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摘抄加感悟

平凡的世界摘抄加感悟

平凡的世界摘抄加感悟

  導語:《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平凡的世界》感悟 ,希望大家喜歡。

  路遙先生的這部鉅著影響太大了,也是本人最喜歡的一本書,特別是那句“生命的意義在於對待工作的態度.”下面是我之前整理的,也有自己寫的,希望你能滿意.

  “我所讀的這個《平凡的世界》版本非常簡單,簡單到沒有序,沒有前言,沒有後記,只有平凡的土黃色包裝和六章鉛字,一切都是這麼契合:這同樣也是一本如此平凡的書,沒有華麗的比喻和排比,沒有驚心動魄的轉折和情節,沒有花前月下的愛情和不可思議的奇遇,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平凡的世界裡,一群平凡的人的平凡的故事,可是這本書本身又在時間的洗練下,在一代代中國人心中變得那麼不平凡,那是因為這本書有這樣的力量:讀過它之後,你就會發現,平凡中蘊含的偉大,是多麼深沉而又厚重,而這部書本身,就是一部讚美普通中國勞動者的英雄之歌.

  我想我會永遠記得這本書的開頭,在那個雨雪交加的日子裡,縮著脖子,向兩個高粱面饃走去的瘦高少年.在認識他之後,我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飢渴地閱讀著這部小說.我不知道在《平凡的世界》剛剛問世時,讀者們是以怎樣的心態來閱讀它的,但對於我這樣一個很少讀國內80年代小說的人來說,這樣的閱讀體驗充滿了新鮮感,也充滿了失落感——新鮮,就是因為失落——現在的作家有多少會寫出讓人一次次失落的作品呢?在這個娛樂大眾的時代,書籍早已經成了一種消費品,更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一種娛樂消費品,有哪本書敢把現實就這麼無情地攤開在你眼前呢?毫無疑問的是,20年前路遙寫就的這本《平凡的世界》做到了,它是如此忠實而正直地記錄了那個劇變的時代和那群形形色色的人,這部書中的一切都是那麼地來之不易——愛情,歷經挫折,苦難多多;事業,荊棘滿途,舉步維艱;而社會的現實,更是千瘡百孔.沒錯,這就是那個“平凡的世界”,一切浪漫主義都灰飛煙滅,在現實的記敘中,我們目睹了無比真實的10年,無比真實的兄妹三人,無比真實的、平凡的人們,可是,當你讀完這部小說,你會發現在你心中自然而然地出現了這樣的字眼——英雄!而這,正是《平凡的世界》最大的價值所在:這裡的英雄,不是神話中的大力士,不是史詩中的戰神,不是武俠小說中的俠客,也不是傳記中的偉人,這裡的英雄,只是幾個農民,鋤著地,挖著煤,想透過自己的奮鬥,過好自己的人生.這麼真實,這麼卑微,卻像晨星一樣,照亮了生命的天空.平民英雄的火種,點亮了讀者的眼睛,我們彷彿親眼目睹了偉大誕生於平凡之中 ——而這說法似乎又不對——偉大本身早就已經深埋在平凡之中,每一個平凡的人心中都有英雄的火種,只是在讀這本書前,我們從未認真去尋找.

  活著,是多麼容易的事情,但是對於平凡的人們來講,要想有意義地活著,又是多麼難的一件事情,選擇如何活著又更加是對心靈的考驗.《平凡的世界》裡的主人公們,無論是孫少安從飢餓中的掙扎到成為企業家,還是孫少平從高中生到成為挖煤工,歷經的苦痛和考驗不僅僅是肉體上的,而更多是心靈上的——抉擇.在我們換得患失地算計的'時候,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我們真正聽從的只有自己的心靈.當少安決定拒絕潤葉而去山西相親的時候,當他率先提出分產到組的時候,當他決定冒險開辦磚窯的時候,當他在致富後,走到村中的小學,想起他在這裡度過的貧困而又快樂的童年,決定重修校舍的時候,他聽從了自己的心靈,而不是計較一時的得失起伏.同樣,當少安在決定離開家門自己出去闖蕩的時候,當他決定出賣力氣徹底變為一個攬工小子的時候,當他決定照顧師傅留下的孤兒寡母的時候,當他在井下奮不顧身地推開工友的時候,當他拒絕留在省城,拒絕了金秀的愛情,而義無反顧地回到礦井的時候,他也聽從了自己的心靈.很多時候,他們甚至沒有時間去思考這些選擇——就如同他的曉霞沒有一點猶豫就跳入了滔滔的洪水之中一樣.這些選擇說不上多高貴,更與偉大沾不上一點邊,因為選擇本身就是每個普通生命的一個部分.可正是無數這些平凡人看似與大局無關的選擇,匯聚成整個社會的洪流,決定了中國前進的方向,是進步還是倒退,是口號還是實幹,是為己還是利他,是成為一個大國家,還是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這些選擇之所以讓我們動容,正因為這是發自平凡心靈的光亮,在貧困、痛苦中,在極端扭曲的“大政策”中,在物慾橫流的現實中,在誘惑與聲色犬馬中,這光亮是英雄之火,照向回到本初的路,回到善良,回到淳樸,回到勞動,回到感恩,回到勇敢,回到自強,這英雄之火,發於最平凡的人心間;這英雄之火,也喚醒了眾多平凡人心中深藏的火種;這英雄之火,在《平凡的世界》中默默燃燒,點亮了並將繼續點亮一代又一代平凡中國人的心.

  在看《平凡的世界》之前,我一直覺得中國男人必讀的書,肯定要算是金庸的武俠,它教會我們在這個價值觀紊亂的時代,保留一份正義感和勇氣.可是看過了《平凡的世界》,我卻感到,一個平凡的人的艱辛,恐怕不比身懷絕技的人少,而要活得有意義,要付出的代價,更肯定是前者要高得多.所以,大俠們飛來飛去的時候,鋤地的人們還在鋤地,挖礦的人們還在挖礦,只是這平凡的世界裡,多了些讓我為之自豪的中國男人.沒錯,我認為《平凡的世界》是中國男人的必讀書,它從情感和心智上都會交給你如何自立,如何勇敢地面對人生,理智地面對情感,沒有風花雪月,沒有刀光劍影,有的只是背石塊的時候脊背上的劇痛,有的只是面對一家老小嗷嗷待哺時的使命感,有的只是睡在一堆皮棉絮裡還要看書的酸澀,有的只是勞動再勞動,付出再付出,在苦難中汲取力量,在汗水中收穫滿足,然後你會恍然大悟,原來在這21世紀的都市裡,男人實在太少,而路遙早在20年前就告訴了我們:中國男人,應該是這樣的!

  在2007年,我看到了很多紀念路遙逝世15週年的文章,而在讀《平凡的世界》之前,我無法想象路遙這個名字將會承載著這麼多的內容,這部書裡滿含著憂患和熱愛,欣喜和煩惱,這一切都緊緊牽連著他深愛的祖國.愛國者,所愛的不是某個政權,某個名字,所愛的是這片土地和生活在這裡的人民,從《平凡的世界》的字裡行間,我彷彿能清晰地看到路遙對中國的愛在汩汩流淌,他把心中的熾熱的情感,都化成了那捧英雄之火,點亮了讀者的心.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平凡的世界》那種炙熱直白的寫作方式被視為80年代的標誌而老去了,書中那個特殊的變革年代也離我們越來越遠,但這本書卻依舊憑藉一代一代人的口耳相傳而經久不衰,在平凡的讀者中,這本書和它所代表的精神像火炬一樣傳遞著.我相信將來無論在哪一個時代,這英雄之火,都將照亮中國人,通往最淳樸、最善良、最勇敢的心靈的迴歸之路.

  我想用這樣的一段摘抄來結束這篇文章,它來自於小說的末尾,它似乎告訴了我們,人生的平靜和意義在哪裡尋找:“他在礦部前下了車,抬頭望了望高聳的選煤樓、雄偉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眼裡忍不住湧滿了淚水.溫暖的季風吹過了綠黃相間的山野;藍天上,是太陽永恆的微笑.他依稀聽見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滿活力的歌在耳邊迴響.這是讚美青春和生命的歌.”

  願每一個平凡之人,心中都有一團英雄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