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駱駝祥子》讀後感600字(通用10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駱駝祥子》讀後感600字(通用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駱駝祥子》讀後感1
祥子曾經是個正直、熱愛生活的勞動者。小說一開始,關於他的外貌的描寫,關於他拉車的刻畫,都寫得很有光彩,簡直成了青春、健康和勞動的讚歌。小說又以更多的篇幅,描繪祥子美好的內心世界。當他在曹府拉車,不小心翻了車,車給碰壞了,主人也給摔傷了;他引咎辭工,情願把工錢退給主人作為賠償,表現出作為一個勞動者的責任心和榮譽感。在嚴冬夜晚的小茶館裡,他給老馬小馬祖孫兩代買羊肉包充飢,又傾注著對於苦難的夥伴真誠的關切和深沉的同情。這些段落,用樸實無華的筆墨,描寫了祥子好的品質。作家甚至用了奇特的比喻形容這個人物:“他彷彿就是在地獄裡也能作個好鬼似的。”然而在這個地獄裡都會是個好鬼的祥子,在人世間卻沒有能夠始終成為一個好人。隨著生活願望的破滅,他成了截然不同的另一個人。“他吃,他喝,他嫖,他賭,他懶,他狡猾”,他掏壞,打架,佔便宜,為了幾個錢出賣人命。拉車曾經是他唯一的指望,後來卻憎恨拉車,厭倦拉車。連他的外貌,也變得骯髒了。小說結束時他已經淪為一個行屍走肉般的無業遊民。而在祥子前後判若兩人的變化中,最重要的是生活態度的改變。他從來不是一個有覺悟的勞動者,更不是什麼英雄,但買輛車做個獨立勞動者的願望,畢竟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對於命運的反抗,和改變低賤處境的努力,他不向命運低頭,他要強,他追求自己的理想。最後卻完全安於命運的安排,“將就著活下去是一切,什麼也無須乎想了”。他向生活屈服了,忍受著一切侮辱與損害,而沒有任何怨尤。
祥子被剝奪掉的,不僅是車子,積蓄,還有作為勞動者的美德,還有奮發向上的生活意志和人生目的。在這裡,美好的東西的毀壞不是表現為一個品格高尚的英雄在肉體上的死亡,而是人物的高尚品格的喪失殆盡,即精神上的毀滅。這個可憐的孩子我真的應該為他祈福。
在這裡,階級對階級的壓迫,不是表現為政治上的迫害或者經濟上的剝削,而是表現為深入人物身心的摧殘和折磨。祥子不僅不能獲得自己所追求的,甚至無法拒絕自己所厭惡的。這些都充分地刻畫出生活的複雜內容和祥子的卑微處境,是全書最能表現出老舍特長的部分。
《駱駝祥子》讀後感2
《駱駝祥子》這本書,我去年暑假讀過,至今未忘其中的故事情節,這主要是老舍先生精燦的文筆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駱駝祥子》我想大家都十分熟悉了,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人力車伕的故事。這個車伕叫祥子,之所以書名在祥子前加了個"駱駝"兩字,是因為是駱駝救了他的命,使他拉上了人力車,所以因此得名,可見起名也有個技巧呀!如果此書定名《祥子的生活》則顯得過於直白,毫無生趣了。
老舍先生寫文章——平易近人,使人感到親切,自然,不像有的作家寫車伕是以知識分子來面對車伕,而他是平民對平民,架子放下了,去描寫人物的形象就寫得真,也容易感動人。
我喜歡這一段文字:他確乎有點像一棵樹,健壯,沉默,而又生氣。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新顏,但不好向別人講論。在洋車伕裡,個人的委屈與困難是公眾的話料,"車口兒"上,小茶館中,大雜院裡,每人報告著形容著或吵嚷著自己的事,而後這些事成為大家的財產,向民歌似的由一處傳到一處……。這一段文字便把祥子的性格與生活的環境介紹的清清楚楚,語言平實,但又不似白描手法乾燥無味,正是文章的精妙所在。
拜讀了老舍的《駱駝祥子》後,給我的感觸很深,老舍先生的作品一向都是很真實的,為了打造一個祥子這樣的車伕,可見他一定深入地瞭解過,才塑造了祥子這樣一個典型的車伕。
文章一開始寫明瞭祥子是一個高等車伕,他要強,樸實,有自信,剩吃儉用,早出晚歸,他的唯一願望就是買一輛自己的車來拉。後來,經過3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錢換來了一輛嶄新的洋車,但是沒過多久,卻被大兵搶走,接著又被偵探又騙去了他所有的積蓄。終於用虎妞的錢買了一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他的這一願望在經過多次挫折後,終於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熄滅了他心中最後的一點希望,他喪失了對於生活的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墜落。
《駱駝祥子》讀後感3
“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從他們的‘造物主’那邊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這是美國《獨立宣言》裡的一部分。它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由,擁有幸福。——它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簡單的道理——每個人都有尊嚴!
文壇大師老舍筆下的祥子是不幸的:他擁有一生幸福的各種條件,卻生在了錯誤的時代。
祥子老實,健壯,堅忍,如同駱駝一般吃苦耐勞,嚮往美好生活,對未來充滿憧憬。他自尊好強,憑自己的力氣掙飯吃,最大的夢想不過是想擁有一輛自己的車,以免手車廠老闆的盤剝。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滅,他與命運的抗爭最終以慘敗告終。
第一次,他風裡來雨裡去,從飯裡茶裡省,攢了三年,終於買了一輛車,但這車很快就被大兵搶走了。第二次,車還沒買上,錢就被孫偵探敲詐去了。第三次,是他和虎妞結婚後用虎妞的錢買的,雖然心裡不踏實,但畢竟不用在去車廠賃車了。可是好景不長,虎妞難產而死,祥子又只好把車賣掉去安葬虎妞。
到故事的最後,祥子已經變成了自暴自棄的行屍走肉了。
正是透過祥子這個人物的變化,老舍無情地批判了這個社會——它不讓好人有出路。
南宋《三字經》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說,說明人剛出生時是純潔無暇的,但因接觸了社會,性情便大變了。說得好聽點,是與時俱進,說白了,就是與世同流合汙。
人本身沒有錯,錯的是他所生活的時代,迫使他屈服於世俗的淫威之下。人人生而平等,每個人都有人格,都有自由,沒有人是不該存在的,也沒有人是上天特別眷顧的。
《駱駝祥子》讀後感4
一部辛酸的人力車伕的故事,與祥子漫步在北平的大街上,我感到一絲絲的傷感,一縷縷悲痛……
《駱駝祥子》讀後感5
每個人都想讓自己擁有美好的未來,每個人都在不停地為未來奮鬥。祥子來自農村,他老實,憨厚,淳樸,可愛。
到城裡打拼,他選擇了拉車。拼命地拉,沒日沒夜,不知疲倦地拉。終於,他買上了新車,他是多麼地疼惜那輛車啊!
好景不長,被士兵搶了去。差點沒了命,但逃了出來,還帶了兩頭大駱駝。賣了點錢,後來睡了一覺,他就與駱駝扯上關係了。從此就有了“駱駝祥子”這麼一說。要強的祥子可不能一下被打倒,他又開始攢錢了!
眼看著錢就要攢夠了,但曹家出事,孫偵探又把錢拿了去。他沒了希望。與那個蠻橫大膽甚至有點變態的虎妞成親,沒法子,用虎妞的錢弄了倆車,自己大病了一場,但禍不單行,虎妞有了身孕,虎妞難產而死。
他想和小福子在一起,但又怕有累贅。“等混好了再回來”。但他沒混好,墮落著,當要強的祥子有一天幡然醒悟,想要往好混時,小福子也死了。
他認清了,自己的命是苦的,要強沒用,自尊沒用,老實更沒用。所以,他變得麻木,潦倒,狡猾,愛貪小便宜,自暴自棄,以吃喝嫖賭為生,簡直就是行屍走肉!但沒辦法——這個社會不讓好人有出路。
看完祥子的故事,悲傷的心緒蔓延著……“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淪為“墮落的,自私的,不行的,社會病胎裡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我不能想象如果自己遭受著祥子的遭遇,最終會有怎樣的結果。也許會比祥子更差,差幾倍!混的越差,就越懶得往好混,渾渾噩噩地活著,行屍走肉般的活著,混一天算一天的活著,不管多會死的活著……
這樣的社會,吃人的社會,不讓好人有出路。
社會,直接影響著人民。
社會主義讓我倖存,為祥子嘆息,為自己珍惜吧。
《駱駝祥子》讀後感6
《駱駝祥子》這本書的作著老舍刻畫了一位命運悲慘的北平車伕祥子,來抨擊舊社會的黑暗、冷酷。
主人公是一位農村孩子,他懷期望地來到了這個大域市,並且滿腦子都想自己能夠用雙手、用真實的勞動來來一輛車。那時的他————純真、熱情、有著極為強的毅為和不達目標不罷體的精神,他不和其他車伕一樣,有著許許多多的壞習慢、但後來他買車的錢一次次被丟失或被別人搶。他買車的希望也被現實生活中那黑暗的一所粉碎,他的夢想也一次地破滅。最終他那從前樂觀向上,堅持不懈的鬥精神也都蕩然無存。在社會那黑暗面的殘忍壓迫下,祥子他選擇了墮落。他不再奮鬥,而別借錢,吃喝嫖賭,最後甚至還鬧出了人命,他不再是那緊定純真的祥子了,而是成為了社會最底層的混混、街頭無賴。
雖然祥子的結局十分悲慘,但並不能說祥子是一個沒有夢想的青年,而是他的夢想被舊社會的壓迫所澆灰。他的命運是悲慘的,也是令人所同情的。
其實細細去品味命運是給樣子機會的,原本他可以在別人家裡拉車的,但他卻放棄了,從此。他不再專心致志的工作了,圖為他從心裡就不再相信努力會有結果了。
這本書還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只有理想、奮鬥和知識才相融合,才能夠在風雲變幻幻的社會所立足,而祥子正是失去了理想。或許。你現在還認為知識並沒什麼大作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就會發現它越來越重要了。祥子之所以這樣,不只是社會的原因,更在於他沒有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努力。
所以,不管結果如何,你都要意志堅定她走下去。只付出了努力。才不會留有遺撼。
《駱駝祥子》讀後感7
讀完《駱駝祥子》,書中的一幕幕情景開始閃現在我的腦海中,就像滾滾天雷震撼著我的心,讓我能深切地感受到那個時代底層勞動者的疾苦。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叫祥子的年輕車伕事業由興轉衰的故事。他的職業史三起三落:三次想買車,可要不是丟了錢,丟了車,就是迫不得已再賣出去。他在歷盡挫折後,最終由一個老師、厚道的人,變成了一個陋習纏身的、被人看不起的下等車伕。他的職業生涯從第一次買到車到最後一次丟了車,不過三年,而對我來說,這也不過是五天讀完的故事。可我卻覺得整個過程十分漫長———其中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值得我回味。看書過程中,並沒發現什麼,可最後回過來看剛開始的祥子時,我卻大吃一驚:那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洋車伕啊!是那一個個變故改變了他,而這一個個變故都是在當時黑暗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
當時的社會中,富得越富,窮的越窮;善無善報,惡無惡報。人們無法過上有意義的、甚至是平凡的生活。社會只能容下像後來的祥子那樣的人,而無法接受以前更善良的祥子。於是,人們更冷漠,社會也更黑暗了。好像又回到了開天闢地前一片混沌的世界。
轉眼間,世界與人民共同躍進了二十一世紀這嶄新的紀元,祥子的故事當然不可能再重現,可在一些偏遠地區,仍有一些工人拼命工作,卻常常遭遇工頭拖欠工錢。他們只能回家呆呆地看正在等待飯食的孩子們,或是找一個偏僻的牆角頭頭哭泣。這雖不是祥子苦難再現,卻與祥子的生活無本質區別:專心工作,卻處處遭人嫌棄。
以前看見辛勞的底層勞動者,最多隻明白了自己生活得很幸福,應該要知足。可是,我從未為他們著想過。合上《駱駝祥子》,我心中充滿了慚愧:我真心希望能阻止祥子的悲劇再次上演。
《駱駝祥子》讀後感8
看過《駱駝祥子》的人都知道,祥子是這本書中的主人公,他雖然平凡、普通,但卻有像駱駝一樣堅韌不拔的精神。
祥子是一個正直善良的人。他不願放印子錢害人,也不圖劉四那六十輛車,只想靠自己的努力,過上安穩的日子,祥子還具有反抗精神,他不會逆來順受,面對在楊宅所受的氣,祥子憤然辭職,面對車主劉四,他也毫不畏懼,在那樣一個混亂的社會中,想他一樣能夠堅持自我的人屈指可數。
祥子也是一個固執頑強的人。剛來到北平,祥子的夢想就是能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洋車,所以他每天拼命工作賺錢,好不容易買到了一輛洋車,沒過幾天,卻被亂兵抓走了,奪了他的洋車,這是多麼悲慘的遭遇呀,可祥子沒有灰心,又拼命的賺錢,夢想的種子早已在他心中生根發芽,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不會放棄,他堅信一定會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洋車併成為上等車伕,所以,每一次想到這些,他就幹勁十足,無論什麼都阻擋不了他前進的步伐、追求目標的決心。
祥子還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當虎妞告訴他,自己已經懷孕,他並沒有推卸責任,不管不顧,而是挑起了這個重擔子,對虎妞負責,儘管他並不喜歡她,卻還是盡心盡力把虎妞照顧的非常好,沒有讓她凍餓,而自己也整天在外面拉車,他從來都沒有在虎妞面前抱怨過自己非常累,雖然虎妞整天吃香喝辣的,什麼事也不做,什麼也不管。
一個善良、自信、執的人到最後卻被這個萬惡的社會摧垮了,使他自甘墮落,可這是他的錯嗎?有人說這是他的意志力不夠強,可我認為,最終的原因還是這個吃人的社會,一個如此進取的青年就這樣在這個吃人的社會中怎能不迷失了自己。
《駱駝祥子》讀後感9
老舍是我國著名的小說家、文學家、戲劇家,但我認為,他更是一個思想家。他筆下的人物讓眾多讀者們記憶深刻,也給予了人們無盡的思考與啟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個從一開始充滿希望到最後墮落的人——祥子。
祥子是社會中很普通的一個人,所以由他身上反映出的感悟是最真實貼切的。老舍先生選用的角色不得不說堪稱一絕,總是能將整個事物的精妙在細微之處體現出來,祥子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這讓我很是敬佩。看完整本書後,細細的回想與品位之中好的情節與句子,一些感想也浮現在腦海:封建社會給人帶來的是無盡的危害,它妨礙了人們的思想與行動,所以造成了社會的落後,加大了貧與富的差距,更使人們喪失了原有的本性。所以,我很慶幸自己出生在這個開放的年代。一開始那個有奮鬥目標且敢於奮鬥的祥子是我所尊敬的,但由於社會風氣和其他外界原因,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墮落。
祥子曾是封建社會中的”叛逆分子“,而他一開始就像在,而”叛逆“失敗的原因除了外界原因,還有自身原因。祥子有毅力這無需置疑,但他卻沒有足夠的毅力來追求他的目標,曾經堅定地信念也在一件又一件事物中所搖動。到最後,祥子已經沒有了動力,沒有了目標,沒有了信念。我不禁為祥子感到可惜,不過這也是大多數人的經歷,從一開始的堅定不移再到搖擺不定,最後是完全放棄。現在想一想,如果祥子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意志力,結局很大可能就不一樣了
祥子的形象在腦海裡留下很深的印記,或許若干年後,再次回味時又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有時,堅持到底會讓事情的結果變得不一樣。不得不說,《駱駝祥子》給我的啟發會讓我醫生一生受益。
《駱駝祥子》讀後感10
最近,我讀老舍名著——《駱駝祥子》,從而令我感觸良多。
小說透過一箇舊人力車伕辛酸故事,描繪舊社會如何把一個正直、好強、善良、自食其力洋車伕從肉體到靈魂加以毀滅過程。祥子老實、健壯、純樸,對生活有駱駝般積極和堅韌精神,他唯一願望就是買一輛自己車來拉,做一個獨立勞動者。後來,經過3年省吃儉用,他用自己血汗錢換來一輛車,但沒過多久,卻被大兵搶走。第二次他又攢夠錢,卻又被那可惡孫偵探給怍去。第三次,他娶虎妞,還用虎妞錢買車子,本來日子過得已經很不錯,可是虎妞卻難產死,祥子傷心欲絕,沒法,只好把車子賣來安葬虎妞。他這一願望在經過多次挫折後,終於完全破滅。他所喜愛小福子自殺,熄滅他心中最後一朵希望火花,它喪失對於生活任何乞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他成一個麻木、潦倒、狡猾、好佔便宜、吃喝嫖賭行屍走肉。
這本書讓我認識到舊社會是多麼黑暗,多麼令人畏懼,竟然有把人變成鬼罪行。祥子僅僅是北京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人力車伕,在社會上是不顯眼,但命運還是不能放過他,折磨好強他,毀他夢想,後來淪為自甘墮落人。悲劇總是令人毛骨悚然,膽戰心驚。
人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祥子胸懷大志,勤勞節儉,為什麼最終還是走投無路?為什麼非把他逼上梁山不可?難道那是個不讓好人有活路社會嗎?
我們現在社會就是美好,幸福。沒有自私,不幸和殘酷嗎?回答是肯定。現在社會,有許多人進步,也有許多人退步,這個退步是指人們心靈變得敗壞,醜惡,他們去賭、嫖、搶劫……無惡不作。然而社會總是要進步,我們只能用強制手段去制裁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