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文大全> 信用政策的主要內容

信用政策的主要內容

信用政策的主要內容

  信用政策的主要內容分別有哪一些呢?我們一同來看下吧!以下是小編為您蒐集整理提供到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信用政策的主要內容

  這是指應收賬款的政策,包括四項內容:

  1.信用期。這是指企業給使用者的付款期間,即使用者購貨後到必須付款為止的時間間隔。一般信用期長,有利於增加產品銷售量,但應收賬款數額也會相應擴大。

  2.信用標準。這是指企業接受使用者賒銷條件時,使用者必須具備的最低財務能力。

  信用標準的寬嚴有利有弊,要全面衡量他們的綜合影響。如果信用標準嚴格,就會減少銷售量,減少應收賬款佔用的資金,減少應收專款的成本。相反,如果信用標準寬鬆,就會擴大銷售量,增加應收賬款佔用的成本。企業應對不同的方案進行綜合分析,選擇收益大的方案。

  3.現金折扣。現金折扣通常與信用期相聯絡。信用期短,給使用者一定現金折扣優惠,從而增加產品銷售量,有利於儘早收回應收賬款。現金折扣的決策,應在透過折扣減少應收賬款所佔資金,增加銷售額所帶來的收益和折扣所付出的代價之間來權衡而定。如果收益大於代價就可以給予現金折扣。

  4.收賬政策。如果使用者違反信用,不能按期付款,企業就要採取收款策略。收款政策要透過收賬過程的成本與收回賬款的收益來權衡確定。

  信用標準的制定

  在收集、整理客戶的信用資料後,即可採用“五C”系統分析客戶的信用程度。為避免信用評價人員的主觀性,在對客戶信用狀況進行定性分析的基礎上,還有必要對客戶的信用風險進行定量分析。具體可以採用多項判斷法,其具體步驟有:

  (1)設立信用標準。

  首先查閱客戶以前若干年的信用資料,找出具有代表性、能說明償債能力和財務狀況的比率,作為評判信用風險的指標,然後根據最近幾年內“信用好”和“信用差”兩個客戶相同比率的平均值,作為評價該客戶的信用標準。

  (2)計算客戶的風險係數。

  利用各客戶的財務報表,計算這些指標,並與標準值進行比較。其方法是:若某客戶的某項指標等於或低於最壞信用標準,則客戶的風險係數增加10%;若某項指標介於好的信用標準與差的信用標準之間,則客戶的風險係數增加5%;若某客戶的某項指標等於或高於好的信用標準,則客戶的風險係數為0,即無信用風險。各項指標比較後,即可累計客戶的風險係數。

  (3)風險排序。

  企業按上述方法分別計算出各客戶的累計風險係數,即可按風險係數的大小進行排序:係數小的排在前面,係數大的排在後面,由此便可根據風險程度由小到大選擇客戶。

  現金折扣政策

  現金折扣是企業對顧客在商品價格上所做的扣減。向顧客提供這種價格上的優惠,主要目的在於吸引顧客為享受優惠而提前付款,縮短企業的平均收款期。另外,現金折扣也能招攬一些視折扣為減價出售的顧客前來購貨,藉此擴大銷售額。

  現金折扣的.表示常採用如“5/10 3/20 n/30”的形式,5/10表示10天內付款,可享受5%的價格優惠,即只需支付原價的95%。如原價為10000元,只需支付9500元。3/20表示10天一20天內付款,可享受3%的價格優惠,即只需支付原價的97%。如原價為10000元,只需支付9700元。n/30表示付款的最後期限為30天,此時付款無優惠,即按全價付款。企業採用什麼程度的現金折扣,要與信用期間結合起來考慮。不論是信用期間還是現金折扣,都能給企業帶來收益,但也會增加成本。當企業給予顧客某種現金折扣時,應當考慮折扣所能帶來的收益與成本孰高孰低,權衡利弊,擇優決斷。

  信用期間

  信用期間是企業允許顧客從購貨到付款之間的時間,或者說是企業給予顧客的付款期間。例如,某企業允許顧客在購貨後的50天內付款,則信用期間為50天。信用期過短,不足以吸引顧客,在競爭中會使銷售額下降;信用期放長,對銷售額增加固然有利,但只顧及銷售增長而盲目欲寬信用期間,所得的收益有時會被增長的費用抵銷,甚至造成利潤減少。因此,企業必須慎重研究,規定出恰當的信用期。信用期的確定,主要是分析改變現行信用期對收人和成本的影響。延長信用期,會使銷售額增加,產生有利影響;與此同時應收賬款的機會成本、管理成本和壞賬損失增加,產生不利影響。當前者大於後者時,可以延長信用期,否則不宜延長。如果縮簡訊用期,情況與此相反。

  其中應收賬款機會成本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收賬款機會成本=應收賬款佔用資金*資金成本率

  應收賬款佔用資金=應收賬款平均餘額*變動成本率

  應收賬款平均餘額=日銷售額*平均收現期