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劉長卿> 劉長卿《登餘干古縣城》賞析

劉長卿《登餘干古縣城》賞析

劉長卿《登餘干古縣城》賞析

  劉長卿的《登餘干古縣城》 在緬懷歷史的同時,又透過描繪被貶途中景色,來抒發詩人憂國憂民的心情。

  登1餘干2古縣城3

  孤城上與白雲齊4,萬古荒涼楚水西5。

  官舍6已空7秋草沒8,女牆9猶10在夜烏啼。

  平沙11渺渺12迷人遠13,落日亭亭14向15客低。

  飛鳥不知陵谷變16,朝來暮去弋陽溪17!

  【註釋】

  登:途徑。

  餘干:唐代饒州餘干縣,今江西餘干。

  古縣城:指唐朝以前建置的餘干縣城。

  齊:一樣高。

  楚水:先秦古名。這裡指信江。

  官舍:官衙。

  空:人去樓空。

  沒(mò):淹沒,覆蓋。

  猶:仍然。

  女牆:城牆上凹凸的小牆。

  平沙:平曠的沙地。

  渺渺:無邊無際。

  迷人遠:令人迷茫。

  亭亭:高聳的樣子,這裡有自高而下的意思。

  向:朝。

  陵谷變:高岸為谷,深谷為陵,這裡指世事俱變。這裡指《十月之交》的典故。

  弋(yì)陽溪:地名。

  【白話譯文】

  這是一座小小的山城,踞高臨水,就象塞上的孤城,恍惚還象先秦時那樣,矗立於越國的西邊。它太高了,彷彿跟空中白雲一樣高;也太荒涼了,似乎億萬斯年就沒人來過。城裡空空的,以前的官署早已掩沒在秋天茂密的荒草裡,唯有城上的女牆還在,但已看不見將士們巡邏的身影,只在夜間聽見烏鴉在城頭啼叫。站在城頭眺望,平曠的沙地無邊無際,令人迷茫;孤零零的夕陽,對著詩人這個遠方來客冉冉低落下去,天地顯得格外沉寂。然而無知的鳥兒不懂得這一切,依然飛到這裡覓食,朝來暮去。

  【創作背景】

  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劉長卿從嶺南潘州南巴貶所北歸時途經餘干,詩人被貶謫,是由於為官正直不阿而遭誣陷,因此他深感當時的政治腐敗和官場汙濁。劉長卿途經餘干之時,又剛剛經過軍閥戰亂,觸處都見戰爭創傷,顯出國家衰弱、人民困苦的情狀,使詩人更加為唐朝國運深憂,故而創作這首詩。

  【賞析】

  寫作手法

  這首即景抒情的詩篇,就包蘊著這種感慨深沉的嘆喟,寂寥悲涼,深沉迷茫,情在景中,興在象外,意緒不盡,令人沉思。這城廢棄在唐初,詩人把它前移至先秦;廢棄的原因是縣治遷移,詩人含蓄地形容為政治腐敗導致古城衰亡。出於這樣的構思,次聯寫城內荒蕪,醒目點出官舍、女牆猶在,暗示古城並非毀於戰爭。三聯寫四野荒涼,農田化為平沙。末聯歸結到人跡湮滅,借《十月之交》的典故,點出古城荒棄是因為政治腐敗,導致人民離鄉背井,四出逃亡。舊說《十月之交》是“大夫刺幽王”之作,詩中激烈指責周幽王荒淫昏庸,誤國害民,“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職競由人”,造成陵谷災變,以至“民莫不逸”。結合前三聯的描述,可見這裡用的正是這層意思。

  政治抒情詩

  這是一首山水詩,更是一首政治抒情詩。它所描繪的山水是歷史的,而不是自然的。荒涼古城,無可賞心悅目,並非欣賞物件,而只是詩人思想的例證,感情的寄託,引人沉思感傷,緬懷歷史,鑑照現實。所以這詩不但在處理題材中有虛構和想象,而且在詩的`結構上也突出於表現詩人情懷和自我形象。詩人滿懷憂國憂民的心情,引導人們登臨這高險荒涼的古城、空城、荒城、指點人們注意那些足以引為鑑戒的歷史遺蹟,激發人們感情上共鳴,促使人們思想上深省。

  形式美學

  從形式美學上看,這首詩歌在結構上呈現出了一種內在的美學對稱。中間兩聯對仗工整,形成了詩歌畫面的近景與遠景,色彩與聲響。首尾兩聯各用一個主語,句式相似,對應工穩。巧妙的詩歌結構不僅保持了詩歌形式上的對稱之美,更形成了詩歌音律節奏的和諧變化。特別是首尾兩聯語意綿密,上下勾連,一氣不斷,更是產生了不同的音律效果。首聯迫促,如異峰突起,強化了孤城的萬古荒涼,給讀者造成強烈的視覺衝擊與感覺震撼效果。尾聯低緩,便於詩人悲痛壓抑情感的抒發,有如幽谷哀箏,幽恨綿長。詩歌就在結構的統攝之下,不為篇幅所窘,不為法度所限,於嚴格的體式中,氣韻飛動,神思飛揚。使這座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餘干縣城,不僅是一座孤城,更是一座詩人心靈的荒城。無怪乎前人評說劉長卿“詩體雖不新奇,甚能煉飾”(高仲武《中興間氣集》),此詩能寫得如此沉迷哀婉、深沉悲涼,且情在景中,興在象外,正是詩人“煉飾”功夫所至。

  拓展閱讀:劉長卿年譜

  劉長卿,中國唐代詩人。字文房。因官至隨州刺史,亦稱劉隨州。宣城(今屬安徽)人,郡望河間(今屬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間,後遷居洛陽。姚合《極玄集》卷下雲劉長卿為“宣城人”;又中唐林寶《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諸郡劉姓雲:“考功郎中劉慶約,宣州人;孫長卿,隨州刺史。”林寶稍早於姚合,所記一致,足消人疑。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九詩集類著錄《劉隨州集》十卷,並雲:“唐隨州刺史宣城劉長卿文房撰”,當據林、姚二氏之說。然《新唐書·藝文志》雲稱劉長卿為河間(今河北河間)人,《唐才子傳》襲雲:“河間人”,又同卷李季蘭條:“知河間劉長卿有陰重之疾”。河間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長卿一族,何時遷洛陽,殆不可考。及觀劉集,知洛陽故業縈懷於中,感情甚深,斷非居日淺短者可比。劉長卿《舊唐書》、《新唐書》都沒有傳記,關於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確考。聞一多認為其生年為公元709年,傅璇琮認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還有其它的說法。卒年,一般認為是在789至791年之間;也就是說,劉長卿經歷了玄宗、肅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劉長卿為年輕時在嵩山讀書,742-746年(唐玄宗天寶)間登進士第。一說755年(唐玄宗開元十四年),劉長卿可能才登進士第,但是還沒有揭榜,便爆發安史之亂了。

  756年,唐肅宗即位,劉長卿被任命到蘇州下屬的長洲縣當縣尉。不久被誣入獄,遇大赦獲釋。

  758年(唐肅宗至德三年)正月,攝(代理)海鹽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貶為潘州南巴(今廣東電白)尉,但劉長卿並未到南巴實際任職。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蘇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這時江南剛經歷過劉展之亂,本來繁華富庶的吳郡一帶變得破敗蕭條。

  770年(唐代宗大曆五年)以後,歷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嶽轉運留後。因為性格剛強,得罪了鄂嶽觀察使吳仲孺,被誣為貪贓,再次貶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馬。在睦州時期,與當時居處浙江的詩人有廣泛的接觸,如皇甫冉、秦系、嚴維、章八元等都有詩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隨州(今湖北隨縣)刺史。世稱“劉隨州”。

  784年(興元元年)和785年(貞元元年)間,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割據稱王,與唐王朝軍隊在湖北一帶激戰,劉長卿即在此期間離開隨州。

  劉長卿離開隨州後,大約流寓江州,晚歲入淮南節度使幕。約卒於790(唐貞元六年)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