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白> 關於李白的詩都有哪些

李白的詩都有哪些

關於李白的詩都有哪些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多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李白的詩都有哪些,歡迎大家分享。

  李白的詩都有哪些1

  1、《登金陵鳳凰臺》

  作者: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賞識

  李白很少寫律詩的,而《登金陵鳳凰臺》卻是唐代的律詩中膾炙人口的傑作。此詩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後所作。開頭兩句寫鳳凰臺的傳說,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嫌重複,音節流轉明快,極其伏美。作為登臨弔古之作,李詩更有自己的特點,它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把歷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詩人自己的感受,交織在一起,抒發了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很深遠。

  2、《望天門山》

  作者: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賞識

  天門山,象一座天設的門戶,形勢非常險要,“天門”即由此得名。詩題中的“望”字,說明詩中所描繪的是遠望所見天門山壯美景色。我們看到詩中,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當更加興會淋漓。“孤帆一片日邊來”,正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因為於末句在敘事中飽含詩人的激情,這首詩便在描繪出天門山雄偉景色的同時突出了詩人的自我形象。

  3、《送友人》

  作者: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賞識

  這是滿詩情畫意的送別詩,詩人與友人策馬辭行,情意綿綿,動人肺腑。這首送別詩寫得新穎別緻,不落俗套。詩中青翠的山嶺,清澈的流水,火紅的落日,潔白的'浮雲,相互映襯,色彩璀璨。班馬長鳴,形象新鮮活潑。自然美與人情美交織在一起,寫得有聲有色,氣韻生動。詩的節奏明快,感情真摯熱誠而又豁達樂觀,毫無纏綿悱惻的哀傷情調。這正是評家深為讚賞的李白送別詩的特色。

  4、《行路難》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賞識

  其實這首詩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的了,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盪起伏、複雜變化。透過這樣層層迭迭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汙濁的政治現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心的強烈苦悶、憤鬱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5、《月下獨酌》

  作者: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賞識

  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此詩充分表達了他的胸襟。詩首四句為第一段,寫花、酒、人、月影。詩旨表現孤獨,卻舉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表現出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現了他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性格。本詩全篇是: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6、《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賞識

  這是一首送別詩。孟浩然從湖北到廣陵去,李白在黃鶴樓給他送行。這首詩表現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這一場極富詩意的、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對李白來說,又是帶著一片嚮往之情的離別,被詩人用絢爛的陽春三月的美景,用放舟長江的寬闊畫面,用目送孤帆遠影的細節,極為傳神地表現出來了。

  7、《贈汪倫》

  作者: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賞識

  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誇張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寫深情厚誼,十分動人。這首詩體現了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詩歌特色,成為千古傳誦的告別詩。全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詩中的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絡起來。這首小詩,深為後人讚賞,「桃花潭水」就成為後人抒寫別情的常用語。

  8、《早發白帝城》

  作者: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賞識

  首先,詩是寫景的,公元759年,大詩人李白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東還江陵時而作此詩。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況。全詩給人一種鋒稜挺拔、空靈飛動之感。然而只賞其氣勢之豪爽,筆姿之駿利,尚不能得其圜中。全詩洋溢的是詩人經過艱難歲月之後突然迸發的一種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歡悅。快船快意,使人神遠。後人贊此篇謂:“驚風雨而泣鬼神矣!”

  9、《望廬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賞識

  在詩人李白的筆下,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於青山藍天碧水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雲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不尋常的背景。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你看!“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維妙維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

  10、《靜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賞識

  這首詩,滿滿的兒時回憶啊,毫無疑問,這是李白最著名的一首詩,至少覆蓋全球10億人口。作為一首寫遠客思鄉之情的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雕琢出了明靜醉人的秋夜之意境。詩中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豐富深曲的內容。心是境,情是意,那麼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味不已,妙絕古今。

  李白的詩都有哪些2

  【篇一:《春日歸山寄孟浩然》】

  朱紱遺塵境,青山謁梵筵。

  金繩開覺路,寶筏度迷川。

  嶺樹攢飛栱,巖花覆谷泉。

  塔形標海月,樓勢出江煙。

  香氣三天下,鐘聲萬壑連。

  荷秋珠已滿,松密蓋初圓。

  鳥聚疑聞法,龍參若護禪。

  愧非流水韻,叨入伯牙弦。

  【篇二:《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篇三:《客中行》】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篇四:《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江城如畫裡,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篇五:《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篇六:《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的詩都有哪些3

  客中行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賞析:李白一生廣泛遊歷,大部分時間都是客居他鄉。李白好飲酒,杜甫說他“斗酒詩百篇”,一碗酒就讓他忘記了他鄉與故鄉分別,果然是大才子不同凡響。可見李白之愛酒,以及對蘭陵美酒的讚美。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賞析:謝眺,南朝齊傑出的山水詩人,出身高門士族,與“大謝”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謝眺是李白最喜歡的詩人之一,在詩中不僅一次提到過謝眺、小謝。

  中間四句寫景如畫,廣為流傳。“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這兩句是這首詩中的千古名句,《唐詩近體》中說:“寒”字、“老”宇,實字活用,是煉宇法。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賞析:這首詩很安靜、很有境界,還很有禪意。前兩句,一個“盡”,一個“閒”,雖是寫鳥、寫雲,也是在寫詩人的心境。“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兩不厭這句很妙,山怎麼能看人,又怎能做到不厭。恐怕只能意會,不可言傳吧。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賞析:這也是千古名詩。第一句寫一斷一開,奠定了整首詩大氣磅礴的風格,是大手筆;而且這兩個字賦予風景一種動態感,非常妙。

  船本是動的,而山本是不懂的,第三句一個“出”字,寫活了兩岸青山,似有無限情義。整首詩大氣磅礴,一氣呵成,又妙用幾個動詞,真不愧詩仙之稱謂。

  怨情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

  賞析:這首詩是一首,代言體的詩,是李白借一閨中女子口吻寫的。這首詩寫的就是很平常的一個意境,一個孤獨的女子的思念之情,但李白抓住關鍵細節,化腐朽為神奇。

  語言非常乾淨,但讓人回味無窮,特別是最後兩句,隨意的一個小細節,就可以洩露整個主題,引人無限遐想。可見詩人的洞察力。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賞析:李白不僅是個詩人,還是個劍客。此詩前四句從俠客的裝束、兵刃、坐騎描寫俠客的外貌;第二個四句寫俠客高超的武術和淡泊名利的行藏;第三個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來進一步歌頌俠客,同時也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抱負,俠客得以結識明主,明主藉助俠客的勇武謀略去成就一番事業,俠客也就功成名就了;最後四句表示,即使俠客的行動沒有達到目的,但俠客的骨氣依然流芳後世,並不遜色於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寫史的人應該為他們也寫上一筆。全詩抒發了他對俠客的傾慕,對拯危濟難、用世立功生活的嚮往。

  聽蜀僧濬彈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賞析:這首詩也能看出李白的天才。大家可以同《琵琶行》中描寫琵琶的詩句比較一下,李白這裡描寫琴聲和《琵琶行》中的琵琶聲,不是一個風格。李白這裡用四句詩二十個字,寫出了琴聲之妙。讀完這四句,我想大部分人都會被琴聲“吸引”,想象著到底是怎樣美妙的聲音。

  萬壑松、洗流水,這六個字最妙。

  清平調詞(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賞析:這是李白受李隆基之命,寫的讚美楊玉環的詩,共有三首,這是其三。重要的是李白寫這三首詩完全是臨場發揮,可見其才高。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賞析:這首送別詩寫得新穎別緻,不落俗套。詩中青山,流水,紅日,白雲,相互映襯,色彩璀璨。班馬長鳴,形象新鮮活潑,組成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畫面。自然美與人情美交織在一起,寫得有聲有色,氣韻生動,畫面中流蕩著無限溫馨的情意,自然流暢,感人肺腑。

  長相思·其三

  美人在時花滿堂,

  美人去後花餘床。

  床中繡被卷不寢,

  至今三載聞餘香。

  香亦竟不滅,

  人亦竟不來。

  相思黃葉落,

  白露點青苔。

  賞析:李白寫的《長相思》也有三首,此為其三。“美人在時花滿堂,美人去後花餘床。”一般人作詩都會迴避這種“重複”的狀況,兩個美人在相連的兩句裡,不好處理。李白偏偏能妙筆生花,“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也是如此。這在英國詩歌裡“頭韻”的方法類似。

  最後兩句很美,“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情與景妙合無垠,水乳交融。一片相思之情全都融合在了這“黃葉落,白露點青苔”的景緻裡。白露點青苔,有的版本作白露溼青苔,點比溼更能引起想象,更活潑,一個點,將露珠寫活了,露珠有了人的情志,在那裡孤獨地滴滴答答點著青苔,妙絕!

  李白的詩都有哪些4

  1、《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4、《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5、《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6、《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7、《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8、《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9、《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10、《客中行》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11、《詠苧蘿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閒。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

  勾踐徵絕豔,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12、《送友人下蜀》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

  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13、《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江城如畫裡,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14、《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5、《軍行》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金刀血未乾。

  16、《與史中郎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7、《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18、《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19、《長門怨》

  天回北斗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

  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一段愁。

  桂殿長愁不記春,黃金四屋起秋塵。

  夜懸明鏡青天上,獨照長門宮裡人。

  20、《清平樂》

  禁闈清夜,月探金窗罅。

  玉帳鴛鴦噴蘭麝,時落銀燈香□。

  女伴莫話孤眠,六宮羅綺三千。

  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誰邊?

  21、《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22、《憶秦娥》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23、《蜀道難》

  噫籲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方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從雌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24、《對酒》

  勸君莫拒杯,春風笑人來。

  桃李如舊識,傾花向我開。

  流鶯啼碧樹,明月窺金罍。

  昨日朱顏子,今日白髮催。

  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蘇臺。

  自古帝王宅,城闕閉黃埃。

  君若不飲酒,昔人安在哉。

  25、《白馬篇》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

  鬥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

  殺人如剪草,劇孟同遊遨。

  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

  叱吒萬戰場,匈奴盡奔逃。

  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

  羞入原憲室,荒淫隱蓬蒿。

  26、《春日歸山寄孟浩然》

  朱紱遺塵境,青山謁梵筵。

  金繩開覺路,寶筏度迷川。

  嶺樹攢飛栱,巖花覆谷泉。

  塔形標海月,樓勢出江煙。

  香氣三天下,鐘聲萬壑連。

  荷秋珠已滿,松密蓋初圓。

  鳥聚疑聞法,龍參若護禪。

  愧非流水韻,叨入伯牙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