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反思

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反思

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反思

  我上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對這樣的保守教材,要滲透新課程理念,對我是一個挑戰,在課改專家的指點下,我有許多收穫,現作以下反思:

  1、要精心設計問題情景:

  我在引導同學精讀“百草園”一段時,先從課文前面的插圖和作者筆下的描寫作對比引入,然後要求同學說說為什麼作者寫得如此精彩。這樣的問題設計得不夠深入,同學只是依照老師的吩咐被動地去尋找,談不上帶著探索的熱情去精讀課文。同學沒有能夠做到主動學習,或者說他們學習的熱情沒有被激發出來,學習的.效果當然不會高。專家指點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情景,“請同學們認真讀讀這段描寫的文字,劃出你喜歡的句子,談談你為什麼喜歡它們?”同學有興趣,願意去探究。我想以後備課,考慮怎樣使同學喜歡學比讓同學學什麼更為重要。

  2、要解放思想,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相信同學能自主地學習:

  我在讓同學精讀“百草園”的精彩描寫時,將自身備的所有精彩要點都拋給同學,同學不會回答就自身代替。回想自身以往上課,總是擔心知識點沒有講透,於是經常不厭其煩地講。專家指點,要深入領會〈課程規範〉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老師要做“平等的首席”,要充沛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相信同學能解決問題。即便是同學小組討論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提出來讓全班討論,老師要營造民主,寬鬆的課堂教學氛圍,解放思想,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同學。我想,老師要做 “平等的首席”,就是要充沛尊重同學的主體地位,以後自身頭腦中那種“我講你聽”的思想應該革除,換成“組織他們研討,自身也能從中獲益”的新的觀念。

  3、幾點疑問:

  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注意基礎知識和基天性力嗎?是不是每一堂課都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模式呢?還有什麼能促使同學主動學習的方法嗎?老師“滿堂灌”是不行的,但老師在什麼時機進行點撥,而這一點撥不會成為牽著同學鼻子走的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