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劉長卿> 劉長卿《彈琴》翻譯賞析

劉長卿《彈琴》翻譯賞析

劉長卿《彈琴》翻譯賞析

  《彈琴》是一首由唐代詩人劉長卿所作的描寫音樂的小詩。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劉長卿《彈琴》翻譯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彈琴

  劉長卿

  泠泠①七絃②上,

  靜聽松風寒③。

  古調雖自愛,

  今人多不彈。

  作者簡介

  劉長卿:(709-790),字文房,郡望河間(今屬河北),籍貫宣城(今屬安徽)。青少年讀書於嵩陽,天寶中進士及第。肅宗至德年間任監察御史,後為長洲尉,因事貶潘州南巴尉。上元東遊吳越。代宗大曆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轉運使判官,任淮西鄂嶽轉運留後,被誣貪贓,貶為睦州司馬。德宗朝任隨州刺史,叛軍李希烈攻隨州,棄城出走,復遊吳越,終於貞元六年之前。其詩氣韻流暢,意境幽深,婉而多諷,以五言擅長,自詡為“五言長城”.

  【註釋】

  ①泠泠:洋溢貌。

  ②七絃:古琴有七條弦,故稱七絃琴。

  ③松風寒:松風,琴曲名,指《風入松》曲。寒:悽清的意思。

  【評析】

  這是一首借詠古調的冷落,不為人所重視,來抒發懷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詩。前兩句描摹音樂境界,後兩句抒發情懷。全詩從對琴聲的讚美,轉而對時尚慨嘆,流露了詩人孤高自賞,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作品簡介

  《聽彈琴》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作品。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寫詩人靜聽彈琴,表現彈琴人技藝高超,並借古調受冷遇以抒發自己懷才不遇和稀有知音的遺憾。全詩從對琴聲的讚美,轉而對時尚的慨嘆,流露出詩人孤高自賞、不同凡俗的情操。

  作品鑑賞:

  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詩人透過慨嘆古調受冷遇,不為世人看重,以抒發懷才不遇的悲憤之情,舒解世少知音的遺憾。全詩意境清雅,志趣高潔,語言含蓄,一語雙關,瀰漫於字裡行間的寂寞情懷感人肺腑。

  前兩句寫聽彈琴,突出一個“聽”字。開頭用“泠泠”來形容琴絃彈奏時聲音清越、悠揚,這是初聽。繼而當詩人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地“靜聽”之後,便覺琴音逐漸轉為清幽、悽清,有如天風入松之勢,引導讀者似乎也與作者一同領悟聽琴的妙趣,一同進入音樂的`美妙境界,一同獲得美的藝術享受。恰好琴曲中有《風入松》曲,語意雙關,極為自然。“寒”,並非松風吹帶來的寒氣,而是聽琴者或彈琴者“神與物遊”,進入音樂妙境的一種特殊感受。這兩句極寫琴音之美妙,實為下文“今人多不彈”作鋪墊。

  如果說前兩句是描寫音樂的境界,那麼後兩句就是議論性抒情,寫由聽彈琴所引起的感慨,點明主旨。“古調雖自愛”的“雖”字轉折,從對琴聲的讚美進入對時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彈”的“多”字反襯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這兩句有兩層意思,其一是在現實生活中音樂正在變革,唐與周邊國家文化交流頻繁,曲調翻新,對中國傳統的民族音樂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當時“燕樂”已成為風行一時的新聲,頗受聽眾的欣賞和歡迎,也是令人愛彈的曲調。樂器則以西域傳入的琵琶為主。至於七絃琴的古調雖然高雅肅穆,畢竟是陽春白雪,曲高和寡,今人多不彈了。其二是劉長卿透過對琴音的讚賞,古調的自愛和今人的不彈,抒發自己的身世之感,時風之嘆。“長卿清才冠世,頗凌浮俗,性剛,多忤權門,故兩遭遷斥,人悉冤之。······其自賦傷而不怨,足以發揮風雅。”(《唐才子傳》)可見劉長卿處在中唐社會,對世風不古,競趨時尚,是深有感慨的。自己懷瑾握瑜,抱貞守樸,卻懷才不遇,深感知音稀少,無人賞識,正如同古調高雅,卻不被欣賞,人多不彈一樣。有人就以此二句謂今人好趨時尚不彈古調,意在表現作者的不合時宜。從劉長卿的作品中,的確可見他有一肚皮不合時宜和一種與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調。他的《幽琴》(《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之一)詩曰:“月色滿軒白,琴聲宜夜闌。飀飀青絲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向君投此曲,所貴知音難。”其中四句就是這首聽琴絕句。“所貴知音難”也正是詩的題旨之所在。此詩詠聽琴,其實是藉此寄託一種孤芳自賞、不苟流俗的情操。

  全詩從對琴聲的讚美,轉而對時尚慨嘆,流露出詩人孤高自賞,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劉長卿才華卓絕,卻因誣陷等數遭貶謫。雖牢騷滿腹,但對高潔的堅持使他不能與流俗相合,與眾人為伍。這首詩貫穿了他對於高雅、高尚、高潔的讚美,抒發了他對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堅持以及堅持背後的遺憾與清寂。

  作者生平

  劉長卿,約唐玄宗天寶中前後在世。少讀書嵩山,後移家居鄱陽。清才冠世,頗凌浮俗。開元二十一年,(公元七三三年)登進士第。至德中,(公元七五七年)歷監察御史以檢校祠部員外郎,出為轉運使判官。性剛多忤,為吳仲孺誣奏,非罪系姑蘇獄。久之,貶潘州南巴尉。會有人為之辯白,酌移睦州司馬。終隨州刺史。權德輿稱他的詩為“五言長城”,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

  劉長卿是由盛唐向中唐過渡時期的一位傑出詩人。關於劉長卿的生平一直沒有確考,《舊唐書》和《新唐書》都沒有他的傳記,聞一多先生認為其生年為公元709年,傅璇琮先生認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還有其它的說法。卒年一般認為是在789至791年之間;也就是說,劉長卿經歷了玄宗、肅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劉長卿在肅宗至德間任監察御史、長洲縣尉,貶嶺南南巴尉,後返,旅居江浙。代宗時歷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嶽轉運留後,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二年(781),任隨州(今屬湖北)刺史,世稱劉隨州。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傷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之亂後中原一帶荒涼凋敝的景象。如《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筆調蒼涼沉鬱。劉長卿詩以五七言近體為主,尤工五言。五律簡練渾括,於深密中見清秀。如《新年作》、《岳陽館中望洞庭湖》、《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海鹽官舍早春》等。七律也多秀句 ,如“細雨溼衣看不見 ,閒花落地聽無聲”(《別嚴士元》)、“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長沙過賈誼宅》)。五絕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對月》、《送靈澈上人》,以白描取勝,饒有韻致。但他的大部分詩內容單薄,境界狹窄,缺少變化,有字句雷同之感。

  坎坷經歷

  劉長卿年輕時在嵩山讀書,玄宗天寶中登進士第。在開元十四載(755年)他可能登進士第,但是還沒有揭榜,安史之亂就爆發了。754年,肅宗即位,劉長卿被任命到蘇州下屬的長洲縣當縣尉。不久被誣入獄,遇大赦獲釋,至德三載(758年)正月攝(代理)海鹽令,上元元年(760年)春,被貶為潘州南巴(今廣東電白)尉,離開蘇州到洪州待命。在赴洪州途中,逗留餘幹,與大詩人李白相遇,“誰憐此別悲歡異,萬里青山送逐臣。”(《將赴南巴至餘幹別李十二》)李白當時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放還,而自己將遠行嶺外。其實,劉長卿終於沒有到南巴任職。次年(761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蘇州接受“重推”。後來數年宦海浮沉,終不得志,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傳》卷二這樣說:“長卿清才冠世,頗凌浮俗,性剛多忤權門,故兩逢遷斥,人悉冤之。”上元二年(761年)從南巴返回,旅居江浙。這時江南剛經歷過劉展之亂,本來繁華富庶的吳郡一帶變得破敗蕭條。劉長卿有詩紀其事:“空庭客至逢搖落,舊邑人稀經亂離。”(《自江西歸至舊任官舍》)代宗大曆五年(770年)以後,歷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嶽轉運留後。因為性格剛強,得罪了鄂嶽觀察使吳仲孺,被誣為貪贓,再次貶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馬。在睦州時期,與當時居處浙江的詩人有廣泛的接觸,如皇甫冉、秦系、嚴維、章八元等都有詩酬答。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又受任隨州(今湖北隨縣)刺史。世稱“劉隨州”。興元元年(784年)和貞元元年(785年)間,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割據稱王,與唐王朝軍隊在湖北一帶激戰,劉長卿即在此時離開隨州。

  劉長卿曾兩次遭到貶謫,旅居各地期間多次遭到戰亂,因此他有一部分感傷身世之作,也反映了安史之亂以後中原一帶荒涼凋敝的景象。如“城池百戰後,耆舊幾家殘”(《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鳥雀空城在,榛蕪舊路遷”(《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當苗稅充百官俸祿》),以及《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筆調蒼涼沉鬱,內容具有時代特徵。

  劉長卿詩以五七言近體為主,尤工五言,自詡為“五言長城”(權德輿《秦徵君校書與劉隨州唱和集序》)。《新唐書·藝文志》著錄他的集子10卷,《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同。據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著錄有《唐劉隨州詩集》11卷,為明翻宋本,詩10卷,文1卷。現在通行的如《畿輔叢書》本的《劉隨州集》,《四部叢刊》本的《劉隨州文集》,都為這種11卷本。《全唐詩》編錄其詩為5卷。事蹟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