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白> 讀《李白詩評選》有感

讀《李白詩評選》有感

讀《李白詩評選》有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李白詩評選》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李白五歲讀方甲,15歲賦凌相如,結交道遊,博學雜收,他的少年期就顯現出不同於一般人的質素來。杜甫出自仕宦家庭,自小受儒家影響甚深,兩人亦不相同。一個是豪邁瀟灑脫,一個穩重沉鬱,相差11歲,很不相同的兩個人,居然成了往年交。原因之一,李白的才太大了,聲名驚震朝野,自然是青年才俊的杜甫的偶像了。倆人相遇,李白大談自己的理想、生活、詩學,杜甫洗耳恭聽的同時,內心更堅定了自己的志向。倆人亦同塌而眠,不亞於劉備和諸葛亮之君臣相知。杜甫對李的情深,在他的多首詩裡呈現,對李後期的遭遇更是唏噓不已。

  “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人生得意須盡歡,千金散盡還復來”。這真不是口頭說說而已,而是確有其事。那是他第一次出蜀,準備實現理想途中的事。他家富,但經商之人在當時的地位是很卑微的。只知他爸叫李客,而不是全球都知道的李剛哦!李白帶著很多的錢--三十餘萬,也想徹底改變自己卑微的地位,飄逸瀟灑的個性裡蘊含著世俗的目的和辦法,不免給自己弄個太白金星的光環。三十餘錢財,被他救濟這個落魄書生,贈送那個有難之人。最後不剩一文還倒欠。杜甫還“囊中恐羞澀,留得一錢看。”自嘲。李白則不然,他的俠義和慷慨更是極致,用完了錢還不算,還“負骨千里”,借錢把同鄉的屍骨揹回家鄉。自此後,“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日子沒有重返與他,貧窮和寂寥倒是跟上了他。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拜見過李邕,希望能被推薦。希望沒有實現,只是些許的失意劃過李白的心頭,他仍高傲著頭顱抒發豪言: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這豪言壯語是壁碰得少之緣故,後來碰多了,這種豪邁的`反抗之語明顯隱了,少了。李白一直希望如相如那樣沒有經過一步亦一趨的科舉考試就能被皇帝相中,委以重任。這種不同於平常人的做法的確是李白才有的,還真實現了。這得感謝他的道友丹丘生了,他推薦之下,李白一舉被跟他同樣有道緣的玄宗皇帝封為翰林學士。李白欣喜若狂,告別了子女,仰天大笑出門去,意氣風發地來到他朝思暮想的長安。只可惜人家玄宗皇帝只把他當做個文學弄臣,為他和楊貴妃做做詩娛樂而已。李白的大言和狂放又被其他有行政能力大臣的鄙視,他亦看不慣他們,然後就謗言四起,五噫出西京了,李白過了將近兩年的在皇帝身邊的官宦生活,然後就被賜金放還了。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白帝,就是三國劉備向諸葛亮託孤的地方。以前一直不知道,李白何故在白帝城出來如此歡快,千里江陵一日還。“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後來的李白投錯了主,投到了永王李磷的幕下,期望成就一番大事業,“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可惜永王沒有當上皇帝,成為落敗之寇,李白受牽連,流放夜郎。白帝城是他獲赦了,他從流放途中返回了,喜悅之情滿盈於詩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和當年獲悉勝利的杜甫的心情差不多吧,“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李白的詩歌中出現的最多的意象是月亮,最喜歡的顏色是白色。對月亮的情有獨鍾,也算是極致: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半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遊洞庭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