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白> 讚美李白的作文(通用25篇)

讚美李白的作文

讚美李白的作文(通用2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讚美李白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1

  一杆筆,時重時輕,描繪了他的跌宕起伏,同他的喜怒哀樂一起,揮灑出不朽的詩篇。

  他似一位仙人,溫潤如玉。在詩詞的世界裡翩翩起舞,那些字句化作個個精靈,隨著他旋轉旋轉。有人曾評價他的詩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如同在清澈的流波中綻放的青蓮一般恬美、動人。杜甫也曾稱他:“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此人,便是李白。

  與李白結緣,還是在很小很小的時候。那本頁數不多《媽媽教我學唐詩》裡,我第一次見到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由於還太小,即便倒背如流,卻仍未了解其中的情感。只是,那月如霜所透出的寒冷將他的大名深深的刻在了我的骨子裡。

  李白是天才的。即便是醉了酒,卻仍能在那一個霎那間提筆寫出“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吹拂欄露華濃”。有人說:第一個把花比做美人的是天才,第二個是庸才,第三個便是蠢材。而他既不是庸才也不是蠢材。他牽合勾勒,揮毫自如,從衣著寫起,而寫衣著又避開頭背腰裙的翠羽眀璫,而從美貌如仙的“仙”字著筆,故“雲想衣裳”則可想到其“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的婀娜娉婷的嬌姿,“花想容”則想見其“雪膚玉貌”的面容。“露華濃”指的是帶露的牡丹,而牡丹乃富貴之物,能配得上的只有楊貴妃。李白的輕輕一揮,便把貴妃這個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綽約多姿,好像站在我們面前一樣。如此之人,非天才也?

  同樣的,李白也是個庸才。縱然他有幹一番大事業的政治抱負,又曠世的才能,卻掩飾不了他在政治上的空白。他是嚮往自由的,嚮往那個有著“翼若垂天之雲”的逍遙世界,那些所謂的明裡暗鬥,鉤心鬥角的繁複世界約束了他的自由,他厭惡至極,對於權貴,他的態度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只配做個詩人,放眼天地,揮寫自由。

  無論是天才還是庸才,卻阻止不了我對“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氣勢折服,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讚歎:對“眾鳥商飛盡,孤雲獨去閒”的孤寂的嚮往。那位青蓮居士,在我心中,永遠是一朵不謝的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2

  在我的心中,有一個長長的影子,縱跨上下千餘年,青衫長袖。持劍把酒,他,是李白。

  寒風蕭蕭。皇宮一片金碧輝煌。你獨自站在皇門之外,想數月之前,天子堂前跑馬;醉酒之時,讓高力士脫靴。想奉命之時,你高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羔人。”想鼎盛之際,一句”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依新妝”使皇城上下萬千痴迷。卻也是這句妙詩,卻遭高力士惡語。站在這皇宮之外,沒有淚,沒有悲,寒風不能使你彎腰,挫折無法把你壓倒!是的,”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是我不得開心顏。”你走了,在詩史上留下了一座豐碑。在我眼中的李白,一身傲骨。

  驚濤翻天,黃沙飛卷/你獨駛一葉孤舟,獨自走去。你清楚地聽到,一身又一身踏浪高歌。驀一回首,是汪倫的身影,不斷走近。一時,友誼溢滿了碧水,也溢滿了你的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你走了,帶走了一江友誼。在我眼中的李白,滿心情誼。

  獨在異鄉,何人共酒?在月下,你獨自舉杯。於人,無人與你共酒。於心,無人把你賞識。你舉杯高歌”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何須共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孤影,豈非永遠的朋友?縱使千人離去,依有明月,孤影,守於己旁。“五花馬,千金裘,呼兒欲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在我眼中的李白,灑脫豪放。

  李白,是你這詩仙,這青蓮居士,用豪情作巨筆,寫下了錦繡大唐。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大家都知道這些永垂不朽的萬古名句是誰寫的嗎?對就是詩仙李白,李白在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種,有偉大的,有博學多才的李白,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讚美李白的作文。

  豪放的李白:

  李白一生中作出的詩詞近萬篇,有悲傷的、有感恩的但是李白寫過最多的詩是豪放的,如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些詩跟他的性格有關,他人很豪放,遊遍大江南北,結實了許多朋友,並且還很不把官府放在眼裡,這就導致它喪失了一次次時機,一次次機會。

  心懷大志的李白:

  李白心中一直有一個政治夢想,想做宰相(給皇上出謀劃策的人)李白自己認為很聰明,可是等不到機會。常常把自己比作:姜太公……很多有名的人物。最後李白進宮了,可是不是政壇上的人物,而是陪皇上娛樂的待詔,李白沒有得到機會十分慚愧。最後退出皇宮。又當了一名遊俠,但是沒有放棄自己的政治夢想,還想被國家,被唐玄宗(當時的皇帝)重用。

  才華橫溢的李白:

  李白才華橫溢,被很多人讚揚,賀知章說李白是:“謫仙人”杜甫說:“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現代人詩人余光中說:“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秀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還有許許多多人讚揚過李白,李白是當時詩壇界的頂峰人物,李白進皇宮等很多機會都他的文采吸引人才有的。李白之所以被我們現代人傳來傳去就是因為他文章寫得好,詩文寫的好。

  李白是我們中華的驕傲,大家心中的李白是什麼樣的呢?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4

  說起李白,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他是唐朝的詩仙,是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豪放而清新,奔放而雄壯。

  “李白斗酒詩百篇。”他一生作詩無數,而我則更喜歡他醉酒後作的詩。因為酒後的詩更奔、更放、自由。

  李白出生在唐朝盛世的時候,所以他的詩非常的優美,讓我們看到了寄情山水的李白、看到了注重友情的李白、看到了胸懷遠大的李白,還讓我們看到了率真傲骨、劍魂月影的李白。讀李白的詩,會使人陶醉,會使人迷戀,會使人心情悲傷,同時也會使人心情開朗,他的詩風格不同,給我們呈現的也不同。

  讀寄情山水的詩,讓我們看到了很喜愛山水的李白,其中的詩有《早發白帝城》、《夜宿山寺》、《獨坐敬亭山》、《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等詩,詩中使用著很多的誇張句,襯托著那裡的景色。

  讀注重友情的詩,讓我知道了朋友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其中的詩有《送友人》、《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沙丘城下寄杜甫》等詩,寫得很優美。

  讀胸懷遠大的詩,讓我知道了做人要大方,其中的詩有《上李邕》、《秋浦歌》、《行路難》等詩,詩寫得淋漓盡致。

  李白在我的心中是一個如風般的傳奇,一朵芳香四溢的花朵,一本意味深長的書。是他教給我寄情山水,是他教給我注重友情是他教給我胸懷遠大。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5

  遠遠的,我看見一身素衣的青蓮居士。

  漫步於河畔,伴那黃河之水波濤洶湧,他吟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漫步於月下,伴那陰晴圓缺,他誦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臨那萬丈瀑布,他歌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出生在唐朝極盛時期,心懷“濟蒼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可現實終究是殘酷的。“恰似飛燕倚新妝”,一句流傳千古的詩句和楊玉環的一句嗔語,把一個極度輝煌的人生滑向了社會的底層!可悲!可恨!

  “香車寶馬”“誓取樓蘭”“殺敵報國”,他苦笑,淚水在無聲中滑落,低頭輕撫生鏽的寶劍,奔騰的壯志又如未滅的火把熊熊燃燒起來,四次出蜀,揮金千萬,萬里山河,游履迨遍。他渴望為朝廷效力,可生命的潮起潮落終將把他捲入無底的深淵。

  他遭貶了,於是,性格豪放的他開始一種“浪跡天涯,以詩酒自適“的生活,遊山訪仙,痛飲狂歌。

  隱患者山,茫茫碧水,他在青山之巔,綠水之湄放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豪情如湯湯流水,巍巍高山,酒一路瀟灑,飲一世英名。他以清新飄逸的文筆生動飛揚了大唐的山山水水。

  他作詩千首,首首膾炙人口,句句精妙絕倫;他性嗜酒,最不能捨去的就是手中的酒杯;他廣交朋友,與杜甫並稱“李杜”;他不甘寂寞,為了心中的那份清高,敢於摒充權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就是他,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他是酒中仙,杜甫的一首“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道出李白那“酒入愁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萬丈“酒情”!在他的詩中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獨酌;有“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時的留別,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苦悶,更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豪情。月是他的詩,酒是他的魂,月和詩的聯合造就了那個不朽的李白。

  遠遠的,我望見他,手執盈杯,仰天大笑,對月吟詩,愈走愈遠,心中不禁升起絲絲敬意。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6

  人們說:“真情流露的人是可愛的,更是令人欽佩的。”是啊!真性情自風流。

  “李杜詩篇萬口傳。”李白——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他的詩豪放而清新,奔放而雄壯,但其中又蘊含著一種飄逸,自由。“李白斗酒詩百篇。”他一生作詩無數,而我則更喜歡他醉酒後作的詩。因為酒後的詩更奔、更放、自由。

  李白作的詩有許多方面的內容:有歌頌祖國大好河山之壯美,有抒發朋友離別之悲傷,有為祖國的腐敗無能之痛心,有宣揚人生如夢應及時行樂之消極……其中的無以報國,為國君的昏庸腐朽,縱情聲色,不理朝政的悲傷詩又有多少人知道呢!所以他選擇浪跡天下,以詩酒自適,遠離官場。

  他不貪榮華富貴,不貪高權,只想遠離那黑暗的官場,與那真實,純潔與壯美的大自然相依相偎,但恰恰是因為這一顆心,才醞釀出許多千古名句。看:李白吟誦著那:“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我陶醉了!被那浩蕩、曲折的長江折服了,被那雄偉、壯美的廬山給震撼,被那青山,被那孤帆給深深感染……

  李白可謂相識滿天下,有杜甫、賀知章、孟浩然、白居易等。他們一起談天、說地,一起暢懷大飲、作詩。當然也留下了許多與朋友相見的快樂,離別的悲傷的詩句:“五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李白是沙漠中的綠楊,是人們心中的太陽,而在我的心中——他是一個如風般的傳奇,一朵芳香四溢的花朵,一本意味深長的書。是他教育我做人要清白,是他告訴我真性情自風流,是他給我以文字的享受和大自然的薰陶。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7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秀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題記

  李白——一個象徵盛唐文化的蕩氣迴腸的名字,一個屹立於中國古代詩歌巔峰之上的不朽傳奇,一個千萬華夏兒女心中膜拜景仰的民族魂。他的存在意義遠不止是一個偉大的詩人,他以那數不盡的經典篇章傲立於中國詩壇的金字塔之巔,成為了漢文化的一座象徵。

  他,是屬於大自然的,在他二十四歲那年辭別故土,踏上了一個人的旅途,他踏遍了大唐河山的山山水水,所到之處便留下他氣勢磅礴的文字:太白巔峰之上,他嘆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一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獨飲於敬亭山間,他向敬亭山舉杯:“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置身於廬山飛瀑前,他悵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他浪漫而奇特大膽的想象,所有的山水便在他詩裡靈動起來,甚至那偉岸的山脈都柔和溫情起來。

  他,註定融不進爾虞我詐的官場。他曾胸懷壯志,滿腔赤誠的報國之志。當皇帝詔他入宮,他壯志凌雲:“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那樣狂傲而不可一世,他也成為了中國封建史上唯一的受皇帝詔見入宮的詩人。可生性放蕩的他怎會適於朝野的種種?“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他,是心懷理想,胸襟曠達的。在《將進酒》中他高呼:“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佇看黃河滔滔之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他,慨嘆光陰,感懷時世。“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曉照銅鏡,手握銀髮,他悲嘆:“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舉杯邀月,他仰天曰:“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他的一生是一場未知的旅程,亦是一段詩的傳奇。他將他所感懷的,詠歎的,哀悵的,用文字的方式傳承給後世。他已是那般登峰造極,讓我們永遠銘記。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看著那輪皎潔的月亮光照大地,令我不禁想起了你——李白。

  豪放灑脫的你,“李白斗酒詩百篇”。你一生作詩無數,飲一斗酒,便書寫下那韻味百篇的詩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其中“必有用”是一定有機會施展自己的宏偉抱負。“還復來”是一定會再來。短短几字,就讓我品出了你的自信。也許,只有你才會如此豪放灑脫。

  才華橫溢的你,賀知章稱你為“謫仙人”。詩聖杜甫則說“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余光中也說“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秀口一吐就半個盛唐。”,因為你的詩雄起飄逸,所以才引得各方神聖都來誇讚幾分,毫無疑問,你是當時詩壇界的頂峰人物。

  重情重義的你,對待朋友,你時常牽掛著遠方的友人,因而寫下:“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在與汪倫分別時,你的腳步好似千萬重。在上船時,耳邊忽然飄來了蕩蕩笛聲,你猶豫不決,終於,在笛聲的相隨下,離開了。那時,你可能是流著淚寫下了這句千古流芳的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縱然那水很深很深,卻依然抵不上你和朋友之間的友誼。

  漫漫人生路,昂首是春,低頭是秋,時間的腳步之悠悠,唯有你,不變的豪放灑脫,不變的才華橫溢,不變的重情重義。你是我最欣賞的人。李白,你是世俗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9

  李白上天以後,每天都陪玉皇大帝喝酒、作詩。

  有一天,李白想家鄉了,就騰雲駕霧下凡到了西安,李白想去找他以前住過的房子。他來到地面上,就順著一條路走,剛走了一點兒,李白就糊塗了:自己的家在哪兒?這時,旁邊不知飛過去什麼,既像甲殼蟲,也像毛毛蟲,而且速度非常快,可能是磁懸浮列車吧。李白嘆了口氣說:“現在和從前真是天壤之別呀!”

  李白又想,還是去我和汪倫到過的桃花潭吧。於是李白去了四川,來到桃花潭,一看這兒的桃花一棵比一棵開的紅,再住前一看,看到牌子上寫著:桃花潭旅遊景區。李白就去找總經理----就是汪倫的後代。李白跟他說:“我跟你們的'祖先是好朋友。”總經理奇怪的問“你是我祖先的朋友?你應該上天了,怎麼還會在這裡呢?”李白說:“我是李白,因為想家鄉,想朋友,想看看過了一千多年後,人間變化有多少,所以下凡來看看家鄉、看看朋友。”

  李白又去了黃河,發現黃河的水很濁,一肚子氣就冒了上來,他想:人們怎麼這麼不懂事呢。不過,還好兩岸的青山沒變,總算消了點氣。“看來在天上過了三年,人間的變化可真大呀!”李白說,“有跟甲殼蟲一樣的東西,還有跟龍一樣的東西。”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10

  我小時候聽過駱賓王的《詠鵝》,讀過孟浩然的《春曉》,也吟唱過白居易的《草》,當然,我還讀過賀知章的《詠柳》,但是我最喜歡的詩人還是——李白,更喜歡他的詩。

  李白有許許多多的寫景詩,如《望廬山瀑布》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彷彿就在廬山瀑布上面看著壯觀的瀑布“從而天降”,我感覺到了廬山瀑布非常壯觀,我深信李白寫下這首詩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感受,我還讀過和《望廬山瀑布》差不多的詩,那就是《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這讓我想到了這句詩和剛剛的《望廬山瀑布》一樣,都很誇張,把物體變大,把瀑布比作從天門流出,真是極其的優美啊!

  當然,李白也是有送朋友的詩的,如《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表達了李白很不捨得汪倫,李白還寫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我最喜歡前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也寫了李白和朋友——孟浩然的離別。

  李白,我讚美你,你寫出了許許多多的優美的詩,你真對詩很瞭解,你又懂得許許多多的知識,李白,我讚美你!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11

  憑欄仰望,蒼穹如蓋,回憶起風流倜儻的詩仙——李白。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我喜歡他的風流,喜歡他一生放蕩不羈,清高自賞。他是百花叢中最鮮豔的一-朵花卉,飄逸著清香。他有脫俗的才華,有亙古傳頌的名詩佳作。

  世人稱他為“詩仙",為什麼稱他為詩仙?仙字便可代替所有浮華的用詞。仙,於雲霧繞中,悠然飄飛。仙,才會有“黃河這水天上來”的豪邁氣概;仙,才會有“月是故鄉明”的孤哀情思;仙,才會有"雲想衣裳花想容"的千古絕唱!

  我愛李白之清高。李白脫離了世俗,既無驚天動地的事業,也沒有轟轟烈烈的戰功,登上巔峰時,又在巔峰上回味低谷;跌落低谷時,又在低谷中思考巔峰。始終相伴的,只有那一輪寄滿思鄉哀愁的明月。

  我愛李白之酩酊。“將進酒,杯莫停”。李白飲酒,飲的爛醉,爛醉。李白醉倒可以忘記艱難與坎坷;醉倒可以忘記思念與悲秋;醉的恍惚,醉的迷離,卻不渾渾噩噩,卻不從從容容。

  如李白所說“天生我材必有用”,不願做陽光下的一-顆可悲的雜草,敢為一-朵狂風暴雨中的芳卉。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12

  聽那奔放的流水聲,品李白豪放的人生。聽李白謳歌山河的吟誦,品浪漫的詩人情懷。

  李白的詩中有壯觀的山水,飽含了氣吞山河的豪放人生,流淌著源遠流長的自然之聲。李白遊歷山河,且歌且行,且行且樂。李白對山水一見鍾情,是因為他信仰道教,喜歡自然,也因為他的遠大理想讓他對山水有了更廣闊的情懷。傾聽李白的聲音,我聽到了山高水闊般的博大胸襟。

  李白遊走在外,特別迷戀友情,在他的眼裡,千山萬水總關情,那深千尺的桃花潭就是他與汪倫友誼的象徵。汪倫稱他那裡有十里桃花、萬戶酒家,李白慕名而來,當李白臨走的時候,寫下了千古絕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對朋友的感情正如那滾滾滔滔的汶水“浩浩寄南征”。聆聽李白的聲音,我聽到了友誼的珍貴,懂得了友情的重要。

  李白的豪放正如“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大鵬鳥,乘風而翔。他抱有遠大的理想與堅定的信念,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的大器與浪漫不被逆境所壓倒,她對理想的追求正像那自天而降的黃河水,“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的樂觀與豁達促使他寫下了不朽的詩句,當遭到讒言陷害不得不離開利於發揮自己才能的皇宮時,他吟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就是李白,他不苟且偷生,不與世俗同流合汙,像陶淵明那樣不為五斗米折腰。傾聽李白的聲音,我聽到了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李白,忘情于山水,陶陶然;鍾情於友情,欣欣然,在山川與友情間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對朋友是“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對自己的豪情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對理想的追求是“直掛雲帆濟滄海,長風破浪會有時”。

  李白為詩而生,詩因李白而輝煌。讀李白的詩,我聽到了樂觀、豪放與浪漫。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13

  燈下沏一杯茶,香氣清幽,氤氳在整個屋子裡。

  我坐在桌前,翻開詩集,走進千年前的你,你的一喜一怒、一顰一笑、一悲一嘆,無不從書頁中一一躍出,出現在我的面前。

  我喜歡豪邁的你。你如清風朗月,衣袂飄飄,你像雲中仙,不知從何處而來,但你卻明白水的來處與歸處,你高呼: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便是孤獨與愁緒,也被你的神來之筆點化得豪邁無雙: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我喜歡率真的你。率真的你,酷愛美酒,凡是有酒香之處,必有你留駐的身影,在小亭,在驛道,或小酌,或豪飲,盡興了,斗酒詩百篇;寂寞了,化牡丹為美麗的少女,讓清風素月為你吹奏,踏歌起舞,好不痛快!睡眼惺忪的你,寫下的卻是不朽的詩篇:“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沒有惺惺作態,完全的一派天真。

  我喜歡與江山美景為友的你。清晨,你乘船遊樂,茫茫江水,輕舟一葉,再加上一個錦心繡口的你,說不盡地瀟灑,道不完地倜儻——“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萬山遊遍,好詩百篇——登廬山,你詠歎:“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上蜀道,你慨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我喜歡這樣的你,喜歡飽覽過大好河山的你,開朗、自信,隨口所吟,氣象萬千,如光風霽月,成為美山美水美好天下最合拍的代言人。

  喜歡你的人們想方設法地邀請你,於是便有了汪倫與你的故事。離別之際,汪倫在岸邊為你送行,山村農夫的熱情終於打動了你,你流下了滾燙的淚水,飽含深情地吟出千古流傳的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你對待朋友,多麼的情真意重,這樣的你,我怎麼能不喜歡?

  在朝廷,你又是另一個樣子,唐玄宗李隆基讓你為他寫詩作樂,你卻裝成一副瘋癲模樣,讓皇上的愛妃為你磨墨,讓皇上的重臣為你脫靴。最後,你付之一笑,揮手一筆,醉臥夢鄉……曾經地開元盛世如何,曾經地大唐氣象又怎樣?俱往矣,只剩下詩意盎然的你,定格為永恆,在我的眼中,在我的心裡。

  夜很靜,沒有風,唯有“滴答”的鐘聲陪伴,杯中茶香仍在,我卻在讀著、看著,如醉如痴,我喜歡你,開朗豪邁的性格,對朋友的真情,淵博的知識,令人喜愛,令人敬佩。

  我喜歡你,喜歡千年前的那個你……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14

  “天生我材必有用,今天散盡還復來。”短短的一句話背後,承載的是李白心中多少的心酸悲涼。“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又讓我們看見了他仕途之路的艱難。

  花開花落終有時,可李白始終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終於一次,李白認為自己摸到炙熱的夢想時,最後卻發現自己只是皇宮中的點綴。他的才能引得無數人的嫉妒,又招致了權臣們的讒毀,他不得不離開這個給自己希望又讓自己絕望的地方,落得一個“賜金還鄉”的不公下場。

  李白好遊仙,好遊俠,不僅做過隱士,還受過道籙。時而縱論王霸大略,時而又混跡於漁商。前不久還手擲千金,揮金如土,轉眼間又兩手空空,囊空如洗。這種生活,你說它碌碌無為,太錯,畢竟留下了如此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詩篇;你說它波瀾壯闊,太過,他沒有,也不能為國效力,畢竟仕途路上的太多艱難將他攔下。

  賀知章說他是“謫仙人”,他確定是。但他只不過是當時黑暗社會中任人擺弄的工具罷了。他後半生固然自由,但就像沒有獵物的鯊魚,沒有天空的雄鷹,沒有目標的獵豹。將自己的一身才華憋在心裡,然後帶著才華終了。和許多人一樣,從故里江天中走出來,消失在人間盛望中。

  “即使神明在此,亦會勝他半子。”可悲,可嘆!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15

  微風輕輕拂過,書頁被吹得嘩嘩作響,恰好停在了我最尊敬的詩人——李白的作品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恍惚間,眼前,月光好像灑在地面上,宛若一層潔白的霜。

  李白,字太白,是唐代詩人,號青蓮居士,人稱詩仙。生性豪放,愛飲酒。常常遊山玩水,飲酒作詩。因此他在各地也寫下了許多名詩,如望《天門山》中的“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如《望廬山瀑布》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如《朝發白帝城》中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等等。

  李白,一個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詩人。他在官場受到了排擠。卻也不心灰意冷。正如李白在《行路難》中所說: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是那麼樂觀地面對生活,沒有困難能打倒他。

  詩仙李白,如黃河般氣勢磅礴。我耳邊總迴盪著他那鏗鏘有力的話語: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那奔流不息,洶湧澎湃的黃河,不正像少年時意氣風發的李白嗎?

  在品讀李白詩篇的同時,我瞭解了他“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的孤獨寂寞;我瞭解了他“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的憂愁;我瞭解了他“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依依惜別之感……

  細細品讀了李白的詩篇,這個我最尊敬的詩人的形象,在我眼前越發清晰。我對他的敬意也越來越濃厚……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16

  坐在書桌旁,翻開唐詩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閱讀著它,眼前出現了一片雄偉壯觀的景色,心中十分讚歎!

  忽然眼前出現一道閃耀的光,讓我無法睜眼等我使勁睜開眼,我不是坐在書桌旁,而是站在廬山腳下的瀑布邊,這時我看見了一位風度翩翩,穿著古代衣服的人站在那兒?我大聲問他:“您是誰呀?”他回答道:“姓李,名白。"啊!他真的是那個唐代的浪漫主義詩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詩人李白。

  之前他鼎丁的凝望著廬山風輕輕的吹著時前她的衣服隨風飄舞著遠處的瀑布波光粼粼,李白伸出手去撫摸那瀑布下的水潭,平靜的湖面,一輪一輪的波浪分散開來只聽李白吟誦道: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我忍不住的想靠近他。

  "你為什麼要跟著我?”李白疑惑的問。

  我說不出話來,只感到開心與激動,只想與大詩人共賞這瀑布。

  太陽從後山升起,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升起了紫色的煙霧。這瀑布猶如一條銀色的綢帶從高崖上飛騰直落,彷彿有千尺,讓我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落到人間來了。

  風機吹著四周的小草向一邊傾倒,有一天說不清楚的感覺,我忽然走過去,想要抓住它的衣角時,卻發現他早就不見了,只剩下我一個人了,呆呆的站在山前。

  一個人的夜晚,我遇見了李白。一聲:“起床了!"讓我忽然清醒原來這只是一場夢。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17

  他一襲白衣仗劍天下,所到之處皆沾酒香,他一生仗劍天涯,扁舟散發,所及之處誰不豔羨。他且歌且行,傲立世間,他以三分劍氣嘯出銳意,七分詩韻釀成月光,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初聞太白名號,乃是驚歎於“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之詩,濃濃思鄉情只於這短短几字中便傾溢而出,自此仰慕不已,喜他“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態度;喜他“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的豁達;喜他“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的瀟灑;喜他“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自傲,他遊歷天下山水,嚐遍天下美酒,他作詩無數,尤愛在飲酒後,墨筆一揮,洋洋灑灑寫下一片,便是流傳千古的名詩,他的墨裡雖沒有酒,可賞詩的人卻讀醉了。

  他背後佩劍,腰間別酒壺闖蕩天下,他浩然坦蕩,不願為官,醉倒山色間,以青山為枕,月光作裳,左手執一壺酒,右手執劍,目光穿過夜色隴長隴長的山道,穿過炊煙瀰漫的村莊,穿過飄滿白雪大漠的城牆,於天地悠悠間沉吟著“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我夢迴大唐,於月光下找尋那一抹劍下的寒光,少年白衣翩翩,在月下獨酌,抬頭痛飲時酒水沿頸間滑下,眉眼裡滿是英氣。酒飲罷,起身揮劍作舞,劍氣蕭然,他以酒入劍芒,雲破見亮光,揮劍間乾淨利落,仙人於十五歲練武,舉手投足間從容不迫,毫不間半分醉意。

  寒風過堂,我於夢中驚起,手捧詩集沉醉其中,樹影婆娑搖曳著,月光微涼,我想,於我二言,李白二字,足抵盛世大唐。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18

  這是風流倜儻的儒生,是遺世獨立的仙,是手執利劍的俠客……——題記

  風拂過,晨光熹微,你望向那天邊的一抹微紅,三千青絲盪漾,白衣青抽,手持摺扇。眼神越發堅定,君子之坦蕩,對未來充滿著自信。

  那日,父親看著春日院落中蔥綠樹木,似錦繁花,開口吟詩道:“春國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母親接著道:“火燒葉林紅霞落。”李白走到盛開的李樹花前,稍想了想說:“李花怒放一樹白。”父親便把這句詩的首字和尾字合併成她的名字。

  這個名字雖然有些兒草率,倒也符合一個詩人的氣質,也說明李白打小,就有一個不平凡的開始。

  他夢著“濟蒼生,安社稷。”踏上了那一葉扁舟,飄過數萬重山。途中,一川煙雨,山巒疊嶂。

  他來到帝都,看見了氣勢恢宏的皇宮,他的心中有了一份自信,他不屑參加科舉考試。因為他相信他的才華會大放光彩。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灼灼如火的紅,身著霓裳羽衣的女子,半挽綢帶在其中踏歌而舞。

  他因為不得志,便選擇離去,選擇了仗劍天涯。

  他舉起酒杯,仰天長笑,對著孤單的月亮暢飲一杯,吟唱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醉臥草叢中,但願長醉不復醒。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你如那太白星一般,是星空中最為璀璨、最為獨特的明星。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19

  歷史遠離了刀光劍影,時間銷蝕著群鹿追逐的年代,黃綠相間的高屋建瓴中,恍恍惚惚似乎又看見了漫漫歷史中豪情壯志的你。李白,你在感嘆什麼?

  是在感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官場的黑暗?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鄉情懷?還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壯志?你是一位詩人,擁有自己的才華,擁有自己獨特的韻味,為什麼不靠自己的才能去打造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而要離開大唐盛世?李白,我有點不懂你。

  你畢竟是一位詩人,你用手中的筆寫出了自己的悲傷秋月,用自己筆下的文字寫出了你的豪情壯志。你最終選擇了離開大唐盛世,選擇了不食人間煙火,雖然你心中有一點心酸與苦楚。但也許在你眼中, 名利與錢財早已是骯髒的東西,你鄙夷它,因為你已明白,有它沒有任何意義,它在你心中,還不如離開來得痛快。你以離開為代價,換回了你的高尚。李白,我似乎懂你。

  於是,我便懂了你“少小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風趣,懂了你“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的豪情壯志,懂了你“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還” 的自信,也懂了你“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對權貴輕蔑的豪語。李白,我懂了你。

  你,詩仙——李白,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而我,終於讀懂了你。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20

  李白,你是世人心中的一朵青蓮,清香飄逸;你是世人眼中的一朵白蓮,淡泊名利。

  李白,少年時期,“五歲頌六甲,十歲攻百家”。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青年時期,拜趙蕤為師,劍術,道術,縱橫術無人能敵。“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中年時期,他漫遊求官,看似瀟灑,卻極為坎坷。“十謁朱門九不開”,屢遭碰壁;老年時期,他誤入永王幕府,被捕入獄,流放夜郎,病逝於金陵。

  李白,他的詩流傳千古,“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他是離開家鄉的遊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他是情深意重的友人;“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他是和藹可親的父親。

  李白,他是詩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你是詩俠,“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你是酒仙,“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李白,杜甫評價你,“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賀知章評價你,“謫仙人,乃非凡之人也”。司馬承禎評價你,“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余光中評價你,“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李白,你的詩文采斐然,風格豪放,你的人性情灑脫,充滿自信。這就是被世人仰慕的人——李白。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21

  一提到唐朝的詩人,我們會想到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詩人。但是我最喜歡李商隱。如:“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等等著名的詩句都出自李商隱之手。

  關於李商隱還有一個他的傳說,據說白居易還活著的時候,喜歡讀李商隱的詩,還開玩笑說他死後投胎要做李商隱的兒子。結果,李商隱的二兒子就很擅長寫詩,也很像白居易的風格。

  你們一定覺得李商隱的日子很好吧。其實不是這樣的,李商隱的一生並不算好,早年生活極為貧窮,從小擔起了支撐門戶的擔子。為別人抄書,但從小聰明過人。後來他移居洛陽,結識了白居易、令狐楚父子等人。他參加了好幾次科舉考。但因受奸人阻撓,一度失敗。後來在令狐楚父子的幫助下,最終李商隱終於靠自己的實力考上了進士。

  過了一段時間,他娶了王茂元的女兒。李商隱几次當縣尉,最後都辭去。就在此期間,李商隱的一些好友和自己的岳父也去世了。他先後到四川京城任職,最後又返鄉了。

  這時他的妻子也病故了。在公元858年,李商隱病故了。

  李商隱的一生一直處於李黨與牛黨的鬥爭當中,一直想發揮大志,但都失敗了。李商隱這一生起起伏伏,一直努力考上進士,一直積極向上。他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22

  中國詩詞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詩詞給予我不一樣的童年,每一首詩都是一個嶄新的世界,深深地植根於每一個炎黃子孫心中難以忘懷。

  縱觀《詩經》《離騷》、唐詩、宋詞,以李白的灑脫、奔放最為突出。“詩仙”正是形容李白,這是他人對他詩歌的評價、對他本人的讚譽。數以千計的唐詩出自李白之手,從家喻戶曉的《靜夜思》到《將進酒》,將李白的浪漫主義風格表現得淋漓致盡。

  一壺酒便能讓李白的靈感油然而生,一首首朗朗上口的詩篇便躍然紙上……在一首首詩中都有個與眾不同的世界。我最喜歡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人生得意須盡歡;天生我材必有用”,彰顯著李白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對大好未來的自信。

  我們何嘗不能大膽地去拼搏?李白的一生放蕩不羈,不受朝廷和世俗的約束,不斷創作,激勵著自己不斷進擊;“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優點,綻放著與眾不同的光芒,為個人、家庭、社會、國家,都做出了不同的貢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既然自由、快樂的“詩仙”都有憂愁、悲傷的時候,我們更不例外。之所以“人生得意須盡歡”,也是對世人的啟迪,不要活在失敗的憂鬱中,應當快速走出陰影,在快樂、自由的時候抓住機會,繼續前進。不做時代的奴隸,只求做有自由靈魂的最真實的自己。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23

  倒退一千三百年,回望盛唐。“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仍在耳邊迴響。一襲白衣,依然遮不住他的狂。

  ——題記

  他是李白,何謂李白?是狂放,是不羈,是大醉,是杜甫筆下的“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盛唐因它而盛,詩壇因它而大放光彩。他似降臨人間的謫仙,隨手揮出的筆墨便是名篇,酒後的胡話也成了妙言。他年少輕狂卻也意氣風發,感讓玄宗調羹,承貴妃研磨,令力士脫靴。他是長留青史的大詩仙。

  他是李白,何謂李白?是懷志,是報國,是豪氣沖天的“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他雖道行路難,卻仍“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還是杜甫口中的“清新庾府開,俊逸鮑參軍”那個“詩無敵”的李白。

  他是李白,何謂李白?是落寞,是失望,是“朝如青絲暮成雪”的苦悶。他一心想要入朝報國,卻被玄宗當做文人墨客。他愁啊,可明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還要借酒消愁,可愁歸愁,辭官後依舊不改狂的本色,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開心顏”道盡了對權貴的不屑。

  在他的一生中,一壺濁酒,便能與你為伴。“呼兒將出換美酒,與兒同銷萬古愁”,一壺美酒,在他這就能解千古愁。“金樽千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一斗美酒,在他這就能使人胸襟開闊。

  一襲白衣,又怎能遮住他的狂?君為詩仙,狂,又何妨!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24

  古往今來,有多少詩人,數不勝數,其中屬唐代人數最多。初唐四傑:王勃、楊烔、駱賓王、盧照鄰,還有韓愈、杜甫、杜牧、李商隱,他們才華橫溢,但立在詩壇最頂端的――那非李白莫屬了!

  李白,字太白,晚年號“青蓮居士”,他與杜甫被人們稱為“李杜”。李白性格豪放、灑脫,所以寫下了許多讓人讚歎的詩,從他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就能看出來了。

  李白年輕的時候,當朝皇帝特別喜歡他的詩,就讓他在皇宮住下,還可以隨意進出宮殿。李白到了皇宮,並沒有因為這裡是皇宮就感到拘束,而是整天喝得大醉,就算是這樣,他還是吟誦出了一首首美妙絕倫的詩歌。但是皇帝就有點看不下去了,立刻把李白貶出宮。就這樣,李白因為酒失去了做大官的機會,卻也體現出李白的豪放。

  李白在他的《將進酒》中說道:“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愛喝酒的習慣看來是不會改的。

  他的豪言壯志也讓我深深折服,同是《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僅字面意思,就能感到氣貫長虹,令人如痴如醉。

  李白的詩,是詩歌中的光輝典範,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難怪人們把他當作“詩仙”來看呢!他的豪放、灑脫,更是令天下人沉服!

  李白,也許會成為一個永恆的話題,永恆的迷!

  讚美李白的作文 篇25

  李白我們的老祖輩,我多想千年與你共飲一回!李白盛唐文化的豐碑。走進你我讀懂了星漢燦爛的奔放;長風萬里送秋雁的疏狂;對此可以酣高樓是性格的毫邁;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是個性的張揚。走進你人生的友情地久天長,桃花潭水深千尺是友誼的深度;唯見長江天際流是友情的廣度。這深廣的影響,造就了一個絢麗多彩的詩人人生!

  李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代表,是一張古老的文化名片。他人生的豪放,詩歌的熱情奔放,一代詩仙創作了無數篇快樂而又絢麗的詩詞華章。

  李白的《憶秦娥》就使我受益匪淺。這是他一生中唯一創作的一首詞,《憶秦娥》被譽為百代詞典之祖。“簫聲咽,秦樓夢斷秦樓月。”詞中的少婦被李白刻畫的栩栩如生。一名少婦獨在秦樓之上,窗外月色朦朧,殘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少婦手裡拿著簫,淚眼交加是那麼傷感,心情是那麼低落,簫聲那麼帶有情感,一個“咽”字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少婦對戍邊親人的思念。“西風殘照,漢家陵闕。”這首花間派的詞只有李白擺脫了簡簡單單纏纏綿綿的兒女私情,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相結合,真乃大家風範!

  我眼中的李白是盛唐文化的代表,是後世子孫的驕傲,是中華文明走向世界的符號!壯哉,我眼中的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