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平凡的世界>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範文1500字(精選20篇)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範文1500字(精選20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平凡的世界》有感範文15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

  書籍真是一種奇妙的東西,或者說使書奇妙的不是書籍本身,而是使書變得有意義的作品。不同時刻看同樣的書,會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體會。看了三遍《平凡的世界》,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都洶湧澎湃,腦中又混沌一片。閉上眼睛,腦海裡呈現看書中的場景,一幕又一幕。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可以用苦難和奮鬥,平凡和偉大來概括一下。人生難免會有許多的苦難,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映。有的人堅強地鬥爭,有的人屈服於命運,有的人在鬥爭與屈服中搖擺不定。孫家兄弟就屬於第一類的人,面對苦難,積極面對,與命運作鬥爭。少平與哥哥少安相比,他的奮鬥的經歷更讓震撼。打心眼裡佩服少平,可以放下讀書人的架子,到煤礦裡去工作,為了生活,更為了家人。剛到那種環境,他能很快適應,換了是我一定吃不了這份苦,而他不但堅持了,而且幹得不錯。我佩服他,可以在那樣惡劣的條件下,仍然不放棄讀書的機會,向詩人借,向曉霞借,我彷彿看到他蜷縮在破舊的被子裡,就著昏暗的光亮讀書,設想自己在那樣的境地,能否保持一顆乾淨上進的心 我佩服他,可以脫掉骯髒的工作服後可以坦然地和曉霞,養民探討人生,絲毫沒有自卑感。我佩服他,心細,體貼入微,妹妹上學時,他給準備了好看的衣服,女生用品,多讓人感動啊。每次讀到這裡,我就被他感動著,幸福著。

  讀完這本書,我懂得了奮鬥的真正含義,奮鬥不僅要能吃苦,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執著,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是不懈的堅持。

  讀書的過程中,我不得一次又一次停下來,不斷地問自己,究竟什麼是平凡,什麼是偉大,什麼是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復一日,年午一年,這才是生活。戲臺上的人生是濃縮的,才會有那麼緊湊的悲歡離合,跌 起伏。但生活畢竟是生活,那種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刻骨銘心的愛恨情仇,是電視劇中才有的。當然,現實生活中也有,但普通人遇到的機率又有多大呢 現實中,縱然是強者,也難免在痛苦中掙扎,難免會有失意的時候。《平凡的世界》讓我明白了腳踏實地的可貴,一切空想和憧幻都是不切實際的,讓我知道了平凡的偉大。當代年青人,遇到任何挫折,都應向少平那樣,奮發向上,不向任何困難低頭。

  有時候,人的命運一部分是人的性格造成的,所以良好的性格對我們的人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團黨委平對知識的追求,積極的人生追求和強烈的機遇意識決定了他不同於雙水村的普通農民,使他不懈地奮鬥。他的原動力是跳出農門,奮鬥目標和理想追求是成為城市人,改善自我生存條件,並同時使家人生活得更好。他的堅韌的性格,使得他面對任何困難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認識,併為自己的目標而奮鬥。現實中的我們,也要確立自己的奮鬥目標,培養良好的性格和品格,堅持不懈地努力著。

  書中的愛情也是一大看點,《平凡的世界》不僅塑造了農村青年追求城市生活的悲劇,還塑造了農村青年追求城市式愛情的悲劇,金波盲目的愛情致使他失望以致失常;金秀的愛情註定是苦澀的;而蘭香達到了事業與愛情的和諧,因為她研究的是無體,把愛情構築在對學術的追求上。潤葉與少安之間,由於城市文化經濟的懸殊,致使潤葉的浪漫被少安的現實擊碎,但潤葉努力抗爭著,與命運抗爭,與社會抗爭,最終釀成家庭悲劇,使她不得不接受現實,屈服於社會。對愛情的追求要大膽,熱烈,同時又是現實的,當明知期待的愛情不對稱,不可能時,要勇於捨棄,做一個成熟的明確的人。對待愛情要慎重,不要過於盲目,也不要太執著,有時候,放棄也是一種美。

  我想,讀了《平凡的世界》,最大的收穫就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是最偉大的,是幸福的,激勵我在努力奮鬥的同時提醒我保持一顆平凡的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今後的人生中,不論是遭遇失敗,失意落魄,還是收穫成功輝煌興奮的時候,都能想起《平凡的世界》,使自己不斷向前。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2

  又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村口流過的小河終於解了凍,給這個貧窮的小山溝溝增加了幾分的活潑,在這片黃土地的一角,迎面走來的幾個窮娃娃正揹著書包,唱著山歌,一臉的生機勃勃,就像這好不容易來到的春天,明媚而有朝氣,青春的孩子呵,似乎還不懂得生活的艱辛。

  “娃呀,咱這全家的希望可都是在你身上了,你可要好好的學習呀,以後在城裡尋著個營生,就別回咱這窮噶噠了,媽不想讓你跟我一樣受一輩子苦,天天的跟這該死的土地打交道,你只管好好學習,不用想著家裡,想吃啥就買點啥,別捨不得吃,你現在上學,正需要營養哩!”在這個看起來年代有些久遠的窯洞裡,春天的暖意早就攏上了外面的世界,可是,站在這裡,卻絲毫感覺不到有春天的溫暖,卻是被無盡的寒意侵蝕著,這個孩子他還太小,就被種下了全家希望的種子。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憫農似乎在這些個農村的孩子眼裡有著比城裡孩子更深的體會,他們從小在山野里長大,生活在田間地頭,他們有太多的人現在仍吃著黑饃饃,吃菜能吃上田間的野菜就不錯了,孩子多,家裡窮,似乎成了這裡惡性迴圈,孩子們一個個灰頭土臉,衣服破爛不堪,腦袋大,身子小,骨瘦如柴的樣子讓人看了不免心疼。在這個簡陋的勉強可以稱得上教室的地方,只有一個先生在上課,也只有他一個……

  孩子們學習看起來很是用功,早上天不亮就開始學習,學生不多,可是讀書聲卻餘音繞樑,一本本筆記,一個個娃娃,他們學習的勁頭總是那麼高漲,課上,一雙雙明亮的大眼睛都認真的盯著老師,生怕錯過一點,到了晚上,大家都擠在一個小小的有些發黃的燈下,各自學習,沒有一個人說話。他們都知道自己是家裡的希望,沒有資格不努力。他們就都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長大了,聽說鄰村有個男娃考上大學了,還是名牌大學,所有人的臉上都掛著羨慕和嫉妒的表情,都在不停地談論,有人說,那家娃娃不得了呀,有人說,沒什麼了不起,不就是個大學嘛,等我家娃娃長大了,也能考上大學,但仍能從臉上看到他的底氣不足,畢竟,高考這回事,誰都說不準,誰都不能未卜先知。

  村裡的娃娃們在春來秋往中漸漸長大了,國家的好政策支援他們享受了九年的義務教育,現在,到了上高中的年紀,他們中不免有人歡喜有人愁,考上的長舒一口氣,但又感慨家裡的負擔似乎更重了,沒考上的自然心裡不是個滋味,只得偷偷在家裡罵幾句,打幾下,到底還是自家的孩子,心疼呀!

  好不容易過了中考坎的娃娃們,學習越發努力了,可是,有不少的娃娃發現,高中跟初中完全不同,初中裡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會有成績,但是,高中,不管你是多麼努力,有些娃娃就是不出成績,成天在宿舍偷偷地抹眼淚,又不敢告訴家裡人那種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讀後感不知道什麼時候聽人說,本村的王小林家裡的後生王坤從小不學好,糊弄著上了個高中,但是跑得很快,聽說被人招去當了體育生,現在只考了很低的分數便上了大學,這似乎是國家的新政策,這件事情似乎在村裡炸開了鍋,不少人覺得自己的娃娃終於有希望可以上大學了,後來村裡一打聽,果然就是這樣,原來只要你有特長,大學的門就願意為你開啟,村裡歡天喜地像過年似的,家家開心的不得了,近幾年更是這樣,村東頭的虎子透過音樂被一個音樂學院破格錄取了,村西頭混混家的好女子特別有才華,寫文章作詩都津津有味的,聽說成了什麼作家協會的會員,現在被人推薦到縣裡的大學去深造呢,人人見了面都說,現在國家的政策好了,人人都能上大學了,感謝國家,感謝黨。

  又是一年高考季,村裡敲鑼打鼓送今年的考生去考試,有不少娃娃是藝考生,這可是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新詞,讓有特長的學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大學就喜歡有特長的娃娃加入他們,現在社會是個五彩斑斕的社會,需要的就是有突出能力的人才,建設性人物,能夠帶領一眾群眾幹事業的專門性人才,這樣,既給了國家機會,又給了個人機會。高考,不是失望,不是另一個牢籠,是另一條獨闢蹊徑的路,是另一個希望,是另一個迎接幸福的拐角……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3

  今天,凌晨四點,把《平凡的世界》看完了。

  這是一本好書,從書中我看見了愛與堅持

  我們的愛情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

  金波在青海當兵時,因為那首有名的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而認識了一位藏族姑娘,隨之而來的就是一段令人揪心的愛情故事。

  “我們立在軍馬場的草地上,相對而視。我不由得哭紅了。她用厚墩墩的手掌為我揩著臉上的淚水,激動的說著什麼。但是,她說什麼我聽不懂,我說什麼她也聽不懂,互相急的用手亂比劃。但倆個人都知道對方在說什麼。她撲在了我的懷裡,我緊緊抱住她。那時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但實際上什麼都存在著。這時,軍馬場的政委突然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於是,一切都結束了……我很快復員了。”

  當金波再去找那位藏族姑娘時,他卻沒有見到她。她被調到另一個軍馬場去了。他將一個公家發的搪瓷缸留給了他,而他也將他最心愛的竹笛留給了她。

  這樣,他們的愛情就算完結了。而直到現在,他們甚至連對方的姓名都不知道。既然兩顆心曾經那麼親密的緊緊擁抱過,那麼,姓名還有那麼重要嗎?

  八年以後,他終於因為一個夢,奮不顧身的隻身前往青海,找尋日思夜想的戀人。

  “可是,她只是一個保持在自己心靈最深處的姑娘……我心愛的姑娘,你此刻在哪裡?你是否珍視那些永遠不會淡忘的甜美記憶?你,還唱那支歌嗎?如果還在唱,那麼,你現在唱給誰聽呢?願你聽見這支歌,聽見我心靈呻吟和飛濺著血淚的呼喚……”

  他日思夜想的軍馬場已經不見了蹤影,而他日思夜想的那位姑娘也終於找尋不到蹤跡,可他仍遲遲不願離開那個小鎮。

  “他長久的立在那個小湖邊,立在白花花的鹽鹼地上,望著深秋碧藍的湖水,熱淚在臉頰上淌個不停。波濤輕輕舔著他的腳尖,水鳥在空中盤旋飛翔。遠方,草原,山脈,落日,晚霞,仍然是當年的景象,天空是永恆的,大地是永恆的,幸福卻流逝了。是的,流逝。他真想令時光再退回到當年,讓他重溫自己一生中再不會有的青春和幸福……別了,草原!別了,雪山!別了,我親愛的姑娘,無論你此刻在什麼地方,我都向你祝福,祝你美滿的生活在人間。我會永遠珍藏著你的微笑,你的歌聲,一直到我閉住眼睛的那一天。我同樣會不息的唱那首歌,那隻青春和愛情的歌,願你長能聽見這支歌。我仍然在焦渴的企望,某一天,甚至我們已白髮蒼蒼,我們或許還能相見;如若不能,哪怕是在夢中,或在死後的另一個世界裡……別了,我心上的人啊!”

  “一切都結束了。他告別的是人生整整一個段落。青春之花,永遠的凋謝在了這片草原上,這是壯麗的凋謝。他失去的,也正是他收穫的。在他那深情而富有的心靈土地上,怎麼會沒有絢麗的花朵重新開放呢?”

  “他終於決定明天離開這個小鎮。”

  “當天傍晚,當夕陽沉落,漫天飛起霞光的時候,他忍不住心潮澎湃的來到當年那個老地方。他曾在這裡觀看歸牧的馬群,和她對唱那首燃燒的歌。現在,這地方已經是一個小小的十字街口了。”

  “他遙望著遠方,竟然又忘情的唱起了那首歌——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們走過了她的氈房,都要回頭留戀的張望。”

  …………

  “他立在十字街口,淚流滿面的唱著這支沒有回聲的歌。許多過路的藏漢行人,都驚奇的駐足而立,聽他旁若無人的唱歌。人們多半認為,這是一個外地來的精神病人。不過,他卻把這支美好的歌兒唱的如此讓人揪心啊!”

  他們的愛情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或者,他們經歷了一場更加刻骨銘心的愛情!

  愛,竟能使一個人到如此的地步?

  愛,就能使一個人到如此的地步!

  一次邂逅,一次目光的交融,就是永遠的合二為一,就是與上帝的契約;縱使風暴雷電,也無法分解這種心靈的粘結。兩個民族,語言不通,天各一方,甚至相互間連名字都不知道……真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嗎?

  世界上又有多少事不可思議!而最不可思議的正是人,人的感情!

  我突然間又想起了唐朝詩人崔護的那首著名的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多美的句子!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4

  是否記得那清涼的夏,在那古塔山上杜梨樹下

  是否還記得我們約定的日子,你可還會去等待你的霞

  曾與你講述熱妮婭魯勉採娃,是否在你心中我也成了她

  原來世事會開這般的笑話,一語的謔機,竟會是天涯

  多想再去那流黑的井下,去追尋你面龐的無暇

  見到我你可會驚訝,為那杜梨樹下無人認領的鮮花

  無情的水匆匆與我去吧,願在你心中留一個嗟呀

  你可還記得你說過的話,要我在你心底無論海角天涯

  就在你心中,永遠做你的熱妮婭

  ——摘抄

  我不明白,為什麼令人羨慕的愛情總是以悲劇結尾?我也不明白為什麼兩個心心相映的人卻不能夠在一起?我還不明白難道只有悲劇才能讓人變得深刻?

  “酷暑已至,常去旁邊的冶金學院游泳,曬得快成了黑炭頭。時時想念我那‘掏碳的男人’。這想念像甘甜的美酒一樣令人沉醉。愛情對我雖是初見端倪,但已使我一洗纖塵,飄飄欲仙了。我放縱我的天性,相信愛情能夠給予人創造的力量。我為我的‘掏碳男人’感到驕傲。是的,真正的愛情不應該是利己的,而應該是利他的,是心甘情願的與愛人一起奮鬥並不斷自我更新的過程;是融合在一起——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共同鬥爭!你有沒有決心為他付出最大犧牲,這是衡量是不是真正愛情的標準。否則就是被自己的感情欺騙……”

  “他立在黃原河老橋的水泥欄杆前,抬起頭久久的凝視著古塔山。山仍然是往日的山。可他心中的山脈和高塔卻墜落了,留下的只是一抔黃土和一片瓦礫……但是,愛情將永存。在那抔黃土和瓦礫中,會長出兩棵合歡樹來。那綠色的枝葉和粉紅的絨花將在藍天下摻合在一起;雪白的仙鶴會在其間成雙成對的飛翔……我的親人,明天,我將如約走到那地方;我也相信你會從另一個世界和我相會……”

  少平的愛人小霞為救洪水中的女孩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不知道,小霞在跳進洪水的那一刻都想到了什麼,或者她是不是早已知道結果?她有沒有想到她和少平在古塔山中,杜梨樹下的兩年之約:兩年以後,就在今天,這同一個時刻,不管我們那時在何地,也不管我們幹什麼,我們一定要趕到這地方來再一次相見……

  “他來到杜梨樹下,把那束野花放在他們當年做過的地方,此刻,表上的指標正指向兩年前的那個時刻:一點四十五分。”

  “指標沒有在那一刻停留。時間繼續走向前去,永遠也不再返回到它經過的地方了……孫少平在杜梨樹下停立了片刻,便悄然的走下了古塔山。”

  他的面前依然是熟悉的世界。然而,多少美好的東西消失和毀滅了,世界還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是的,生活在繼續著。可是,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卻在不斷的失去自己最珍貴的東西。生活永遠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卻時時在發生……

  這樣的愛情稱得上是刻骨銘心,也是我在不斷尋覓的。突然明白:任何刻骨銘心的愛情都需要在生活中慢慢積澱。然後,在某個時刻,我們或許會被我們之間的愛情感動的熱淚盈眶,那時被我們認為普普通通的愛情也會在剎那間昇華,那些記憶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畫面,也會連綴成一幅充滿愛意的畫面:你給我發的某條簡訊;你過生日時我給你送禮物時的情景;你把我介紹給你父母時的情景;我在車站接你時我們情不自禁的笑臉盈盈;黃昏時我們靜靜的坐在小河邊看閃閃的流水;還有林蔭樹下的並肩行走;關於到底是你笨還是我笨的爭論;你看螢幕我看你時,你惡狠狠的扭過頭狠我一句:看什麼看?問你看書看得怎樣時,你悲傷的說:“我都不會”時的可愛……而這些,都讓我感到幸福;而這些,都讓我確定我不會忘記。

  那麼,這樣的愛情是不是讓人無法釋懷?是不是每當你想起,心頭都會泛起一絲甜蜜?

  至此,我終於明白:平凡乃是生活的本質。

  那年花開,杜梨樹下。

  樹下綠草如茵。草叢間點綴著碎金似的小黃花。雪白的蝴蝶在花間草叢安詳的翩翩飛舞。那可杜梨樹依然綠蔭如傘;沒有成熟的青果在樹葉間閃著翡翠般的光澤。山後,松濤發出一陣陣深沉的喊……他聽見遠方海在呼嘯。在那巨大的呼嘯聲中,他聽見了一串銀鈴似的笑聲。笑聲在遠去,在消失……朦朧的淚眼中,只有金色的陽光照耀著這個永恆的、靜悄悄的小山灣。

  那年花開,杜梨樹下……

  花依舊會開,可是,我們再也不能相見了……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5

  越來越有一種強烈的體會:"對待苦難,要抱持一種感恩的態度。"拋開福禍相倚、能量守恆的天命論,人生就像一個樂章,總要有起有伏,才能彈奏出動聽的樂章。

  梁啟超說過:"艱難困苦是磨鍊人格的最高學府。"最早走進這座學府,初識真正的苦與難,還是在《平凡的世界》這部書裡。路遙耗盡心血的"絕唱",帶給我的是強烈的衝擊和震撼,在一遍又一遍通讀小說後又慢慢沁入心扉,影響著我對事物的認知態度。

  孫少平,這個山鄉圪嶗里老農民孫玉厚的二小子,這個上高中時捉襟見肘,每頓只能吃得起丙菜的窮學生,這個背井離鄉到處找活幹的攬工漢,這個勇於追求愛情的好小夥,這個用勞動證明自己,捨己救人得采煤班班長,是我最喜歡的人物,是他帶領我一步步認識苦難、接受苦難並感謝苦難。

  青年時期的少平對苦難的認識和接受有一個過程。當他每頓只能吃最下等的高粱面饃,雨天如偷竊般颳走盆底混合著雨水的剩菜湯,一身單衣從冬穿到夏,勞動時邁著打顫的雙腿最終還是因為飢餓暈倒……他是懷著一種"羞恥心"的。可是有什麼辦法呢?現實在眼前擺著,他必須硬著頭皮經受生活暴風雨般地捶打。好在他漸漸找到了一位精神導師——書籍,教會他與其抱怨環境,不如改變自己。他開始給同學們講書中的故事,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在籃球場上嶄露頭角,後來被選中參加文藝宣傳隊,姐夫滿銀出事後還能有條不紊安排家裡的事……他的心臟漸漸強有力起來,他慢慢地懂得了"人活著,就得隨時準備經受磨難。"

  有了這種認識,少平畢業之後做出的一次又一次"出人意料"的人生選擇,又都在意料之中了。他拒絕了做縣城百貨門市經理的女婿,寧願回家當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他拒絕了哥哥少安讓他入夥磚廠的好意和黃原城邊曹書記招他入贅的好心,寧願做一個背石頭的攬工漢;他拒絕曉霞父親給他安排工作,拒絕金秀熱烈而誠摯的愛,寧願在大亞灣煤礦掏一輩子炭。這些人生的機會,對於農民的兒子孫少平來說,不論抓住哪一個,他的道路就會好走許多。但不論他走了哪一條,他的道路也就就此平庸下去了。我想少平寧願死,也不願依附於別人,不願當精神的奴隸,不願與苦難妥協。

  書中有一個場景時常縈繞在我的腦海裡,那是少平初到黃原攬工,以低於市場的價格幹最重的活——背石頭,一百多斤的大石頭揹著從溝上跑到溝下,壓彎了他的腰,磨爛了他的脊背。在這樣的條件下,他依然不忘讀書,一下工就趴在麥秸垛的破爛被褥裡,露出"青紫黑癜、傷痕累累"的背,點燃一支蠟燭,在豆大的燭光下如飢似渴地讀書。那一刻,他蓬頭垢面、破衣爛裳,但他拾掇出的這個小小的讀書環境卻是最溫馨、最純淨的。那一刻,他的身體經過一天血與汗的洗禮,但他的精神世界卻得到了更大的滿足和解放。

  《平凡的世界》一書中描寫的不是多麼有成就的人物,宣揚的也不是"付出就有收穫,努力就會得到"的成功學。書的結尾,少平為救工友毀容,親愛的曉霞已離開人世,金秀的愛無法接受,他作出決定,收拾起行囊,又回到了那個令他"受過許多苦又萬般留戀"的黑色世界。我想這是作者路遙的精心安排,他要傳遞一種"平凡非平庸"理念,即使低頭滾糞,也要抬頭看天,即使一輩子做一個普通人,也不做一個庸俗的人,無意義、無價值的人。那麼苦難帶給少平的是什麼?他在寫給妹妹蘭香的信中這樣說道:"不要害怕苦難,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點"不怕吃苦"的勁頭和"自找苦吃"的精神,就像精美的器皿需要經過千錘百煉,人也需要千錘百煉方能展現高尚的品質,才會有觸底反彈的決心和堅韌頑強的意志,才會有篤定淡然的內心和更加知足的人生態度,才會得到人生的大自在。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6

  平凡是我們人生活的本色。都說多次讀《平凡的世界》可以從書中樸實的故事中找到心靈的純靜。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於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對於平凡,我基本都是這樣認為的,直到讀了一本書——《平凡的世界》,這才恍然大悟。

  這一部小說,讓我明白到平凡和苦難的真諦,它讓我知道了生活的意義。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這裡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們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的戲劇。是喜劇亦或是悲劇?也許都有一點。在這本書裡,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他深切的瞭解苦難,熟知生活的真理,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鬥,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的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

  書中是我學到了苦難的哲學,書中這樣表達"……是的,他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是他已經不僅僅將此看作是謀生、活命……他現在倒很“熱愛”自己的苦難。透過這一段血火般的洗禮,他相信,自己經歷千辛萬苦而釀造出來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這種認識叫做‘關於苦難的學說’……"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認識啊?每到我們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也許這種困難與挫折只有孫少平所遭受的苦難的百萬分之一——我們可曾有過這樣的認識?就算哪天突然停了電,我們往往會聽到許多的怨天尤人。然而,我想只要是你讀了《平凡的世界》以後,讀懂了“苦難的哲學”,那麼就算是你今後遭受再多的苦難,你也不會怨天尤人。

  我從書中精闢的語段中讀懂勞動的價值。書中寫道:“一個人精神是否充實,或者說活得有無意義,主要取決於他對勞動的態度。”這絕對是一條終身受益的理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對於這些人來說,孫少平給他們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課——如何對待勞動,這是人生最基本的課題。”這裡體現出的是兩種人,勤勞的和懶散的。人生來是沒有差別的,然而經過了不同的境遇和發展之後,對勞動不同的認識,人與人之間便產生了巨大的差別。。

  正如我們進入同一所大學的時候,在學習方面,我們沒有太多的差別。然而,經歷了幾年的大學生活之後,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又是何其巨大。宰相劉羅鍋在和紳臨終前對他說:“其實,每個人的結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設計的。”當我們讀到這裡的時候,我們都應當好好想想,我們是怎樣對待勞動的。

  孫少平,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其實,他也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一個比普通農民多讀了幾本書,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層次追求的人。 他告訴我們要自強自立,勇敢地面對一切。不怕苦難!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對理想變得麻木,思想上甘於平庸,生活上安於現狀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孫少平這樣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追求的人,就不能稱之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個更高層次的偉大的平凡。

  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沒有經受太多的苦難,然而我們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們每一天過這平凡的生活,做著平凡的事情,但平凡卻不平庸,每個職位都有做得最好的,哪怕是洗碗工,洗馬桶,都有榜樣人物

  既是終究平凡,我們要力求擁有平凡的偉大。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7

  輝煌的一生不是如波濤翻滾,而是平凡如河水般地淌流不息……——題記

  這是我讀過最長的一部小說,也是最認真看的一本小說。“平凡的世界”裡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這群不平凡的人組成了這平凡的世界,讀完這本書後人的靈魂也許得以淨化,也許還會改變你現在的很多想法

  據說這部小說在正統文學史上沒什麼地位。部分原因可能是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一向在文藝界居於主流地位的“現實主義”寫作手法開始受到嚴峻挑戰。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位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黃土高原,自古以來就是一方苦難而又充滿希望的土地,路遙生於此,長於此。是這塊貧瘠的土地造就了路遙的求索奮鬥、不畏艱辛的性格,也正是那些揮不去的生活經歷使得路遙那麼地熱愛生命,使得他立志要在40歲之前要完成一部鉅著:為了紀念那片貧瘠的土地,為了紀念那個輝煌的年代,更為了紀念那裡樸實無華生生奮鬥的人民。

  路遙該是文壇中少有的英雄,他不僅把寫作當成了一種責任,更當成了一種無比神聖的使命。路遙是一個熱愛生命的人,他在創作手記中曾這樣寫道:“在這裡,我才清楚地認識到我將要進行的是一次命運的‘’,而賭則是自己的青春抑或生命。儘管不會讓世俗的觀念最後操縱我的意志,但如果說我在其間沒有作出任何世俗的考慮,那就是謊言。無疑,這部作品將耗時多年,如果將來作品有某種程度的收穫,這還多少對拋灑的青春熱血有個慰藉。如果整個地失敗,那將意味著青春乃至生命的失敗。這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好的一段年華,它的流失應該換取最豐碩的果實──可是怎麼可能保證這一點呢!你別無選擇──這就是命運的題目所在。”最終路遙賭贏了這場人生:一部《平凡的世界》完成了他的願望,只是代價異乎尋常地慘重,他輸掉地是生命!

  我很喜歡路遙對於這部小說的出發點——“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說孫少平,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作者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良的品質,包括並不好高騖遠。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這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裡他描寫著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在他的世界裡,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當他得到調出煤礦來到城市的機會時,他選擇的是煤礦。這不是又無他有多高的覺悟,而是他對自己工作過的地方的熱情和眷戀。他選擇了平凡。

  路遙為我們講述地不只是那個久遠的年代,更是一種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亙古不變。

  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儘管社會有那麼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路遙在教會我們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恆。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終只會絕了自己。看風使舵,趨炎附勢,均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這般地生活,終將無價值地葬入黃土。

  路遙在教會我們要有獨立的人格,儘管你可能會遭遇孤獨。孤獨是人生自我證明的必經之路,只要你認定了自己的理想,那麼坦然面對孤獨將是你勇往直前最後的支撐點。

  路遙在教會我們不必用盡生命去做一個漂亮的人,但應用盡生命去做一件讓人民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證明你的處事圓滑,而後者則將見證你精彩的一生。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該看看《平凡的世界》,傾聽那些久遠的聲音,或許那樣我們會在這個因慾望日益膨脹而扭曲的時代,儘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於到油盡燈枯時,我們還在迷惘……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8

  記得杭州日報曾對在杭高校中文系的學生做過一個調查,最受歡迎的書中列第一位的便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我一進大學之後,看的第一部小說便是《平凡的世界》。當時的我深深地折服於路遙,更為他的作品所感動。如今,我已經走上工作崗位,此時又捧起《平凡的世界》,我不得不再一次對之感嘆,這是又一次的苦難!

  多少年來我一直激勵著自己,人豈可庸庸碌碌地度過一生,人該有自己的目標,該有自己的理想,應該在人生的旅途中留下光輝的一頁。但對於眼前的一切又是那麼蒼白,原因正是我缺乏對困難挑戰的毅力和決心。這可能是我經受的挫折太少,換種說法,可能是缺少磨練。一生之中,從小學到進入重點中學,進而到念大學,到現在踏上社會工作,未曾有過大風大浪的衝擊,意志明顯不夠堅強,在自己身上反而產生了一種惰性。這正是我人生中的缺憾,而如今正是路遙用了他那不朽的著作,撕去了華麗的外衣露出了不全的原貌。

  高爾基曾多次提及“貧窮是一所大學”,路遙筆下的孫少平正是從貧窮這所大學中走出來的。孫少平在給他的妹妹蘭香的信中是這樣寫道:

  ……

  我們出生於貧困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將使我們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侷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

  ……

  首先要自強自主,勇敢的面對我們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難。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親愛的妹妹,我多麼希望你的一生充滿快樂,有位了不起的人說過:“痛苦難道是白忍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更偉大!”

  ……

  平凡而樸實的言語,滲透著錚錚鐵骨的豪邁之氣,孫少平,他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開始,從成年後的“攬工漢”開始,經歷的是極端艱苦的人生奮鬥,並在痛苦的磨礪中形成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正是這種人生哲學的支撐,使他忍受劇烈的肌膚之痛,接受常人難於忍受的人生考驗,甚至在地層深處,在礦井這一兇險的“黑暗世界”裡,也不失“吃鋼咬鐵”的硬漢風度和不畏艱險的強者氣質。

  看完《平凡的世界》,使精神貧瘠的我又一次得到了精神食糧,彌補了內心的又一片空白,精神最重要,它是人的支柱,有了它,人才能幹好一件事。從讀書到現在,我細細地回想自己的經歷,發現我在外界的困難最多、壓力最大的時候,取得的成績卻是最顯著的。此時,我想到了我身邊的許多人也正是如此,在失敗和悲痛中奮起,在困難和絕望中奮起,我們的許多同學也何嘗不是這樣。在了苦難後,的是獲得了一種拼搏的精神和毅力。

  但是我們中也有一些人從小到大都生活在遠離困苦、無憂無慮的環境中,他們不瞭解苦難,或並未親生感受過苦難,未真正體會過苦難的滋味。許多時候,家長,社會,乃至心理學家們,一次次感嘆於我們年輕的一代,太脆弱,經受不起風吹浪打、苦難挫折,象一株株樹苗,風一吹即折斷或倒下,也許我們正缺少對苦難的磨難和思考。我是多麼希望我們這一代,個個經受得起困難,個個如孫少平那樣是個不畏艱險“吃鐵咬鋼”的強者。這需要我們從苦難中去人生,在苦難中樹立起人生的堅強意志和奮鬥目標。

  人的成熟離不開這樣那樣的痛苦經歷。曲折,加速著人的意志的成熟;挫折,培養著人的性格的成熟。把痛苦看作一種精神財富吧,戰勝痛苦,收穫的必將是成功和快樂。

  記得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有這樣一段自白:“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愧疚。”對於我或對於象我這樣的年輕人,這些言語有著巨大的鞭策力。我們不一定會有保爾或孫少平他們的經歷,但我們應多感受苦難,因為任何人的成長、成才、取得成就的過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如今我再也不用去旁徵博引那一句“世界上沒有不經過艱苦的磨難而成就大業。”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9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那樣普通與平凡,和絕大部分人一樣過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但在他們平凡的世界裡卻道出了他們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以中國七八十年代城鄉社會生活為背景,講述了在那黃土高原上,一群普通的人,在自己的人生大舞臺上演繹著不平凡的人生之路的故事。

  作者路遙以孫家兩兄弟為中心,透過一系列的矛盾糾葛,呈現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物的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現實社會的衝突紛繁交織在一起的情境。

  孫少平,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高中時由於家裡貧窮,只能吃學校裡“最差的飯菜”。中學畢業後,獨自去外面“闖天地”,做起了“攬工”的活,這名年輕人,從來沒有吃過這樣的苦,受過這樣的累,但是他卻咬牙堅持,而且始終懷著一顆善良的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如此辛苦的勞動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放棄閱讀,他常常一人獨自在某個角落裡認真讀書,全然不顧周遭環境是如何的。當然,在朋友們的幫助下,他最後來到大牙灣當起了煤礦工人,這是一份高危的職業,下礦後誰也無法預知自己在礦中會發生什麼,這也是一份艱苦的工作,每天都需要在黑暗的世界裡工作八九個小時。正是這樣一份工作,常常使得在那裡工作的人因為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而逃跑,但孫少平依然堅持,保持一顆知足常樂的心,一顆吃苦耐勞的心,一顆感恩的心,而且在這比“攬工”活更為勞累的礦上,他依然堅持閱讀。從他一路的工作經歷中,都能體現出孫少平是一個兢兢業業、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熱愛閱讀的善良的人,在那樣的時代大背景下,孫少平是許許多多平凡人中的一個,但是他身上的這些品格卻是如此的不平凡。

  高中時期的孫少平和許多其他學生一樣,會因為自己的貧窮而感到自卑,但是因為有與他有類似生活情況的郝紅梅的陪伴,他的心裡有了一絲慰藉,但最終也因為他的平窮,使得自己與郝紅梅“分手”。中學畢業後,出來“闖天下”的孫少平因為和田曉霞常常借閱書籍來閱讀,漸漸產生了感情。雖然他知道自己與曉霞的身份地位之懸殊,對他們的未來有些許擔憂,但是他與哥哥孫少安不一樣,面對感情,他有自己的一份堅持與勇敢,當然也許是在看過哥哥與潤葉的經歷後,才更加有了勇氣,但是造化弄人,最後田曉霞在一次採訪中為救人而犧牲了。在孫少平的感情之路上,他面對自己的感情,勇敢面對。在當時那樣一個年代裡,他也是眾多年輕人之中平凡的一個,但是他對於自己的感情能勇敢面對這樣一種心態卻又是那樣的不平凡。

  孫少平曾經在高中時因為貧窮,所以略有自卑心理,在吃飯的時候總是會等大家都離開後才去領自己的飯菜,但在後來,在曉霞的幫助下,他開始閱讀許多的書籍和報刊,漸漸地,他的精神世界開始豐富起來,到他做“攬工”活的時候,他的自卑心已經漸進消失,到最後成為煤礦工人的時候,他已不將職業地位的高低看的很重了,他尊重每一種勞動,任何職業都應受到尊重。在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平卻擁有著這樣不平凡的精神世界。

  其實在《平凡的世界》一書中,在那個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安不平凡的抱負和麵對挫折的勇氣、秀蓮不平凡的愛情觀、曉霞不平凡的人生觀和精神世界……

  在作者的筆觸下,展現了那樣一群平凡之人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與愛情,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為了幫助家人提高生活條件,為此所做出的努力與拼搏,從中也體現出他們身上的不平凡之處。

  當然,我也深刻地體會到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夢想,並且要為此努力與拼搏,在這樣一條拼搏的道路上,也必定會付出自己的勞動和汗水,或者是淚水,人生的道路,勢必是會有荊棘的,但要相信這些只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獲得更美好的未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雖然可能最終也沒有能成為那樣完美的人,但一定會成為更好的人。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0

  還在讀大學時,我們就看過《平凡的世界》,當時我們寢室的姑娘們雖經濟不是很寬裕,但還是人手一本,天天捧著看,看得個天昏地暗,看得書兒都皺了邊。參加工作後,繁瑣的生活磨去了少年的心性,看書已變得不再那麼迫切,手機倒成了我們最親近的人,可慢慢發現生活不再悠然,日子不再詩意,直到今年得知《平凡的世界》已被拍成電視劇,驀然發現,我已離書墨飄香的日子太遠了,心靈已似一片荒蕪之地,於是又從書櫃中翻出了這本已塵封多年的名著,一拿到手便捨不得放下,害得這段時間老公孩子都說我像著了魔,確實,我已被路遙筆下的世界所深深吸引,它讓我對平凡一詞有了更新的認識。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孝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於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平凡的世界》這部偉大的鉅著,為我們解說了平凡和苦難,闡釋了生活的意義。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這裡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們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的戲劇。是喜劇?悲劇?正劇?也許都有一點。在這本書裡,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這是一位對苦難有著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著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鬥,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的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書中如此寫道:是的,他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是他已經不僅僅將此看作是謀生、活命……他現在倒很“熱愛”自己的苦難。透過這一段血火般的洗禮,他相信,自己經歷千辛萬苦而釀造出來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這種認識叫做‘關於苦難的學說’……我想只要是你讀了《平凡的世界》,讀懂了“苦難的哲學”,那麼就算是你今後遭受再多的苦難,你也不會怨天尤人。對於勞動的認識,書中這樣寫道:“一個人精神是否充實,或者說活得有無意義,主要取決於他對勞動的態度。”這絕對是一條精闢的理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的理論。“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無論什麼人,最終還是要那些能用雙手創造生活的勞動者。”

  孫少平,他也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一個比普通農民多讀了幾本書,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層次追求的人。在寫給妹妹孫蘭香的信中充分表現了他對生活的認識:……我們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使我們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侷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

  透過孫少平讓我明白一個人首先要自強自立,勇敢地面對我們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難!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說過:痛苦難道會是白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什麼是平凡?那種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於平庸,生活上安於現狀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孫少平這樣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稱之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個更高層次的偉大的平凡。

  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沒有經受太多的苦難,然而我們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們每一天過這平凡的生活,做著平凡的事情,演繹著一幕幕平凡的戲劇。但我們在演繹平凡的同時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讓自己的心靈時刻是充實的,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有價值。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1

  什麼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只有選定了目標並在奮鬥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路遙《平凡的世界》

  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保爾要為人類的解放事業而奮鬥。那麼我們作為平常人,應該怎樣為了生活而拼搏奮鬥呢。《平凡的世界》給了我們一些啟示。

  第一類:孫少安的物質式的奮鬥

  孫少安,13歲就開始勞動,18歲已肩負起家庭的重任。在當時“農業學大寨”的社會背景下他把主要的經歷集中在自己的土地上。每天早出晚歸,捯飭自己和隊裡的土地。他認為只有把土地種好,收成好了,人們的溫飽就能解決了。是的,那個時候,整個雙水村的人都過著貧窮的生活,尤其是少安家,每天連頓飽飯都吃不上,他的弟弟在學校也只是吃最差的丙菜和非洲黑饃饃。但是在孫少安的心裡,他認為人不可能永遠過窮日子,正是有這股勁兒才讓他每天都對生活充滿希望。

  家庭承包制時期,他們有了自己的土地,更是精心呵護。每年收成較好,家裡也富裕了不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他有了賺錢的念頭,於是開起了燒磚窯,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之後還擴大了磚廠的規模,雖然再次過程中,有過艱辛,賠本,孫少安有一段一蹶不振的時期,但是最終化險為夷。在他心裡一直有一種聲音在吶喊:不,他應該像往常一樣,精神抖擻地跳上這輛生活的馬車,坐在駕轅的位置上,繃緊全身的肌肉和神經,吆喝著,吶喊著,繼續走向前去。

  生活就是這樣,會有失敗也會有成功,唯有永不止境的奮鬥才能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我們的生活就像孫少安的生活一樣,由貧窮一步步轉變好。這中間有政策的鼓勵,有親朋好友的幫助,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奮鬥,讓我們的物質生活一步步走向輝煌。

  第二類:孫少平的精神式奮鬥

  孫少平和孫少安不一樣,他沒有把眼界放在家裡的一畝三分地上,沒有把心放在農村,他讀書較多,思維比較開闊,他嚮往的是外面更寬廣的世界。所以,他毅然決然的背景離鄉,在黃原他過著難以想象的生活,每天在東大街的橋下面等待包工頭來招工,之後住在破舊的窯洞裡,還要幹繁重的勞動。但是他覺得這是值得的,他的生活是充實而多彩的。在銅城大牙灣煤礦,每天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但他愛這個黑色的世界。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他仍舊堅持讀書,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在少平心中,他不在乎物質的需求,更看重精神的供給。

  他曾給妹妹蘭香的信中這樣寫:

  我們出身於貧困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侷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要知道,對於我們這樣出身農民家庭的人來說,要做到這一點是多麼不容易啊!

  首先要自強自立,勇敢地面對我們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難!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親愛的妹妹,我多麼希望你的一生充滿歡樂。可是,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說過:痛苦難道是白忍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

  少平的這段話對我印象很深。我們安於現狀,對於貧窮總是刻意迴避,其實生於農村的我們有時候會自卑,就像少平剛開始吃丙菜總是在沒有人的時候躲著吃。但是隻要是有追求的人們就會變自卑為動力,一再追求自己精神上的滿足。少平透過救班裡的侯會英,讓這個女子對自己刮目相看,甚至喜歡上了自己。解救郝紅梅,不讓同學們的嘲諷影響到她。這些都是精神強大的一種表現。無論什麼時候,他都沒有放棄生活,放棄信念,一直努力前行,追求生活的意義。

  我們在自己生活的平凡的世界中要像孫少安和孫少平一樣,堅定信念,吃苦耐勞,時刻保持精神的強大。正如文中所說:人可以平凡,但絕對不可以平庸。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2

  那些看似稀鬆平常的,在歷史的長河中掀不起任何波瀾的,時時刻刻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是一幕一幕的,我們的平凡生活。

  —題記

  我出生在南方一個比較落後的村落裡。改革開放以前,我們家算是比較富裕的家庭,祖父在鎮上糧站工作,吃著國家飯,在那個人人吃不飽飯的年代裡,我們家還有能

  力接濟村裡其他吃不上飯的人,因此,也落得了一個好口碑。

  等到1990年,父親母親成親,母親生下姐姐和我,再到我7歲那年祖父去世,日子就一天一天難過了。父親照顧著年老體弱的祖母,無法外出謀生計,靠著種田遠遠不能滿足一家人的供給,母親外出打工,終究是因為身體不好回家,在我的幼年及少年時代,日子都比較艱苦。那些艱苦的日子,使我勤勞,讓我變得踏實,讓我人變得結實,心變得厚實。

  父親就像是《平凡的世界》中的玉厚老漢,而我和姐姐,就像是少安少平。我和姐姐都會念書,尤其是我,經常是鎮上數一數二的成績。於是在村裡,經常有人說,“玉厚”老漢家裡條件不好,卻能養出這樣厲害的人來。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時,“玉厚”老漢都會很開心,彷彿一切困難都不重要了。他會點燃一根菸,一邊慢悠悠地走著,一邊吞雲吐霧,竟然有些得意的姿態。每當這時候,我都會和他一樣覺得很自豪,我比他更加開心。

  “玉厚”會陪我一起放風箏,我們從水庫的東岸跑到西岸。我們一起下象棋,他教我章法策略,他還會經常給我談論天文地理,世界局勢。“玉厚”是農民,但他不是文盲。他教會我要愛國愛家,要尊敬長輩,要獨立思考,要明辨是非。“玉厚”讀書也很厲害,偶爾遇到他學生時代的老師同學,總會對他的聰明誇上一番。“玉厚”表面上不怎麼關注我的學習,因為我總是考得不錯,可是當我考得不怎麼好時,他就會鼓勵我。

  我高中的時候,“玉厚”為了有錢供應我更好地上學,放下鋤頭,告別鄉下人悠閒

  的生活去了建築工地上做事,頭一個月下來,人整整地黑了一圈。有一段時間,成績下滑很快,一度跌至低谷,“玉厚”知道後竟然失眠了好幾晚。後來又從工地上請假過來找我,沒問我成績為什麼下滑,說他相信我可以。髙三時,他又擔心學校條件不太好,便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姐姐過來陪讀。

  後來大學升學宴,他喝多了酒,對我說:“兒子呀,這幾年我可擔心死了,這杯酒我都喝不成了。”說完便開懷大笑,彷彿那笑聲一下子就把所有積攢在他心頭的陰雲都吹散了。那時我才知道,原來他把堅強的一面給了我,脆弱不知道扔到了哪裡。

  《平凡的世界》裡,極盡所能地描繪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可是生活是什麼?也許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完完全全正確的定義。生活很殘忍,少安是一個很有能力的青年,他有著淳樸的心靈,厚實的肩膀,勤勞的智慧。可是生活讓他不得不放棄自己愛的人,最後又讓他疼愛的妻子患上癌症。少平,一個有志向,有骨氣的青年。他永遠地失去了自己最愛的人,為了救人讓自己的臉上多了一條浄獰的疤痕。還有蘭花,漂亮賢惠的蘭花偏偏和一個痞子一樣的人好了。可是生活又很溫馨,少安可以有一個溫暖的家,妻子兒女,陪著他一起奮鬥。少平成了捨己為人的英雄,並且幫他師傅照顧著妻兒,擔著不屬於自己的一份責任。他們很艱難,卻也讓人敬佩。

  我考人大學那一年,表哥醉酒騎車撞壞了自己的右臂神經,三年以來,姨夫花光了自己的積蓄,目前表哥還在康復中。每當母親對我提起這件事,總會不自然就流淚,她心疼他的親姐姐,也心疼她的外甥,也是對生活風雲不測的一種傷感。我不知如何安慰他,而我家“玉厚”老漢總會說,讓我日後一定要幫助表哥一些,不管是能夠出人頭地

  還是普普通通。我自然是愉快地答應他。母親也就會好過一些。“玉厚”說過,人可以

  窮,但是一定要懂感恩,一定要有情義,有志氣。

  想想《平凡的世界》裡的人物,他們戰勝了生活,他們那麼平凡,卻又是可愛的人,偉大的人。裡面有位父親叫玉厚,“玉厚”是一個真正的好父親。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3

  苦難的哲學是一個難以體會、慢慢理解的過程,這個炎熱的夏天,一本深刻的“苦難”——《平凡的世界》感染著我、驅動著我,向人生的“苦難”層層遞進著。

  這一部偉大的鉅著,解說了平凡和苦難,闡釋了生活的意義。書中描述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這裡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普通人,他們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的戲劇。是喜劇?悲劇?正劇?也許都有一點。在這本書裡,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讀完第一遍,沒有任何感覺。然而,當我讀到第三遍的時候,我已經感覺到了我的血液慢慢地沸騰了。當我學習中出現盲點停滯不前或生活中出現不如意的時候,都會把這本書再看一遍。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這是一位對苦難有著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著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鬥,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的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

  關於苦難的哲學,書中這樣表達"……是的,他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是他已經不僅僅將此看作是謀生、活命……他現在倒很“熱愛”自己的苦難。透過這一段血火般的洗禮,他相信,自己經歷千辛萬苦而釀造出來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這種認識叫做‘關於苦難的學說’……"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認識啊?

  每當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也許這種困難與挫折只有孫少平所遭受的苦難的百萬分之一——我,我們可曾有過這樣的認識?就算是哪天放學是下了場雨,亦或是天氣有些悶熱而又停了電,我們往往會聽到許多的怨天尤人。然而,我想只要是你讀了《平凡的世界》以後,讀懂了“苦難的哲學”,那麼就算是你今後遭受再多的苦難,你也不會怨天尤人。

  對於勞動的認識,書中這樣寫道:“一個人精神是否充實,或者說活得有無意義,主要取決於他對勞動的態度。”這絕對是一條精闢的理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的理論。“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無論什麼人,最終還是要那些能用雙手創造生活的勞動者。對於這些人來說,孫少平給他們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課——如何對待勞動,這是人生最基本的課題。”這裡體現出的是兩種人,勤勞的和懶散的。人生來是沒有差別的,然而經過了不同的境遇和發展之後,人與人之間便產生了巨大的差別。而在這期間,對於勞動的認識不同,對產生這樣的差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我們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使我們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侷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

  在讀這本書時,我思考了很多,理解了很多:在任何時代都不能缺乏苦難,它帶給我們的同樣享之不盡。

  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沒有經受太多的苦難,然而我們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們每一天過著平凡的生活,做著平凡的事情。作為學生我們要自強自立,勇敢地面對一道道錯題,一次次失敗,我們還要勇敢地去面對我們不熟悉的世界。

  不要怕苦難!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思想上不能甘於平庸,要做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追求的人,即使我們是平凡的人,也是一個更高層次的偉大的平凡。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4

  寂寥的星光,撫慰你我的心,帶著那淡淡的牽掛,無論天涯海角,在平凡的世界裡讓旅程繼續。——題記

  風又起,飄忽的心情不定,呼吸著平仄的音韻,讓輕風挽著簌簌落葉,隨茶葉沉上,浮下。花清雅地綻放在枝頭,幽幽地醉著空氣,帶著上天的饋贈,輕拍心扉。

  合上《平凡的世界》,又墜入了一層層意境。想著,在心中步入一個平凡的世界,看見了許多、許多……

  恍惚間,時光似乎倒流而去。只覺得自己正走在黃土高原上一個叫雙水的小村的路上……腳下的泥路上布著一些小小的石子,道旁一棵挺拔的樹也很顯眼,空氣氤氳著土壤,純樸與芳香,聞起來絲絲縷縷,卻氣息不斷。讓我感到這兒的那人、那情是田野晨陽下的朝露,晶瑩閃亮,沾溼我惺忪的雙眼。

  走著走著,望見了一個土黃土黃的窯洞,那兒扇起了風,我隨風聯想:在那黃土高原上的學校內,為何有錢子弟吃上美味的餐點,而孫少平與郝紅梅只食兩個黑饃饃?為何孫少安遠離了田潤葉,將那如蠶絲般縷縷的愛情硬生生扯開?為何如今只有離別、悲傷?還記得在那撕人心肺的暴風雨下,洪水滾滾……為何要讓一顆透明純淨的少年心過早地蒙上陰霾,揹負沉重,將美好打了個粉碎……

  隨風散了,突然想流浪,我可以隨著孫少平一起,在艱辛、昏暗的環境下,待在黑色的煤礦內做苦工,講故事,愜意地看書。跟心中喜愛的善良女孩田曉霞遇見,相互依偎,讓苦難如泡沫般消失。若女孩消失,只願等待。我想隨你流浪,在黃土高原,走下一步一步,作為時間的印跡,雖有優,但思念盡頭的愛依舊系掛心頭,隨風飄搖。我要與你一起,大呼一口氣,聞見那空中隱隱約約的愛,只因有一倍的痛苦,才有一倍的深愛。愛中總有眼淚,眼淚中總有辛酸,而愛的穿越沒有鴻溝,沒有阻攔,橋兩頭不同的兩人心也會彼此呼喚。

  細細地讀著,讀著,猶如品嚐一杯茶,被它的甘甜與淡淡的苦澀攝住了心魂,拽著自己心中的那一點點溫存與那一片片墨綠色的茶葉沉浮,甦醒的靈魂,記憶的沉澱,醞釀著人性的溫暖,湧人心田。

  卸下身上的擔子,默默跟在孫少平的身後,四處去關心別人,在廣闊的土地上,讓熱情流淌,撲向大地的懷抱。還記著一個約定,在同一個地點相遇,而不期而遇的感觸不需躲避;還記著一本書,兩個相依偎的人兒共同閱讀;還記著一個心情,在同一個時間兩個人在煤礦旁的相遇,彼此快樂。

  走在泥濘的路上,面對著點點滴滴的憂煩與困難,要步步謹慎著,在人生這條漫漫的小路上,沉穩向前。要在平凡的世界中,發出光芒,看到生命中最閃耀的光環。坐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細聽細水長流,靜聞滿園芳香……也許這個平凡的世界拋棄了我,但我不能拋棄這個世界,讓眼淚與惆悵凝結成匯著花香的露珠,讓美好繼續,旅程繼續。

  當青絲漸漸成雪,但笑容依舊。隨你流浪,不論天涯海角。

  風依然在吹,思緒不斷。心魂不朽,只因有你。莫名的“愛”落在那空曠的黃土高原之上。這,成為了我隨你流浪的動力,在平凡的世界,活著並不平凡的自己。

  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蘇步青學校 指導教師:陳逢春

  我們常說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凡的日子看似乏味,卻是最安穩最靜好的生活,相對於這個浩渺無垠的世界,每個人都是渺小、甚至微不足道的,可以說,平凡是生活最本真的底色。《平凡的世界》就是這樣一本將大時代的波瀾蘊含於幾個普通人命運轉折中娓娓道來的大作,沒有華麗的辭藻和驚險離奇的情節,卻用平凡的故事引起了讀者的共鳴。

  小作者的思緒被書中的人物牽引,走過黃土高原的窯洞;惋嘆少安與潤葉的錯過,痛惜少平與曉霞的苦戀,惆悵那個艱辛歲月中每一個平凡人的悲歡離合……在平凡的世界,他們堅韌地拼搏,成就了每一個不平凡的自己!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5

  習慣了被王者震撼,為英雄掩面,卻忘了,沒有誰,不源於平凡,不歸於平凡的世界。

  孫少平,在黃土地上長大的野小子,用自己的汗水與努力贏得了自尊。他每一步都走得很艱難,很小心,生怕誤入歧途。孫少平用自己的一生詮釋堅強,雖然他的一切都很平凡,但是組合起來,就是一部華章!

  正如北島所言:一切都是沒有結局的開始,一切都是稍縱即逝的追尋,一切又都歸於平凡。美國國務卿賴斯用短短二十年的時間,從一個備受歧視的黑人女孩成長為著名外交官員,其秘訣是付出別人“八倍的辛勞”。“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她數十年如一日發奮學習,積累知識,完成了從醜小鴨到白天鵝的嬗變。賴斯用自己的努力贏得世界的尊重,為平凡世界增添一份美麗。

  曾經為田曉霞對孫少平真摯的愛而感動,之後又轉為嘆息。一個集外表美與內心美於一體的女子在路遙的筆下消逝了。命運對於少平實在不公。於是感慨路遙的無情。但反觀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平凡的世界,又有多少事讓人遂願呢?又有多少美好突遭摧殘呢?孫少平教會我們,即使美好消逝了,我們也要懷揣美好上路。當上帝召喚美好回去的時候,我們要在心中為美好建一座天堂。

  讓我們想起平凡的孟祥斌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詮釋美好的真意。同樣是生命,同樣有親人,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

  平凡中有貝多芬的“扼住命運咽喉“的抗爭,平凡中誕生馬丁路德的“人人生而平等”的夢想,平凡中有居里夫人無悔的付出。

  平凡用努力創造了奇蹟,貝多芬演奏出了《命運交響曲》,林肯解放了黑人奴隸,居里夫人用自己的青春交換了鐳,毛澤東用雙腳丈量了中國的領土,梁思成呼籲保護古城牆......一個個奇蹟都發生在我們的身邊,都發生在平凡的世界裡。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裡》告訴我們:一切終源於平凡。面對平凡,不要做大夢,只要你付出,成功便會來。

  “狼羊大戰”、“狼馬大戰”和"狼人大戰",都打得異常精彩,草原狼將三十六計演繹得淋漓盡致。他們會利用地形特點,聲東擊西,將羊群趕向了類似沼澤地的泡子,使羊群自取滅亡。這是多麼可怕的戰術,成百上千的黃羊命歸西天,狼族有如此高超的智慧,直叫人拍案叫絕!

  草原狼如此狡詐勇猛,他作為一個導師教化著草原人。由此我們能聯想到成吉思汗為什麼能憑藉少數人將領土擴張到西亞!所經之處,所向披靡,無人能敵,是草原狼練就了他們,也練就了他們的戰馬。他們在長期的與狼的鬥爭中練就了耐力與速度,狼的速度快,馬的速度必須更快;狼的耐力強,馬的耐力更強。老弱病殘者統統被草原狼吃掉。正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透過這本書,我們還能瞭解到更為深刻的東西:中國農耕區人民的劣根性。也正如草原人所說:“他們是狼,而我們農耕區任命正是一群肥羊。”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在中國近代,那個人們混沌無知的年代,列強在中國的土地上胡作非為,慘無人道的日本人更是製造了令人髮指的南京大屠殺,殺我中華同胞三十萬!滔天罪行,天理難容。在《中華英雄》這部電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醜陋的中國人在洋人面前像縮頭烏龜,但卻欺負那些窮人。這不禁讓我想到,當一隻狼鑽進羊群吃羊時,旁邊的羊還看熱鬧呢!難怪魯迅先生在那個年代裡吶喊彷徨,他能發現中國人民的劣根性,真是難能可貴!

  批判也好,牢騷也好,額倫草原原始風貌已不復存在。草原上的靈魂--狼,也不復存在,草原變成荒漠,這就是人的所為。破壞了狼的棲息地,也失去了自己的家園,豈不悲哉!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6

  寒假,在老師的推薦下,我拜讀了路遙先生的這部反映建國初期社會狀況的著作,《平凡的世界》。

  讀完路遙先生的這一著作後,我的新如同書名一樣,平靜又平凡地接受了平淡的結局。但是,在這平凡的世界裡,卻隱藏著一些不平凡的東西。當生命的搏鬥,命運的抗爭,精神的洗禮,社會的變遷,愛情的萌動等第諸多人性交織在一起的時候,就是一種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以人物的中心敘述全文,所以說這部書對人物描寫的造詣之高可以說是空前絕後,並且貫穿人生的哲理於其中,發人深省。所有的人物都處於一個社會的變局之中,誰也無法預料下一步情節的發展。老實善良的少安,終於不再侷限於背向藍天面對黃土的以農為本的生活,開磚窯、包磚廠,謀求新的致富之道;熱情洋溢的少平終於背鄉離井,以礦山為歸宿。都是人生旅途上,開始邁出了新的一步,他們不是生活中的強者,他們身上不可能沒有舊的傳統,但他們能夠衝破舊有的樊籬,選擇應走的道路,求得自身價值的確立。

  這既是對歷史性變化的追蹤,也是當代青年選擇人生道路的情緒體驗。要說本書的成功之處在於人物的塑造,無庸質疑絕對是大眾認可,不過在細品這部書後我發現路遙先生原來還在書中加入了不少的浪漫主義元素,這在孫少平在失去了田曉霞後精神迷離而遇見外星人,以致於出現第三類接觸這一場景的充分體現了出來。孫少平含混不清,心智喪亂。憑藉自己的一點閱讀與外星人交談,當然內容的確是太“內性化”了。竟能使外星人使用黃原方言進行溝通,尚且不說路遙先生用筆之高,光這一點便可看出孫少平用情之深,人物性格一覽無餘。希望得到滿足,還有比這種手法更無奈又更好的嗎?

  這部書還有一大看點便是它的時代性。從建國初期直至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再到後來,無一不體現了社會鮮明的時代感。農村生產體制的改革,把孫少安擁上了可以施展本領的舞臺。然而面對紛至沓來的矛盾,他的內心裡又佈滿著起伏不已的衝撞,這種衝撞打破了他艱苦創業的穩定心態和持重而行的品格,使他在時代轉變中走上了重新選擇的新路。

  孫少平在變革的時代中經受著諸種社會衝突對自己內心世界的反覆衝突,而且透過每一次衝擊迫使他進行著不斷的思考。這思考中溶入他對社會,對人生的觀察和體驗,也滲透著他對自身價值的估價,能從中感受到一種人格的力量。一種在複雜時世中不隨波逐流、不寄人籬下、不甘平庸的生活追求和人生追求。從中流露出深沉、深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書都是讀書人寫的,所以讀書人總是喜歡把自己的影子或者寫成懷才不遇,或者寫成大器晚成,或者寫成心遠世事的高人隱士。這其實只是讀書人的理想,或者說是一廂情願,而其實這些都是不真實的,都只是阿Q式的自欺。人在平凡的世界中的生活是紮實、踏實、現實、真實,真正讀書人在平凡的世界中的生活是有既定目標、正確方法、堅定信仰與持之以恆的努力,這些才是我所認為平凡世界裡平凡人真正實踐經歷的社會生活,否則只會被這生活吞沒自失其身。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作品達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特別是主人公面對困境艱苦奮鬥的精神,對今天的大學生朋友仍有啟迪。

  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問廣闊背景上,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劃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程序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7

  入冬了。

  落葉蕭條,北風呼嘯。合上書,斑駁的光影灑在書的封面上。米白色的封面上,樸素的五個仿宋大字“平凡的世界”反射著光,熠熠生輝;閉上眼,書中錯雜的片段像老舊的電影,一幕幕在腦海裡回放,平凡的人的平凡的一生蒙著塵,發著光,在歲月的荒涼中固執前行。

  一、此生坎坷,惟願平安

  碌碌塵世間,榮華難得,富貴難得,卻皆不及平安難得。

  “少平少安,平平安安”,好寓意。希冀是美好的,命運卻是不公的。命運能使你屈下頭,也能使你平布青雲,更能使你在平步青雲的那一刻墜下雲端。孫少安自少時即為家境所困,束縛在雙水村裡,為生計奔波;他並非沒有見識,也正因為心懷遠識才狠心地拒絕了潤葉;後來,正在他將磚廠經營的風生水起時,現實給了他沉重的一擊;當混沌與痛苦終於不再折磨他時,一直默默支援著他的秀蓮轟然倒地。孫少平思想先進、氣質出眾,是應當驕傲的人,卻沒有驕傲的資本;他懷揣一顆赤忱的心,隻身一人漂泊到城市,在沒人看到的暗處嚥下血和淚;他從未放棄學習,也從未放棄暗無天日的煤礦工作,高貴的靈魂與黝黑粗糲的雙手竟不可思議的統一;可惜,照亮他在黑暗中前進的燈驀然熄滅了,他勾勒出的夢忽地坍塌了。可是,他昂首闊步,驕傲如舊。

  荊棘之路上有歌亦有泣,人生之路上平凡又無常。此生坎坷,惟願平安。

  二、此生顛沛,流離無期

  田家女兒好顏色,惜似落花長太息。

  田潤葉一生錯付他人,空留無限遺憾;田曉霞天真爛漫又堅毅果敢,一腔熱血盡數傾灑在一江中。她們水靈烏黑的眸子中永遠飽含熱情;命運以痛吻我,我便報之以歌。

  春光易逝。潤葉蓬勃的青春枯萎在爭吵與抗爭中,善良復催她開花結果。她只是一個溫柔賢淑的女子,渴望與一個懂她的人廝守一生;可是那麼多繩索緊緊捆著她,“所謂的婚姻把她和這個人拴住一條繩索上,而解除這條繩索以及傳統的道德倫理觀念,使千萬條繩索在束縛著她的手腳,解除這些繩索就不那麼簡單了。更可悲的是,所有這些繩索之外,也許最難掙脫的是她自己的那條精神上的繩索……”,她為理想抗爭,而善良又將她一次次地推向理想的反面。

  田曉霞不拘世俗,開朗外向,身上彷彿有光,照亮了暗處的彷徨。最美的煙花總是稍縱即逝,如花美譽逐水逝去,空留多少人磋呀嘆息。杜梨樹綠蔭如傘,指標指向兩年前的那一瞬間,笑聲遠去……

  此生顛沛,流離無期,亦有人陪。

  三、此生盡興,赤誠善良

  金波,看到這個名字,我一下子聯想到那位偉大的詩人金波。

  他們一樣地真誠、執著、善良。他為朋友兩肋插刀,為心愛的藏族姑娘跋山涉水不負勇往。落日璀璨依舊,馬群不知何往,十字街口,路人行色匆匆,他淚流滿面,旁若無人地放聲歌唱……

  還記得嗎,在最艱苦的日子裡,蘭香總是背起佈滿灰塵的籮筐,懂事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人說,孫蘭香是第一個靠知識改變自己平凡的命運的人物。她好強堅定,矢志不渝,成就了自己的夢想。她與曉霞有幾分想像,但作者明顯給予了她更多的苦難與成功。幾乎夢一般,女孩與星空猝不及防地烙印在書頁中,烙印在心裡,讓平凡的世界中多了一道絢麗的光芒。

  願你在平凡的世界裡亦能堅守純真與坦然,此生盡興,赤誠善良。

  《平凡的世界》是一個沒有結局的故事。

  秀蓮倒下了,雙水村小學屹立在黃土高坡上;田曉霞犧牲了,她救下的生命會享受春花秋月夏日冬雪;藏族姑娘杳無音信,那支催人腸斷的歌仍迴盪在落霞草原間……

  平凡的人世間,既然歲月以荒蕪與刻薄相欺,我們便以繁華和慷慨相愛。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8

  前幾天,女兒把《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推薦給我,我一看也入了謎,愛不釋手,有時甚至看個通宵。它彷彿把我帶回了童年,雖然我的家境好一些,但那時也是連窩窩頭都吃不飽,因此忍不住想寫點東西,算是對親人的懷念、對童年夥伴的追憶吧!

  《平凡的世界》反映了我國西北六七時年代農村的變化,同時給我們

  展現了許許多多人與人之間友誼、親情的感人故事。少平和金波是一對兒時夥伴,少平家裡窮,買不起腳踏車,金波每次回家就騎車帶著少安,別人的腳踏車能騎兩年,而金波的腳踏車一年就壞了,在那個年代腳踏車算是家裡的一大件了;乃至後來少平在黃原打工,每次到金波那,金波知道少安辛苦,吃不飽飯,金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買上兩碗雞蛋麵條,然後兩人才交談。這是多麼偉大的友情啊!勝似親情!

  他們的經歷勾起了我對童年的回憶,我是1969年出生在東北吉林省九臺市樺樹鄉,書中的情景彷彿就在我身邊,只是我和我的夥伴沒有那麼幸運,19xx年我家搬到九臺縣後,我和兒時夥伴就失去了聯絡,近三十年了沒有見過面,但

  兒時的情景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經常出現在我的夢中。

  在那個年代,孩子們都幾乎沒有作業,每天放學回家,都自覺地幫助家裡幹家務,打豬草、拾柴禾;但就是這樣,每家每戶還是缺吃少穿,我們家也不例外,經常是每頓飯都吃不飽,尤其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更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我的媽媽曾經由於飢餓而暈倒在田間。

  從金波身上,我找回了兒時夥伴的影子。她們的小名叫大丫、大風,她們是姐妹倆,年齡和個子都比我大,當時我們經常一起打豬草、拾柴禾,每次姐妹倆從家裡帶吃的東西都會多帶一份,儘管當時也許只是一個窩窩頭,但對於一個飢餓的孩子,那印象是多麼深刻呀!近四十年的風風雨雨,忘卻了許多事,但這件事令我終生難忘!

  我是哭著把這本書讀完,書中許多人物讓我倍感親切,少安、秀蓮(少安的妻子)及其的父母,尤其是少安。

  他13歲就放棄學業,吃盡了苦頭,一心想幫助父母供養弟弟妹妹上學,而且始終無怨無悔,不圖回報。從他身上體現了兄長如父。

  少安讓我想起了我的大姐,她身下有三個妹妹、一個弟弟,我排在老四,比我大十歲。雖然家境比少安要好一些,她讀完了高中,但同樣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肩負起了供養弟弟妹妹上學的重擔。聽媽媽講,大姐小時候很懂事,還沒有鍋臺高,就會幫助父母做飯了;她上高中時,每天往返上學,步行要走三十里路,早晨,天不亮就起床了,還要做好全家人的早飯(寫到這裡,我已經泣不成聲)。

  大姐出嫁時,由於我們都在上學,家裡仍然很貧窮,為家裡奉獻了八年(從高中畢業至出嫁),卻沒有給自己準備任何嫁妝,我記得當時家裡只買了兩個所謂的皮箱、做了兩雙被褥,大姐卻給弟弟妹妹每人買了一套衣服。

  大姐結婚後,仍然繼續幫助家裡供養弟弟妹妹上學,每次弟弟妹妹寒暑假回家,臨走時,大姐早已把準備好的生活費送來。等到弟弟妹妹都畢業了,成家乃至生孩,大姐仍然不忘準備一個大紅包,下面是四個弟弟妹妹呀!記得小妹結婚時,我和二姐商量,不讓大姐再表示了,我由於倒數第二小,我多出點,可大姐說:“就剩最後一個妹妹了,我和你們一塊兒吧!”

  等到大姐的女兒(楠楠)上大學時,大姐說:“楠楠上大學的學費,我已經準備好了,不用你們幫忙。”可她是怎麼節省下來的呀!幾年前,她還在穿帶補丁的襪子。

  畢業後,我們姊妹幾個各奔東西,雖然聚會時或者打電話經常唸叨大姐,但為她做的不多,現在我知道以後該怎麼做了。這不僅僅是親情,更多的是恩情!感謝路遙,《平凡的世界》喚醒了我沉醉的心靈,讓我還有機會回報朋友、親人、恩人!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9

  濛濛的雨絲,夾著一星半點的雪花,正紛紛琳琳的向大地飄著。黃土高原寒冷而漫長的冬天眼看就要過去,但那真正溫暖的春天還遠遠沒有到來。雪是冬的標誌,它遵循著萬物間最平凡的規律,冬已去而春未來。寒冷依舊,殘酷依舊,然後我們開始期待。等得來春天嗎?捧起此書,感慨頗多。

  世界是平凡的,人們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於歷史長河而言,不過是些平凡事,更不用說只是生長在黃土大地上的人們了。平凡,才是生活的本色。

  路遙的世界是平凡的。他生長在陝北一個世代農民家庭之中,父母目不識丁,五個兒子、三個女兒。只有1.5米的身高,父親卻挑起了全家十口人的生活重擔。為了生存,父親在路遙七歲時就把他過繼給了哥哥。在路遙的記憶裡,飢餓與屈辱是家的代名詞,與書中的孫玉厚相似,父親同樣隱忍少言。因為貧窮,路遙衣衫襤褸,還要忍受其他孩子的惡作劇,即使成績優秀,但終究逃脫不了被迫輟學的命運。是啊,無論是誰,都要情願或不情願地被時代大潮決定接下來的方向。即便一部《平凡的世界》給路遙帶來了榮譽,給文學帶來了震撼,但與作者本人而言,同樣經歷過與平凡人一樣來自生活的折磨和愛情的打擊。他是平凡的,但也要經歷人世間的是是非非,最終走向人類統一的歸宿——死亡。至於小說中的孫少安、孫少平、田潤葉、田曉霞,他們更是最普通不過的角色,他們在自己的世界裡活得精彩,但放入社會和歷史之中又算得了什麼呢?如此,無論你有多少豐功偉績,也不過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員,我們的世界都很平凡。

  社會是殘酷的。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即使我們為目標付出最大的努力,現實社會也許還是不會讓我們如願以償。

  在那個翻天覆地發生著變化的年代,人們的生活也在改變著。經歷二十多年貧苦生活的孫少安因政策的改革辦起磚廠。與之相比,在集體勞作時代大展身手,風光無限的田福堂卻日益消沉,先是女兒潤葉的婚姻不幸,後來兒子潤生又愛上了揹負著“女賊”罵名的寡婦郝紅梅,並揚言永不進家門。家事與“國事”的不順,讓老支書本就虛弱的身體更加不堪一擊。回頭再看孫少安辦起磚廠風光一陣後又受人蠱惑損失慘重,即使最後磚廠迴歸了正軌,婆姨秀蓮又患上了癌症,命不久矣。其兄弟孫少平的愛情故事同樣悲慘,初戀郝紅梅拋棄他而愛上了條件優越的顧養民,摯愛田曉霞又在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中因公殉職。似乎每個人的靈魂都在痛苦中游蕩,無情的社會將一把把明晃晃的尖刀刺向人心,的確殘酷。

  未來是迷茫的,時代大潮的裹挾讓我們逐漸失去了自我判斷與選擇能力。社會變革在我們未來的道路上投下了煙霧彈,讓我們迷茫失措。

  秀蓮是少安的精神支撐卻不幸患癌,將不久與世,以後的日子一個父親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該如何生存,少安的事業在磚廠,沒有秀蓮的支援與鼓勵哪裡會有今天的少安,當那死亡之日真的來臨,少安,你的未來有何去何從?曉霞走了,少平帶著臉上那道疤痕回到煤礦,他從此不再擁有曉霞,不再擁有愛情。在他面前站著的是他死去師傅的妻子和兒子,他們需要被人照顧,可憐的少平是否要與他一直尊稱“嫂子”的人度過一生?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願望存在或實現。未來留給我們的始終是個問號…

  世界是平凡的,每個人的生命歷程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只是個小小的段落。

  社會殘酷,不是所有結局都似偶像劇般有皆大歡喜的結局。

  未來迷茫,也許陽光燦爛,萬里無雲,也許風雲驟起,地覆天翻。

  這個平凡的世界,無論好壞,保持真誠與熱愛,傾聽心底的聲音,如此就好。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20

  前不久,我讀完了路遙先生的小說《平凡的世界》。小說從小處著眼,對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進行了全景式的描寫,刻畫了一個個普通人的平凡人生。讀完這本書,我想我能夠更好的去詮釋平凡的意義。

  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書中寫到:幸福的人有著相同的幸福,不幸的人卻各有各的不幸。無論我們遭遇什麼樣的困境,也無論我們肩頭的重擔多麼沉重,我們都不能趴下。因為或許正是因為各種的不幸,才使我們更加堅強,生命也更加的完整。我們沒有理由去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應更加積極、頑強的生活,邁開大步,毅然地去追求自己的未來。因為我相信上天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他在關掉你一扇窗的同時,也必將會為你敞開一扇門,關鍵要靠你自己去抓住機遇,好好把握,相信前途和命運就在自己手中。

  讀過《平凡的世界》後,似乎自己變得異常平靜和平和了。因為目睹了他們的那種辛酸和不幸之後,明白了世界的角落裡,還有那樣一些身處"困境"卻不斷和命運抗爭的人。相比自己快樂自在的生活,實在沒有什麼好抱怨的,甚至有些赧顏。

  書中田曉霞比較令我佩服。她是一個自強自立的人,而且是一個敢想敢為之人。在工作上,她幹勁十足,時刻充滿活力的積極工作。對於記者事業的熱愛,令她獻出了年輕而富有朝氣的寶貴生命。讀到此刻,我不禁要為她唱起生命的凱歌。其實,一個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我想,這不與生命的長短有關吧!一個人即使長命百歲,但終其一生碌碌無為,如行屍走肉般,想必也無大意義;但即使生命短暫,英年早逝之人,在其有限的生命裡做出了無限的事蹟,我想這就是一種意義,一種無愧於活一次的生命意義。因為這樣的人,他們的思想總是那樣的高尚、充實,他們清楚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索取,所以即使歲月有限,但她們的每一天都很充實,收穫滿滿。除此之外,田曉霞還是一個對於愛情十分執著的人,對孫少平的愛溢於言表。真摯狂熱的追求也化解了少平心中的門第障礙,但好景不長,生命的逝去也使"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無論多麼深厚的情誼都將化作一縷青煙,隨風消散。可是,既然兩人相愛過,又何必"天長地久"呢?

  孫少平,讓我看到了一種鋼韌。他的這種意志,無形之中給我一種力量,一種勇敢面對生活挫折的勇氣,一種向生活發起挑戰的衝勁,一種樂觀、豁達生活的動力。儘管他的青年時代總是不能填飽肚子,但書卻使他的精神永遠那麼高漲,永遠那麼飽滿。是知識給予或填補了他物質上的匱乏,使他不再"飢腸轆轆",挺過那段難耐的日子。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確,書可以改變一個人。豐富的知識拓寬了孫少平的視野,使他將目光早早地投向了外面的世界,而不僅僅侷限在土地上。是的,年輕人怎能讓環境牽住自己邁開大步、勇敢向前的雙腳呢?我們應該有追求,有抱負,有激情,有理想,凡事好的一面,都應該積極地、勇敢地去付諸實踐,不是嗎?

  孫少安同樣是一位血氣方剛的男人。儘管相對於弟弟,有些放不開,思想有侷限,但在他所屬的圈子裡,他同樣是一位出眾之人。他比較有魄力,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敢做"槍頭鳥".他用自己的幹勁不僅改寫了他們家幾代人的貧窮歷史,也使孫玉厚這位老人的臉上有了光澤,也為自己的兒女們所驕傲。

  《平凡的世界》,雖字句比較樸實,但字裡行間都流露著一種不平凡。何為偉大?恐怕是平凡之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吧!儘管書已讀完,但留給我的思考還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