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教學設計及反思

《老人與海》教學設計及反思

《老人與海》教學設計及反思

  《老人與海》是 講述“一個老人的戰鬥”,準確來說,是一個老人與鯊魚的戰鬥的小說。老人最終只得到了一副魚骨架,卻幾乎九死一生。作者是海明威。

  《老人與海》教學設計

  【創意說明】

  透過誦讀,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絡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活動目標】

  1、在反覆誦讀中體會老人的頑強與睿智。

  2、欣賞與鯊魚搏鬥的場面描寫和心理活動描寫。

  3、在閱讀中“迅速捕捉閱讀資訊”

  【活動時間】

  1課時。

  【活動過程】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匯入

  鯊魚這種兇猛的動物,在人們都是“嗜血成性”的水下魔王,人們談“鯊”色變。可在美國作家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一位老人與幾十條鯊魚作戰。是什麼促使老人與之戰鬥?是精神!是頑強不屈的精神!這種精神上永遠不可戰勝者文學史上最著名的“硬漢”形象之一。老人所說的“人能夠被毀滅,但是不能夠被打敗。”便是海明威“硬漢精神”的一種標誌。多少腳步聲來,這似乎成了一句至理名言。

  聆聽

  調動積累·資訊共享

  1 談談自己對海明威的印象或感受:

  海明威(1899~1961)美國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於芝加哥市郊橡膠園小鎮。父親是醫生和體育愛好者,母親從事音樂教育。6個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從小酷愛體育、捕魚和狩獵。中學畢業後曾去法國等地旅行,回國後當過見習記者。第一次大戰爆發後,他志願赴義大利當戰地救護車司機。1918年夏在前線被炮彈炸成重傷,回國休養。後來去加拿大多倫多市星報任記者。1921年重返巴黎,結識美國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詩人龐德等。1923年發表處女作《三個短篇小說和十首詩》,隨後遊歷歐洲各國。1926年出版了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初獲成功,被斯坦因稱為“迷惘的一代。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長篇鉅著《永別了,武器》的問世給作家帶來了聲譽。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獵。1935年寫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小說。1937年發表了描寫美國與古巴之間海上私運活動的小說《有的和無的》。西班牙內戰期間,他3次以記者身份親臨前線,在炮火中寫了劇本《第五縱隊》,並創作了以美國人參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喪鐘為誰而鳴》(1940)。他曾與許多美國知名作家和學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義鬥爭。1941年偕夫人瑪莎訪問中國,支援我國抗日戰爭。後又以戰地記者身份重赴歐洲,並多次參加戰鬥。戰後客居古巴,潛心寫作。1952年,《老人與海》問世,深受好評,翌年獲普利策獎。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卡斯特羅掌權後,他離開古巴返美定居。因身上多處舊傷,百病纏身,精神憂鬱,1961年7月2日用槍自殺。海明威去世後發表的遺作,主要有:《海流中的島嶼》(1970)和《伊甸園》(1986)。他那獨特的風格和塑造的“硬漢”形象對現代歐美文學產生深遠的影響。

  交流、記錄

  2 瞭解《老人與海》的故事梗概:

  漁民桑提阿果老了,運氣也糟透了。84天以來,他天天出海,卻又天天空船而歸,連他的帆看上去都像是一面“標誌著老打敗仗的旗子”。他的老伴死了,以前跟他打魚的小孩曼諾林也在父母的強迫下,到其他船幫忙去了。但曼諾林很尊重老人,每見老頭回來,總要走下岸去,幫他收拾釣絲、魚鉤、魚叉什麼的。

  老人的陋屋空空如也,老人與小孩說著晚上的飯菜(其實並不存在),談著喜愛的棒球隊,將對話日復一日繼續下去。曼諾林照顧著老人,為他買來便餐,準備好明日用的魚餌。老人睡了,他不再像年輕時那樣老夢見狂風巨浪、大魚、搏鬥之類的事,而是夢見異域他鄉和沙灘上的頑皮可愛的獅子。

  這是老人沒打到魚以來的第85天出海了。天氣晴朗,海面平靜。他向遠海劃去,決心衝破黴運,捕一條大魚。他一面划船,一面與大海、魚、海鳥交談,自孩子曼諾林離開他以後,他便養成了這種自言自語的習慣。他感到釣竿動了。他覺得在下面100尋深處,一條馬林魚正吃著鉤尖上的沙丁魚。他拉拉釣絲,知道魚很大。魚很聰明,上鉤後並不驚惶失措猛拉猛扯,它只是拉著小船向浩渺的海面緩緩游去。整個白天在奇怪的旅行中度過了。老人拉著釣絲的肩痠痛異常。此時,他多渴望孩子仍舊留在他身邊,那就能搭一把手了。同時,他對魚也產生了奇怪的感情,他欣賞魚的勇氣和聰明。夜裡,老人很疲乏,他希望自己能睡上一會兒。第二天,老人除了深深的疲憊外,左手又開始抽筋,而且痛得厲害。他終於看見了浮出海面的魚,它比小船還長,非常漂亮。午後,抽筋停止了,老人吃了點生魚,為即將到來的抗衡積蓄能量。夜裡,老人的手在魚的又拉又跳中,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第三天,魚開始打轉兒,這是較量即將結束的跡象。魚露出水面,老人努力將它拽近些,再拽近些。他忍住一切疼痛,使出全身力氣,將魚叉乾淨利落地扎進魚腰。大魚很快在掙扎中死去,老人將它捆在船邊,開始返航。可是,老人的麻煩並未結束。死魚的血招來了鯊魚。它們循著航線游來,大口大口地咬掉魚肉。老人成功地殺死了一條鯊魚,但鯊魚下沉時也帶走了魚叉,不得已,老人只好湊合著用刀子、棍子、船舵與鯊魚們搏鬥。當半夜小船駛進港時,晝夜的.搏鬥已使老人筋疲力竭了。那條大魚也已殘缺不全,它的美麗和它那貴重的魚肉都已不復存在。

  老人悲哀而寂寞地放下桅杆,收拾起損壞了漁具,神情恍惚、踉踉蹌蹌地走回自己的陋屋。他已疲憊不堪,趴著身子便沉沉睡去。

  孩子曼諾林先是為老人的遭遇哭泣,然後給他送來熱咖啡,他表示無論父母怎麼反對,他也要跟老頭兒一起打魚。

  大魚只剩下一根粗大的魚骨,被扔在垃圾堆裡。茅棚裡,喝過咖啡的老頭兒又睡著了,他正夢見獅子。孩子曼諾林陪在他的身邊。

  閱讀、理解

  朗讀·感知

  1、有感情誦讀節選文段。

  2 找出文中搏鬥場面的描寫和心理活動的描寫的句子,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勾畫、討論、交流

  3 《老人與海》描述了一個發生在茫茫大海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人們認為它確實是一部好書,一本讓人受益終身的好書,因為它給予人們太多太多的人生啟示。那麼你從中獲得了怎樣的啟示呢?

  示例一:老人筋疲力盡地回到岸上,什麼都沒有得到,相反,連漁網、魚叉都沒有了。是的,他的確輸了,可是同時他也贏了,因為精神是世上唯一無法戰勝的!即便一無所獲,仍堅持不懈地為自己的目標奮鬥,這不正是《老人與海》想要給人們的啟示嗎?一個人一旦有了這樣的精神,他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不可戰勝的人!

  示例二:人生誰能沒有失敗?就像人學走路,也得有過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人才能學會走路。失敗可以毀滅一個人,也可以造就一個,有人因為害怕失敗不敢追求成功,這就是弱者。那麼作為一位強者,就不應該面對失敗而消沉悲觀,就不應該因為沮喪而停止追求!

  示例三:做人應該這樣,不要一副貪生怕死的樣子,要對自己有信心。即便我們遇到重重困難,也絕不應該讓它們給打倒,應該勇敢地去消滅它。人無論怎樣,最怕的就是沒有信心。信心好比是汽車的馬達,是人前進的動力。如果你做一件事有了信心,你就等於成功了一半。這本書中主人公充滿信心、鍥而不捨的精神,正是我們所要取的。

  討論、交流

  誦讀·品味

  1 《老人與海》有博大的思想內容和精湛的語言藝術,請你瀏覽選取的三個片段,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段,有感情朗讀,並說說自己的感受或喜歡的理由。 誦讀、交流

  2 “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結合《老人與海》的故事說說你對“失敗”的認識。

  這是老人的內心獨白,也是一個強者直麵人生的宣言。老人戰勝了大海,捕獲了大魚,殺死了鯊魚,雖然最後只剩下了一副魚骨架,從一個漁夫的角度,從人的與自然的角度看,他似乎是一個失敗者,白乾了一場;但是,從精神上看,他是一位勝利者,因為他的意志仍舊是那樣頑強,根本就沒有被打垮。 思索、交流

  聯絡實際·拓展延伸

  桑地亞哥老人是海明威塑造的一條“硬漢”形象,他的人生信條就是“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在我們的生活中,也不乏這種堅定的信念,敢於挑戰生活、戰勝自我的強者。你能列舉這樣的典型事例嗎?

  1、巴蜀漢子金家貴走馬上任47醫院院長不到一年,醫院面貌便令人刮目相看。醫院向社會招聘藥師、技師和合同制護士。訊息一出,打招呼的、遞條子的、送票子的、求情說情的絡繹不絕,把金家貴層層圍住。經過深思熟慮,金家貴寫了一份招聘方案,主張實行招聘條件、程式、結果“三公開”,成立招聘評審委員會,對應招人員進行嚴格的篩選、考核。為了不給搞不正之風的人留空子,他還提出“公佈招聘結果不過夜”的辦法。結果,招聘一結束,金家貴得罪了一批人。一些事先給金家貴打過招呼的領導和親友,氣得罵他“死腦筋”,說他不給自己留後路。金家貴卻坦然地說:“我給自己留後路,誰給醫院找出路呀?”

  2、一名在美國的中國女留學生,飽受了房東在肉體、精神上非人的折磨,為替自己討回公道,她在十年內上告了無數次,最終以百折不撓的精神打贏了這場官司。我記得在最後,這名女留學生只要求房東誠懇地對她說一句:“對不起”,她當著所有法官的面將那張給予她賠償的支票撕得粉碎。當時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10的努力,要為尋求正義!

  3、一名美國戰士,在被槍決之前,向眾人豎起了兩個手指,展示在人們眼前的是代表單詞victory的字頭“V”,那是美國人民表示勝利的方式,他以此來表示自己無法用聲音來傳達的那句“正義戰勝一切”,劊子手見狀,殘酷地砍下了他的手指,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這名美國戰士又舉起了自己的雙臂——那是一個巨大的“V”字,彷彿不斷地向空中延伸、延伸、再延伸……這是怎樣的震撼力啊! 交流發言

  賞讀·抒懷

  《老人與海》可以說是一部寓言色彩很濃的小說,書中人物少,情節簡單,但寓義豐富而深刻。閱讀它可以領悟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懂得如何面對困難,做生活的強者。請寫一篇讀後感,記下自己讀書的收穫。

  課後動手寫

  《老人與海》反思

  《老人與海》這部偉大的作品講述了“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古巴老漁民,在海上三天兩夜捕魚的經歷”,因其故事的完整性,震撼性,寓言性,人文性,使我初讀、深讀後受到感染和感動,那蒼茫的大海、孤獨的老人、艱辛的搏鬥、不屈的靈魂、巨大的象徵意義以及似乎能從中找到的自己生活的影子,都激發也激勵著我去深入挖掘人物形象和主題意蘊。任何一部偉大的作品都是一個神奇的宇宙,我想努力看到冰山下更為豐富的世界,我想努力把感染和激勵了自己的偉大作品從更高層面上介紹給學生,看到學生心神領會的頷首,也是老師最大的欣慰。

  我認為一節有價值的課首先要達到以下幾點:一是圓滿完成預設的學習目標;二是教學節奏緊湊順暢,課堂自然天成;三是學生學有所得;四是教師有教學的成就感。

  這節課我基本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從動畫朗誦的激趣匯入到了解故事內容,從分析故事情節到初步把握人物性格,從深入感受人物真實而強悍的性格特徵到定性辨析人物形象,最終探究小說的象徵意義,拓展到作者海明威的人生以及帶給我們的震撼和對於人生價值、意義的思考,節奏緊湊順暢。但是課堂上對於學生的回答,由於實力不夠、經驗不足,我有時傾聽不仔細,沒有敏感地把握住學生分析的亮點,及時給予學生肯定的讚許,而失去了很好的引導契機。

  學生學有所得,是老師的最大收穫。透過這節課,學生既全面瞭解了小說的主要內容、重點情節和人物性格,同時也透過深刻的心理剖析,辨析了人物形象,在大多數讀者的閱讀思維定式下有了新的認同讚詞,桑地亞哥不止是一個勇敢面對失敗的硬漢,更是一個在生活的艱辛中看到生存的意義、在戰鬥的殘酷中展現生命的價值的真實而強悍的勝利英雄。同時學生也領悟到生命旅程就像是大海,激勵了自我要如桑地亞哥一樣,在人生長河中堅守生命尊嚴,為了理想永不言敗而且永不停息地奮鬥。

  從教學的成就感來說,莫過於精心選擇的教學內容,在課堂的層層推進下引導學生從模糊到清醒、從質疑到認同、從理解到深受感染,在課堂上我看到學生心領神會的微笑、情不自禁地挺直身背,結束時似有不捨與回味。同時透過學習這一篇課文、這一部偉大的作品,也激勵著在今後的人生長河中,永不屈服、永不放棄、永不停息堅持人生的方向,實現自我的價值。

  課堂總是一們遺憾的藝術。上完之後,掩卷沉思,對於課堂內容的設計、對於與學生的交流、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都還有很多不足,需要我不停息地彌補、加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