處借景,難以展開詩境,這是一首以“以意勝”的典型之作。下面一篇同樣是李白的作品:

  憶秦娥

  簫聲咽,

  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

  年年柳色,

  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

  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

  西風殘照,

  漢家陵闕。

  相傳為李白所作的這首《憶秦娥》,由一西京女子於清怨的蕭聲之中獨倚秦樓,見月殘柳老而傷春懷舊,進而放眼咸陽古道、漢家陵墓,感受蕭瑟秋風、夕陽殘照,生出繁華難駐、青春不再、盛極不免其衰的無盡悲慨,其意境恢弘而蒼涼,歷來為詩家所稱道。此種作品,便是“意與境渾”的典型。

  詩在客觀化道路上越走越遠,走過了主觀抒情的“意濃境淡”,走過了主客二元的“意與境渾”,便走近了純客觀的“境顯意隱”。此時,詩人陶醉於模山範水美景風物之間,忘乎所以,其筆下山水景物只是信筆寫來,並不在乎融情寄意,其詩己由表現性作品,一變而成為再現性作品: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唐]劉禹錫《望洞庭》

  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面的開闊遼遠,這應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己經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裡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屬於古代漢語中“偏義複詞”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裡的青螺。全詩純然寫景,既有描寫的細緻,又有比喻的生動,讀來饒有趣味。

  綜上,我為大家介紹了有關詩歌意境的有關內容,其實意境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概念,這些只是皮毛。大家只有在日後的學習生活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才能更好的領會詩歌中的意境。

  賞析:

  這首小令僅五句28字,語言極為凝鍊卻容量巨大,寥寥數筆就勾畫出一幅悲緒四溢的“遊子思歸圖”,淋漓盡致地傳達出漂泊羈旅的遊子心。

  這幅圖畫由兩部分構成:

  一、由精心選取的幾組能代表蕭秋的景物組成一幅暮色蒼茫的秋野圖景;

  二、抒寫內心深處無盡傷痛而獨行寒秋的天涯遊子剪影。

  第一幅畫共18個字九個名詞,其間無一虛詞,卻自然流暢而涵蘊豐富,作者以其嫻熟的藝術技巧,讓九種不同的景物沐於夕陽的清輝之下,象電影鏡頭一樣以“蒙太奇”的筆法在我們面前依次呈現,一下子就把讀者帶入深秋時節:幾根枯藤纏繞著幾顆凋零了黃葉的禿樹,在秋風蕭蕭中瑟瑟地顫抖,天空中點點寒鴉,聲聲哀鳴……寫出了一片蕭颯悲涼的秋景,造成一種悽清衰頹的氛圍,烘托出作者內心的悲慼。我們可以想象,昏鴉尚能有老樹可歸,而遊子卻漂泊無著,有家難歸,其間該是何等的悲苦與無奈啊!接下來,眼前呈現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還有依稀嫋起炊煙的農家小院。這種有人家安居其間的田園小景是那樣幽靜而甜蜜,安逸而閒致。這一切,不能不令浪跡天涯的遊子想起自己家鄉的小橋、流水和親人。在這裡,以樂景寫哀情,令人倍感淒涼,烘托出淪落他鄉的遊子那內心彷徨無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畫裡,我們可以看到,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遊子卻騎著一匹延滯歸期的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著遠方踽踽而行。此時,夕陽正西沉,撒下淒冷的斜暉,本是鳥禽回巢、羊牛迴圈、人兒歸家的團圓時刻,而遊子卻仍是“斷腸人在天涯”,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鄉的遊子面對如此蕭瑟淒涼的景象,怎能不悲從中來,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腸寸斷!一顆漂泊羈旅的遊子心在秋風中鮮血淋淋……

  一支極為簡短的小曲,表達了難以盡述的內蘊,形象地描繪出天涯遊子悽楚、悲愴的內心世界,給人以震撼人心的藝術感受。讓人讀之而倍感其苦,詠之而更感其心。讀此曲而不淚下者不明其意也。

  這首小令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讚譽,一方面是由於它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真切地表現出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調雖然低沉,但卻反映了當時沉悶的時代氣氛,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比較明顯的特點是:

  1.簡約與深細相依

  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來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處。《天淨沙秋思》文字之精煉,也可以說達到了不能再增、減一字的程度。全篇僅五句,二十八字,既無誇張,也不用典,純用白描勾勒出這樣一幅生動的圖景: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僕僕的遊子,騎著一匹瘦馬,迎著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即將歸巢的暮鴉在樹梢上盤旋;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來到溪邊的幾戶人家門前,這時太陽快要落山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的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至於遊子為什麼飄泊到這裡?他究竟要到哪裡去?這些言外之意,儘可聽憑讀者自己去想像。這首小令,確實不愧為言簡意豐、以少勝多的佳作。小令的前三句,十八個字,共寫了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事物,一字一詞,一字一景,真可謂“惜墨如金”。但是,凝練而並不簡陋,九種事物名稱之前分別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現各自特徵的修飾語,使各個事物都帶上了鮮明的個性,又使本來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籠罩下,構成了一個統一體。作者沒有寫這些事物的方位,也未寫這些事物與遊子活動的關係,但讀者又可以想像得到,並把它們緊密地聯絡起來。簡約之中見出深細。

  2.靜景與動景相映

  《天淨沙秋思》的藝術效果,又得力於成功地運用映襯技法。作者將許多相對獨立的事物同時納入一個畫面之中,從而形成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處於動態中的“流水”,與處於靜態中的“小橋”“人家”相映,更顯出環境的幽靜;“西風”與“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見蒼涼;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圖上,一面是枯藤、老樹、昏鴉在秋風蕭颯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餘暉給枯藤、老樹、昏鴉塗上一抹金黃的顏色;“小橋流水人家”,呈現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與淪落異鄉的遊子相映,使“斷腸人”更添悲愁。從整個構圖看,前四句寫景,末一句寫人。但人是主體,景物是人活動的背景,把背景寫充分了,主體就被烘托出來了。這正是相互映襯的妙用。

  3.景色與情思相融

  詩言志。這首小令旨在表達天涯淪落人的悽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東西,難於表達。作者運用傳統的寄情於物的寫法,把這種悽苦愁楚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枯藤、老樹、昏鴉、西風、瘦馬、夕陽,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顯的深秋色彩,與無形的抽象的悽苦之情,有相通之處,用有形表現無形,方使人感到具體生動。正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愁”與“水”本無聯絡,但作者借江水之多,喻愁之多,二者有“恰似”之處,用江水東流之景,表達無限的悲愁之情,十分深刻。自然景物本來是沒有思想感情的,但當詩人把這些客觀事物納入審美的認識和感受之中,這些事物便被賦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為一體了。“小橋流水人家”,不過是極常見的普通景色,但當它與“斷腸人在天涯”同處於一個圖景之中時,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為使“斷腸人”心碎腸斷的觸發物,使圖景帶上悲涼的氣氛。所謂“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生”,就是這個道理。《天淨沙秋思》堪稱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無痕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