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的讀後感1000字(通用10篇)

《老人與海》的讀後感1000字

《老人與海》的讀後感1000字(通用10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人與海》的讀後感10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人與海》的讀後感1000字 篇1

  我們應該尊嚴地活著,就如同生命本身也尊重我們的存在。

  《老人與海》是一篇童話――上帝創造給人間的童話。不同於《聖經》中那些浪漫離奇的傳說,《老人與海》是人類不敗精神的縮影,是人類真實的不朽傳奇。

  老漁夫聖地亞哥在84天沒打到魚的情況下前往大海深處不語。忍受著極致的孤獨,飢寒交迫孤立無援的老人憑著自己的智慧和意志與大馬林魚搏鬥,與鯊魚搏鬥。雖然最終只帶回一副馬林魚骨架,但光禿巨大的魚骨架引起了好多人的觀賞與讚歎。

  海明威說過:“若我能寫好這個故事,那麼每個事物都會擁有多個象徵意義。”馬林魚、鯊魚和獅子是自然界中強者的化身,海洋則是厄運的象徵,老人是人類中“硬漢子”的代表。他與大魚的鬥爭,他在挑戰與苦難面前的堅持,就是全人類的鬥爭,是人類為了生存的尊嚴在龐大的痛苦前達到的精神超越。

  “他替鳥兒傷心,尤其是那些柔弱的黑色小燕鷗。於是他想,鳥兒的生活比我們還艱難。”

  老人靈魂的光輝照亮了加勒比海的上空。寥寥數筆,一個嚐遍人間冷暖而益加博愛,飽經世間滄桑而益加善良的老人形象躍然紙上,在炎涼的世態之中燈火一樣給予我們向前的能力,邊走邊愛。

  “他記不起自己什麼時候開始在獨自待著的時候自言自語了。這會兒他把心裡想說的話說出聲來好幾次了,因為沒有旁人會受到他說話的干擾。”

  孤獨是可怕的,因為悲觀絕望就好似孤獨的孿生姐妹,如影隨至。在只有星星魚和海水的大海上孤獨更是一種足以令人發瘋的利器。可聖地亞哥卻在孤獨中學會忍耐,成為奮鬥與堅忍的化身。所以村上說,人的一生應走進荒野,體驗一次絕對孤獨,從而發現只能依賴自己進而知曉自身潛在真實能量。

  “它能供多少人吃啊,他想。可是他們配吃它嗎?當然不配。憑它的舉止風度和尊嚴,誰也不配吃它。”

  老人寬廣的胸懷和對生命的熱愛與尊重模糊了不同生命的界限。他把鳥兒看作朋友,把馬林魚當作值得尊敬的對手和兄弟。老人的愛如陽光般強烈,廣闊無邊、不可思議。這讓我們明白愛是對生命的讚美,是對生活的擁抱。

  “‘不過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他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老人在接連不斷的挑戰和痛苦面前選擇堅持。為了生命的尊嚴,不屈的精神支撐起固執的身影。生命在這樣的救贖之下以尊嚴的姿態延伸,觸及我們生存的意義。

  “在大路另一頭老人的窩棚裡,他又睡著了。老人正夢見獅子。”

  魚兒在海底變成化石,太陽把時間敲入石頭。可任憑時光流逝,《老人與海》所展示的生命的壯美一直照耀在加勒比海上空,永無止息。

  閱讀著那篇上帝的童話的人啊,請側耳傾聽那來自天堂的聲音:“我愛你,愛你那堅韌不拔的生命……”

  《老人與海》的讀後感1000字 篇2

  讀書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讓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老人與海這本書讓我體會很深,這本書讓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讓我明白了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信心十足地去面對,堅持到底,決不退縮。

  這本書,給了我生活的信心和麵對生活的勇氣;這主人公(聖地亞哥),使我明白了“世上無難事,怕有心人”。《老人與海》的故事很簡單,寫的是老漁夫聖地亞哥在連續84天沒捕到魚的情況下,終於獨自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但這魚實在太大了,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盡,別他殺死了綁在小船的一邊,可想而知,這需要多大勇氣和多強的意志啊!但在歸程中一再遇到鯊魚的襲擊,於是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但最後回港時只剩下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但是他這種堅持不懈,自信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雖然老漁夫沒有把完整的馬林魚拖回海岸,在別人眼裡是失敗的,但是實際上他是成功的。俗語道:不以成敗論英雄,他那堅強的意志,勇敢的精神不比英雄的行為遜色,他將成為經歷磨難而戰無不勝的巨人,值得每個人倡導。古時的愚公移山,他明知開山絕非易事,也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他“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仍堅持帶領子孫後代來開山。終於感化天帝,命山神搬走了這幾座山。還有“水滴石穿”,“鐵杵成針”,“冰凍三尺”等等,不都意味著“有志者,事競成”嗎?《老人與海》中有句名言:一個人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你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這句話襯托出了老漁夫的勇敢意志。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難是難免的,最重要的是要勇敢面對,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回想自己,每當遇到一點點困難就不耐煩,當失敗時就好比瀉了氣的皮球。

  當我看到“老漁夫想:這裡離海岸實在太近了,也許在更遠的地方會有更大的魚”時,我不禁有感而發:雖然老漁夫已經捕到了一些魚,但他並沒有安於現狀,而是有著更遠大的目標。而我們呢?取得了一點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沒有奮鬥的目標,這怎麼會成功呢?“失敗是成功之母”,就是這句話,是老漁夫在84次的失敗後,在第85次時捕到了大魚,嘗試到了成功的喜悅。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考試的失敗而失落,對自己沒有信心;也許會因為朋友的背棄而傷心,自暴自棄。

  真正勝利也只能是精神的勝利。人在物質上無論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贏得我們崇高的敬意。而只有精神和氣魄的勝利,才使我們感動,才使我們和追隨老人的孩子一樣,為他的悲壯落淚。人生能有幾回搏”,我們要全力以赴,以全心的面貌去挑戰,堅信成功將不再遙遠。

  《老人與海》的讀後感1000字 篇3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海明威

  1899年,作者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出生在美國伊利諾斯州的一個醫生家庭,從小他便對創作懷有濃厚的興趣,1952年他發表了中篇小說《老人與海》,小說取材於一位古巴漁夫的真實經歷,塑造了一個在困難面前絕不服輸、在精神上永不可戰敗的硬漢形象。因而,海明威和他所代表的文學流派也被人稱為“迷惘的一代”。

  小說中主人公老漁夫——聖地亞哥在海上連續84天沒有捕到魚,被其他漁夫看作是失敗者,第85天老人一清早就把船劃出很遠,他出乎意料的釣到了一條比船大數倍的大馬林魚,老人和魚周旋了整整兩天,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考驗,終於把大馬林魚刺死,但在歸程的途中卻被鯊魚群進攻,鯊魚吃光了大馬林魚,最終只剩下一幅巨大的骨架,老人的夢想也變成空殼了。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從夢中去尋回那往日美好的歲月,以忘卻殘酷的現實。

  合上書,腦海裡展現的是老漁夫英勇搏鬥鯊魚的情景,因為大馬林魚是他全部的希望,是他以後生活的依靠,是他在漁夫中樹立威望的憑據,所以他不懼危險、拼命反抗,用盡渾身力氣和鯊魚群抵抗,他不願看到自己的“希望”破碎。這種不肯認輸、勇於奮鬥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雖然老人沒能把完整的大馬林魚拖回海岸,成了別人眼中的失敗者,但他仍舊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他擁有真誠地友誼,即便唯一的朋友是一個小男孩,他們卻相互照顧,彼此信任;他擁有美好的嚮往,即便一連84天都沒有捕到魚,他仍舊深愛著大海,相信大海會給予他生存的力量;他擁有悲憫的情懷,即便剛看到大馬林魚時,他有說不出的興奮,可當他筋疲力盡與它搏鬥結束時,他又為被殺死的大馬林魚而難過。

  聖地亞哥擁有豐富而複雜的內心世界,他不屈服於命運,無論在怎麼艱苦卓絕的環境裡,他都憑著自己的勇氣、毅力和智慧進行了奮勇的抗爭。大馬林魚雖然沒有保住,但他卻捍衛了“人類靈魂的尊嚴”。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都會經受一些挫折和失敗,是一蹶不振,還是頑強拼搏呢?聖地亞哥給我們的啟示是:積極的進取和行動。

  在我們生活中經常看到一些禁不住困難和挫折的人,他們往往選擇跳樓、割腕等極端的方式來尋求解脫。想想看,一個沒有暴風驟雨的人生有什麼意思?面對挫折,挑戰它們,又何嘗不是一件快樂的事?人是不能被打敗的,只要我們有信念,不向困難屈服,最終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面對困難、挫折、厄運,要勇敢拼搏,永不低頭,踏破荊棘,才能做新時代的強者。

  要時刻記得:我們可以被毀滅,但決不能被征服!

  《老人與海》的讀後感1000字 篇4

  從讀完《老人與海》開始,我就感覺有一種隱隱的衝動堵在胸口,卻無從辨認它的構成元素,也無法為它找到釋放的出口。最終得到的卻只是些零散的思想碎片,就讓我將它們一一羅列吧。

  《老人與海》的故事非常簡單,寫古巴老漁夫聖地亞哥在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的情況下,終於在第八十五天釣上一條大馬哈魚,但魚實在太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盡,被他殺死並綁在小船的一邊。在歸程中一再遭到鯊魚的襲擊,最後回到岸上只剩下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

  有人說,《老人與海》的故事是一曲英雄主義的讚歌,作者借它道出了全書的主題---“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我不贊同這樣的觀點。誠然,小說中,作者借地亞哥的言行舉止體現了對英雄主義的歌頌,比如聖地亞哥不懼挫折,永不言敗的精神(undefeatedspirit),比如他與大馬哈魚的殊死搏鬥,比如他對偉大的迪馬喬(DiMaggio)的狂熱崇拜。可是到了小說的結局,老人透過搏鬥所得到的結果被鯊魚搶劫一空,只留給他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從老人的話語中我只能感受到消極,無奈和落寞的淒涼,這樣的情節安排,還能說作者僅僅是在歌頌英雄主義的偉大嗎?這是否可以看作對英雄主義的某種反思?書中的英雄主義始於驚歎號,卻終止於一個大大的問號。

  在我看來,《老人與海》的故事是一場老人命運使然的悲劇,而悲劇的根源也許正是所謂的英雄主義。書中寫到,聖地亞哥把大海看作自己的家,他對大海懷著原始,樸素而深沉的愛,他不僅僅是一個以打漁為生的漁人,而且是一個把自己的生命與大海相系的老人。他熱愛海里的每一條魚,每一朵浪花,甚至對海上的飛鳥都有一種出於愛的同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海不僅僅是他的家,也是他的精神支柱和靈魂的棲息之所。在沒有捕到魚的八十四天裡,他是愉快而不屑認輸的,即便生活再困苦窘迫,他也從不絕望,而是滿懷信心地去面對。然而,在出海的第八十五天,當那條十八英尺長的大馬哈魚出現點燃老人征服的慾望時,他就開始一步步走進自己導演的悲劇。

  在與大馬哈魚搏鬥的過程中,老人的心態是複雜的。他對大魚是有感情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懷有同情的惻隱之心。可是出於職業習慣和自尊心,他又不得不殺死大魚---“我跟你奉陪到死。因為當漁夫正是我生來該乾的行當。”兩種彼此矛盾的心態源於聖地亞哥一人---一種出於人的本性,另一方面則是人的社會性。所以,在與大魚搏鬥的過程中,老人的內心深處正與自己進行著更加激烈和殘酷的心理鬥爭。當然,隨著故事的發展,老人戰勝大魚,這在更深層次上暗示著人的社會性最終征服了本性。

  《老人與海》的讀後感1000字 篇5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講述的故事很簡單:一位名叫桑提亞哥的老漁夫,獨自一人出海打漁,在一無所獲的84天后釣到了一條令他自己難以想象的馬林魚。這條魚的大小讓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竟然比他的漁船還長兩英尺,之後漁船就被那條魚一直拖著,整整是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裡的經歷讓他自己永遠無法忘記,最後這條魚被他刺死了,老人看著它,把它拴在了一側。船在黑夜之中向著另一個未知的世界駛去,前面是未知數……就在這時侯他遭遇到了鯊魚群的襲擊,是馬林魚的血腥味把它們引來了。他只不過是一位平凡的漁夫,但他不願意把自己的收穫就這麼送給他們。他甚至把自己的槳拿去與它們拼命,與這群惡魔在那裡搏鬥。可最後的結局與老人想的一樣!最後,只剩下了一副魚骨架,回家的時候他一直看著馬林魚……

  或許老漁夫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儘管他戰勝了這條比他的漁船還長兩英尺的魚,但最後只剩一副魚骨架。可他一直沒有向它們屈服。即使自己是骨瘦如柴,身陷在危難之中,但他征服了自然。他沒有被大海吞噬,他用自己的意志征服了自然,戰勝了自我而獲得的生命的自由。在漫漫黑夜之中,他用自己的意志去尋找路。想到他在海上與鯊魚搏鬥的場景,就算是與自然殊死搏鬥他也不願意把這魚交給那些不勞無獲的鯊魚,也許有點不現實,但是他還是堅定地做了。他超越了自我,是一位鐵錚錚的硬漢。我也相信這就是活著之所以應該活著的價值,這一切都是為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馬雲說過:今天很殘酷,明天也很殘酷,後天是美好的,很多人在明天晚上倒下了。但海明威筆下的老漁夫卻走了過來,帶著他的所得回家了。在我看來奮鬥可能很沒有結果,一切也有可能會變成一幅空空的骨架。可我堅信只有精神上的勝利才能讓我們感動,我們才會為其悲壯而高歌、而落淚!人可以失敗,但不能被打敗,外在的肉體可以接受折磨,但內心的意志是誰也無法侵犯的。

  人生如同汪洋,洶湧澎湃與風平浪靜總是相伴而行,在風裡你可以感受到堅毅,在浪裡你可以感受到激昂。有時候會把你推到浪尖,也會把你摔到谷底,但為了那一瞬間的幸福,你會拼命地去努力的,即使它只是一瞬間。結果很簡單,可過程很少人可以堅持到底。只要你堅持下來也許你就會成功……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會讓你傷心地哭一場,也會讓你開心地笑一場。生活真的很美,需要你自己去發現。

  每個人都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當然,必須有你自己去耕耘。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而勝利是屬於堅持的漁夫的……對於我們教師而言,也是一樣,平凡的日子、平凡的人、平凡的事,關鍵在於你能不能堅持,堅持幾十年的認真與負責,因為這是一項良心工程!儘管其中難免有痛苦與傷心,但是更多的'一定是舒心與欣慰!

  《老人與海》的讀後感1000字 篇6

  一部不足百頁的作品,卻能讓一代代人一讀再讀。我從那樸素、精確而又洋溢著濃郁生活氣息的描寫中,進入了老漁民桑提亞哥的晚年生活。——題記。

  他出海了,在經歷了一次次失敗後,他捕到了一條大得驚人的魚,這是他多少年來夢寐以求的事。經過了三天三夜的周旋,透過與大魚的殊死搏鬥,他在筋疲力盡的最後關頭,終於戰勝了大魚,把它綁到了自己的船舷上。在搏鬥的過程中,他心中一再出現一個念頭:'人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他曾這樣高喊著激勵著自己:'你儘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然而,最終,他還是失敗了:在歸途中,飢餓的鯊魚接二連三地追上來,他拼盡全力,一條條地殺死這些掠奪者;老人回到岸邊,他帶回的只是一條巨大的魚骨,一條殘破的小船和一副疲憊不堪的軀體。他失敗了,但他內心的驕傲絲毫不受損傷。他英勇地失敗了,他是真正凱旋的英雄,一身傷痕則成了他非凡勇氣的見證。在小小的窩棚中老人安然入睡。他沒有失望,他沒有被打敗,睡夢中又要準備出海了,他夢見了獅子……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面前。在這個意義上,老漁夫聖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因為,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失敗又算得了什麼呢?

  遍顧所有的人生,誰沒有經歷過失敗呢?哪怕再成功的人。失敗的原因可以不盡相同,但無論如何失敗總是一個讓你難以承受的打擊。關鍵是你會夢見'獅子'麼?你還會準備'出海'麼?再出海,你就會有勝利的希望。我想,這種險惡的人生環境和這種堅韌的人生態度,正是這部作品越來越吸引人的原因。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至於最後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馬林魚的一幅空骨頭架子,這都是無所謂的,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已在那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曾經盡生命的能量,為自己的理想追求過、奮鬥過的老人,不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嗎?這樣的人生應該無怨無悔。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豔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這是海明威給我們的最好的精神。

  《老人與海》的讀後感1000字 篇7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不能被打敗。”這句振聾發聵地名言,既是對《老人與海》主人公聖地亞哥最簡明扼要的概括,也成為了數十年來“硬漢”的座右銘。

  已經84天沒有捕到魚的老漁夫聖地亞哥,在第85天出海時,歷經三天三夜的搏鬥,終於捕到了一條大馬林魚。但返航的路上,又遭遇鯊魚的襲擊,已經精疲力竭的老人,仍頑強的用魚叉、用綁在槳上的刀,甚至短棍和舵把與鯊魚搏鬥,最終帶回岸上的卻只有大馬林魚的白骨架。唯結果論,聖地亞哥老人顯然是失敗者,一番拼搏一無所獲;唯精神論,聖地亞哥老人卻凸顯著“硬漢”的人格光輝,堅毅好勝,絕不服輸。

  每個人都有所謂的“命運”,“命運”即指對個人而言,所謂的“天花板”。聖地亞哥老人雖不是無能之輩,但面對“命運”,有著諸多無奈:作為富有經驗的漁夫,用了84天,卻不能讓一條魚上鉤;歷經三天三夜釣到一條大馬林魚,卻發現在鯊魚面前,無力捍衛自己的辛苦收穫。也許這條大馬林魚本就超出了聖地亞哥老人的“命運”,就算勉強捕到,也無法在一群鯊魚面前將它完整帶回。所以,失敗彷彿是老人的“宿命”,無論他多英勇,多堅韌,都逃不出這種宿命,但對於“失敗”,也可以有兩種界定:歷經數番搏鬥,帶回的只有大馬林魚的骨架,老人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這是結果上的失敗;老人面對“命運”,從未放下手中的武器,也從未喪失繼續鬥爭的信心,老人勇於向人生的“天花板”挑戰,歷盡磨礪而不曾喪失信心,從這一層面看,老人從不是失敗者,也許更適合老人的稱謂是:落寞的英雄。

  有時候,生活是一條大魚。如果你不打敗它,它就會打敗你。當我們的手抽筋,當我們陷入飢餓,當我們失去武器,當我們遇到鯊魚,我們絕不能忘記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敗。讓我們用身邊的一切做最後的武器,向生命宣戰。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我們生來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意義,證明人永遠不會被生活打敗!

  每個人在生活中的某一刻,無論能力高下,資源多寡,都會面對類似的“大海”與“鯊魚群”,正如老人每天走向大海一樣,很多人每天也走向與他們的“命運”鬥爭的戰場,也許他們也難逃失敗的宿命,但只要不放下手中的武器,不喪失對生活的信心,終有人將衝破“命運”的掣肘,書寫新的篇章。正因如此,伴隨歷史車輪的前進,人類看到了越來越廣闊的“大海”,獵獲了越來越多的“大馬林魚”。而從另一層面,那些“不能被打敗“的強者,就算始終無法衝破失敗的命運,憑藉他們的頑強與不屈,也終會收穫他們內心的坦然。

  《老人與海》的讀後感1000字 篇8

  看了很多名著,一直都不敢妄加評論,並不完全因為怯懦,更多的是一種尊敬的心理;因為作為名著其實都有他深刻的一面,在看似平淡的書寫裡,透出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傳世名著以散文和小說居多的原因,詩歌和評論就因為其鮮明地個性和觀點,使其成為時勢英雄,最後或者被利用成工具,或者因為時間的推移成為花瓶式的擺設。看榕樹下作者“遠處飄來一朵雲”的評論,“一朵雲”的年輕(我只是說思想),使她/他看到“冰山在海上移動之所以顯得莊嚴宏偉,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一朵雲”看到的也只是海明威所寫的,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那水下的呢

  還有它的八分之七的根基呢;老人桑提亞哥出海挑戰大海的時候,那是人類都會引為自豪的象徵,勇於挑戰和渴望征服浩瀚的大海,渴望和一條真正的鯊魚面對面的挑戰;一條船,一個老人,一片浩瀚的大海;鯊魚出現了,大海只派了他的小小的鯊魚出現了,老人和小船,大海派來的小小的鯊魚,老人是人類的代表,老人眼裡是條真正的鯊魚;於是,老人抖擻精神,和鯊魚進行著殊死搏鬥,一場征服和反征服的搏鬥,“大塊的魚肉”和後來的爭奪,區域性的勝利之後,當老人感覺勝利在握的時候,“鯊魚忽然”,老人最後是空著雙手,幸運地“凱旋”。

  我最初看“老人與海”之後,只感嘆了一句,人最終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征服了什麼;依然還是這樣的感嘆,在9。11之後和之前,布什也許從來沒看過他故鄉的老人,給他的忠告;老人與海的挑戰,進行了不屈不饒征服,但是你是不是想過,人是不是在不屈不饒的製造問題,然後再去解決他,到底這世界最後誰征服誰,征服了之後做什麼,為什麼要征服而不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內涵,在與親和力,而不是征服的力量,海明威參加過美國人的英雄思維,就是強調征服的力量,但是失明後的他,開始思考徵服的意義

  所以才有老人和海;美國在裡的結果,海明威是裡的老人,人類的生存意識是海,如果盲目的強調一個生命對另個生命的征服和佔有,即使進行著不屈不饒的過程,結果只有海明威所寫的,老人空著手回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但永遠不會打敗他”,人如此,其他的生命呢?人生之路坎坷曲折。遇到失敗是很常見的。我們應該永遠有一顆堅強不屈的心去面對失敗,成功一定會來到我們身邊。

  我覺得《老人與海》想告訴我的是要有不服輸的精神。在我的夢裡,老人夢見了獅子。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頭獅子,是勇氣、堅韌、努力的體現。讓我們喚醒心中的獅子。

  《老人與海》的讀後感1000字 篇9

  這是一個影響深遠的故事,無比簡潔卻異常有力,看似普通而又意味深長,它所描述的不是簡單的勝利亦或者失敗。作者懷著一種強烈的願望,試圖把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強加於我們,用生命的歷練作為題材,塑造了文學史上不可戰勝的硬漢形象。這便是《老人與海》——強者的讚歌。

  1952年,海明威發表了他最優秀的文學作品——《老人與海》。小說描述了主人公聖地亞哥在獨自出海捕魚84天一無所獲後,終於在85天釣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哈魚,然而就在老人的回航途中,鯊魚來襲。最終老人歷經種種磨難,也只得到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海明威最後沒有讓老人勝利呢?其實這正是《老人與海》的魅力實在。《老人與海》不是悲劇,它並沒有把美好的東西揉碎了給別人看,沒有那些離奇、曲折、乃至令人揪心的悲嘆與無奈,它追求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勝利,帶來了一種開拓進取,永不止息的時代精神。正因他戰得激烈,所以才敗得悲壯;也正因他敗得悲壯,所以才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老人敗了嗎,就結果而言,是的,但人生也並不是只追求結果的。“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給打敗的,你可以毀滅他,但就是打不敗他”。當一個人的面對自己的缺點與不足時,當一個人的面對自己身處的逆境時,當一個人勇敢的面對兩難的選擇時……是逃避還是面對,這是一個問題,是挑戰還是放棄,這是一個問題,是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不用迷茫,不用困惑,“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成也好,敗也罷,這些是都我們自己的決定,誰也無可厚非。人生努力過,便不再有不甘。而那些過去了的,就像天邊的雲彩,即便在夕陽下也會熠熠生輝;那些過去了的,就像滾滾長江,時隔千年亦能奔流不息;那些過去了的,就像陳年的佳釀,時間愈久越是甘甜淳厚,沁人心脾。所以無論老人捕到是魚還是魚骨,都不顯的那麼重要了,那完整的魚骨便是生命的硬度。

  《老人與海》教給我們的是人性的強悍。人雖然有著自己的極限,但只要像老人一樣,一次又一次地不斷挑戰,生命也會被拓寬。人生本來就是無止境的追求,漫長、坎坷,有時還很孤獨,但請不要放棄,回憶起老人的故事,想一想何為強者。

  強者是包容的人,是進取的人,他們不會因孤獨而害怕,不會因失敗而落魄,他們有理想有目標,自制又有主見,他們很溫柔,但骨子裡都透著一股強悍,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他們有時很渺小有時很普通,可是小小的身軀裡卻有著偉大的靈魂。

  這個骨頭裡有著上百片彈片的硬漢作家,恰當的寫出了生命的強度,告訴我們心中有理想,便能永不止息,告訴我們只有精神的勝利才會使我們感動,為其悲壯而落淚。

  《老人與海》的讀後感1000字 篇10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豔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作者海明威是這樣評價他的作品《老人與海》的。

  《老人與海》這本書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古巴老漁夫聖地亞哥連續八十四天沒捕到魚,被別的漁夫看做失敗者,可是他堅持不懈,終於釣到了一條大馬林魚,大馬林魚將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盡,被他殺死了綁在小船的一邊,在歸程中一再遭到鯊魚的襲擊,他用盡了一切手段來反擊。回港時只剩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儘管魚肉都被咬去了,但什麼也無法摧殘他的英勇意志。

  聖地亞哥是個可憐的老頭。海明威以自己精煉的語言塑造了這個形象,可以說,海明威並沒有給予老人成功,卻賦予老人在壓力下優雅而堅韌的形象。

  海明威為什麼沒有讓老人最終勝利呢?用小說中老人的話來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儘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這就是《老人與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認,只要是人就都會有缺陷。當一個人承認了這個缺陷並努力去戰勝它而不是去屈從它的時候,無論最後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一副空骨架,這都已經無所謂了,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已在那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曾經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過、奮鬥過,難道他不是一個勝利者嗎?老漁夫就是敢於挑戰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從世俗勝利觀的角度看,老漁夫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儘管開始他戰勝了大馬林魚,但是最終大馬林魚還是讓鯊魚吃了,他只是帶著大馬林魚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說,鯊魚才是勝利者。可是,在理想主義者眼裡,老漁夫就是勝利者,因為他始終沒有向大海沒有向大馬林魚更沒有向鯊魚妥協和投降。就如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說“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面前。在這個意義上,老漁夫桑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因為,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今後,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信心十足地去面對,堅持到底,決不退縮。我要感謝這本書,感謝它讓我學到了那麼多知識,感謝它讓我懂得了那麼多道理,感謝它讓我知道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使我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一個真正的強者,只能被摧毀而不能被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