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內經> 黃帝內經太素:帶脈

黃帝內經太素:帶脈

黃帝內經太素:帶脈

  足少陰之正,至膕中,別走太陽心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

  《八十一難》雲:“帶脈起於季脅,為回身一週。既言一週,亦周腰脊也,故帶脈當十四椎,束帶腰腹,故曰帶脈也。

  平按:“太陽下,《靈樞》、《甲乙經》均無“心字。“當字上半為蟲蝕,只剩下半“田字,據《靈樞》、《甲乙經》及本注,應作“當。“椎《靈樞》作“顀。注“季脅,袁刻作“季肋,原鈔及《難經》均作“脅;又“束帶腰腹,袁刻作“束腰帶腹。

  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主潤宗筋。宗筋者,束肉骨而利機關。

  陽明主於水谷,故為臟腑之海,能潤宗筋,約束骨肉,利諸機關也。

  平按:“束肉骨《素問》、《甲乙經》均作“主束骨。

  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

  陽明以為臟腑海。衝脈血氣壯盛,故為經脈之海,主滲灌骨肉會處,益其血氣。

  與陽明合於筋陰,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

  衝脈與陽明二脈合於陰器,總聚於宗筋,宗筋即二核及莖也,復會於左右氣街,以左右陽明為主,共屬帶脈,仍絡於督脈,以帶脈為控帶也。

  平按:“筋陰《素問》、《甲乙經》作“宗筋陰陽四字。“氣街《甲乙經》作“氣衝。

  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

  陽明谷氣虛少,則宗筋之莖施縱,帶脈不為牽引,則筋脈施舒,故足痿。

[黃帝內經太素:帶脈]相關文章: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