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合集10篇)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合集10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

  初次邂逅平凡的世界是在高二上學期,在那段充滿黑色色調的時光裡,幸逢“路遙“。有幸跟隨大師遊歷黃土高原,為雙水村勞動人民的貧窮而感傷,為孫少安的奮鬥不息精神所震撼,沉浸在曉霞和少平甜美而骨感的愛情中,甚至為曉霞的意外死亡而失心痛哭…….

  每每當我想起那段深刻的時光,一切的記憶猶如潮水般接連不斷的奔湧而來,它非但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暗淡磨滅,反而在歲月長河的對映下愈加明光可鑑,熠熠生輝。

  念曉霞。

  無論我如何去追索,年輕的你只如雲影掠過,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淡,逐漸隱沒在日落後的群嵐中—青春,席慕容。

  曉霞是少平的精神導師,她彷彿與生俱來女性中的所有美好,以至於我常常覺得她於凡夫俗子是如此的遙遠,猶如蒼穹中閃爍耀眼的繁星。那時候,曉霞就是我心中的女神。也許是作者對這個角色的預設,決定了她是如此的完美無缺。又也許是家境的殷實,讓她不必像男主人公孫少平那樣為溫飽而愁,使得她思想和品質讓同齡人望塵莫及。對於出身貧寒的孫少安,她非但沒有鄙夷,反而充當“精神導師“的角色,在少平的成長過程中給予引導,並與少平在一起同頻成長。她打開了少平世界的另一扇窗,驅趕少平自卑與敏感心靈深處的黑暗……

  於我,她是如此的近在咫尺,只有一字之隔,卻又是這般的遙遠,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也是正是因為這樣的完美,註定了她的離去。她的逝世,是本書最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之處,至此,本書的高潮已經到達到來,作者為此煞費苦心!儘管她只是一個理想人物,然而,她始終存在於我靈魂深處的一片淨土中,在那裡,居住著人性的善良,高貴,熱情……

  念少平—我的“精神導師“。出身貧寒,掙扎於農村和城市,在理想與現實中披荊斬棘。那時候,每當挫敗與彷徨之時,少平認真讀書時的模樣與挖煤時的窘迫都會出現在我的腦海中。他彷彿是我的“精神導師“,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給予我鼓勵與標杆,讓我甘願成為飛向火光的灰蛾,做烈焰的俘虜。

  平凡的世界中涉及時代背景下個人的成長,以及不滿平凡世界的瑣碎而超越現實追求理想愛情等諸多方面,在這裡不做過多闡述。

  那一年,我在黃土高原的長空中放飛青春夢想,感受平凡世界的脈動,在雙水村刻下深刻的精神烙印,感受平凡世界的所有美好與瑣碎。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2

  初讀《平凡的世界》是在大學,依稀記得當初讀了有感動,有遺憾。

  這次重讀,感受到路遙先生的睿智和偉大,他用樸素的文字表達出那個特殊年代人們生活的無奈,思想的變遷和人們之間真摯的感情,這是這本書的偉大之處。也許是因為有了生活的閱歷,再讀後每每合上書,先生塑造的人物卻不禁浮現在眼前,從孫家玉厚老人到少安、少平,蘭花、蘭香、貓蛋、狗蛋,甚至眼睛不好的奶奶,潤葉、曉霞、金波、金秀,福堂、福軍、潤生,都如過電影般在眼前閃現,彷彿他們就在我的身邊。

  先生用七載餘時間,嘔心瀝血成就了百萬字的鉅著,展現了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中國黃土高原的社會變遷,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的形象,展示了普通人在大的歷史程序中的艱難曲折。我無數次被主人公孫少安和孫少平感動,他們面對困境不屈不饒的奮鬥精神,讓我折服。但是,書中最讓我感慨感動的卻是著墨不多的孫玉厚老兩口,尤其是玉厚老人給孩子們營造的善良、寬容、孝順的家風對孩子成長的影響。這點即使在玉厚還年輕時就能體現出來,他為了給弟弟玉亭創造儘可能好的成長環境,可以說達到自己能力的極限。到了大兒子少安的時候,老人也讓孩子讀書,到了家裡揭不開鍋的時候,也沒有忍心說出讓孩子不上學,倒是在這樣家風薰陶下的少安非常的懂事,在考上學習證明自己有能力上學後主動提出不上學了,把機會給了年紀尚小的弟弟少平和蘭香。玉厚老人不僅支援孩子讀書,而且在孩子遇到無論是生活中還是思想上的溝溝坎坎的關鍵時刻,他都站出來,支援和鼓勵孩子,讓家成為孩子們的心靈港灣,讓少安、少平、蘭香甚至蘭花都得以在各自的天地裡翱翔。這也讓我想起小的時候,在家裡經濟情況尚不寬裕的情況下,善良、寬容的父母雖然經常帶著我下田勞作,但是卻常常鼓勵我,告訴我“只要你願意唸書,能夠念上去,咱們家砸鍋賣鐵也供你!”

  正是因為有他們的默默的支援與信任中下,我得以走入城市,過著今天雖然平凡卻感覺尚還幸福的生活,因為我習得了他們“知足常樂”的精神,常懷一顆感恩的心看社會和他人。如玉厚老兩口般的父母們,在那個年代有,在現在也還有,期望會越來越多,因為正是這些“平凡中見偉大的父母”能夠透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影響到自己的孩子,進而把“善良、寬容、孝順”的種子傳播得更遠,社會也會因此更美好吧!

  這就是我的。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3

  “不幸,是天才進步的階梯,信徒的洗禮之水,弱者的無底深淵。”巴爾扎特如是說。

  路遙先生筆下的《平凡的世界》,寫出了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陝北農村世故,還有改革更迭之時的滄桑狼狽,以及一覽無遺的喜悅驚喜。

  孫少安、少平一家,起初同那時中國千千萬萬農村家庭一樣,被貧困的枷鎖壓得舉步維艱。不幸,彷彿已在孫家生根開花,似乎窮一輩子早已註定。少安、少平不是天才,但至少不是弱者。不管選擇致富追求揚眉吐氣的方式為何種,他們都打開了枷鎖,走進了新天地,走出了一番自己的人生。不幸,不是束縛,反而是一種動力。

  我們都活在這般紅塵十丈,都是為自己的七彩夢想而奔波的芸芸眾生。同時,也是普通的,平凡的世界之人。我們在一次次的奮鬥和努力中,收穫喜悅與滿足,在一次次不幸中選擇接受。這便是我們的生活,平凡而又令人感動。在這等平凡的世界做著平凡之事,活出自己的平凡人生。

  有人似乎總是想在人海中脫穎而出,似乎總是在標榜著一份孤傲,想做不一樣的,不同於眾生之人。殊不知,在平淡之中開出七彩之花,這才是精彩的人生。像少平一樣,時刻不忘學習,讀書,對人對物懷揣一顆感恩之心,不隨世俗漂流;像少安一樣,時刻不忘本,致富不僅為了自己,更為了同時處於在水深火熱之中的貧苦人民,恪守農民之心。我覺得這才是人生,這才是平凡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絕非平庸。

  “我們原是自由飛翔的鳥兒,飛去吧,飛到那烏雲背後的山巒,飛到那裡,到那藍色的海洋,只有風在飛舞,還有我作伴。”

  我們原是鳥兒,自由的鳥兒,貧困並不能束縛住嚮往大山大海的心。我佩服少平,同時我也想像少平一樣,不執於苦,不執於樂。在任何悲歡離散之中,記住自己的夢想,從不動搖,從不被不幸所壓倒。老天從不會眷顧不努力之人,就像東拉河兩岸的農民一樣,不出門闖蕩,怎會嚐到生活百味瓶的苦與甜。

  一馬平川的大道上,平凡的事如四季般輪迴繼續著。東拉河時而奔騰,時而緩慢,黃土高原上突來的大雨滋潤了農民世代相依的土地……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4

  世界,這個華燈異彩的空間,有許多為利益的人,許多為付出的人,一同在人生途中前進忙碌;也同在歲月凡事中,偶爾感到迷茫,偶爾會在隱忍著痛楚、煩惱的同時依舊忙活著。可是卻沒有人瞭解生存的意義。都只是在碌碌無為的一生中油盡燈枯。

  而《平凡的世界》這部勵志書真正的告訴我們,什麼樣的生活值得我們去傾注一生。

  他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勞動的世界,我們需要用雙手,用力量,用汗水為自己創造機會。就像書中的孫少平一樣,自尊自愛自強,在頻繁貧困中,肩負著責任,追逐自己的理想、幸福。即使出身、資本不夠別人;即使身感不公不平,但卻不顧影自憐,帶著一顆自信,充滿陽光的心去面對苦難的搏擊。不拋棄不放棄。

  他告訴我們,不要睡在過去的回憶裡。珍惜眼前,有了現在才有了過去。對於過去的遺憾,我們無法補救;對於過去的幸福,就是手中的沙終要揚起。我們要慶幸有現在,就像書中的孫少安一樣,雖然沒有得到心裡曾經渴望的愛情,但是他接受現實,接受安排,繼續默默的應盡其職,繼續平凡的生活著,努力著。

  他告訴我們,人總是不怕犧牲的。就像書中的潤葉一樣,因為在父母安排下強迫與李向前結下良緣,不能和心愛的孫少安一起生活,便心灰意冷,放棄愛情,同時也冷漠拒絕執著的李向前,與他分居。而在李向前為她而苦惱喝醉出車禍殘廢時,卻回來守在他的身邊照顧他,過著一對正常夫妻生活;就像曉霞一樣,作為一名記者,在洪水發生後前往報道,在看到滔滔洪水中有小孩溺水快死亡時。奮不顧身的去救她,當她把漂浮在水中的救命木頭扔著小孩時。自己卻被洪水沖走犧牲了。我們要知道,同時在戀愛中的她就要赴約與少平相見,但這卻成了一個遺憾,一個兩個人心中最大的遺憾。

  我想,如果我們在感到孤單,難以忍受困難、打擊的時候,不如休息一下,讀讀《平凡的世界》,在感悟中我們會從中得到淨化,在感悟中我們會知道我們是幸福的。不要等待機會,不要怕累怕辛苦。無論困難多大都要首先戰勝自己,再去戰鬥。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5

  《平凡的世界》這是我迄今為止讀過最長的一部小說,也是最認真看的一本小說。“平凡的世界”裡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這群不平凡的人組成了這平凡的世界,讀完這本書後人的靈魂也許得以淨化,也許還會改變你現在的很多想法。

  我捧起它開啟第一頁時,就被一個雨雪描寫的場面吸引住了:“細朦朦的雨絲夾著一星半點雪花,正紛紛淋淋的飄灑著。”我喜歡景物描寫,給人美的享受,這可能是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受。春天到夏天,夏天到秋天,秋天到冬天,冬天又到春天,過度的非常自然,描寫了近十年的季節變化,相同的季節用不同的手法描寫,讓我驚歎不已。陶醉在這些美景的描寫中,我漸漸進入了故事。書中講述了改革開放前後中國天翻地覆的變化,一些普通的人所演繹的平凡的故事。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孫家兩兄弟。哥哥孫少安,性情樸實忠厚,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腦袋靈活,勇於進取,經歷重重磨難,最後終於走向成功。在上學時就受盡苦難的弟弟孫少平,視野開闊,不甘於待在農村,最終在煤炭事業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的性格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的優點,就是這對兄弟都有一顆善良、進取的心。雖然出自貧寒的家庭,但正是這貧寒造就了他們的堅強,人們常說:“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只有經過苦難的磨練,才能取得成就,這將給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帶來很大的益處。

  書中穿插了各種交錯複雜的愛情故事:少安的淳樸的農村愛情;少平的浪漫愛情;田潤葉的曲折愛情;金波的草原戀歌愛情;田潤生的超凡脫俗的愛情;真是包羅永珍,各有特色,每一個故事都是那麼感人和心動。這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李向前和田潤葉動人肺腑的愛情,潤葉在李向前殘疾只後竟然能喜歡上他,精心照顧他,不拋棄不放棄,這是多麼令人感動的啊!

  最讓我欣賞的是,從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給我們引發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們怎樣去生活,和我們對生活的態度,書中多次提到對人生的感嘆,這可能是這本書的精髓所在。讀了這些哲理性的語言,我心胸豁然開朗,所有對生活的迷惑和不解,都在這找到了答案,使我懂得了生活的真諦,過去曾經為自己的小小不公而怨天憂人,這些人生哲理讓我醒悟,給了我啟發,這是這本書給我的最大的體會。我們都是平凡人,但我們不能因為平凡而不去生活,我們要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勇敢的挑戰,努力的進取,在平凡中創造出不平凡。

  我非常敬佩和崇拜作家路遙,《平凡的世界》永遠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星辰。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

  林語堂先生曾言:“讀一本好書可以讓人發現自己、檢查自己、從而提升自己。”

  翻開《平凡的世界》,娓娓講述的不僅僅是平凡的生活,更是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的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交織聯絡在一起。是充滿奮鬥精神的孫少安,也是追求不凡生活的孫少平,還是敢於追求未來幸福的田潤葉,更是質樸勇敢的田曉霞,或是吃苦耐勞,辛勤勞作的賀秀蓮……書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故事發展向我們展現出在七八十年代,那個離我們遙遠的大背景下最有活力的人生旅途!

  我們都是凡人,生來普普通通。在這浩渺的宇宙世界中,僅僅是滄海一粟,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絕望著,但也渴望著;也哭,也笑,平凡著。但正如路遙所說:“那最好的世界,就是平凡的`世界。”

  誠然!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裡,有太多的不如意,不公平:“有人在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斯人千萬種”。但是,也因為這個平凡的世界,給我們造就了展現自我生命姿態的舞臺!

  即使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即使山窮水盡墮入無盡黑暗,但也要掙扎自拔。就像英國著名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筆下的《擺渡人》所傳達的一個啟示:命運要操控在自己手中,沒有誰能擺渡誰。我們要做生活的主人,銳意進取、勇敢接受生活的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不能輕易言敗,被現實擊垮。

  書中道:“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願望存在或實現。”縱觀古今中外,恐懼和退縮怎能改變現狀?未來是不可預知的,唯有不斷嘗試,並勇敢堅持理想,才能體悟到探索未知的快樂和喜悅,人生才可蛻變並昇華成自己預知的樣子。於此同時,你也會發現自己經過磨練後變得更加堅強、勇敢和自信!

  因此,我應當慶幸自己生活在平凡的世界裡,是一個平凡的人,我沒有什麼是輸不起的,用不服輸,不向生活低頭的信念走下去,勇者無懼!就像孫子,就像保爾柯察金,就像聖地亞哥,就像路遙一樣,不妥協,不低頭,不服輸,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有滋有味!

  寫到這,忽地想起幾句詩,有點文不對題:

  我欲乘風向北行,雪落軒轅大如席。

  我欲借船向東遊,綽約仙子迎風立。

  我欲踏雲千萬裡,廟堂龍吟奈我何?

  崑崙之巔沐日光,滄海絕境見青山。

  長風萬里燕歸來,不見天涯人不回!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7

  一夜,確切的說是徹夜,讀完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我知道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小說,一夜看完有點走馬觀花之嫌。但是不論怎樣不負責任的閱讀方式都會給讀者一個基本的印象,而這個印象對於我來說是很深很深的,所以我將這個印象寫出來,同時寫一下我的觀感。

  我不想詳細的敘述小說的內容,實際上裡面包含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路遙顯然是想用一種現實主義的筆法細緻的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社會畫卷。在裡面各個階層不論性格面貌都栩栩如生的人物我隨口都能數出好多。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為路遙的精湛的小說功底,極其嚴肅的寫作態度,使這部小說具備了作為那一段歷史最好的輔助教材。

  顯然,我無法做小說評論,這當然是因為水平的原因。但是這部小說給我最大的教育意義則是一種對農民的深刻理解。現代城市年輕人可能很難真正理解農民。農民的生活,農民的想法。農曾經過的日子,農民現在和未來他們也不會關心。實際上筆者本人也不曾有過真正的瞭解和認知。如果要有這種水平的想法恐怕必須經歷過農村生活。但是間接知識也能夠貸給我們啟示和觸動。這就是《平凡的世界》。這些小說能夠深刻的反映農民的生活和喜怒哀樂,讀完這些小說從某個意義上說我們也經歷過了那個時代,也曾在田中揮汗如雨。這些書的現實意義在於中國的現狀,在於歷史的延續,在於未來的展望和我們年輕人自身的提高:對人性的理解,對中國的理解,對構成中國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陸地的人們的理解。

  另外一個方面,我很喜歡路遙的出發點——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 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說孫少平,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作者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良的品質,包括並不好高騖遠。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這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裡他描寫著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在他的世界裡,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當他得到調出煤礦來到城市的機會時,他選擇的是煤礦。這不是又無他有多高的覺悟,而是他對自己工作過的地方的熱情和眷戀。他選擇了平凡。

  這個讀後感明顯還帶著高中時的八股文痕跡,為了使它看起來不那麼空洞,我建議人們讀一下《平凡的世界》,裡面值得我們讀的東西實在很多。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撰寫的一部現實主義小說,我被書中那群平凡人的默默奮鬥和擔當深深地打動,平凡人世界並不平凡。我也被書中細膩刻畫的人物和情景深深的吸引,彷彿我置身於那個貧困不熟悉的年代。

  書中描寫的主人公是樸實農民孫少平和孫少安兩兄弟。少平升入縣高中時家庭貧困,但他喜歡看書,熱愛學習。他不甘於做一個永遠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於是高中畢業後到黃原攬工,吃盡苦頭。之後他如願當上了煤礦工,他在礦裡遇到了很多的曲折。他的事業有了進一步的變化,他成了“公家人”。面對艱苦的工作環境,孫少平學會了吃苦耐勞,表現出勇敢和無畏的犧牲精神。

  而孫少安是孫少平的大哥,學習成績很好,但由於家庭貧困也沒能上學(初中),從此與父親一起勞動,擔當起照顧全家的責任。他一生經歷很多曲折,比如與田潤葉青梅竹馬,但由於貧富差距太大,兩個相愛的人沒能走到一起;他看到承包制後原本以為有了致富的希望,結果被縣領導制止;他並不屈服於命運,辦起了磚廠。但天有不測風雲,辦廠過程中遇到困難磚廠差點倒閉。他又一次勇敢的面對困難,也不屈服於挫折,最終成功擺脫了貧窮。

  書中的兄弟倆各有各的性格,各自走各的人生道路,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出身於貧困家庭,並透過自己的奮鬥,默默承受著人生苦難,最終改變自己的命運。而且他們十分體貼父母和家人,少安箍新窯後想把父母請來一起居住,而他的媳婦——於秀蓮想要分家,他堅決不同意。因為他知道父母的艱難處境;少平在黃原攬工和在大牙灣煤礦工作期間每月給父母和妹妹寄錢,因為他知道父母太貧窮而且妹妹也要考大學,考上大學後她要維持基本的伙食費用,他也幫助了很多人,比如將自己攬工的全部工錢都給了小翠。

  書中的一些其他角色也令我們印象深刻,潤葉與少安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在聽說少安結婚後失落和痛苦,違心地嫁給李向前後卻只是名義上的夫妻。後來李向前醉駕車致殘,潤葉的責任心覺醒了,她承擔起照顧向前的責任,還支援向前成為一位釘鞋匠,兩人過上了幸福生活。

  讀了《平凡的世界》,我被書中富有責任心、默默奮鬥並承受生活磨難的人們深深打動,他們為了改變生活和命運而奮鬥,為了幸福生活不懈的奮鬥。這讓我深刻意識到:幸福生活是奮鬥得來的,只有經過了苦難的洗禮,才能實現有意義的人生。書中人物對於家庭的擔當,給我深深的啟示,要承擔責任,孝敬父母,多為家人著想,同情弱小,樂於助人。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9

  很久沒有認真的讀過一本書了,生活在這個喧鬧的世界,一直被生活中這些紛雜的事情所累,當我拿起這本書的時候,終於決定要給自己放一個假,讓時間慢下來,心靜下來,感受一縷書香帶給心靈的慰藉。

  午後、落地窗陽臺、溫暖的陽光、咖啡的清香、慵懶的躺椅,本應該是讓人舒適、放鬆的場景,但是當我合起這本書的時候,心情卻略顯沉重,彷彿自己正經歷著書中主人公的一切,所有的平凡與苦難都感同身受,這些心靈的共鳴讓我對平凡有了重新的認識,平凡是這個世界的本色,我們要在平凡的人生隨遇而安。

  這本書的本質是關於平凡與苦難的哲學,作者路遙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路遙為我們講述地不只是那個久遠的年代,更是一種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亙古不變。

  書中沒有波瀾壯闊的場面,沒有驚險曲折的情節,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感情,平凡到我們會以為這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書中也並沒有用大團圓的方式為故事劃上句號,書中更多的體現了曲折、遺憾、現實與無奈。至今仍讓我耿耿於懷的仍然是孫少安與潤葉的愛情,少安成熟、理智、有擔當,是個響噹噹的男子漢,潤葉柔情、隱忍、對愛情近乎痴狂,本應該是男才女貌的一對,但是最後並沒有走到一起。我甚至對少安有點懷恨在心,為什麼不能為了愛情衝動一把,但是當冷靜下來重新審視他們之間這段感情的時候會發現,正是由於少安的成熟、理智才會有這種結局,在那個時代,那個環境之下,他們之間會是很一部很浪漫的愛情片,但是註定不會是一部圓滿的生活片。生活未必都那麼完美,正是這種不完美才會讓人刻骨銘心。

  平凡是這個世界的本色,在歷史的綿延長河中,現在的每一天都註定是歷史中平凡的一天。在這個浩瀚無邊的世界裡,我們也註定是一個平凡的人,平凡到甚至不能引起一絲波瀾。我們要在平凡的人生中找準自己的定位,不奢求、不貪婪,享受生活給你帶來的一切,不公平、苦難、驚喜、失落……,在平凡的人生隨遇而安。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0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書的名字,是媽媽在幾周前買給我的,這本書一直被我遺棄在書桌的一角。直到前天,我才翻開它佈滿了灰塵的封面。它的內容如它的名字一般,真的只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農民,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愛情。可這本書卻讓我蕩氣迴腸,不忍釋卷,已經讓我連續熬夜三個晚上了。第一次,感受到了文人騷客廢寢忘食讀書的舉動。不得不說它的確是一部令人瘋狂的作品。

  《平凡的世界》一共有三部,講的是農民子弟孫少平和孫少安的故事,少平到原西縣高中讀書,高中畢業後,回到家鄉做了一名教師。但他並沒有消沉,他與縣革委副主任田福軍女兒田曉霞建立了友情,在曉霞幫助下關注著外面世界。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勞動,與勤勞善良的秀蓮相親並結了婚。少安進城拉磚,用賺的錢建窯燒磚,少平則到外面去闖蕩世界,他從漂泊的攬工漢成為正式的建築工人,最後又當成了煤礦工人,他的女友曉霞從師專畢業後到省報當了記者。孫少平到了煤礦,盡心盡力幹活,成了一名優秀工人。可是,就在孫少平與田曉霞產生強烈感情的時候,田曉霞卻因在抗洪採訪中為搶救災民光榮獻身了,少平悲痛不已。少安的磚窯有了很大發展,通過幾番努力,終於成了當地社會主義建設的領頭人。

  但是少安的妻子秀蓮,口吐鮮血確診肺癌。少平也在一次事故中為救護徒弟而受了重傷,英俊面容盡毀,但他並沒有被不幸壓垮,少平從醫院出來,面對了現實,又充滿信心地回到了礦山,迎接他新的生活與挑戰。

  這本小說中“平凡的世界”裡那些平凡的人卻有著“不平凡”的經歷。作者樸實的文字裡摻雜了很多的情感,有對舊社會強烈的諷刺;有對農村人民窮苦生活的同情;也有對生活在社會最底層而面對艱難困苦卻仍然堅持不懈、堅韌不拔的窮人的讚美。讀完這本書,你會感覺到自己的靈魂也得到了昇華。會為他們轟轟烈烈的愛情所感動,為質樸的親情所感動,為樸素深沉的友情所感動。

  縱觀全書,我覺得可以用四個詞來概括:苦難與奮鬥,平凡和偉大。冰心曾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散播,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徑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枝扶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淒涼!

  因為有愛,有了溫情,有了力量,世界變得如此美麗!生活在平凡世界的人們應該感到平凡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