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蘭亭集序> 蘭亭序集習題

蘭亭序集習題

蘭亭序集習題

  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①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邊,指水邊)   ②所 以 遊 目 騁 懷(用來)

  B、①雖無絲竹管絃之盛(借指音樂)   ②曾不知老之將至(乃,竟)

  C、①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交往)   ②或取諸懷抱(從……中取得)

  D、①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導致)   ②未嘗不臨文嗟悼(面對)

  2、下列句子中“一”作數詞用的一項是(   )

  A、①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②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B、①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②悟言一室之內

  C、①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②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

  D、①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②一夫作難而七廟

  3、下面“其”字的用法,與其他句不同的一項是(   )

  A、吾其還也   B、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C、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   D、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已,快然自足

  4、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每覽昔人興感之由   B、未嘗不臨文嗟悼

  C、齊彭殤為妄作   D、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

  5、下面文學常識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王之的《蘭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傳久遠。

  B、序是古代文體的一種,大多用以題贈,或作著作的前言,《蘭亭集序》是朋友之間互相唱和的贈言。

  C、魏晉時期在中國抒發藝術的發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王之書寫的《樂毅論》《黃庭堅》等楷書作品被稱為“書之聖”,行草《蘭亭集序》被後世書法家譽為“行書第一”。

  D、書法藝術是我國特有的藝術,在我國書法史上,湧現出許許多多的書法大家,有並稱“二王”的王之、王信之,有“顏筋柳骨”之稱的顏真卿、柳公權等。

  6、下列加點字意思不同於其他兩項的是:

  ┏ A 雖無絲竹管絃之盛    ┏ A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之┫ B 仰觀宇宙之大     向┫ B沛公北向坐

  ┗ C 放浪形骸之外      ┗ C望洋向若而嘆

  閱讀下面的文段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 以 遊 目 騁 懷 , 足 以 極 視 聽 之 娛 , 信 可 樂 也 。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取捨萬殊,靜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7、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確與否,請作出判斷。

  ①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 以 遊 目 騁 懷 , 足 以 極 視 聽 之 娛 , 信 可 樂 也 。

  抬頭觀覽浩渺的宇宙,低頭審視多的物類,借憑它們縱目瀏覽,舒展胸懷,足以盡情地享受著看和聽的樂趣,確實很愉快啊。(   )

  ②夫人之本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人和人相處在世上,低頭舉首間便度過一生。有的人傾吐胸中抱負,與友人室內暢談;有的人藉助外物寄託情感,無拘無束地生活。(   )

  ③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虛假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   )

  ④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等到他們對所追求的事情已經感到厭倦,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轉移,感慨就隨之而產生了。(   )

  ⑤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所以我一一記下這次聚會 諸君的名字,抄錄下他們所作的詩賦。即使時代不同,世事有別,但是人們因死生而產生感慨,這種情致則是一樣的。(   )

  8、最後一段從“臨文嗟悼”說到“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9、解釋下列加點字:

  ①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   ②列坐其次(      )

  ③信可樂也(      )   ④曾不知老之將至(      )

  ⑤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      ) (       )

  ⑥每覽昔人興感之由(      )   ⑦不能喻之於懷(      )

  ⑧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   ⑨齊彭殤為妄作(      )

  參考答案:

  1、D、①思想情趣。

  2、A 、B、C兩項中①的“一”是相同、同等的意思,D項中的①“一”是副詞,相當於“很”。

  3、A、語氣副詞,表婉商,其它三項作代詞。

  4、D、“由”通“猶”。

  5、B、《蘭亭集序》是詩集的序言,不是贈序。

  6、之:C(A、B定語後置的標誌,C的) 向:A(A過去,從前,B、C面對)

  7、①②④正確; ③錯,“一生死”是“把生死等同”的意思;⑤錯,“雖”,譯為“雖然”較適宜。

  8、作者認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齊觀,暗含有生之年應當做些實事,不宜空談玄理之意。

  9、①聚集   ②旁邊,水邊   ③實在   ④竟,乃   ⑤造化,指自然;至,及   ⑥原因   ⑦明白   ⑧把……看作一樣   ⑨把……看作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