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離騷> 離騷的藝術結構

離騷的藝術結構

離騷的藝術結構

  《離騷》塑造了一個純潔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愛國激情,具有崇高政治理想和高潔人格的偉大詩人的塑像。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離騷的藝術結構。

  結構是文學藝術創造的特徵之一,文學藝術的創造並不是“非自願的本能反應”,而是一種“有目的”的“構形”過程,在每一篇文章的藝術創造當中,都需要作者去構思框架來為文章的主題服務。對於一篇文學藝術作品來說,“結構”是它的基礎,是它的存在方式,文學藝術作品的價值是附著在它的“基礎”之上的。

  《離騷》作為一首長篇抒情敘事詩,它有著獨特的藝術構思和複雜的情感,只有弄清它的結構,才能明瞭文章的書寫脈絡,抓住其主題,才能瞭解作者的感情變化,領會作者要抒發的情感。另外,《離騷》節選作為人教版最難理解、最難背誦的古詩文,掌握它的結構,把握其內在聯絡,對學生背誦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離騷》節選的整體結構

  在文學作品中,結構和內容是不可分割的,結構是為了表現內容而存在,而內容是由結構凝結而成的。據王泗原校釋本,《離騷》有372句,分為93節,共2464字。這裡節選的是《離騷》原詩的第20節至第32節,共13節,52句。就《離騷》節選而言,我們首先梳理一下文章的基本內容及結構。

  從文章的段落來看,文章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作者反覆傾訴其對於楚國命運的關懷,表達了他要求革新政治、與權貴集團鬥爭的強烈意志;後半部分又透過神遊天上,追求理想的實現和失敗後欲以身殉職的敘述,反映出他熱愛楚國的思想感情。

  從基本內容上看,全詩可以分成三個部分,首先,敘事詩人的政治理想、高尚的品格、遭讒被疏的經歷以及絕不同流合汙的意志 ;其次,透過一系列“上下求索”幻想境界的描寫,表現詩人理想不能實現的苦悶抑鬱的心情;最後, 描寫詩人經過激烈的去國和留楚的思想鬥爭之後,最終不忍離開自己的.祖國,並決心以身殉國。

  第一部分作為對往事的追憶,偏重於敘寫現實;第二部分作為對未來的探索,偏重於馳騁想象;最後則以回到現實,結束全篇。

  2.《離騷》節選的具體結構層次分析

  根據上文的整體結構分析,我們已經整體理解了詩的文意,我們可以初步瞭解詩人情感變化軌跡,下面,我們把詩分成幾部分,慢慢解讀。

  (1)第一小節,從篇首到“雖九死其猶未悔”,主要寫的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詩人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一個愛國詩人,關心國運,關心民生是他心之所繫。但在那個時代裡,人民的生活艱難悲慘,不能不使詩人哀嘆不已,傷感有加。作為一個幾遭貶抑的封建士大夫,卻只能仰天長嘆,掩面哭泣。第二,詩人的悲慘遭遇,詩人德才兼備,一心為國,直言進諫,據理力爭,卻幾遭讒陷,多次流放。可見當時王室的黑暗,國君的昏庸。

  (2)第二小節,“怨靈脩之浩蕩兮”到“謠諑謂餘以善淫”,這幾句是詩人被貶的原因。這一條“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線和詩人的政治抒情疊合在一起,造成《離騷》全詩特有的寫實與虛擬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離惝恍的藝術效果,給全詩增添了綽約的風姿和芳菲的情韻。

  (3)第三小節,“固時俗之工巧兮”到“競周容以為度”,這幾句寫了當時整個社會的現狀。整個社會把“工巧”作為時俗,把“周容”作為法度。世俗之人善於投機取巧,違背規矩不走正道,競相以苟合取容於眾人作為正當的法則。時人反常妄作,違背正道,追隨邪僻。詩人站在正義的一邊,痛斥賣國貴族集團的荒淫無恥。

  (4)第四小節,面對當時黑暗的社會,詩人憂鬱不安,詩人感到孤獨,同時詩人也一再表達出至死不渝,即使溘然長逝,也決不卑躬屈節、同流合汙的決心。詩人委屈著情懷,抑制著意志,忍受著歸咎,忍受著恥辱,行清白之志而死忠直之節。

  (5)第五小節,“悔相道之不察兮”到“唯昭質其猶未虧”, 悔恨是詩人自我反省,初服是指未進仕錢的服飾,這幾句比喻詩人想退隱已行夙志。詩人把“綠葉”“荷花”穿在身上,加高自己的“帽子”,加長自己的“佩戴”,比喻歸隱之後詩人仍然追求美好理想,潔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6)第六小節,“忽反顧以遊目兮”到“豈餘心之可懲”,詩人在理想和現實、進取與歸隱的對立中,堅定了自己的選擇。表現了詩人的自知之明、自謀之熟、自勉之嚴、自決之勇,為國為民,追求美政,堅持真理,獻身理想,疾惡如仇,潔身自好,剛直不阿,一身正氣。鏗鏘有力,石破天驚,這是詩人的豪言壯語!令人感慨萬分!

  綜上所述,就這篇《離騷》節選而言,文章的結構層次劃分是尤為重要的,詩人從慘遭貶斥―被貶原因―社會現狀―堅定決心―意圖歸隱―獻身理想幾個層次一步一步來闡述自己的理想和為理想獻身的決心,當然,文章層次的劃分也不是唯一的,只不過是一種思路,希望對於研究有所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