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陸游> 陸游的詠梅詩有哪些

陸游的詠梅詩

陸游的詠梅詩有哪些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創作的詠梅詩,大家瞭解哪些?下文是小編整理的陸游的詠梅詩,我們一起閱讀學習吧。

  陸游的詠梅詩 篇1

  【原文】

  《卜算子·詠梅》

  作者: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註釋】

  ①驛yi 去聲):驛站。(古代大路上的交通站。這句寫的是幽僻無人來往的地方。

  ②寂寞:冷清。無主:沒有人過問。

  ③更著:又加上。

  ④無意:不想。自己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芳鬥豔。

  ⑤一任:任憑,不在乎。完全聽憑百花去妒忌吧。

  ⑥群芳:普通的花卉,此處喻指政界中的群小。

  ⑦碾(nian 上聲):軋碎。

  ⑧作塵:變成灰土。

  ⑨香如故:香氣還是照舊不消失。

  【譯文】

  驛站外的斷橋邊,寂寞地開放。已是黃昏時刻,她獨自愁思,更加還有風雨摧殘。她花開在百花之先,並非有意苦苦地爭奪春光,聽憑著群芳心生嫉妒。即使零落成泥,清香卻如故。

  【作品簡介】

  《卜算子·詠梅》由陸游創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首詞以梅喻人,人闋寫梅的處境和遭遇:寂寞無主,還要加上風雨催逼!下闋寫梅的氣節操守:無意爭春,即便是零落成泥,依然保持那一份清香!我們從梅花的命運與品格中不僅可看到詞人仕途坎坷的身影,而且讀出詞人像梅花般冰清玉潔的精神世界。

  【講解】

  古來的詠物詩詞有兩種:一種本意就在於刻畫歌詠的物件;一種是借歌詠的物件作為比擬和象徵,寄託另外的寓意和感情。這首詠梅詞屬於後一種。作者採取擬人化的手法,用梅花比喻自己,藉以表現他的信念和品格。

  詞的上片寫梅花的處境。作者所歌詠的梅,不是遊人雲集的園林中的梅,也不是文人雅士庭院中的梅,她是生長在窮鄉僻壤的一株無人理睬的野梅。“驛外斷橋邊”,這就是她生長的地方。“驛”是驛站。驛站本來就已經遠離繁華的城市,而這株梅樹還不屬於這個驛站,她生長在驛站之外的一個斷橋旁邊。橋斷而沒有修,可見那裡的荒涼偏僻了。自然,她只能“寂寞開無主”。她孤單一株,自開自落,沒有人觀賞,也沒有人養護。這裡使用了“寂寞”這個形容人的感覺的詞語,就是把梅當作人來描寫的。“無主”是沒有人過問的意思。“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著[zhuó]”,加上的意思。黃昏的降臨和自己的無依無靠,已經使她陷於愁苦之中。然而,她的苦況並不是到此為止,她又遭到了風吹雨打的摧殘。花而知愁,自然也是擬人。“已是”和“更著”兩個詞,透露了作者對於這株梅花悲慘遭遇的深厚同情。

  環境是這樣險惡,遭遇是這樣不幸,那麼,這株令人同情的梅花,究竟怎樣?她又是如何對待這一切的呢?詞的下片作出了回答。“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無意”,是不打算、無心的意思。“苦”,這裡是說千方百計、煞費苦心。“爭春”,是在春光中爭妍鬥豔。看來,有些花是在那裡費盡心機地賣弄姿色,希圖在裝點大地的春色中爭一席之短長。而這株梅花卻全然沒有這樣的心計和打算。她無意去爭春,對於來自百花的庸俗猜忌,也不屑一顧而聽之任之。這兩句詞,從對比中突出了這株梅花純潔自愛、不同流俗的高貴品質。作者雖然完全沒有從梅花的外貌來刻畫,讀者還是可以從字裡行間感覺到她的無比美麗。如若不然,又何以談得上“爭春”和遭妒呢?

  在作者的筆下,這株梅花的可貴,不僅表現在她盛開於枝頭的時候,同樣,也表現在她雕落於地面以後。“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零落”,是說梅花雕謝墜落。“碾[niǎn]”,滾軋。這株梅花就是雕落在地,被軋成了泥粉,她美麗的形體再也不存在了,但她那沁人心脾的香味仍將久久不散,就象她過去盛開時那樣。這飽受摧殘、孤芳自賞、化粉猶香的梅花,實際上是陸游的自我寫照。他出於愛國熱忱,堅決主張武裝抗金、收復河山,卻一再受到南宋統治集團中的主和派的排斥打擊。但他堅守信念,百折不撓,直到八十五歲高齡臨死之前,還寫了《示兒》詩,要他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結合陸游的身世再讀這首詞,就會感到更加親切。那冷落、昏暗、風雨交加的環境,不就是陸游處身其中的政治環境嗎?那無意爭春、聽任群花忌妒的風度,不正體現了陸游愛國無私、光明磊落、不屑於與投降誤國的昏庸官僚們為伍的精神嗎?那化粉猶香的品格,不正是陸游堅貞不屈、至死不移的崇高的愛國信念的寫照嗎?

  當然,他有些孤芳自賞。對於幾百年前的地主階級詩人來說,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寄託的詠物詞的成功,取決於寫物的傳神、比擬的貼切和寓意的深遠。陸游這首《詠梅》,在這幾方面是當之無愧的。

  【鑑賞】

  這是陸游一首詠梅的詞,其實也是陸游自己的詠懷之作。上片寫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涼的驛亭外面,斷橋旁邊。驛亭是古代傳遞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處所。加上黃昏時候的風風雨雨,這環境被渲染得多麼冷落淒涼!寫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寫被排擠的政治遭遇。

  下片寫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卻無意與它們爭春鬥豔。即使凋零飄落,成泥成塵,我依舊保持著清香。末兩句即是《離騷》“不吾知其亦已兮,苟餘情其信芳”,“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的精神。比王安石詠杏:“縱被東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之句用意更深沉。

  陸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參加考試被薦送第一,為秦檜所嫉;孝宗時又為龍大淵、曾覿一群小人所排擠;在四川王炎幕府時要經略中原,又見扼於統治集團,不得遂其志;晚年贊成韓侂冑北伐,韓侂冑失敗後被誣陷。我們讀他這首詞,聯絡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縮影。詞中所寫的梅花是他高潔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與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寫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隱士的情懷;雖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寫品格的,但也只能說:“原沒春風情性,如何共,海棠說。”(南宋肅泰來《霜天曉角詠梅》)這只是陸游詞“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陸游的友人陳亮有四句梅花詩說:“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欲傳春資訊,不怕雪埋藏。”寫出他自己對政治有先見,不怕打擊,堅持正義的精神,是陳亮自己整個人格的體現。陸游這首詞則是寫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認為在宋代,這是寫梅花詩詞中最突出的兩首好作品。 原載:《宋詞鑑賞辭典》

  【賞析】

  這首詠梅詞,作者詠物寓志,表達了自己孤高雅潔的志趣。

  上闋狀物寫景,描繪了風雨中獨自綻放的梅花。 梅花長在偏僻的“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它不是由人精心栽種的,它寂寞地開放著。“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在這樣的暮色黃昏中,獨自挺立開放的梅花難免會有著孤苦無依的愁苦,更何況環境如此惡劣,風雨交加,倍受摧殘。這實在令人深深嘆息。

  下闋抒情, 主要抒寫梅花的兩種美 德。“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它的其一美德是樸實無華,不慕虛榮,不與百花爭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開放,它的與世無爭使它胸懷坦蕩,一任群花自去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它的其二美德是志節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淪落到化泥作塵的地步,還香氣依舊。這幾句詞意味深長。作者作此詞時,正因力主對金用兵而受貶,因此他以“群花”喻當時官場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達了雖歷盡艱辛,也不會趨炎附勢,而只會堅守節操的決心。

  陸游曾經稱讚梅花“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絕俗,出於眾花之上,可是如今竟開在郊野的驛站外面,緊臨著破敗不堪的“斷橋”,自然是人跡絕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從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園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長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應有得護理,也無人來欣賞,隨著四季代謝,它默默地開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孓然一身,四望茫然,——有誰肯一顧呢,它是無主的梅呵。“寂寞開無主”這一句,詩人將自己的感情傾注在客觀景物中,首句是景語,這句已是情語了。

  日落黃昏,暮色朦朧,這孓然一身、無人過問的.梅花,何以承受這淒涼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獨自愁”,這幾個字與上句的“寂寞”相互呼應。而且,偏偏在這個時候,又颳起了風,下起了雨。“更著”這兩個字力重千均,寫出了梅花的艱困處境,然而儘管環境是如此冷峻,它還是“開”了!它,“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道源);它,“完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楊維楨)。總之,從上面四句看,這對梅花的壓力,天上地下,四面八方,無所不至,但是這一切終究被它衝破了,因為它還是開了!誰是勝利者?應該說,是梅花!

  上闋集中寫了梅花的困難處境,它也的確還有“愁”。從藝術手法說,寫愁時,作者沒有用詩人、詞人們那套慣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寫得象這象那,而是用環境、時光和自然現象來烘托。況周頤說:“詞有淡遠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為高手。”(〈蕙風詞話〉)就是說,詞人描寫這麼多“景物”,是為了獲得梅花的“神致”;“深於言情者,正在善於寫景”(田同之《西圃詞說》)。上片四句可說是“情景雙繪”。

  下闋,託梅寄志。梅花,它開得最早。“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齊己);“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張謂)。是它迎來了春天。但它卻“無意苦爭春”。春天,百花怒放,爭麗鬥妍,而梅花卻不去“苦爭春”,凌寒先發,只是一點迎春報春的赤誠。“苦”者,抵死、拼命、盡力也。從側面諷刺了群芳。梅花並非有意爭春,“群芳”如果有“妒心”,那是它們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們去妒忌吧。這裡把寫物與寫人,完全交織在一起了。花木無情,花開花落,是自然現象,說“爭春”,是暗喻。“妒”,則非草木能所有。這兩句表現出陸游標格獨高,決不與爭寵邀媚、阿諛奉承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傲骨。

  最後幾句。把梅花的“獨標高格”,再推進一層:“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句的寂寞無主、黃昏日落、風雨交侵等悽慘境遇。這句七個字四次頓挫:“零落”,不堪雨驟風狂的摧殘,梅花紛紛凋落了,這是一層。落花委地,與泥水混雜,不辨何這者是花,何者是泥了,這是第二層。從“碾”字,顯示出摧殘者的無情,被摧殘者承受的壓力之大,這是第三層。結果呢,梅花被摧殘被踐踏而化作灰塵了。這是第四層。看,梅花的命運有多麼悲慘,簡直令人不忍卒讀。但作者的目的決不是單為寫梅花的悲慘遭遇引起人們的同情;從寫作手法說,仍是鋪墊,是蓄勢,是為了把下句的詞意腿上最高峰。雖說梅花凋落了,被踐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塵灰了,請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別有韻”的香味,卻永遠如故,一絲一毫也改變不了呵。更多宋詞賞析文章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宋詞三百首》專欄。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處境,風雨侵凌,凋殘零落,成泥作塵的淒涼、衰颯、悲慼,一股腦兒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見盡節”(卓人月〈詞統〉)。而這“盡節”的得以“想見”,正是由於此詞運用比興手法,十分成功,給我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為一首詠梅的傑作。

  陸游的詠梅詩 篇2

  1.遊詠梅詩五首解讀梅花絕句(之—)

  宋 陸游 原文

  聞道梅花坼曉風①, 雪堆遍滿四山中②。

  何方可化身千億③? 一樹梅花一放翁④。

  註釋

  ①聞道:聽說。 坼曉風:說梅花在清晨的寒風中開放。 坼(chè):開裂,這裡指梅花開放。

  ②雪堆:說梅花盛開像雪堆一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