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歐陽修>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詩詞翻譯及鑑賞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詩詞翻譯及鑑賞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詩詞翻譯及鑑賞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麼什麼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歐陽修《生查子元夕》詩詞翻譯及鑑賞古詩,歡迎大家分享。

  【原文】

  《生查子·元夕》唐朝·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前言】

  《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詞的上片寫去年元夜情事。頭兩句寫元宵之夜的繁華熱鬧,為下文情人的出場渲染出一種柔情的氛圍。後兩句情景交融,寫出了戀人在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情話綿綿的景象,製造出朦朧清幽、婉約柔美的意境。下片寫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與燈依舊”與“不見去年人”相對照,引出“淚溼春衫袖”這一舊情難續的沉重哀傷,表達出詞人對昔日戀人的一往情深。

  【註釋】

  1、元夜:元宵之夜。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自唐朝起有觀燈鬧夜的民間風俗。北宋時從十四到十六三天,開宵禁,遊燈街花市,通宵歌舞,盛況空前,也是年輕人蜜約幽會,談情說愛的好機會。

  2、花市:民俗每年春時舉行的賣花、賞花的集市。

  3、燈如晝:燈火像白天一樣。據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元宵》載:“正月十五日元宵,……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由此可見當時元宵節的繁華景象。

  4、月上:一作“月到”。

  5、見:看見。

  6、淚溼:一作“淚滿”。

  7、春衫:年少時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輕時的自己。

  【翻譯】

  去年元宵夜之時,花市上燈光明亮如同白晝。佳人相約,在月上柳梢頭之時,黃昏之後。今年元宵夜之時,月光與燈光明亮依舊。可是卻見不到去年的佳人,相思之淚打溼了春衫的衣袖。

  【鑑賞】

  這首元夜戀舊的《生查子·元夕》是歐陽修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詞的上片回憶從前幽會,充滿希望與幸福,可見兩情是何等歡洽。而周圍的環境,無論是花、燈,還是月、柳,都成了愛的見證,美的表白,未來幸福的圖景。情與景聯絡在一起,展現了美的意境。

  此詞亦見朱淑真集,南宋曾慥《樂府雅詞》以為歐陽修作。曾氏曾將歐詞中諸多可疑者盡予刪芟,而不疑此詞,其著作權當歸於歐陽修。詞以靈光獨運的藝術構思,使今與昔、悲與歡互相交織、前後映照,從而巧妙地抒寫了物是人非、不堪回首之感。上片追憶去年元夜的歡會。“花市燈如晝”,極寫元宵燈火輝煌。自唐代起,就有元夜張燈、觀燈的習俗,至宋而其風益盛。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記燈市景象雲“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可知, “花市燈如晝”乃狀其實況,略無誇飾。

  但描寫燈市不過是為了展示歡會的時空背景,因而一筆帶過,不多著力。“月上柳梢頭”二句含“賓”就“主”,再現那令人沉醉的情景。“黃昏後”,交待主人公與其情侶相會的時間。“月上柳梢頭”,既是對“黃昏後”這一時間概念的'形象示現,也是對男女主人公歡會的環境的補充描繪——明月皎皎,垂柳依依,是那樣富於詩情畫意!“人約”,點出男女主人公並非邂逅燈市,而是早有密約。這表明他們即便尚未私訂終身,至少也彼此傾心。值得稱道的是,作者沒有正面涉筆他們相會前的心馳神往,見面後的歡聲笑語以及分手後時的意亂情迷,而僅用一句“人約黃昏後”提示, 深得藝術三昧。

  下片抒寫今年元夜重臨故地,不見伊人的感傷。 “月與燈依舊”,說明景物與去年一般無二,照樣月光普照,華燈齊放。但風景無殊,人事全異。物是人非的悵惘,今昔對比的淒涼,由此美景也變為傷感之景,月與燈交織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為暗淡。淡漠冷清的傷感瀰漫於詞的下片。燈、花、月、柳,在主人公眼裡只不過是淒涼的化身、傷感的催化劑、相思的見證。而今佳人難覓,淚眼看花花亦悲,淚滿衣袖。

  “不見去年人”二句情緒一落千丈:去年鶯儔燕侶,對訴衷腸,今年孤身支影, 徒憶前盟, 主人公怎能不撫今思昔,淚下如注。因何“不見”,一字不及,或話有難言之隱,或許故意留下懸念。全詞的藝術構思近似於唐人崔護的《遊城南》詩(去年今日此門中),卻較崔詩更見語言的迴環錯綜之美,也更具民歌風味。古人如此,今人亦然。世間總有太多的傷感和遺憾。世事在變,滄海桑田。回眸尋望,昔人都已不見,此地空餘斷腸人。滾滾紅塵,茫茫人海,佳人無處尋覓,便縱有柔情萬種,更與何人說?

  創作背景

  此詞寫約會。或被認為是景祐三年(1036)詞人懷念他的第二任妻子楊氏夫人所作。

  拓展閱讀:生查子元夕閱讀答案

  生查子元夕

  (北宋)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正月十五夜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橋,護城河上橋①穠李:《詩經召南何彼穠矣》:“何彼穠矣,華如桃李”,形容豔妝。②落梅:樂曲《梅花落》

  (1)“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描寫了什麼景物?在全詩中起什麼作用?(5分)

  (2)《生查子元夕》主要的表現手法是什麼?《正月十五夜》主要的抒情方式是什麼?(6分)

  參考答案

  (1)火樹、銀花、星橋以形象的比喻寫出了元宵燈火燦爛的熱鬧景象。(3分)。統攝全篇,為全詩奠定歡樂的感情基調,引出了對元宵具體節日景象的描寫。(2分)

  (2)《元夕》採用今昔對比,昔日歡樂對比今日悲傷寂寞,抒發了一往情深,卻物是人非的惆悵。(對比、襯托1分,感情2分)《正月十五夜》寓情於景,透過對元宵對熱鬧場面的描寫,抒發對歡樂元宵的眷戀不捨之情。(寓情於景或借景抒情1分,感情2分。)

  蘇詩簡析

  詩中描寫了洛陽市民元宵之夜的歡樂景象。描繪的是神龍元年(705年)上元夜神都觀燈的景象。詩的首總寫節日氣氛:徹夜燈火輝煌,京城馳禁,整個城池成了歡樂的海洋。“火樹銀花”形容燈採華麗。

  首聯寫燈火輝煌,成語“火樹銀花”即由此而來;頷聯寫人流如潮,明暗相間,縱橫交錯;頸聯寫夜遊之樂,突出歌伎豔若桃李;尾聯寫人們對良辰美景的無限留戀。全詩色彩明豔,用詞準確,反映了詩人非凡的藝術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