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的前三段
經過長期艱苦的戰爭,木蘭終於回到了故鄉。詩歌細緻刻畫了木蘭全家聞訊後的喜悅。以下內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木蘭詩的前三段,歡迎參考!
木蘭詩的前三段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木蘭詩的第三段賞析
第三部分是寫木蘭立功歸來後的情景。作者又用了不小的篇幅來竭力鋪寫。先寫木蘭立功回來後見天子,天子坐在廳堂上接見了她。策勳是記功勞,轉是勳位的等級,十二轉也是說多,並非實指。這裡的十二轉和唐代官制的.一致也是偶然巧合。並不能證明此詩出於唐人之手或經過唐人修改。“百千強”即百千有餘,是形容賞賜得多。可是木蘭並不在乎官位和賞賜,她只是想盡快回到故鄉和親人團聚。明駝指能行千里的駱駝。木蘭不要做官,不要鉅額賞賜,只要借一匹能行千里的駱駝趕回家去,可見其歸心似箭,同時也顯示了這位平民出身的女英雄不愛功名富貴的優良品德。
經過長期艱苦的戰爭,木蘭終於回到了故鄉。詩歌細緻刻畫了木蘭全家聞訊後的喜悅。這裡依舊用了重複排比的句式,不厭其詳地寫了爺孃、阿姊和小弟的舉動,這種重複排比的句式烘托了歡快喜慶的氣氛。隨後寫了木蘭到家後的舉動,同樣也是不厭其詳地描寫具體的細節,開東閣門,坐西閣床,充分表現出回家之後的喜悅心情,換裝、打扮後恢復了女子的本來面目,然後出門看夥伴,夥伴大吃一驚,“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這一情節頗富喜劇意味。用夥伴的吃驚反襯出木蘭的無比自豪與得意,整個故事的情節也就在充滿喜劇色彩的高潮中結束了,但作者似乎意猶未盡,結尾又寫了四句:“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奇特,作為全詩的結尾,顯得別具一格,豪邁有力,語氣中充滿了對木蘭這位女英雄的讚美和歌頌。謝榛說:“此結最著題,又出奇語,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諸公補之,未必能道此。”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