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校內公開課教案

《錢塘湖春行》校內公開課教案

《錢塘湖春行》校內公開課教案

  《錢塘湖春行》是一首寫景詩,它的妙處,不在於窮形盡象的工緻刻畫,而在於即景寓情,寫出了融和駘宕的春意,寫出了自然之美所給予詩人的集中而飽滿的感受。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錢塘湖春行》校內公開課教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錢塘湖春行》教案

  學科:語文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P70

  適用年級:七年級第一學期

  教學目標:1、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詩文。

  2、理解詩文的內容。

  3、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教學重點:反覆朗讀,品讀詩的內容。

  一、匯入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因為有美麗的西湖而成為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千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西湖那秀美的湖光山色所陶醉,萌生無限眷戀的情懷。唐宋以來,寫西湖的詩詞有很多,你能回憶起一首嗎?

  二、出示教學目標(幻燈片)

  三、介紹作者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人。一生寫了很多詩,是唐代詩人中創作最多的.一個。著有《白氏長慶集》。

  四、朗讀

  分兩步:①把握詩歌節奏

  自讀—範讀(配樂朗誦)—試讀—齊讀

  ②把握詩歌感情

  範讀(配樂朗誦)—學讀—齊讀—賽讀

  五、整體感悟

  1、提問:讀完這首詩有什麼感受?(學生各抒己見)

  2、齊讀全詩,品味情感。

  六、從寫作角度品讀詩的內容

  1、師:在品詩之前先提一個學習要求:學完這首七言律詩後把它改寫為一篇寓情於景的寫景短文。所以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也就從寫作的角度去討論一些問題。

  2、師生研討:①透過朗讀詩句,你體會到這首詩描寫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

  從哪裡看出來的?

  明確:早春。從春潮、早鶯爭暖樹、新燕築窩、亂花、淺草

  看出。

  ②詩人是步行還是騎馬觀賞景緻?透過哪句話看出?

  明確:騎馬。唐時,西湖上騎馬遊春的風俗極盛。從“淺草才能沒馬蹄”看出。

  ③詩人騎馬遊西湖,所以詩裡提到了遊蹤,但詩裡寫遊蹤跟散文不一樣,是用不著作細緻交代的,要仔細想,才看得出來,試誦讀全詩兩遍,然後說說詩人的遊蹤。

  明確: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一路行來,到最後湖東的白堤。

  ④那在所有的景物中,詩人最喜愛的是什麼呢?(品讀末兩句)

  明確:詩人最愛湖東的白堤,因為這裡綠柳成蔭。相比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勝收,使人久久不忍離去,詩人不禁讚歎道:這才是我最愛去的地方啊……對西湖的讚美之情溢於言表。

  3、學生多角度抒情。用一句話表述對錢塘湖的讚美之情,形式為“錢塘湖啊,你……”(幻燈片)

  4、教師小結:學完整首詩,我們能感受到洋溢在字裡行間的是詩人的喜悅之情。在細筆描繪景物時,他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如

  春潮、淺草等等,寫這些具有早春特徵的景物,是為了表達

  詩人怎樣的情感?(對錢塘湖早春的喜愛之情)所以雖是寫

  景,但景中有情,情由景出,景中寓情,寫景是抒情的基礎

  抒情是寫景的目的。

  5、再次齊讀全詩,當堂背誦。

  七、嘗試寫作寫景短文(完成開始提出的學習要求)

  1、請大家以本詩為藍本,以第一人稱“我”為敘述視角,代替詩人把這首詩改寫為現代寫景短文。

  在寫作時要體現四個“要”(幻燈片)

  要有精美的景物描寫;

  要寫出早春景物的特徵;

  要注意景物描寫的順序;

  要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關注兩個“可以”(幻燈片)

  可以展開合理的聯想;

  可以添枝加葉地描述。

  2、學生練筆。

  3、小組交流討論,推薦優秀短文全班共同欣賞。

  4、全班交流評價。

  八、佈置作業:1、修改短文

  2、自我朗誦本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